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全国各地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多选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下列对生物分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蛔虫属于线形动物B. 鱿鱼属于软体动物
C. “小龙虾”属于节肢动物D. 乌龟属于两栖动物
2.下列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 壁虎和长颈鹿B. 鲨鱼和青蛙C. 家鸽和金丝猴D. 大鲵和乌龟
3.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①蚯蚓走迷宫 ②蜘蛛结网 ③小猴做算术 ④蜻蜓点水
A. ②④B. ①③C. ②③D. ①④
4.以下哪一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A. 森林面积减少B. 生物进化C. 环境污染D. 生物入侵
5.我国科学家将人的乳铁蛋白基因转移到奶牛受精卵的DNA分子上,从而成功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奶牛。这项技术属于( )
A. 克隆技术B. 转基因技术C. 发酵技术D. 组织培养
6.我国哪种植物资源是世界上最丰富的?( )
A. 苔藓植物B. 种子植物C. 藻类植物D. 裸子植物
7.被子植物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
A. 根、茎、叶的形态结构B. 花、果实、种子的形态结构
C. 生活环境D. 生殖方式
8.下列各组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双眼皮和单眼皮B. 金发和卷发C. 有耳垂和无耳垂D. 白皮肤和黑皮肤
9.白蛾是危害林木和果实的害虫,控制白蛾最有效的方法是( )
A. 改种其他品种果木B. 人工捕捉白蛾
C. 放养能在白蛾体内产卵的寄生蜂D. 喷洒农药
10.生物通过生殖和发育使生命世代相续。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表示嫁接,嫁接成活的新植株所结果实性状表现与砧木一致
B. 乙可以表示菜粉蝶的发育过程,发育过程具有蜕皮现象
C. 丙可以表示蛙的完全变态发育过程
D. 蝗虫的发育过程可用乙图表示,其中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成虫期
11.我国向世界郑重宣布:中国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力争到2060年达到“碳中和”。如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动物是消费者,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 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猫头鹰与蛇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C. 图中有4条食物链
D. 甲可表示植物,c可表示动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
12.下列特征与生物个体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根、茎、叶有导管,能产生孢子——葫芦藓
B. 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能产生孢子——蘑菇
C. 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噬菌体
D.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水母
13.水稻的叶片细胞有12对染色体,其卵细胞和子叶细胞所含染色体的数量分别是( )
A. 12条、12条B. 12条、12对C. 24条、24条D. 24条、24对
14.许多食品的制作都离不开微生物。制作包子和面包主要需要下列哪种微生物?( )
A. 酵母菌B. 醋酸菌C. 霉菌D. 乳酸菌
15.下列动物在地球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①鱼类
②无脊椎动物
③两栖类
④鸟类
⑤爬行类
A. ①②③④⑤B. ②①③⑤④C. ②③①⑤④D. ④②①③⑤
16.如图是某人体细胞内染色体排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此人性别为女性
B. 此人体细胞内有23对基因
C. 此人细胞内染色体主要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D. 此人体内所有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相同
17.2022年央视春晚的节目《万象回春》用音乐短剧的形式重现了2021年云南野生亚洲象群一路“北迁南归”的故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象群的迁移行为与遗传因素无关
B. 大象的盲肠粗大发达,与食肉生活相适应
C. 大象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方式提高了产仔率
D. 象群跟着首领一路迁移,说明该动物群体具有社会(群)行为
18.下列生殖方式中属于有性生殖的是( )
A. 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水稻B.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小麦
C. 插入土壤中的柳枝长成一棵柳树D. 一棵梨树通过嫁接结出了不同口味的梨
19.下列各项依次对应图中的甲、乙、丙、丁,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真菌、单细胞真菌、多细胞真菌、霉菌B.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银杏
C. 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D. 染色体、蛋白质、DNA、基因
20.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B. 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C. 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D. 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21.“天宫课堂”第一课于2021年12月9日正式开讲,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变身“太空教师”,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为大家展示了太空转身,在完成太空转身动作的过程中,提供动力的结构是( )
A. 骨B. 关节C. 骨骼D. 骨骼肌
22.变异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
A. 一对正常夫妇的儿子患白化病B. 游客在海边几天后皮肤被晒成古铜色
C. 单眼皮经过手术后变成双眼皮D. 水肥充足条件下生长的玉米籽粒饱满
23.如图是两种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乙营腐生生活,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B. 生物甲是单细胞生物
C. 甲和乙都具有细胞结构
D. 甲和乙分别通过产生芽孢和孢子来繁殖后代
24.“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
A.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B. 建立自然保护区
C. 修建大型植物园、动物园D. 人工繁殖濒危野生动植物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25.下列生物现象或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形成原始生命的摇篮是原始海洋
B. 原始大气中不含氧气
C. 化石是研究生命起源和进化的唯一证据
D. 一般而言,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
26.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研修活动中对某景区野生生物类群进行了调查。以下为小明同学提供的部分原始图片材料,请根据这些材料回答。(生物名称须用字母代替)
(1)如图中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是[ ______ ],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______ ]。
(2)动物体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A(青蛙)的后肢 ______ ,趾间有 ______ ,适于在水中游泳;在 ______ 产卵; ______ 发育离不开水,故只适于在水域及其附近生活;F动物体表有角质的 ______ ,可减少 ______ ,用 ______ 呼吸,适于陆地生活。
(3)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H动物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有:前肢特化成 ______ ,用 ______ 呼吸, ______ 辅助呼吸,长骨 ______ , ______ 肌发达;D(老鼠)的牙齿有 ______ 齿, ______ 齿和犬齿的分化,提高了自身 ______ 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还具有高度发达的 ______ 和 ______ ,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适应环境能力强,是最高等的动物。
(4)生物体表现出与功能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是长期 ______ 的结果。
(5)若将上述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那么其分类单位是 ______ 。
(6)如图展示了形形色色的生物,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______ 多样性。
27.鹦鹉羽毛的黄色与蓝色是一对相对性状,用R表示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r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如图为鸟卵结构示意图,表格中记录的是鹦鹉亲代和子一代的性状表现情况。根据图回答问题。
(1)鹦鹉是由图中的[4] ______ 发育而来的,为其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 ______ ]。结构1的主要作用是 ______ ,其上有进行气体交换的 ______ 。
(2)表格中鹦鹉的亲代是黄色,子一代中出现了蓝色,在遗传学上,这叫 ______ 现象。
(3)根据表格中鹦鹉亲代和子一代的性状表现推测, ______ 是显性性状。
(4)分析图表可知,该鸟卵将来发育成的鹦鹉,羽毛颜色为 ______ 。
(5)从表中的遗传结果可以推断,子一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 ______ ,若亲代鹦鹉再繁殖一个子代,该子代个体是蓝色鹦鹉的概率是 ______ 。
28.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为了学生健康成长,除合理营养外,还应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慢跑是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坚持慢跑能锻炼心肺功能、强身健体、陶冶身心、提高免疫力。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慢跑等运动主要依赖于运动系统,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 ______ 组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的配合,如 ______ 系统的调节。
(2)当人处于图甲所示奔跑状态时,左臂处于屈肘状态,则图丙中[②] ______ 的活动状态是 ______ (填“收缩”或“舒张”);图乙中[1] ______ 能缓冲运动时的振动、减少摩擦,[4]分泌的 ______ 能够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图乙[ ______ ]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
(3)进行体育运动或从事体力劳动时,用力过猛或不慎摔倒,可能会使图乙中的[2] ______ 从[5] ______ 中滑脱出来,造成脱臼。若遇到上述情况,不要让受伤的关节活动,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29.柳州螺蛳粉是风靡全国的网红食品,其重要配菜是酸笋。腌制酸笋时常加入食盐,为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和保存的影响,某实验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1)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 。
(2)在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的处理方式是 ______ (选填“密封”或“敞开”)。与动植物细胞相比,乳酸菌的细胞结构特点是 ______ ,故属于 ______ 生物。
(3)在实验结果中三组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 ______ 在笋中生长和繁殖。
(4)科研人员在适宜的条件下将乳酸菌进行培养,该菌在培养基上通过 ______ 的方式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即 ______ 。
(5)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食盐含量会影响酸笋的发酵时间和保存期限,因此,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 ______ 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让笋迅速酸化;在酸化后可添加适量 ______ 以延缓酸笋腐败。
(6)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 ______ 。
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
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
③迅速到医院救治
④拨打“120”求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蛔虫是营寄生生活的线形动物,其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主要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A正确。
B、鱿鱼身体柔软,有外套膜,贝壳退化,属于软体动物,B正确。
C、小龙虾是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十足目、螯虾科的水生动物,其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C正确。
D、乌龟体表覆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体内受精,因此属于爬行动物,不是两栖动物,D错误。
故选:D。
(1)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常见的两栖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2)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关键是掌握各动物类群的特征。
2.【答案】C
【解析】解:A.壁虎是变温动物,长颈鹿是恒温动物,A错误。
B.鲨鱼和青蛙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B错误。
C.家鸽和金丝猴体温都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C正确。
D.大鲵和乌龟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D错误。
故选:C。
恒温动物: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恒温动物。恒温动物只有两类:鸟类和哺乳动物。体温恒定的意义: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扩大生活和分布范围。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是变温动物。除了鸟类和哺乳动物,其它动物都为变温动物。
关键知道恒温动物的种类。
3.【答案】A
【解析】解:①蚯蚓走迷宫和③小猴做算术都是动物出生后,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②蜘蛛结网、④蜻蜓点水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因此属于先天性行为。
故选:A。
(1)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的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特点。
4.【答案】B
【解析】解:乱砍滥伐会使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的栖息地会破坏;环境污染会使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生物不能再适应环境而死亡;生物入侵,我们知道引进外来物种,一般不引进它的天敌,因此外来物种就会因为缺少天敌,而数量大增,进而与其它生物争夺生存资源,从而影响了其它生物的生存,甚至引起其它生物的死亡,就会破坏生物的多样性;而生物进化是必然趋势,生物越进化,越适应环境,越利于生存。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威胁生物生存的原因有栖息地被破坏、偷猎、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其他原因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5.【答案】B
【解析】解:A.克隆技术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即由同一个祖先的细胞分裂繁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该细胞系中每个细胞的基因彼此相同,A错误。
B.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可见,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奶牛所用的技术属于转基因技术,B正确。
C.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运用一些技术手段控制发酵过程,大规模的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C错误。
D.植物的组织培养是利用无性生殖的原理快速繁殖植物的高新技术手段,其优点有繁殖速度快,受季节影响小,诱导变异比较容易,很少感染病毒等,D错误。
故选:B。
生物技术是指人们以现代生命科学为基础,结合其他科学的原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按照预先的设计改造生物体或加工生物原料,为人类生产出所需产品或达到某种目的技术。常见的生物技术有植物的组织培养、克隆、转基因技术等。
解答此题要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原理。
6.【答案】D
【解析】解: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我国裸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现代裸子植物分属于5纲,9目,12科,71属,近800种.我国是裸子植物种类最多,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有5纲,八目,11科,41属,236种.其中引种栽培1科,7属,51种.有不少是第三纪孑遗植物,或称“活化石”植物.占世界已知种数的26.7%,居全世界的首位,因此,我国素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
故选:D
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裸子植物的资源最丰富.分析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裸子植物十分丰富,居全世界的首位.
7.【答案】B
【解析】解:被子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都可以作为分类的依据,其中的花、果实和种子往往作为分类的重要依据,原因是花、果实和种子等生殖器官比根、茎、叶等营养器官在植物一生中出现得晚,生存的时间比较短,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小,形态结构也比较稳定。
故选:B。
对生物进行分类的重要依据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等方面的特征,如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
关键是明确被子植物的分类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
8.【答案】B
【解析】解:根据相对性状的概念可知:相对性状必须同时具备“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选项A、C、D均符合相对性状的特征。而选项B金发和卷发是两种性状不是同一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
故选:B。
相对性状是指同种生物相同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判断生物的性状是否属于相对性状需要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答题。
本题考查生物的性状与相对性状,重点考查相对性状,要求考生识记相对性状的概念,能扣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同种生物”和“同一性状”对各选项作出正确的判断,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9.【答案】C
【解析】解: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等;它利用了生物物种间的相互关系,以一种或一类生物抑制另一种或另一类生物。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选项中只有B、利用七星瓢虫消灭棉田里的蚜虫,属于生物防治。
A、改种其他品种果木,是利用轮作来防治害虫,故不正确;
B.人工捕捉白蛾,属于人工防治,故不正确;
C、放养能在白蛾体内产卵的寄生蜂,是利用昆虫防治害虫,属于生物防治,故正确;
D、喷洒农药,属于化学防治,故不正确。
故选:C。
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可以分为以虫治虫、以鸟治虫和以菌治虫三大类.
生物防治,不污染环境,能将害虫的数量降低到较低水平,保护有益动物,有利于环境保护.
10.【答案】D
【解析】解:A、甲表示嫁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所以,图中,嫁接成活的新植株所结果实性状表现与接穗一致。A错误。
B、菜粉蝶发育过程具有蜕皮现象,其发育经过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而图乙只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B错误。
C、图丙中,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不是完全变态发育)。C错误。
D、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可用乙图表示。对农作物危害最大的是成虫期,因为成虫期的蝗虫,食量大,消化能力强,具有翅能飞行,活动范围大。D正确。
故选:D。
1.嫁接是把一株植物体的芽或带芽的枝接到另一株植物体上,使它们愈合成一株完整的植物体。接上的芽或枝叫接穗,被接的植物体叫砧木。嫁接可分为芽接和枝接两种方式。苹果、梨、桃等很多果树都是利用嫁接来繁育优良品种的。
2.蝗虫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家蚕的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要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四个阶段”,其幼体和成体不仅在外部形态上有许多差异,而且其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发育过程称为变态发育。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昆虫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及植物的嫁接繁殖。
11.【答案】C
【解析】解:A.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通过消化和吸收,将摄取的有机物变成自身能够利用的物质,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正确。
B.该食物网中,猫头鹰捕食蛇和吃虫的鸟,蛇以吃虫的鸟为食,所以猫头鹰和蛇之间是捕食和竞争关系,B正确。
C.食物链以生产者开始,以最高营养级结束,图中食物链有:甲→食草昆虫→吃虫的鸟→猫头鹰,甲→食草昆虫→吃虫的鸟→蛇→猫头鹰,甲→食草昆虫→青蛙→蛇→猫头鹰,共有3条,C错误。
D.生产者既能吸收二氧化碳也能释放二氧化碳,与无机环境之间是双向箭头,所以图中的食物网中,甲为植物是生产者,c可表示动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D正确。
故选:C。
1、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过多燃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大量排放尾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
2、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不断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碳——氧的相对平衡。
3、分析题图可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呼吸作用、d分解作用。
4、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常见有: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寄生关系等。
掌握食物链的正确书写及光合作用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
12.【答案】A
【解析】解:A、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有茎、叶的分化,没有输导组织,A错误;
B、蘑菇属于真菌,由菌丝构成,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能产生孢子,B正确;
C、噬菌体是细菌病毒,病毒是一种生物,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核酸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C正确;
D、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D正确。
故选:A。
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大约有30多万种,根据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殖方式的不同,植物可以分成四大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前三类不结种子,靠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葫芦藓、蘑菇、噬菌体、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13.【答案】B
【解析】解:在体细胞中,染色体通常是成对存在,染色体上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卵细胞中。故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所以,普通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那么它所产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是12条,子叶细胞属于体细胞,具有12对(24条)染色体。
故选:B。
精子和卵细胞通称为生殖细胞;除生殖细胞以外的细胞都叫体细胞。通常,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体细胞的一半。
此题关键是理解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14.【答案】A
【解析】解:A.做面包时,经常要用到酵母菌,酵母菌属于真菌,酵母菌可以分解面粉中的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气体,遇热膨胀而形成小孔,使得馒头或面包暄软多孔,A正确。
B.当氧气充足时,醋酸菌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将有机物分解成醋酸。当糖源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B错误。
C.制酱要用到霉菌中的曲霉,C错误。
D.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D错误。
故选:A。
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正确识记并理解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15.【答案】B
【解析】解: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原始单细胞动物→原始腔肠动物→原始扁形动物→原始线形动物→原始环节动物→原始软体动物→原始节肢动物;②无脊椎动物进化为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①古代鱼类→③古代两栖类→⑤古代爬行类→古代④鸟类、哺乳类。
故选:B。
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
关键是掌握动物进化的历程,生物进化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由水生到陆生的规律。
16.【答案】C
【解析】解:A、图中的第23对染色体一条大、一条小,为XY染色体,因此图表示男性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的组成,A错误。
B、此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23对,因此有46个DNA分子,而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
C、此人细胞内染色体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的,C正确。
D、人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在生殖细胞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因此人体内所有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C。
男、女体细胞中都有23对染色体,有22对染色体的形态、大小男女的基本相同,叫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存在着明显差异,这对染色体与人的性别决定有关,称为性染色体;女性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形态大小基本相同,称为XX染色体,男性体细胞的性染色体中,较大的一条命名为X染色体,较小一条称为Y染色体。
正确人体细胞内染色体图谱,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7.【答案】D
【解析】解:A、象群的迁移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A错误。
B、大象的盲肠粗大,有利于消化植物纤维,与食草生活相适应,B错误。
C、大象胎生、哺乳的生殖发育方式提高了幼仔存活率,不能提高产仔率,C错误。
D、象群跟着首领一路迁移,说明该动物群体内部存在等级,具有社会行为,D正确。
故选:D。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动物的行为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另一类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得的行为,称为学习行为。
了解动物各类行为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A
【解析】解:A.利用植物的种子繁殖水稻,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种子的胚是新植物体的幼体,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A正确。
B.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培育小麦,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B错误。
C.插入土壤中的柳枝长成一棵柳树,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C错误。
D.一棵梨树通过嫁接结出了不同口味的梨,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D错误。
故选:A。
(1)有性生殖: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无性生殖: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这种生殖方式称为无性生殖。无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只具有母体的遗传特性。如植物中的扦插,嫁接等繁殖方式。
熟记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答案】B
【解析】解:A、真菌有多细胞的如霉菌,也有单细胞的如酵母菌,霉菌属于多细胞的,A正确。
B、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银杏属于裸子植物,B错误。
C、动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环节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C正确。
D、染色体包括DNA和蛋白质。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一条DNA上有许许多多的基因,D正确。
故选:B。
如图可知甲到丁的逻辑关系是:甲包含乙、丙,丙包含丁,乙、丙是并列关系,解答即可。
仔细审题,掌握甲乙丙丁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0.【答案】B
【解析】ACD、从单细胞生物到多细胞生物、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都是生物进化趋势;
B、高等的生物也有小型的如蜂鸟,因此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不是生物进化的趋势。
因此,关于生物进化历程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故选:B
(1)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2)生物进化趋势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1.【答案】D
【解析】解:人体运动时以骨为杠杆,以关节(活动的骨连结)为支点,由骨骼肌的收缩提供动力。所以航天员在完成太空转身动作的过程中,提供动力的结构是骨骼肌。
故选:D。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转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在运动中,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骨骼肌收缩产生动力。
熟记骨、关节、骨骼肌的协调配合与运动的产生及其之间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2.【答案】A
【解析】解:A、白化病是由隐性致病基因决定的,这种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属于遗传的变异。故符合题意。
B、游客在海边几天后皮肤被晒成古铜色的变异都是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其遗传物质并没有发生变化,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C、单眼皮经过手术后变成双眼皮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属于不遗传的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D、玉米籽粒饱满是由于水肥充足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属于不遗传变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变异有两种类型: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遗传物质是否发生了改变。遗传的变异是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而引起;而不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只是环境条件的改变引起的。
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和是否能够遗传给后代。
23.【答案】D
【解析】解:A、青霉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它们的营养方式都属于腐生异养型,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正确。
B、甲是细菌,细菌个体都是由一个细胞组成,故细菌都属于单细胞生物,B正确。
C、甲细菌和乙真菌都具有细胞结构,C正确。
D、细菌通过分裂的方式进行繁殖。有些细菌在生长发育后期,个体缩小、细胞壁增厚,形成芽孢。芽孢是细菌的休眠体(不是生殖细胞)。青霉菌等真菌是通过孢子来繁殖后代的。孢子可以飘散到各处,每个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都能发育成一个新个体,D错误。
故选:D。
甲图是细菌;乙图是青霉菌,属于真菌。
掌握微生物的结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4.【答案】B
【解析】解: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建立自然保护区是指把包含保护对象在内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保护和管理,自然保护区是“天然基因库”,能够保存许多物种和各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天然实验室,为进行各种生物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基地;是活的自然博物馆,是向人们普及生物学知识,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
故选: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有:①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②迁地保护:把某些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③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植物的种子库、动物的精子库等),以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④加强法制和教育管理。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
25.【答案】CD
【解析】解:A.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极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A正确。
B.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气、氢气、氨、甲烷等气体,没有氧气,B正确。
C.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最直接的证据,但不是唯一的证据,C错误。
D.一般而言,越古老的地层,成为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在越浅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D错误。
故选:CD。
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生命的起源及其进化历程。
26.【答案】CE I 发达 蹼 水中 生殖 鳞片 水分的蒸发 肺 翼 肺 气囊 中空 胸 门 臼 摄取食物 感觉器官 神经系统 自然选择 界 生物种类(物种)
【解析】解:(1)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上述生物中用孢子繁殖的是: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E肾蕨属于蕨类植物。环节动物: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属于环节动物的是I蚯蚓。
(2)A青蛙的后肢发达,适于在陆地上跳跃,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在水中产卵;生殖发育离不开水,故只适于在水域及其附近生活;F蜥蜴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角质的鳞片,可减少水分的蒸发,用肺呼吸,适于陆地生活。
(3)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H鸟与飞行相适应的特点有:前肢特化成翼,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长骨中空,胸肌发达,为飞行提供了动力;D老鼠属于哺乳动物,老鼠的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提高了自身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还具有高度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灵敏地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对环境的复杂多变及时作出反应。
(4)适者生存,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有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生物体表现出与功能及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5)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是界、门、纲、目、科、属、种。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最基本的分类单位是种。若将上述生物分成动物和植物两大类,那么其分类单位是界,即动物界和植物界。
(6)生物多样性通常有三个层次的含义,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上述资料中展现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的多样性。
故答案为:
(1)CE;I;
(2)发达;蹼;水中;生殖;鳞片;水分的蒸发;肺;
(3)翼;肺;气囊;中空;胸;门;臼;摄取食物;感觉器官;神经系统;
(4)自然选择;
(5)界;
(6)生物种类(物种)。
分析图可知:A青蛙是两栖动物、B蝴蝶属于节肢动物、C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D老鼠属于哺乳动物、E肾蕨属于蕨类植物、F蜥蜴属于爬行动物、G向日葵属于被子植物、H鸟属于鸟类、I蚯蚓属于环节动物。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需要平时多练习。
27.【答案】胚盘 2和3 保护 气孔 变异 黄色 黄色 RR或Rr 25%
【解析】解:(1)鸟卵的胚盘中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卵白和卵黄中贮存着营养物质,卵壳起保护作用,其上有气孔,能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鹦鹉是由图中的[4]胚盘发育而来的,为其发育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有2卵白和3卵黄。结构1卵壳的主要作用是保护,其上有进行气体交换的气孔。
(2)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因此,表格中鹦鹉的亲代是黄色,子一代中出现了蓝色,在遗传学上,这叫变异现象。
(3)表格中亲代鹦鹉都是黄色,子代出现了蓝色鹦鹉,新出现的蓝色为隐性性状,黄色为显性性状。
(4)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由图中可以看出,该鸟卵细胞核内的基因组成为Rr,因此,该鸟卵将来发育成的鹦鹉,羽毛颜色为黄色。
(5)子一代蓝色鹦鹉的基因组成为rr,这两个r分别来自两个亲代,因此,亲代鹦鹉的基因组成都是Rr,遗传图解如下图:
由此可见,子一代黄色鹦鹉的基因组成是RR或Rr,若亲代鹦鹉再繁殖一个子代,该子代个体是蓝色鹦鹉的概率是25%。
故答案为:(1)胚盘;2和3;保护;气孔;
(2)变异;
(3)黄色;
(4)黄色;
(5)RR或Rr;25%。
(1)如图中,1卵壳、2卵白、3卵黄、4胚盘、5气室。
(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亲代有2种性状,而子代全部只有一种性状,子代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出现的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纯合体。
(3)生物的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当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
掌握鸟卵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的显性隐性、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是解题的关键。
28.【答案】骨骼肌 神经 肱二头肌 收缩 关节软骨 滑液 4 关节头 关节窝
【解析】解:(1)人体的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与骨骼肌组成,骨骼包括骨与骨连接。骨连接有不活动的、半活动的和活动的三种形式,其中活动的骨连接叫关节。可见,人体运动系统主要是由骨、关节和肌肉(或骨骼肌)组成。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神经系统的调节。运动所需的能量,有赖于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系统的配合。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将骨推开,因此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至少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所以,左臂处于屈肘状态,则图丙中[②]肱二头肌的活动状态是收缩。图乙中,关节面是组成关节的相邻两骨的接触面,一凸一凹,凸的是关节头,凹的是关节窝。关节面表面覆有一层光滑的关节软骨。[1]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使关节的运动更加灵活。[4]关节囊是附着在关节面周围及其附近骨面上的结缔组织囊,关节囊增加了关节的牢固性。关节囊围成的密闭空腔叫关节腔,关节腔内有关节囊分泌的少量滑液,滑液在关节面之间起润滑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能够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3)[2]关节头从[5]关节窝中滑脱的现象,称为脱臼。脱臼后,关节无法正常活动,需要由专业医生进行复位。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剧烈运动前做好准备活动,可以减少脱臼现象的发生。
故答案为:
(1)骨骼肌;神经。
(2)肱二头肌;收缩;关节软骨;滑液;4。
(3)关节头;关节窝。
图乙中:1关节软骨、2关节头、3关节腔、4关节囊、5关节窝。
图丙中:①肱三头肌,②肱二头肌。
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
29.【答案】食盐含量 密封 无成形细胞核 原核 细菌、真菌 分裂生殖 菌落 A 食盐 C
【解析】解:(1)本实验是为了探究“食盐含量对酸笋发酵和保存的影响”。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各组除了食盐含量不同外,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而这个唯一的不同条件,就是该对照实验的变量。
(2)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在酸笋发酵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因此第三步“X”表示的处理方式是密封。乳酸菌等细菌虽有DNA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真菌、动植物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3)由于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依附其上利用食物中的养分,生长、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生各种各样的味道,如酸、臭等等。所以,在实验结果中三组均出现腐臭现象,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笋中生长和繁殖。
(4)乳酸菌等细菌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进行繁殖,分裂时,细胞首先将它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然后细胞从中部向内凹陷,形成两个子细胞。由一个细菌或真菌繁殖后形成的肉眼可见的集合体,称为菌落。所以,乳酸菌在培养基上通过分裂生殖的方式繁殖,能够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菌落。
(5)根据题中表格的实验结果分析,食盐含量会影响酸笋的发酵时间和保存期限。在酸笋腌制过程中,我们可采用A组中设置的食盐含量让笋迅速酸化,形成良好的口感;在酸化后可,则添加适量食盐,提高食盐的浓度,以延缓酸笋腐败。
(6)食用腐败变质的食物可能会导致食物中毒,一旦发生食物中毒,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是:②采用科学的方法(如催吐法)进行自救、③迅速到医院救治、④拨打“120”求救。不能“①立即上床睡觉休息”。故选C。
故答案为:(1)食盐含量;
(2)密封;无成形的细胞核;原核;
(3)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4)分裂生殖;菌落;
(5)A;食盐;
(6)C;
1、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2、从表格可知,实验分A、B、C三组,设置了以食盐含量为变量的对照。
了解乳酸菌发酵的特点掌握对照实验如何设置对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亲代
子一代
黄色×黄色
黄色、蓝色
第一步
将新鲜竹笋洗净,切丝
第二步控制
食盐含量
A组
B组
C组
食盐含量1%
食盐含量7%
食盐含量12%
第三步
将食盐加入笋丝拌匀后装入发酵罐,并对发酵罐进行X____处理,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
实验结果
第3天酸化;第11天出现腐臭
第11天酸化;第30天出现腐臭
酸化不明显;第60天出现腐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吉安市永新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抚州市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