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第1页
    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第2页
    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解析版),共13页。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
    A.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可以用木炭代替红磷来进行实验
    B. 比较锌、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将光洁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中
    C. 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可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
    D. 用带火星的木条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
    【答案】B
    【解析】
    【详解】A、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将光洁的铁丝分别放入硫酸锌和硫酸铜溶液中,铁不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锌>铁>铜,故选项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
    C、判断氢氧化钠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不能检验溶液的酸碱性,无法确定溶液显酸性还是中性,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和二氧化碳中现象不明显,不能鉴别,故选项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不是很大,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是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类型,同时也是实验教与学难点,在具体设计时要对其原理透彻理解,可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结合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2. 在化学实验和化工生产中常遇到除去物质中杂质。下列物质中含有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除杂质的试剂和方法不合理的是
    A. CO气体(CO2):通过石灰水
    B. Na2SO4溶液(Na2CO3):滴加稀盐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
    C. Cu粉(Fe):滴加稀硫酸至不发生气泡为止,再过滤
    D. KCl粉末(MnO2 ):放入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将滤液蒸干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能与通过澄清石灰水反应,而一氧化碳不能,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Na2CO3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Na2SO4溶液不与稀盐酸反应,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钠,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试剂错误,符合题意。
    C、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铁会与硫酸反应而溶解,最后就只剩铜粉了,过滤后滤纸上就只有铜粉,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KCl和二氧化锰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二氧化锰难溶于水,氯化钾能溶于水,再过滤,将滤液蒸干,可以得到氯化钾,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杂质和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不与主要物质反应,不会生成新的杂质。
    3. 下列四个图象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
    A. 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B. 加热一定质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C. 向FeCl3和H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盐酸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随着氢氧化钠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会越来越大,当氢氧化钠过量时,溶液的pH>7,不符合题意;
    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氯酸钾会分解生成氧气,固体的质量会减少,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与氯化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氢氧化铁溶于硝酸,故反应刚开始无沉淀生成,当硝酸反应完后,才开始生成沉淀,符合题意;
    D、铝会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54份的铝能置换出192份的铜,固体质量增加,溶液质量减少,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铝,溶液质量会先减少后不变,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有A、B、C、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各物质组成见下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表1容器各组分物质质量分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情况
    A. 图 中 a=56%
    B.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且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
    C. D是催化剂
    D. 若反应可以进行彻底则B有剩余
    【答案】A
    【解析】
    【分析】
    设容器物质的总质量是100g,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是:A有70g、B有14g、C有6g、D有10g,反应y分钟后,各物质的质量是:A有42g、C有40g、D有10g,A的质量减少了28g,在反应物中,C的质量增加了34g,在生成物中,D的质量没有改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的总质量,B是反应物,反应的B的质量是6g,即:A+B=C;
    反应x分钟后,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3g,设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是m,生成C的质量是n;

    m=14g n=17g
    【详解】A、图中a=70%-=56%,故选项A正确;
    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是化合反应,不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故选项B不正确;
    C、D的质量没有改变,可能是杂质也可能是催化剂,故选项C不正确;
    D、A、B、C三种物质反应质量比是14:3:17,70%的A要完全反应,需B是15%,B不会有剩余,故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5. 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A. 用盐酸除铁锈:
    B.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
    C. 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
    D.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盐酸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故A不正确;
    B、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的原因:,故B正确;
    C、食盐溶于硝酸钾溶液不发生化学反应,故C不正确;
    D、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化学方程式为,故D不正确。故选B。
    6. 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下列描述中用到的材料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制成的材料叫复合材料。
    【详解】A、鱼纹彩陶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错误。
    B、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错误;
    C、碳纤维属于复合材料,正确;
    D、合成橡胶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错误;故选C。
    7.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蓝
    B. 红热的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向稀硫酸溶液中滴加2-3滴紫色石蕊试液,溶液颜色变红,选项错误;
    B. 红热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选项错误;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固体五氧化二磷,产生大量白色烟,选项错误;
    D.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并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选项正确。
    故选D。
    8. 下列有关化学学科观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变化观:随着科学的发展,有朝一日科学家能把水变成石油
    B. 微粒观:过氧化氢(H2O2)是由H2分子和O2分子构成的
    C. 守恒观:100mL的水和100n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为200mL
    D. 分类观: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都能使酚酞变红是由于都含有OH﹣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水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石油中含有碳元素,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所以水无法变成石油,选项错误;
    B、过氧化氢(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选项错误;
    C、分子之间有间隔,100mL的水和100mL的酒精混合,混合后的体积小于200mL,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均属于碱,溶液都都含有OH-,都能使酚酞变红,选项正确,故选D。
    9. 黄铜渣中约含Zn 7%、ZnO 31%、Cu 50%,CuO 5%,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操作中加热蒸发后冷却至原温度:
    有关上述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A的溶质有三种
    B. 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
    C. 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
    D. 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向黄铜渣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黄铜渣中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故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过量的硫酸共三种,不符合题意;
    B、加入过量锌,锌与稀硫酸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锌与硫酸铜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铜,固体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故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不符合题意;
    C、溶液C是晶体析出后得到的溶液,所以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题干可知“加热蒸发后冷却至原温度”,所以溶液C和溶液B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故溶液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符合题意;
    D、黄铜渣中7%的锌、31%的氧化锌都转化为了硫酸锌,而只有5%的氧化铜转化为了硫酸铜,所以溶液A中硫酸锌的质量大于硫酸铜的质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A错误;
    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
    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D错误;故选C。
    11. 实验室可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关于这三个反应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都需要加催化剂
    B. 都有两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C. 都生成氧化物
    D. 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不需要催化剂,此选项错误;
    B.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只有氧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2价和0价,此选项错误;
    C.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没有氧化物生成,此选项错误;
    D.由化学方程式


    可知,生成等量的O2消耗KMnO4的质量最大,此选项正确。
    故选D。
    12. 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固体应左物右码,B项放反了,故错。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 为验证Zn、Fe、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四个方案(只能用下面提供的药品):
    A、Zn、Fe、稀盐酸、Cu B、Zn、FeSO4溶液、Cu
    C、ZnSO4溶液、Fe、CuSO4溶液 D、Zn、Fe、CuSO4溶液
    (1)上述方案中可行的是__________;请你选出一种不可行的方案,并对此方案作出评价_________。
    (2)写出你所选可行的方案中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①. ABC ②. D,不能验证铁和锌的金属活动性 ③. Fe+2HCl=FeCl2+H2↑或Zn+2HCl=ZnCl2+H2↑
    【解析】
    【详解】(1)A、Zn、Fe、稀盐酸、Cu,将等质量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等量的同种稀盐酸中,产生气泡速率最快的是锌,其次是铁,没有气泡产生的是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B、Zn、FeSO4溶液、Cu,锌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锌溶液和铁,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铜不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C、ZnSO4溶液、Fe、CuSO4溶液,Fe与Zn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铁;铁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为锌>铁>铜,故该方案合理;D、Zn、Fe、CuSO4溶液,Zn、Fe均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锌>铜,铁>铜,但无法确定铁和锌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2)铁、锌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2HCl=FeCl2+H2↑,Zn+2HCl=ZnCl2+H2↑。
    点睛: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前面的金属可以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时,一般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即选取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进行反应。
    14. 我国用新技术提纯了稀有金属铼(Re),为航空航天发动机核心部件制造提供了重要原料.
    (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_____。
    (2)高铼酸钠(NaReO4)是铼的重要来源之一,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答案】 ①. 75 ②. +7
    【解析】
    【详解】(1)铼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原子核内有75个质子,则其核外电子数为75,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2)高铼酸钠(NaReO4),高铼酸钠中铼元素的化合价为∶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原则,﹙+1﹚+x+﹙-2﹚×4=0,x=+7。
    点睛∶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
    15. 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某市已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大量含磷洗涤废水排入江河可能造成的危害有(填序号)_____。
    ①水生植物疯长;②水中缺氧;③水质变坏;④鱼类死亡。
    【答案】①②③④
    【解析】
    【详解】磷是植物生长的营养元素,则大量含磷洗涤废水可能造成的危害有水生植物疯长、水中缺氧、水质变坏、鱼类死亡。故本题选①②③④。
    16. (1)用化学用语填空
    铵根离子_________;氢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 。
    (2)量取18.0mL蒸馏水最好选用的量筒规格是_________(填序号)。
    A 5mL B 10mL C 25mL D 100mL
    (3)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氢氧化钾溶液和质量为50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混合,所得溶液的PH_____7(填“>”或“=”或“

    相关试卷

    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原卷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西省朔州地区重点中学中考二模化学试卷(原卷版),共6页。

    山西省(朔州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地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

    山西省(朔州地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山西省(朔州地区)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下列物质的应用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