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物理分模块复习鲁教版(五四制)
初中物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试卷热学模块(学生卷+教师卷)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鲁教版一轮复习试卷热学模块(学生卷+教师卷),文件包含3热学答案docx、3热学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11)下列自然现象属于凝华的是( )
A.春天到了,积雪融化 B.夏天的早晨,草地上出现露珠
C.秋天的早晨,出现大雾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霜
2.(2012)如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该物态变化过程可能是( )
A.水的凝固过程B.海波的凝固过程
C.玻璃的凝固过程D.蜡的凝固过程
3.(2014)图所示的物理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在严寒的冬天一直冰冻的衣服也可晾干B.放在衣橱中的樟脑丸会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了
C.寒冷的冬天,在窗玻璃上有窗花 D.夏天吃冰棒时,剥开包装后冰棒会冒“白气”
4.(201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5.(2019)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凝固现象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升华现象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放热过程,是液化现象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吸热过程,是凝华现象
6.(2017)如图是一款新型水杯,在杯的夹层中封入适量的固态物质,实现了“快速降温”和“快速升温”的功能,使用时,将水杯上下晃动几分钟,可以将100℃的开水降温至55℃左右的温水,也可以将冷水升温到55℃左右的温水,这款水杯被广泛成称为“55°杯”。“55°杯”的工作原理是( )
A.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热水;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B.首次使用时,必须加注冷水;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C.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熔化吸热;升温时利用凝固放热
D.首次使用时,加注冷热水均可;降温时利用物质凝固放热;升温时利用熔化吸热
7.(2018)下列现象,属于汽化的是( )
A.烧水时,壶嘴冒出“白气” B.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C.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能变干 D.冰箱冷冻室内壁结霜
8.(2019)小明同学将左右手的各一根手指分别插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玻璃杯中(图甲)过一会儿两手指的感觉不相同;再把这两根手指拿出同时插入盛有温水的玻璃杯中(图乙),这时两手指的感觉 (填“相同”或“不相同”)。拿出手指,用滴管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小心地滴入一滴红墨水(图丙),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前一个实验现象说明 ,后一个实验现象说明 。
9.(2013)小明同学几乎每天都要乘坐公交车上学。善于观察的他发现,无论盛夏还是严冬,在装有空调的公交车玻璃窗上,常常有小水珠附着在上面,那么,夏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冬天,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 。(选填“内表面”或“外表面”)
10.(2015)无论是盛夏还是寒冬,在装有空调的汽车玻璃窗上常附有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 形成的,夏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冬天,水珠常常出现在车窗的 (选填“内侧”、“外侧”或“内、外侧”)
11.(2010)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
12.(2011)从物理学角度看,如图所示的情景说明 。
13.(2019)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电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图甲)来完成实验。
(1)分析评估A、B两套实验装置。
(2)在实验中观察到如图乙a、b所示的两种情景,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3)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14.(2012)图中冰棍冒出的“白气”是怎么形成的?“白气”是向上飘还是向下飘?为什么?
15.(201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示数是怎样变化的?
(2)实验过程中发现,从给水加热到水开沸腾的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建议。
16.(2017)如图是小红做“观察碘升华”的实验装置。
她的操作是:在烧杯中放少量的碘,烧杯口放一只装有冷水的烧瓶,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
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凝固点)、沸点(℃)
(1)结合你的探究经历,描述小红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2)交流评估时,小明查阅了部分物质的熔点、沸点(见表),他发现碘的熔点是113.6℃,碘的沸点是184.25℃,酒精灯的火焰温度约400℃,他认为小红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红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你针对小明的质疑,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扼要说明。
17.(2011)影响熔点的因素
晶体的熔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很多因素会影响晶体的熔点。例如:在盛有小冰块的烧杯里放些盐并搅拌,冰的熔点就会低于零摄氏度。海水冬天结冰的温度比河水低就是因为海水中溶有盐。寒冷的冬天,在汽车发动机的水套中加一些甘油作为抗凝剂,即使温度低于零下二、三十摄氏度,水套中的水也不会凝固。合金可以看做混有杂质的金属,所以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合金的每一种金属的熔点都要低。
又如:将一根两瑞桂有重物的细金属丝挂在冰块上(如图甲所示),金属丝下的冰块熔化,说明增大压强可以使冰熔化。金属丝通过后,冰的熔点又升高了,熔化成的水又凝固成冰,这样,金属丝就可以轻松穿过冰块而不留缝隙。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概括写出影响晶体熔点的因素。
(2)试着运用上文提到的知识解析滑冰鞋上冰刀(如图乙)的作用。
二、内能
1.(2011)如图所示,为核电站发电流程图。在核电站发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先后顺序是( )
A.核能,化学能,机械能,电能 B.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C.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核能,内能,化学能,电能
2.(2012)扩散现象( )
A.只发生在气体之间 B.只发生在液体之间 C.只发生在固体之间 D.可以发生在任何物体之间
3.(2012)如图所示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由滑梯上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 搓手取暖
C. 钻木取火 D.水蒸气将软木塞冲出
4.(2013)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B.核能C.石油D.天然气
5.(201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6.(2013)我们的家乡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国内外游客写下了许多赞美烟台景象的诗文。下列语句是我们从报刊杂志中摘录的,其中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初春的果园鸟语花香 B.盛夏的海滩微风轻抚C.深秋的塔山红叶纷飞D.隆冬的田野大雪茫茫
7.(2015)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0℃的冰没有内能 B.物体的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
C.物体的温度越低,所含的热量越少 D.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只要温度不变,物体的内能就一定不变
8.(2017)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9.(2019)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降低,内能一定减少 D.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10.(2017)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请你仿照图中给出的两个示例,写出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内能的实例。
11.(2014)电磁波无处不在,按照电磁波的频率由低到高排列顺序,可分为无线电波、微波、 、 、 、X射线、γ射线等。
12.(2014)
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图丙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 。
13.(2015)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烤火”能“取暖”,说明 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这两种方式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 。
14.(2012)太阳能清洁无污染,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太阳能属于 能源(选填“一次”或“二次”).太阳能是在太阳内部氢原子核发生 释放出的能。
15.(2010)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
16.(2016)如图所示实验中,我们看到塞子从试管口跳出,这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 ,水蒸气的 能转化成塞子的 能。
17.(2011)立定跳远是中学生体育测试项目之一。如图是立定跳远时的分解图。运动员起跳后仍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 ;运动员在空中运动过程中,能量转化过程为 。
18.(2010)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乙)。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19.(2014)请你利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两位同学的取暖方式(如图)有何不同。
三、热机
1.(2010)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C. D.
2.(2017)如图所示,是汽油机工作时的四个冲程,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
A. B. C.D.
四、比热容
1.(2010)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了质量相同的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时间相同,甲液体温度升高比乙液体温度升高得多
2.(2018)炎炎夏日,烈日下海滩的沙子热得烫脚,而海水很清凉,傍晚落日后,沙子凉了,海水却依然暖暖的,这主要是因为海水和沙子具有不同的( )
A.密度B.内能C.热量D.比热容
3.(2017)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 (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 。
4.(2018)小明在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时,设计了甲、乙两种方案(如图所示)。实验应选用 方案,其优点是 ,实验过程中温度计的变化情况是 。
5.(2013)在常温常压下,完全燃烧 酒精放出的热量可以使10kg水的温度升高50℃(假设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完全被水吸收,酒精热值为3.0×107J/kg)
6.(2014)通常情况下,暖气片应安装在窗户的 方(选填“上”或“下”),这样空气受热后密度 (选填“增大”或“减小”).室内空气对流加快,暖气片中用水作为供暖介质是利用了 。
7.(2014)近年来,烟台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尤其是风电发展尤为迅速,目前,烟台并网运行的风电场达28座。风机900余台,授产的风电装机容量为130万千瓦,预计年发电量2.7×108kW•h,相当于完全燃烧 煤放出的能量。(煤的热值3.0×107J/kg)
8.(2015)现代社会上汽车大量增加,交通事故也在增多,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遇到意外情况时汽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操纵制动器来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前进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制动器发生作用到汽车完全停下来,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驾驶员驾驶一辆保养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分析上述数据,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如果在雨雪天,汽车的制动距离又将怎样变化?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2)利用上表数据计算得出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是多少?(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3)若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100km,消耗汽油10L,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30%用来驱动汽车做有用功,计算这辆汽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汽油的密度为0.7×103kg/m3,汽油的热值为4.6×107J/kg)。
9.(2010)冰封莱州湾
2010年1月下旬,莱州湾出现了近30年来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港口封冻、航道阻塞,近海养殖区全部被冰封,单目远望,昔日波涛汹涌的大海几乎全部被冰覆盖(如图)。
通常情况下,海水结冰比陆地上的淡水结冰困难得多。淡水的凝固点是0℃,而海水的凝固点是不确定的。10‰盐度水的凝固点是﹣0.5℃,24.7‰.盐度水的凝固点是﹣1.33℃,35‰盐度水的凝固点是﹣1.9℃.今年海冰灾害发生早于往年,而且发展又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气象条件与往年有较大的不同。
进入2009年11月以后,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几次大的寒流天气,由于莱州湾相对封闭,海水的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寒流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海水向外散热,海水冷却,温度降低,这是海水结冰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寒流天气,与往年相比,提前到来的连续不断地几场大雪更是造成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和海洋同处在寒流天气中,为什么海水容易散失热量?
(2)为什么“雪”成了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
10.(2011)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人们漫步在海滨,会感到习习海风迎面吹拂,十分畅快。这样的风非常柔和,通常情况下,它白天从海上吹向陆地,夜晚从陆地吹向海上(如图),气象上把这种风称为“海陆风”。请你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说明海陆风形成的原因。
11.(2011)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使用A、B两套装置(如图1)来完成实验。
(1)图2中,a、b所示的是观察水沸腾实验中出现的两种情景,其中水沸腾时的情景为 (填“a”或“b”)
(2)甲组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3所示,他们所测水的沸点是 。他们所选择的装置应是 (填A或B)。
(3)分析评估A、B两套装置。
12.(201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水和食用油的吸热本领。
(1)写出调整实验器材的方法步骤。
(2)依据小明的探究方案,实验探究过程中,除了选用相同规格的烧杯和酒精灯,还需要控制不变的量有哪些?
(3)实验探究记录数据如下表。
在这些数据中,哪一个最可能是由于测量或者记录的疏忽而产生了错误,分析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13.(2013)在“探究固体融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某小组设计如图1甲、乙所示的两套实验方案。
(1)请分析评估两套实验方案
(2)下表是某小组的测量数据: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图2所示的坐标中绘制出“温度﹣时间”图象。
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若是晶体其熔点是 。
14.(2014)在“探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实验中,小明猜想物体温度升高吸收热量的多少可能与质量和物质的种类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同组的同学经过讨论,制定了两个方案:
a.让研究对象升高相同的温度,然后比较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
b.让研究对象吸收相同的热量,然后比较它们升高温度的高低。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支温度计、烧杯、秒表、适量的水和食用油,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
(2)两方案中水和食用油吸热多少是通过 来反映的。
(3)从两个方案中任选一个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
物质
水
酒精
煤油
碘
铜
铁
金
熔点(凝固点)
0
﹣117
﹣30
113.6
1083
1535
1064
沸点
100
78.5
150
184.25
2360
2750
2500
速度v/(km•h﹣1)
反应距离s1/m
制动距离s2/m
停车总距离s/m
40
7
8
15
60
11
20
31
100
19
54
73
…
…
…
…
加热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水的温度/℃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食用油的温度/℃
30
32.5
35
37.5
40
42.5
47
47.5
50
52.5
55
时间/min
0
2
4
5
8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温度/℃
33
36
40
38
46
48
48
48
48
48
49
50
51
52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