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展开一、选择题(共40分)
1. 如图所示,接穗①基因组成为AA,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所结果实的性状表现和基因组成分别为( )
A. ①的性状,AAB. ②的性状,aa
C. ①的性状,AaD. ②的性状,Aa
【答案】A
【解析】
【分析】嫁接是指把一个植物体的芽或枝,接在另一个植物体上,使结合在一起的两部分长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图中①接穗,②砧木。
【详解】由分析可知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因而后代一般不会出现变异,能保持嫁接上去的接穗优良性状的稳定,而砧木一般不会对接穗的遗传性产生影响。由题意可知用基因型为AA的枝条①作接穗,嫁接到基因组成为aa的砧木②上,在正常情况下,该枝条上结出的果实应该和接穗的一样,即AA型、①的性状,因此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下列生物的生殖方式中为无性生殖的是( )
①组织培养 ②青霉产生孢子 ③玉米人工授粉 ④嫁接 ⑤蝗虫交尾 ⑥试管婴儿
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③⑤⑥D. ③④⑥
【答案】B
【解析】
【分析】有性生殖是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过程。如嫁接、扦插、压条、克隆、组织培养等。
【详解】题干中的①组织培养、②青霉产生孢子、④嫁接都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无性生殖;
③玉米人工授粉、⑤蝗虫交尾、⑥试管婴儿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成为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可见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根本区别是产生新个体的过程中有无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3. 蝗灾在古代中国并不罕见,从夏商时代开始,中国就有蝗灾的记载。据《中国飞蝗生物学》一书统计,“大规模的蝗灾达到804次,平均3年发生一次”。要想避免蝗虫给粮食带来灭顶之灾( )
A. 卵期B. 若虫期C. 蛹期D. 成虫期
【答案】B
【解析】
【分析】昆虫的发育有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完全变态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3个时期的叫不完全变态。
【详解】蝗虫的一生经过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差别不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属于不完全变态。蝗虫的若虫只会跳,不会飞,是消灭的最佳时期,可见B正确。
故选B。
4. 下列成语所描述的现象与昆虫的生殖和发育无关的是( )
A. 飞蛾扑火B. 作茧自缚C. 金蝉脱壳D. 蜻蜓点水
【答案】A
【解析】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昆虫的发育过程;解答时可以从昆虫的发育过程方面来切入。
【详解】A.飞蛾扑火,描述的是昆虫的趋光性,是对光的刺激作出反应的现象,A符合题意。
B.作茧自缚,描述的是昆虫发育过程中的蛹期,B不符合题意。
C.金蝉脱壳,描述的是蝉发育过程中的幼虫蜕皮现象即脱去外骨骼的现象,C不符合题意。
D.蜻蜓点水,描述的是蜻蜓生殖过程中的产卵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毛毛虫变成了美丽的蝴蝶,根据所学的知识推测,这只毛毛虫的发育过程是( )
A. 卵→蛹→幼虫→成虫B. 卵→幼虫→蛹→成虫
C. 卵→幼虫→成虫D. 卵→若虫→蛹→成虫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殖和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这样的变态发育称为完全变态发育,蜜蜂、菜粉蝶、蝇、蚊、蚂蚁等的发育同家蚕。
【详解】蝴蝶的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幼虫、蛹和成虫,且幼虫和成虫在形态结构上变化很大,属于完全变态发育过程。即卵→幼虫→蛹→成虫。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下列有关青蛙生殖和发育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雄蛙的鸣叫声可吸引雌蛙B. 受精方式为体外受精
C. 发育过程是变态发育D. 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前肢,后长出后肢
【答案】D
【解析】
【分析】青蛙属于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水陆两栖,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青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很大差异,属于变态发育,变态发育是指在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青蛙的生殖发育特点是雌雄异体、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详解】AB.雄蛙先鸣叫(属于求偶)吸引雌蛙,雌蛙来后雌雄蛙抱对,促进两性生殖细胞排出,两性生殖细胞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AB正确。
C.青蛙的发育过程:一生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幼体蝌蚪和成体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别明显,这种发育过程叫做变态发育,C正确。
D.青蛙的发展过程为:由受精卵发育成的蝌蚪,无论是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慢慢地,蝌蚪先长出后肢,再长出前肢,尾、鳃都逐渐萎缩消失,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肺,发育为能上陆地生活的成蛙;可见,蛙在发育过程中,发育过程中先长出后肢,后长出前肢,D错误。
故选D。
7. 蜂鸟是最小的鸟类,在花蜜盛产期繁殖。每窝产卵2枚,卵为白色椭圆形,平均质量只有0.4~1.4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蜂鸟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卵生
B. 蜂鸟具有求偶、交配、产卵等繁殖行为
C. 蜂鸟卵实质是一个完整的卵细胞
D. 鸟卵的气室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答案】C
【解析】
【分析】蜂鸟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卵生。蜂鸟通过交配产生受精卵,然后产下卵,这属于有性生殖和卵生的范畴。 蜂鸟在繁殖过程中会表现出求偶、交配、产卵等行为,这些都是典型的繁殖行为。鸟卵的气室是一个重要的结构,能够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确保胚胎在卵内能够正常呼吸和发育。
【详解】A.蜂鸟的发育过程经历了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故其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卵生,A正确。
B.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筑巢、孵卵、育雏可以例外,求偶、交配、产卵不能例外,B正确。
C.蜂鸟的卵不仅仅是一个卵细胞,它还包括了卵黄、卵白、卵壳等结构,C错误。
D.在蜂鸟鸟卵的钝端,外卵壳膜与内卵壳膜之间具有气室,气室含有空气,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D正确。
故选C。
8. 下列关于鸟卵结构与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相当于卵细胞的结构是①②④B. ②为胚盘,内有遗传物质,完成受精后能发育成雏鸟
C. ①为卵壳,与③一起起到保护作用D. ①为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
【答案】B
【解析】
【分析】题图中:①卵壳,②胚盘,③卵黄,④卵白。
【详解】A.鸟卵中的卵细胞指的是③卵黄、卵黄膜、②胚盘。其中卵黄为胚胎发育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卵黄膜指的是细胞膜,具有保护作用;胚盘内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场所,将来发育成胚胎,胚胎进一步发育成雏鸟,A错误。
B.②胚盘是卵黄表面中央一盘状小白点,含有细胞核,是胚胎发育的部位。未受精的卵,胚盘色浅而小;已受精的卵的胚盘色浓而略大,这是因为胚胎发育已经开始。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受精卵→胚盘→胚胎→雏鸟→成鸟。因此,鸟卵中能发育为雏鸟的结构是胚盘,B正确。
C.①卵壳位于鸟卵的最外面,坚硬,具有防止卵细胞损伤,减少水分的蒸发的作用。卵壳上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气孔,以保证鸟的胚胎发育时能够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壳内具有卵壳膜,卵壳膜起保护作用,C错误。
D.③卵黄富含营养物质,为胚胎发育提供主要的营养物质;④卵白含有水分和蛋白质,有营养和保护的作用,D错误。
故选B。
9. “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指的是鸟类繁殖行为中的 ( )
A. 育雏B. 求偶C. 筑巢D. .孵卵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类在生殖发育过程中的一些行为:包括“求偶、交配、筑巢、产卵、孵卵、育雏”六个阶段。
【详解】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因为鸟类的新陈代谢十分旺盛,需要大量的食物才能维持生存,而在繁殖季节,雏鸟的食量需求更大,一天中往往需要亲鸟饲喂几十次,甚至数百次,才能保证它们的生长发育。占领食物丰富的巢区有利于亲鸟就地取食,也便于育雏,黄口,指待哺的雏鸟。“青虫不易捕,黄口无饱期”诗句形象生动地突出描述了燕子生殖和发育过程中的育雏行为,A正确。
故选A。
10. 鸟类在生殖和发育过程中必须具有下列哪些行为?( )
A. 求偶、交配、产卵B. 筑巢、孵卵、育雏
C. 筑巢、产卵、育雏D. 交配、产卵、孵卵
【答案】A
【解析】
【分析】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有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等行为。
【详解】鸟类的生殖一般要经历6个过程,即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其中所有鸟类都要经历的阶段有3个,即求偶、交配、产卵。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知道鸟类的生殖发育过程。
11. 麦田中偶见白化苗,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 )
A. 变异现象B. 遗传现象C. 生殖现象D. 生长现象
【答案】A
【解析】
【分析】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详解】变异是指生物的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某些性状上表现出的差异,变异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两种类型,前者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可以传递给下一代的,后者不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而与物质环境条件有关,不能传递给下一代。虽然亲代的遗传物质通过生殖可以传递给子代,但子代与亲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的遗传物质是不完全相同的。麦田中偶见白化苗,这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变异现象。故A符合题意。
【点睛】解题关键是明确遗传和变异在生物界是普遍存在的。
12. 下列各组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小张的A型血和小王的B型血B. 羊的长耳和短腿
C. 兔的白毛和猫的黑毛D. 有脚气和无脚气
【答案】A
【解析】
【分析】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如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详解】A.小张的A型血和小王的B型血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因此属于相对性状,A符合题意。
B.羊的长耳和短腿是两种性状,因此羊的黑毛和短腿不属于相对性状,B不符合题意。
C.兔和猫是两种生物,因此兔的白毛和猫的黑毛不是相对性状,C不符合题意。
D.脚气是体内缺乏维生素B1造成的,因此有脚气和无脚气不是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3. 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不一定相同”;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上述三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甲乙B. 乙丙C. 甲丙D. 甲乙丙
【答案】B
【解析】
【详解】生物的特征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但也会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基因组成相同,则性状不一定相同,甲同学说法正确;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不一定相同,如单眼皮和双眼皮是一对相对性状,双眼皮为显性,基因组成为AA或Aa,乙同学说法错误;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就能显示隐性性状,丙同学说法错误。
故选B。
14. 某新婚夫妇男方是单眼皮(dd)、有耳垂(AA),女方是双眼皮(DD)、无耳垂(aa),请你根据遗传学原理推断,未来他们的子女的性状是 ( )
A. 双眼皮、有耳垂B. 双眼皮、无耳垂
C. 单眼皮、有耳垂D. 单眼皮、无耳垂
【答案】A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男方是单眼皮(dd),女方是双眼皮(DD),所生子女均为双眼皮(Dd)。男方有耳垂(AA),女方无耳垂(aa)所生子女均有耳垂(Aa),该夫妇的遗传图解为:
。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15. 某家庭中,一种性状只在男性成员间代代相传,则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 )
A. 常染色体上B. X染色体C. Y染色体上D. 任意染色体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人的性别遗传如图所示:
【详解】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父亲Y染色体一定传给儿子,儿子的Y染色体一定传给孙子。因此,若某家族中的某个性状总是在男性个体中代代相传,在女性个体中从未出现,则可推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最可能位于Y染色体。可见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6. 太空育种是利用宇宙飞船把种子带到太空,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诱发种子发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品种的过程。下列对太空育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
B. 产生的变异都对生物自身有利
C. 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D. 产生的变异都是对人类有益的
【答案】C
【解析】
【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太空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特点是:普遍性、低频性(个体的基因突变率低,但种群中个体数,其突变率较高)、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详解】A.同时太空育种只能产生生物的新品种,而不能培育出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生物,A错误。
B.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对生物自身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B错误。
C.科学家认为,太空育种主要是通过强辐射,微重力和高真空等太空综合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基因变异,因此太空育种能诱发生物产生可遗传的变异,C正确。
D.太空育种产生的变异对人类不一定都是有利的,D错误。
故选C。
17. 下列关于化石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化石是指古代的生物
B. 化石是生物的遗体在地层中经过复杂的变化形成的
C. 较晚近的地层中不可能出现低等生物化石
D. 与鱼类化石相比,哺乳类化石出现的地层更接近地表面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
【详解】A.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A错误;
B.生物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B错误;
C.在地质年代较近的地层中高等动物的化石多,但是也有低等生物的化石,C错误;
D.与鱼类化石相比,哺乳类化石出现的地层更接近地表面,D正确。
故选D。
18. 研究生物进化的最直接证据是( )
A. 化石B. 比较解剖学C. 胚胎学D. 分子生物学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进化的证据有化石证据、比较解剖学上的证据、胚胎学上的证据等。
【详解】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最直接的证据,因为化石是保存在岩层中的古生物遗物和生活遗迹,直接说明了古生物的结构或生活习性,A符合题意。
B.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论提供的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B不符合题意。
C.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也为生物进化论提供了很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早期都有鳃裂和尾,说明了脊椎动物和人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来的,C不符合题意。
D.分子生物学上的证据是指构成生物的大分子生物,它们相似和差异的程度,可以反映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9. 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
A. 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B. 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的身体就产生了定向的白色变异
C. 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保留下来
D. 在农药的长期作用下,农田害虫产生了抗药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是生物进化论的核心内容。自然选择学说的中心论点是:物种是可变的。而且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A、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环境对变异起选择作用,北极熊的体色是与环境一致的白色,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错误。
C、抗病毒药物刚被使用的时候,能够杀死大多数的H7N9病毒.但少数H7N9病毒由于变异而具有抗药性,不能被抗病毒药物杀死而生存下来,并将这些特性遗传给下一代.因此,下一代就有更多的具有抗药性的个体,经过抗病毒药物的长期选择,使得有的H7N9病毒已不再受其影响了.可见,H7N9病毒出现的变异是抗病毒药物选择使有耐药变异的H7N9病毒留下来,正确;
D、农田害虫本身存在着有强有弱抗药性的变异,在有毒农药长期的自然选择作用下,农田害虫抗药性得到积累加强,错误
【点睛】熟记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动力。
20. 下列不属于生命起源的条件的是( )
A. 原始地球有水蒸气、氨、甲烷等构成的原始大气
B. 原始地球上有丰富氧气供给原始生命进行呼吸
C. 原始地球存在高温、紫外线、雷电等自然条件
D. 原始海洋汇集着来自雨水中的有机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各种不同的证据的发现,人们对生命起源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其中化学起源说是被广大学者普遍接受的生命起源假说。
【详解】化学起源学说认为:原始地球的温度很高,地面环境与现在完全不同:天空中赤日炎炎、电闪雷鸣,地面上火山喷发、熔岩横流;从火山中喷出的气体,如水蒸气、氨、甲烷、氢气等构成了原始的大气层,还有一部分硫化氢和氰化氢,与现在的大气成分明显不同的是原始大气中没有氧气;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许多简单的有机物,随着地球温度的逐渐降低,原始大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雨降落到地面上,这些有机物随着雨水进入湖泊和河流,最终汇集到原始的海洋中。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可见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米勒通过实验验证了化学起源学说的第一阶段。即从无机小分子物质形成有机小分子物质,在原始地球的条件下是完全可能实现的。而原始大气中没有为原始生命提供呼吸的氧气,因此ACD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共14分)
21. 有性生殖是经过_____________的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答案】两性生殖细胞或精子和卵细胞
【解析】
【详解】由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属于有性生殖。有性生殖的后代,具有双亲的遗传特性。如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22. 与家蚕相比,蝗虫的发育过程少了一个______期,所以蝗虫的发育方式属于______发育。(填“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
【答案】 ①. 蛹 ②. 不完全变态
【解析】
【分析】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不完全变态发育: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详解】昆虫的发育方式包括不完全变态发育和完全变态发育,其中蝗虫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为不完全变态发育;而家蚕的发育过程为: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时期,为完全变态发育,所以蝗虫与家蚕相比,发育少了蛹期。
23. 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_____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_____生活.
【答案】 ①. 水 ②. 陆地
【解析】
【分析】两栖动物指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肺不发达,其皮肤裸露而湿润,无鳞片,毛发等皮肤衍生物,粘液腺丰富,具有辅助呼吸功能。
【详解】两栖动物的生殖是有性生殖,卵生。雌雄抱对时将两性生殖细胞产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两栖动物幼体蝌蚪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心脏一心房一心室;
成体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用肺呼吸,皮肤裸露,辅助呼吸,四肢游泳或跳跃,心脏二心房一心室。幼体和成体的差别较大,属于变态发育。
因此,两栖动物生殖发育特点: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地生活。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两栖动物的特征。
24. ______和______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答案】 ①. 精子 ②. 卵细胞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详解】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在形成生殖细胞的过程中,成对的染色体分开,每对染色体中的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中,基因也随着染色体的分离而进入不同的生殖细胞中。生物体的各种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细胞把基因传递给了子代,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与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25. 正常人体的细胞中,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是______。
【答案】XY
【解析】
【详解】人类正常染色体为46条(23对),其中22对称为常染色体,男女都一样;第23对称为性染色体,人的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男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Y,女性体细胞中的一对性染色体组成是XX。
26. 原始生命的摇篮是___________。
【答案】原始海洋
【解析】
【详解】原始的海洋就像一盆稀薄的热汤,其中所含的有机物,不断的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有机物,经过及其漫长的岁月,逐渐形成了原始生命,所以原始生命起源于原始海洋。
27. 科学家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觋,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就出现了,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则依次在更晚近的地层中才出现。由此推测得出的结论是,比较这四类动物,______类最低等,______类最高等。
【答案】 ①. 鱼类 ②. 哺乳
【解析】
【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科学家们发现,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
【详解】由分析可知,鱼类的化石在比较古老的地层中出现,而两栖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的化石则依次在越来越晚近的地层中出现,说明鱼类比其它三类动物低等、结构简单,也就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的是鱼类,最高等的是哺乳类。
28. 自然选择是通过___________实现的。
【答案】生存竞争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理解,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详解】自然界中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从而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生物为了获取食物和空间,要进行生存斗争即生存竞争。自然界中生物个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只有哪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才容易生存下来,并将这些变异遗传给下一代,而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被淘汰,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可见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点睛】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基础,环境的变化是生物进化的外在动力,生物只有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29. 达尔文的____________学说,对生物的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现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答案】自然选择
【解析】
【详解】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其中,过度繁殖是自然选择的前提,生存斗争是自然选择的手段和动力,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内因和基础,适者生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生物的进化作出了科学的解释,现已被人们普遍接受。
30. 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卵、_______、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
【答案】若虫
【解析】
【分析】(1)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的叫完全变态发育,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
(2)不完全变态发育是指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
【详解】蝗虫的发育过程要经过受精卵(或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像这样的发育过程,称为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的特点。
三、读图理解题(共6分)
31.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请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蝉脱壳”后,蝉处于发育的______阶段。
(2)蝉、青蛙、喜鹊发育的起点都是_________。青蛙幼体与成蛙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的差异,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
(3)图为喜鹊卵的结构模式图,喜鹊卵中的________和______(填汉字)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又有卵壳的保护,能减少水分的丢失,这都适于鸟类在__________繁殖后代。
【答案】(1)成虫 (2) ①. 受精卵 ②. 变态发育
(3) ①. 卵白 ②. 卵黄 ③. 陆地环境
【解析】
【分析】(1)鸟卵一般分为卵壳、卵壳膜、卵白、气室、系带、卵黄膜、卵黄以及胚盘。其中,卵黄、卵黄膜以及胚盘是鸟卵的卵细胞,其余部分则是非细胞结构。卵黄是卵细胞主要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胚盘是卵黄中央盘状的小白点,里面含有细胞核。卵黄膜紧包在卵黄外面,起保护卵黄的作用。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它有防止卵细胞受伤害,减少水分的蒸发,用气孔进行气体交换,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卵白位于卵黄外面,它的作用是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也具有保护卵细胞的作用。气室内有空气,与细胞进行气体交换。系带起固定卵黄、减震的作用,利于孵化。
(2)题图中,①是气室、②是卵黄膜、③是系带、④是卵壳、⑤是卵黄、⑥是胚盘、⑦是卵白。
【小问1详解】
蝉的发育经过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其若虫外有外骨骼,蜕皮之后发育成成虫,因此“金蝉脱壳”后的蝉处于发育的成虫阶段。
【小问2详解】
蝉、青蛙、喜鹊的生殖都需要两性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所以它们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青蛙属于两栖动物,雌雄蛙经过抱对后,分别把生殖细胞排在水中,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发育过程经过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蛙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幼体与成蛙在外部形态和生活习性上变化明显,为变态发育。
【小问3详解】
根据分析知,喜鹊卵中的⑦卵白和⑤卵黄中储存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供胚胎发育需要;④卵壳位于最外面,坚硬,其上有气孔,它有防止卵细胞受伤害,减少水分的蒸发的作用,这都适于鸟类在陆地环境繁殖后代。
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二十一中联片教研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读图理解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