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湘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2024)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优质教学设计
展开课题名称:第三章 地球的面貌 第二节 世界的地形
教学方法:探究式,小组合作式
教学目标:
1.借助视频、图片等资料,区别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初步建立图示地形与真实地形的对应关系,形成空间概念。
2.通过阅读教材和示意图,能辨别区分海底的地形。
3.通过观看“等高线由来”的视频,理解等高线、等高距等基本概念。
4.引导学生合作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了解分层设色地形图表示地形的方法,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
5.通过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主要地形的特点,初步建立读图意识和能力。
6.通过山体模型正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部位和坡度陡缓。
教学重点:
1.区别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区别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的形态特征。
2.辨别区分海底的地形。
3.阅读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主要地形的特点,初步建立读图意识和能力。
4.正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地形部位和坡度陡缓。
教学难点:
1.借助视频、图片等资料,区别五种地形类型的形态,初步建立图示地形与真实地形的对应关系,形成空间概念。
2.正确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山脊和山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
意图
技术
应用
时间
安排
创设情境
展示“地形之美”视频。
提问:视频中都展示了哪些地表形态?
教材图3-21中的A-E五个地点分别对应的是什么地形类型?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运用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PT
4分钟
新课讲解
(内容1:陆地地形)
提问: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叫什么?
如何描述地表的高低起伏?
通过示意图讲解:海拔和相对高度
强调:两者的区别
过渡:正是由于陆地表面各个地方的海拔高度、相对高度都不相同,所以就有了各种不同的地形类型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地形:地球表面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形态。
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相对高度: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
通过观察示意图,区分海拔和相对高度
PPT
6分钟
新课讲解
提问:陆地地形类型有哪些?请将景观图片和对应的地形类型连线。
展示:地理类型示意图和景观图片
提问:说明连线的理由,试分析五种地形类型的地形特征。
强调:高原和平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丘陵和山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认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
描述五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从海拔高度和地势的起伏状况等方面描述。
通过景观图和模型对比,归纳总结五种地形的地形特征。
PPT、
脚本动画
12分钟
活动一
寻找对应的地形类型
依据所学的地形类型,判断新课引入时,图3-21中的A-E五个地点分别对应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
小组内相互讨论,思考寻找答案。
小组派代表汇报结论
运用课堂所学,解决新课导入时的问题,增强学生学习的获得感。
PPT
脚本动画
8分钟
新课讲解
(内容2:海底地形)
提问:海底的地形怎样呢?都有哪些种类?
展示: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
先尝试让学生自己划分,起名字,并说出合适的理由。
将“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岛弧、大洋中脊”这些词填在合适的位置
观察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思考并回答问题。
(尝试在图中找出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岛弧、大洋中脊的位置)
通过自己定义划分区域,再到理解含义说名称,加深学生对海底地形的了解。
PPT
脚本动画
6分钟
阅读
了解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
世界上海洋最深处有多深?
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认识海沟
课本
2分钟
小结
世界的地形千变万化,了解了陆地和海底的地形,思考你的家乡有哪些地形类型?以哪种地形为主?
思考,完成作业。
2分钟
新课讲解
(内容3:学看地形图)
提问:你的家乡主要有哪些地形类型呢?
如何能证明你说的是正确的呢?
展示:立体地形模型和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
在现实生活中,比如定向越野,看平面的等高线地形图能了解该地地势起伏的状况。
学生思考、倾听
从身边的情景入手,激发学生兴趣
PPT
4分钟
新课讲解
(等高线)
观看视频:等高线的绘制过程,理解等高线的定义和由来。
提问:什么是等高线?
同一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相同吗?
观看视频,思考并回答问题。
利用视频,展现等高线的绘制过程,便于理解等高线概念。
PPT
4分钟
新课讲解
(分层设色地形图判读)
转折:等高线地形图看起来很复杂,如何更容易读图呢?
学生动手实践,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展示:分层设色地形图。
活动二: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说出A-E分别代表的五种地形类型,并说明理由。
观察图片,思考回答问题。
(运用不同颜色设计图例,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
思考回答问题,说明五个地方的不同地形类型及判断理由。
通过学生动手绘制分层设色地形图,感受这类等高线的特点。
PPT学案
10分钟
新课讲解
(地形部位)
转折:在山地里,有多种山体部位需要我们认识。
展示:五种地形部位的景观图片。
提问:请根据图片,阅读教材后说出每种地形部位的名称。
展示:山体模型
分别找学生指出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并根据等高线的特点,描述如何根据等高线判断山体部位。
强调:辨析山脊和山谷的区别
学生发言:
景观图片依次指:山峰、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
通过观察实体山体模型,归纳总结五种地形部位等高线的特点及判断依据。
结合山体模型,帮助学生从立体到平面的转化过程,描述的过程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PPT
山体模型
14分钟
新课讲解
展示:山体模型
活动三:观察下面山体模型,判断A、B两个坡度的陡缓及等高线的密集程度。
总结坡度陡缓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观察,思考,回答问题:
(B坡为缓坡,等高线稀疏;A坡为陡坡,等高线密集。)
通过观察和思考,得出坡度和等高线疏密的关系
PPT
山体模型
3分钟
巩固练习
练习:从A 点和B 点出发,分别沿图中虚线爬到山顶C,哪条登山线路较陡?
说出你的判断理由。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线路BC较陡,因为BC的等高线更密集,坡度较陡。
通过习题,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
PPT
2分钟
总结
教师总结
学生归纳总结
3分钟
板书设计
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设计,共5页。
湘教版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陆地地形,归纳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 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三维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具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