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湘教版七上地理 2.1.2 地球与地球仪(第2课时)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地理 2.2 地球的运动(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地理 3.1 世界的海陆分布(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地理 3.2 世界的地形(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 湘教版七上地理 4.1 世界的人口 课件 课件 0 次下载
地理湘教版(2024)第三节 海陆变迁获奖课件ppt
展开根据案例了解海陆变迁的概念,掌握地壳运动、海平面变化等导致海陆变迁的因素。
了解地震基本知识和抗震自救方法。
知道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能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1.读图3-3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云南石林的地貌景观。
大约在2.5亿年前,云南石林所在的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底沉积形成了深厚的石灰岩。后来,地壳抬升,岩层露出水面。在持续的抬升和侵蚀过程中,石林地区逐渐形成了如今这种众峰峥嵘、千姿百态的石林奇观。
2.“沧海桑田”是我国古人对世事经历翻天覆地变化的形象比喻,试从地理的角度解释这个成语。
我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考察时,发现岩石中含有鱼、海 螺、海藻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人们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
荷兰通过修建拦海大坝连接须德海北口两岸,使4000平方千米的须德海湾变成湖泊,其中的部分海域被改造成陆地。
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火山喷发物会在火山口堆积形成高地
地震会导致地表岩层断裂或错位
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展,将形成海洋
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会消亡
什么原因导致地表形态发生改变?
如喜马拉雅山在上升,东非大裂谷未来会形成海洋,大西洋面积在扩大。
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和水井等人类活动遗址。
如荷兰进行填海造陆来扩大陆地面积,但影响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
④地震、火山喷发和泥沙淤积。
海底火山喷发后进行堆积,露出海平面形成火山岛,如夏威夷群岛;如河口三角洲地带泥沙淤积,如黄河三角洲、上海崇明岛
魏格纳(1880年—1930年),德国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 1910年,魏格纳在观察中发现,南美洲东岸的凸出部分, 恰好与大西洋彼岸的非洲西岸凹入部分遥相对应。他不由猜测, 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会不会本来就是一块,后来因破裂漂移才分开的呢?经过反复观察,他还发现北美大陆、格陵兰岛和欧洲大陆的轮廓正好也可以嵌合在一起。他坚信这些绝不是巧合, 便沿着这个思路进行研究。经过实地考察和深入研究,魏格纳在1912年系统地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
地球上原先只有一块叫“泛大陆”的庞大陆地,被叫作“泛大洋” 的广袤海洋所包围。
大约两亿年以前,泛大陆开始破裂,“碎块”像浮在水上的冰块一样向外越漂越远。
距今大约两三百万年,这些漂移的大陆漂到今天的位置,形成现在海陆的基本面貌。
有什么证据来说明大陆漂移假说?
非洲与南美洲的古地层分布相似非洲与南美洲的古生物化石相似
Statement f evidence
20世纪60年代起,由深海探测和遥感测量获取的大量资料证实,大陆确实存在着“漂移”现象。
描图纸1张、地球仪1个、笔1支、剪刀1把。
第一步:把描图纸覆盖在地球仪上,用笔描 出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的轮廓。 第二步:把描好的两幅图沿大陆轮廓剪下 来,试着把它们拼在一起,看一看,拼合处是否基本吻合。如果吻合,试认真思考原因。 第三步:演示这两块大陆的漂移过程可能是怎样的。
这六大板块中哪个板块基本上全部是海洋?亚洲南部的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属于哪个板块?
各大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
图中:“→←”表示什么? “←→”表示什么?会发生什么?
“→←”表示板块相互碰撞挤压,会导致山脉的隆起,或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等。
②“←→”表示板块相互张裂拉伸,会形成裂谷或海洋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运用板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地理现象。
1.红海为什么在不断扩张?
2.地中海为什么在不断缩小?
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张列拉伸,形成新的海洋。
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面积不断缩小,最终消失。
3.喜马拉雅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4.科迪勒拉山系北段的落基山脉是怎样形成的?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珠穆朗玛峰就会不断增高。
落基山脉是由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1. 有人说,岩石圈是地球的坚硬外壳,它曾像煮熟了的鸡蛋壳那样破碎过, 形成了一些形状不规则的板块。读图3-38,想一想,这种说法是否合理?说出你的看法。
2. 参考图3-38,分别裁剪出与美洲板块、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相应形状的三张硬纸片,将它们平放在课桌上,按照图中板块的运动方向移动,从而感悟大西洋的形成过程。
说法是合理。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多个板块构成的。这些板块在地球表面不断运动,导致了地壳的运动和变化。
3. 用硬纸片演示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从中感悟地球上高大山脉的形成过程。
4. 将一张纸片和一张硬纸板并排放置,左手拿住纸片,保持静止,右手将硬纸板向左推动,挤压纸片的边缘,纸片的右边将会凸起。继续用力,直到纸片 向下滑过硬纸板。想一想,如果板块之间出现类似情形,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板块之间的碰撞和挤压会导致地壳的变形,形成山脉、海沟或岛弧等地貌特征。
火山地震多发生在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较为稳定。
思考:火山、地震多发生在什么地方?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因为日本主要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印度尼西亚,现已查明的火山有400多座,其中活火山77座。世界上最高的死火山是位于阿根廷境内的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 米。人类记载的最猛烈的火山活动,是1815年4—7月印度尼西亚坦博拉火山 爆发。这次火山喷发出了约1400亿吨岩浆,爆发的声响传到了2500千米以外。 当烟雾消散后,人们发现坦博拉火山的山顶被削去大部分,海拔从4100米降低到2851米。
2011年3月11日,在日本东北部宫城县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特大地震。地震还引发了海啸,10多米高的巨浪袭击了日 本太平洋沿岸的大部分地区,海浪 最高达24米,所到之处,房屋被冲走,车毁人亡,昔日繁华的城镇瞬间满目疮痍。这次地震和海啸还 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了严重的核泄漏事故。东日本大地震造成1.8万余人死亡或失踪。
有人说,地震的分布是有规律可循的,它的产生与板块运动密切相关。
任务一 标注地震发生地的位置
地质学家认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的地壳运动进入活跃期。如 2013—2022年,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地区发生里氏7.0级及以上的大地震就多达15次。
标注:根据地震发生地的经纬度,将这些地震发生地标注在图3-42上。
任务二 分析地震多发的原因
观察:图3-39、3-42,说一说这些地震发生地的分布特点。
分析:根据印度尼西亚及其附近地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想一想该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
这些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印度尼西亚主要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任务三 讨论地震发生时的应急措施
讨论:地震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我们通过合理的应急措施,可以尽可能地减轻地震发生过程中造成的危害。观察图3-43,议一议,当地震发生时,哪些自我保护的应急措施是正确的?
任务四 分享地震发生时的逃生方法
创作:通过调查访问或从报刊、图书、网络上收集资料,创作一部情 景剧,模拟地震发生时安全逃生的方法。
地表形态变化的案例导致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
大陆漂移假说内容证据说明
学说主要内容利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相关现象
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1.通过不同时期海陆分布变化的状况可以说明地球表面( ) A.有连续而广阔的海洋 B.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C.陆地被海洋分割、包围 D.海洋和陆地不断的运动和变化2.下列叙述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的是( ) A.我国东海海域发现河道的遗迹 B.地球表层自古以来是完整一块 C.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古老地层顺序大致相同 D.在许多高大的山脉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
1912年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图为“不同时期世界海陆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初中地理第三节 海陆变迁公开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a href="/dl/tb_c40526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节 海陆变迁公开课ppt课件</a>,文件包含33海陆变迁课件-2024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pptx、33海陆变迁教案-2024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2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第三章 地球的面膜第三节 海陆变迁课文课件ppt: 这是一份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a href="/dl/tb_c4052631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三章 地球的面膜第三节 海陆变迁课文课件ppt</a>,共2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前导入,学习目标,地表形态变化,人类活动,海平面的升降,地壳的变动,大陆漂移假说,证据1形状和轮廓,证据2古地层,板块构造学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获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节 海陆变迁获奖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新课导入,地表形态变化,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与地震,课堂练习,大陆拼合图,搜寻证据,板块张裂,板块挤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