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太阳教案及反思
展开文化自信:感受太阳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热爱并积极探索自然科学。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体会语言文字的优美。
思维能力:初步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基本的说明方法,能结合具体语句体会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审美创造:了解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能尝试运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征。
【课前解析】
关注文本内容:《太阳》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课文采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和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说明它与人类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分别从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三个方面介绍了太阳。第二部分(第4—8自然段)介绍了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这两部分内容联系紧密,正因为太阳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
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太阳》一课是以教学说明方法为主的,本文在介绍太阳的特点时,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使抽象复杂的知识通俗易懂,突出了太阳的特点。
关注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应引导学生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并能在习作中运用。
关注学法指导: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体会说明方法的使用是本课的重点。在学生掌握之后,可以给出一个类似的文本,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说明特征;或者模仿本文,从不同方面对事物进行介绍,逐步使用学到的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摄、氏”等9个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以及太阳对人类的作用。(重点)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难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摄、殖”等4个生字,会写“抵、氏”等9个生字,会写“寸草不生、摄氏度”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
3.能结合课文内容了解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初步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发兴趣
1.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说明文吗?你对说明文有什么了解?(出示课件3)
2.叶圣陶先生曾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这个单元是习作单元,请同学们一起来读读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和习作要求。(出示课件4)“介绍清楚”也就是“说明白了”。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太阳》。(板书:16 太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借助已有经验自主识字,读准字音,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些方面介绍太阳的?(出示课件5)
3.出示词语:摄氏度 繁殖 煤炭 治疗(出示课件6)
重点指导“摄”“粮”“炭”“疗”的读音。辨析“炭”和“碳”:“炭”表示一种事物,可组词“煤炭、木炭”;“碳”表示一种元素,可组词“碳酸、碳水化合物”。(出示课件7)
4.学习会写字,重点指导“摄”“粮”“菌”的书写。(出示课件8)
5.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太阳?(出示课件9)
提示:运用之前学过的作批注的方法,将每段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再将这些内容整合到一起,梳理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从“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等方面介绍了太阳。(出示课件10)(板书:远 大 热 关系密切)
三、细读课文,交流收获
1.默读第1-3自然段,想一想:为了说明太阳的远、大和温度高,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出示课件11)
(1)你从哪些句子看出太阳离地球远的特点呢?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
从“一亿五千万千米”读出来太阳离我们很远。
点拨:像这样用具体数字来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叫列数字。
下面大家看两组句子:(出示课件12)
太阳离我们约有一亿五千万千米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要走很多很多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很多年。
把“一亿五千万千米”改成“很远很远”,把“要走三千五百年”换成“走很多很多年”,把“飞二十几年”换成“飞很多年”,好不好?
不好。这样的数字更直观,更准确,让人一看就懂。
点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能够准确、具体地写出太阳和地球距离远的特点。
(2)读句子,感受太阳的“大”。(出示课件13)
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
到太阳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地走,差不多要走三千五百年;就是坐飞机,也要飞二十几年。
这两句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利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约一百三十万个地球的体积才能抵得上一个太阳”,使学生明白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能够让人具体感受到太阳大的特点。(出示课件14)
(3)自读第3自然段,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介绍太阳温度高的特点?(出示课件15)
“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五千多摄氏度”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思考:“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这句话如果只保留“太阳的温度很高”,你觉得怎么样?
语言空洞,没有说服力。
引导:没错,大家都知道开水很烫,开水的温度是100摄氏度,而钢铁的熔点是1500摄氏度,大家感受一下太阳表面上五千多摄氏度是怎样的一种温度。(出示课件16)
2.练一练。(出示课件17)
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它的特征。
出示评价标准,学生自由练写,同桌间互相评价、修改,教师相机指导。
3.小结:课文先介绍了太阳的三个特点——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接着介绍了动植物、煤炭、自然气候预防和治疗疾病等与太阳的关系,来说明太阳对人类的作用。这篇课文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出示课件18)
4.课堂演练。(出示课件19)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能说出太阳对人类的作用。
2.能结合课文内容初步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太阳?(出示课件20)
距离地球远;体积大;温度高;与人类的关系密切。
二、初试身手,介绍事物
1.生活中,有些事物是我们熟悉的,有些事是让我们感兴趣的。选择身边的一个事物,试着用多种方法说明特征。(出示课件21)
学生进行小练笔。
2.讨论:图中的塔有什么特点,这段文字是怎样介绍它的?(出示课件22)
图中塔的特点是高。这段文字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方法,把塔的外形特点介绍得很清楚。
对照这段文字的写作方法,修改自己的小练笔内容。
三、学习特点,了解说明方法
1.默读课文第4—8自然段,想一想: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太阳和人类关系密切的?圈画出关键词句,用简练的话说一说,并在小组内交流。(出示课件23)
汇报分享:
抓住“植物”“动物”“吃的”“穿的”“煤炭”等关键词,第4自然段从动植物的生长、人类的生活、煤炭的形成三个方面写了太阳对人类的作用。(出示课件24、25)(板书:动植物 人类 煤炭)
第5自然段讲的是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写水在太阳的作用下形成云、雨、雪。(出示课件26)第6自然段也写的是太阳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写的是太阳对风的形成的影响。(出示课件27)第7自然段写太阳光能杀菌。(出示课件28)可以联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晒日光浴”来理解。综上,第5、6自然段写了太阳对气象的变化的影响,第7自然段写太阳对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的作用。(板书:气象的变化 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第8自然段,对太阳的作用进行了总结,因为有了太阳,人类才能获得各样的资源,才能在地球上生存发展。(出示课件29)
点拨:作者用一句话总结了太阳对我们人类的作用,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善于总结。
2.结合生活经验或相关书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和太阳有着密切的关系?(出示课件30)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四季的变化,氧气的产生,太阳能发电等。
四、主题概括,课堂小结
1.结构梳理,主题概括。(出示课件31、32)
2.小结:这节课我们继续了解了太阳的特点,知道了作者通过具体事例说明了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出示课件33)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太阳》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及太阳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在备课时把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锁定为: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理解用列数字、作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好处。
在教学本文的说明方法的时候,我采用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方式来进行。从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入手,让学生在文中找到运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句子读一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以及运用这种说明方法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再引导学生感受打比方和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麻雀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四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6018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麻雀教案及反思</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统编版(2024)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统编版(2024)<a href="/yw/tb_c145454_t8/?tag_id=27" target="_blank">金色的草地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统编版(2024)二年级上册<a href="/yw/tb_c132997_t8/?tag_id=27" target="_blank">朱德的扁担教案设计</a>,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目标,课前解析,教学目标,课前准备,课时安排,课时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