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露西”化石的发现,表明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出现的变化是( )
A. 学会用火B. 使用工具C. 直立行走D. 产生语言
【答案】C
【解析】
【分析】在人类发展和进化中的重大事件:直立行走→制造和使用工具→火的使用→大脑进一步发达→语言的产生。直立行走是进化发展的基础,是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详解】在研究人类的起源和进化问题上,化石是重要的证据。 露西是一具40%完整的骨架化石,她生前是一个20多岁的女性,根据骨盆情况推算生过孩子。露西的脑容量只有400毫升,从“露西”的骨骼化石看,她的上肢比较细短,下肢比较粗长。“露西”的下肢骨具有较为粗壮的股骨,骨盆的髋骨前后扁、左右阔,这说明她很可能采取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 随着“三孩政策”的全面放开,人们对生育的知识越来越关注。以下关于人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
B. 胎儿发育成熟后从母体的阴道产出
C. 胎儿产生的废物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
D. 精子与卵细胞在子宫中结合
【答案】D
【解析】
【分析】女性的生殖系统主要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等。卵巢是女性的主要性器官,也是女性的性腺,能够产生卵细胞和分泌雌性激素;子宫是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输卵管能输送卵细胞,是受精的场所;阴道是精子进入和胎儿产出的通道。
【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是新个体发育的起点,故A正确。
B.胎儿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一起从母体的阴道排出,即分娩,故B正确。
C.胎儿生活在子宫内半透明的羊水中,每时每刻都能通过脐带获得来自母体的氧和养料,并且通过胎盘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故C正确。
D.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中结合形成受精卵,故D错误。
故选D。
3.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青春期作为青少年发育的关键时期,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系统开始发育B. 心肺功能增强C. 第二性征开始出现D. 身高迅速增加
【答案】A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人体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是身高突增和体重增加;另外,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性发育和性成熟也是青春期的重要特征。因此,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详解】AB.进入青春期后,人体的神经系统以及心脏和肺等器官的功能明显增强,青少年的大脑兴奋性增强,神经系统从出生就开始发育,A错误,B正确。
C.第二性征是指男女出现的除了性器官之外的性别差异,如男孩出现阴毛、腋毛、胡须以及喉结突出等,还出现声音变粗的变声现象等。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性激素分泌增多,开始出现第二性征,C正确。
D.进入青春期,由于垂体分泌的生长激素的作用,男孩和女孩的身高、体重都迅速增加,这是青春期形态发育的显著特点,D正确。
故选A。
4. 正值青春年华的你,在生活和学习中应该( )
A. 少言少语,懒得交流
B. 说话做事,随心所欲
C. 享受生活,得过且过
D. 努力学习,追寻梦想
【答案】D
【解析】
【分析】青春期是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青春期的心理变化特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等。
【详解】青春年华是人生中最宝贵的时期,应该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努力学习,追寻自己的梦想,为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少言少语、懒得交流不利于个人成长和社会交往;说话做事随心所欲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享受生活、得过且过则容易让人失去奋斗的动力。因此,努力学习、追寻梦想是最正确的选择。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 我市七年级的一名学生小刚,最近情绪低落,他有了小妹妹,自从有了妹妹之后,他觉得自己再也不能跟妈妈撒娇了,父母眼中的“小宝贝”也换成了小妹妹,面对这种情况,正确的做法是( )
A. 我已经长成男子汉了,自己要有独立的生活
B. 父母已经不爱我了,自己独闯天涯
C. 心情不好时喝酒解愁
D. 遇到事情把自己和父母的想法相结合去解决问题
【答案】D
【解析】
【分析】心情愉快是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核心。调节自己的情绪可概括为:一、转移注意力。二、宣泄。三、自我安慰。
【详解】青少年思想发育不成熟,生活经验少,有了心理矛盾,及时向老师、家长请教,不能通过自己独闯天涯或喝酒的方法,应该和父母老师沟通,遇到事情把自己和父母的想法相结合去解决问题 ,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6. 某同学牙龈经常出血,医生诊断为“坏血病”,该同学应该多吃的食物是( )
A. 猕猴桃、橘子B. 鸡蛋、豆浆C. 动物肝脏D. 海带、紫菜
【答案】A
【解析】
【分析】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坏血病是由于体内缺乏维生素C引起的,在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7. 炎热的夏天,人们喜欢吃着小龙虾,喝着饮料消暑。下列消化液与虾肉中蛋白质的分解无关的是( )
A. 唾液B. 胃液C. 肠液D. 胰液
【答案】A
【解析】
【分析】1.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消化道自上而下依次是: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肠腺和胰腺,其中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肠腺和胃腺位于消化道以内。
2.糖类、蛋白质和脂肪必须经过消化才能吸收。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开始的,在口腔中淀粉被初步分解为麦芽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从胃开始的,在胃液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再到小肠中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先是胆汁(不包含任何消化酶)将脂肪颗粒乳化为脂肪微粒,再在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详解】蛋白质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在这些酶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后才能吸收。因此,选项中,与虾肉中蛋白质的分解无关的是唾液,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8. 某学校的午餐食谱为:米饭、 卤鸡腿、炒土豆丝、蛋花汤。为达到“科学食养”的目的,适合添加的菜品为( )
A. 豆沙包B. 酱牛肉C. 蒸红薯D. 拌菠菜
【答案】D
【解析】
【分析】合理膳食是指一日三餐所提供的营养必须满足人体的生长、发育和各种生理、体力活动的需要。良好的饮食习惯与均衡的营养能够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我们应该科学安排一日三餐,合理搭配各种食物:食物尽量多样化,粗细搭配合理;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牛奶、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饪油用量,膳食要清淡少盐。
【详解】学校的午餐食谱为:米饭、卤鸡腿、炒土豆丝、蛋花汤,其中含有丰富的糖类、蛋白质、脂肪、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但是缺少含维生素较多的新鲜的水果、蔬菜。所以为达到“科学食养”的目的,适合添加的菜品为拌菠菜,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9. 科研人员在肺部疾病患者痰液中发现了微塑料(粒径小于500微米的塑料微粒),且部分微塑料已经进入了肺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微粒进入肺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痰的形成部位是喉咙,通过咳嗽排出体外
C. 呼吸道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会吸附部分微塑料
D. 呼吸道对空气清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答案】B
【解析】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对吸入气体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的作用。肺是最主要的呼吸器官,它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详解】A.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所以微粒进入肺依次经过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
B.痰的形成部位是气管、支气管,通过咳嗽排出体外,故B错误。
C.呼吸道的腺细胞分泌的黏液会吸附部分微塑料,对吸入气体具有清洁作用,故C正确。
D.呼吸道对空气的清洁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所以尽量少在空气污染严重的地方活动,故D正确。
故选B。
10. 夏至之后,不少游客来到秦皇岛沿海海滩消暑。下海游泳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刚下水时,水超过胸部会感到呼吸很吃力,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 心里紧张B. 水中含氧少
C. 水的压力使胸廓扩大受阻D. 水中温度低
【答案】C
【解析】
【分析】呼吸是指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呼吸的全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四个环节:肺的通气、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详解】A.虽然心理紧张可能会影响呼吸,但题目中提到的是“水超过胸部”时的现象,主要原因不是心理因素,A错误。
B.水中的含氧量确实比空气中低,但人在水中呼吸时利用的还是大气中的空气,而不是水中的气体,B错误。
C.呼吸过程的第一步是肺的通气,即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它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呼吸运动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若水超过胸部,胸廓会由于水的挤压而向内收缩,导致胸廓容积减小,肺内气压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造成吸气困难,C正确。
D.水温低可能会引起身体的其他反应,但不会直接导致胸廓扩张受阻,D错误。
故选C。
11. 如图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金鱼尾鳍内血液流动情况,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为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
B. 乙为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
C. 丙的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 血液流动方向:甲→乙→丙
【答案】D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时,判断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依据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血管是动脉,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血管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
图中甲是动脉,丙是毛细血管,乙是静脉。
【详解】A.甲是血液从主干流向分支的动脉血管,血流速度最快,故A正确。
B.乙是血液由分支汇集而成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故B正确。
C.丙是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故C正确。
D.血液流动的方向是:甲动脉→丙毛细血管→乙静脉,故D错误。
故选D。
12. 《黄帝内经》中记载“诸血者,皆属于心”。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健康的人心室收缩时,血液的流向和心房的状态分别是( )
A. 流向动脉,收缩B. 流向静脉,收缩
C. 流向动脉,舒张D. 流向静脉,舒张
【答案】C
【解析】
【分析】心脏这一器官由多种组织构成,如肌肉组织、结缔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等。心脏作为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主要通过肌肉的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的管道内循环流动。
【详解】心脏工作原理: 当左右心房收缩,分别将血液压至左心室和右心室,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当左右心室收缩,分别将血液泵至主动脉和肺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 全心舒张,血液经静脉被吸进心房,此时,房室瓣打开,动脉瓣关闭。 因此,心室收缩时,血液的流向动脉,此时房室瓣关闭,动脉瓣打开,心房舒张,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3.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枫叶晚霞映照令人流连忘返,那么眼球中对物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 )
A. 角膜B. 晶状体C. 玻璃体D. 视网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视觉形成的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
【详解】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像,物像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纸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眼球中对物像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结构是晶状体,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4. 长时间使用蓝牙耳机会损伤对声波敏感的细胞,使听力下降。上述这类细胞位于( )
A. 听小骨B. 鼓膜C. 咽鼓管D. 耳蜗
【答案】D
【解析】
【分析】耳的结构包括外耳、中耳和内耳。 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外耳道将声波传至鼓膜。 中耳包括鼓膜、鼓室和听小骨。鼓膜把声波振动转为机械振动;鼓室容纳听小骨,维持鼓膜两侧气压的平衡(有咽鼓管通到咽部) ;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扩大并传到内耳。 内耳包括半规管、前庭和耳蜗。前庭和半规管里有感受头部位置变动的位觉(平衡觉)感受器,与身体的平衡有关 ;耳蜗内含有听觉感受器,受振动刺激能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觉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特定区域,形成听觉。
【详解】当外界声波经过外耳道传导鼓膜时,鼓膜的振动通过听小骨传到内耳,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感觉细胞,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听觉中枢),这样就产生了听觉;所以感受声波刺激敏感的细胞位于内耳的耳蜗内,因此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5. 2021年4月28日,为积极应对疫情影响,毫不松懈、务实真抓、务求实效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教育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制定《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光明行动工作方案(2021一2025年)》。下列能表示近视眼的成因及正确矫正方法的是( )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
【答案】B
【解析】
【分析】近视眼的成因及正确矫正方法:
【详解】如果晶状体的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导致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近视眼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故选B。
16.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图为神经元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神经元说法错误的是( )
A. 神经元由①②两部分结构组成
B. ①数量较多,②往往只有一条且比较长
C. 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
D. 结构③内有细胞核,④是神经末梢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中①树突,②轴突,③细胞体,④神经末梢。
【详解】A.神经元由③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结构组成,故A错误。
B.①树突的数量较多,②轴突往往只有一条且比较长,故B正确。
C.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神经冲动,故C正确。
D.结构③细胞体内有细胞核,④是神经末梢,故D正确。
故选A。
17. 跳水小将全红婵奥运会跳水时小跑、跃起、翻腾、入水一气呵成,令全世界的观众感到惊艳,对这一系列动作起主要调节作用的是( )
A. 循环系统B. 呼吸系统C. 神经系统D. 消化系统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都需要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才能完成,据此解答。
【详解】人体具有八大系统,这八大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形成一个统一的人体,并完成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神经元的功能是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和传导兴奋,进而对人体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据此可知,参与完成跳水动作过程中,起主要调节作用的主要是神经系统。
故选C。
18. 近几十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气体长期过量排放,由此引起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A. 酸雨B. 重金属污染C. 臭氧层破坏D. 温室效应增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
【详解】A.酸雨主要是由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污染物引起的,与二氧化碳排放直接关系不大,A不符合题意。
B.重金属污染通常是指水、土壤或空气中的重金属元素含量过高,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与二氧化碳排放无直接关系,B不符合题意。
C.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氯氟烃(CFCs)等化学物质引起的,这些物质会破坏大气中平流层的臭氧分子,与二氧化碳排放无直接关系,C不符合题意。
D.人类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到大气中,二氧化碳是最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它能够吸收和重新辐射地球表面的热量,形成温室效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19. 我国引进水葫芦后,因水体富营养化,水葫芦在滇池疯长。以下防治措施中不可取的是( )
A. 引进外来物种进行防治
B. 研究利用水葫芦饲养动物
C. 掩埋捕捞起来的水葫芦
D. 处理污水减少水体富营养化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详解】 水葫芦是我国从外国引进的一种生物,曾用它来净化污水,但后来因为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几乎覆盖了整个滇池,严重威胁其他水生生物的生长,说明生物能够影响和改变环境。可以研究利用水葫芦饲养动物、掩埋捕捞起来的水葫芦、处理污水减少水体富营养化等方法,来处理水葫芦。若引进外来物种进行防治,可能再次造成生物入侵现象,不可取,故BCD正确,A 错误。
故选A 。
20. 习总书记用“眼睛”和“生命”为喻,强调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关于绿色发展,下列做法正确是( )
A. 开拓荒山,加快城市建设B. 为提高粮食产量,毁林开田
C. 骑自行车低碳绿色出行D. 多使用一次性筷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绿色发展是一种以环境保护为前提,以节能减排、循环经济、低碳生活为特征的发展模式,旨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详解】A.开拓荒山,加快城市建设的做法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A错误。
B.毁林开田的做法会导致生态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不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B错误。
C.骑自行车低碳绿色出行是一种环保的出行方式,可以减少碳排放和空气污染,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C正确。
D.多使用一次性筷子会造成森林砍伐,不符合绿色发展理念,D错误。
故选C。
二、综合题(30分,每空1分)
21. 人体每天都要经由泌尿系统形成和排出尿液,调节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并清除代谢废物。排尿是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的反射活动。
(1)图甲中,当血液流经3时,经其______作用进入到2中形成的液体为______。
(2)图甲中,血液流经肾脏后血管6比血管5内的尿素含量______。
(3)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______壁内。
(4)图乙中7和8表示大脑与脊髓之间的神经通路,某成年人因故损伤了这两条通路,而脊髓未受损伤,最可能出现的结果是_____。
A. 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B. 不能形成尿意,不能完成排尿反射
C. 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
D. 能形成尿意,能控制排尿反射
(5)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______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答案】(1) ①. 过滤##滤过 ②. 原尿 (2)减少
(3)膀胱 (4)C (5)大脑
【解析】
【分析】图甲:1入球小动脉,2肾小囊,3肾小球,4肾小管,5肾动脉,6肾静脉,图乙:7上行传导神经纤维,8下行传导神经纤维,9传入神经,10传出神经。
【小问1详解】
当血液流经3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滤过到2肾小囊腔形成原尿。
【小问2详解】
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而且肾脏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消耗氧气,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血液中明显减少的是氧气和尿素。6与5内血液成分相比较,明显减少的成分为氧气和尿素。
【小问3详解】
膀胱内有感受压力的感受器,当膀胱内充满尿液时,膀胱的内壁的感受器受到刺激传到排尿中枢,产生尿意,在适宜的外界环境下,由大脑发出神经冲动经过神经纤维传到脊髓的排尿中枢,神经冲动再沿着传出神经到膀胱,引起排尿反射,由此可知,图乙中,排尿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膀胱壁内。
【小问4详解】
因故损伤了7脊髓的上行传导束和8下行传导束的成年人,神经冲动不能传递到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但是低等神经中枢脊髓所支配的反射弧还是完整的,因此,不能形成尿意,能完成排尿反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小问5详解】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具有分级调节的特点。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不断调整。这样,机体的运动在大脑皮层以及其他中枢的分级调节下,变得更加有条不紊与精准。可见,婴幼儿经常尿床,原因是大脑(大脑皮质、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对脊髓的控制作用弱。
22. 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观察到如下图像。请回答问题:
(1)将人血的永久涂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是标号①,它的名称是______。它里面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______(填“结合”或“分离”)。
(2)观察发现,血细胞中体积比较大的是标号②,它的名称是______。如果人体某处出现了炎症,则它的数量会______(填“增多”或“减少”)。
(3)人体的血细胞有三种,除了图中的标号①和②以外,还有一种形状不规则,有止血作用的是______。
(4)图中的空白区域存在一种半透明的液体,它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它是______。
【答案】(1) ①. 红细胞 ②. 结合
(2) ①. 白细胞 ②. 增多
(3)血小板 (4)血浆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是红细胞,②是白细胞。
红细胞(RBC):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小问1详解】
①红细胞(RBC):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富含血红蛋白(Hb),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红细胞中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血红蛋白的特性是: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小问2详解】
②白细胞(WBC):是数量最少的血细胞,有细胞核,但比红细胞大,能吞噬病菌,有防御保护功能。
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体内有炎症时,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增多。
【小问3详解】
血小板(PLT)是体积最小的血细胞,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
【小问4详解】
血浆:淡黄色、半透明,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23. 赣州的街边烧烤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多样的食材吸引着众多食客。学考结束后,小王同学全家“进赣赶烤”,品尝有小饼、小葱、小火炉独特三件套的纯炭烧烤。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回答:
(1)烤架上的肉菜香味扑鼻,氧气随着香味进入肺泡后,通过______作用,经过______层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系统。
(2)小王在吃烧烤时大声谈笑,食物不小心进入了气管噎住了了,这是因为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______,吞咽时谈笑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他的爸妈立刻对他进行了如图2所示的“海姆立克急救法”,这个动作可以通过外力冲击使被救者的膈肌状态转变为图1的______(填①或②)状态,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差值对应图3中曲线的______段。
(3)带有大量粉尘的外界气体由呼吸道进入烧烤摊主的肺,此时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能使吸入的气体变得______。
【答案】(1) ①. 气体的扩散作用 ②. 两##二##2
(2) ①. 咽 ②. ① ③. CE (3)温暖、湿润和清洁
【解析】
【分析】图3曲线AC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负值,表示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是吸气过程,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增大。CE段的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气压差是正值,表示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是呼气过程,胸廓的前后、左右、上下径都减小。
【小问1详解】
氧气随着香味进入肺泡后,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两层细胞进入毛细血管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进入循环系统后再通过一系列的过程进入组织细胞参与细胞内线粒体中的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供人体各项生理活动。
【小问2详解】
吃饭时大声谈笑,食物不小心进入了气管噎住了,这是因为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咽,吞咽时谈笑导致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当阻塞物经咽、喉后,堵住气管时,会引起呼吸困难。此时,救护者可按照图二中所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施救,使被救者膈顶部上升,即图一的①状态,胸腔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即图三的CE段,形成较大的气流把阻塞物冲出。
【小问3详解】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肺是气体交换的器官。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具有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
24. 2024年6月11日世界杯亚洲预选赛国足晋级18强。国足取得了这令人振奋的成绩,既需要运动员团结协作和顽强拼搏,也需要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运作,相互协调。如图是人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其中a~h表示生理过程,①~③表示体内部分器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比赛间隙运动员补充的水分进入人体后不经过消化,直接通过图中的[ ]_______过程进入到循环系统,并随血液循环途径心脏,依次经过图IV心脏四个腔的顺序是______(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运动过程中体内产生的尿素可通过图中的生理过程_______排出体外(填字母)。
(3)若某运动员右腿受伤感染病菌,在臀部肌肉注射青霉素治疗,药物经血液循环最先到达心脏的_______。药物需______次经过循环才能到达病灶。
(4)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肾小囊壁与肺泡壁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物质透过,这体现_______的生物学观点。
【答案】(1) ①. e吸收 ②. A→C→B→D
(2)f、h (3) ①. 右心房 ②. 两##2 (4)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解析】
【分析】图中a吸气、b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c呼气、d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e吸收、f排尿、g肾小管的重吸收、h排汗;①肺、②肾脏、③皮肤;Ⅰ是小肠绒毛;Ⅱ肾单位中5出球小动脉、6入球小动脉;Ⅲ肺泡及外部的毛细血管;Ⅳ心脏中1主动脉、2肺动脉、3上、下腔静脉、4肺静脉、A右心房、B左心房、C右心室、D左心室。
【小问1详解】
水分进入人体后不经过消化,直接通过图中的e吸收过程进入到循环系统。人体的血液循环图解为:
由图解可知,水分依次经过图Ⅳ心脏四个腔的顺序是A→C→B→D。
【小问2详解】
人体组织细胞进行生命活动会不断产生二氧化碳、尿素等代谢废物,所以二氧化碳在人体的组织细胞处含量最高。人体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呼吸系统呼出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故正常情况下,人体排出尿素的途径有2条,即f排尿和h排汗。
【小问3详解】
经臀大肌注射的青霉素被吸收到血液后,随血液先进行体循环,后进行肺循环,经过了心脏的右心房和右心室,然后通过体循环经过心脏的左心房和左心室到达病灶部位;如图所示:
即经臀大肌注射的青霉素到达炎症部位经过心脏两次。
【小问4详解】
肺泡壁、小肠绒毛壁与毛细血管壁都是由单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部进行肺换气、小肠吸收营养物质,体现的生物学观点是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25.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解甲状腺激素对蝌蚪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取三个相同的玻璃缸分别贴上标签A、B、C,实验步骤如下表所示:
(1)在这个实验设计中,有一个步骤不够严谨,请你提出改进建议:_______。
(2)除步骤五不同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为什么?_______。
(3)实验设计改进后,A组和B组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B组的作用是_______。若出现的实验结果是:A组蝌蚪比B组蝌蚪发育成青蛙所用的时间更短。据此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能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蝌蚪的生长发育。
(4)请你预测C组的蝌蚪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育成青蛙。
【答案】(1)步骤三应改为分别加入同期孵化出的蝌蚪各10只或10只以上 (2)保证单一变量
(3) ①. 甲状腺激素 ②. 对照 ③. 促进
(4)不能
【解析】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3)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小问1详解】
在探究实验中,要求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它的量应相同,所以在实验中。用作实验的蝌蚪应多个(10只以上),数量太少,容易出现偶然性。
【小问2详解】
对照实验具有变量的唯一性,为保证单一变量,除步骤五不同外,其他条件要相同。
【小问3详解】
在实验改进后,此实验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要求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量都相同。所以改进后的实验,其变量是甲状腺激素,B组起对照作用。探究实验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出的,由现象A缸蝌蚪比B缸蝌蚪发育快。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的生长发育。
【小问4详解】
甲状腺激素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C蝌蚪既破坏了甲状腺,又没有补充甲状腺激素,因此不能发育成成蛙。组别
A组
B组
C组
步骤一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500毫升池塘水
步骤二
水温25℃
水温25℃
水温25℃
步骤三
分别加入同期孵化且大小相近的蝌蚪各1只
步骤四
每天饲喂等量的蝌蚪饲料
步骤五
饲料中加入甲状腺激素
不做处理
摘除蝌蚪的甲状腺
步骤六
每天记录蝌蚪生长发育的情况
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赣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生物试卷(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