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83794/0-1724165227528/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83794/0-1724165227687/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6083794/0-172416522771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一、中国的疆域与行政区划——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展开1.关于我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B.全部位于北温带
C.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D.领土地跨中高纬度
2.下列“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属于我国陆上邻国的是( )
A.俄罗斯B.新加坡C.孟加拉国D.韩国
3.与加入“一带一路”的其他国家相比,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优越性的体现,错误的是( )
A.南北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
B.西部降水丰沛,利于农业生产
C.海陆兼备,发展空间大
D.海岸线长,利于海洋事业发展
下图示意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1994—2016年常住人口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甲、乙、丙、丁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为( )
A.广东、上海、四川、山东B.四川、山东、广东、上海
C.四川、广东、山东、上海D.上海、广东、山东、四川
5.推测甲省1997年人口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大自然灾害B.经济发展缓慢C.行政区划变更D.生态移民搬迁
6.2010年后,丁地人口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优化B.人口大规模外迁C.生态环境恶化D.人口老龄化加剧
传统民谣是对当地自然环境和民俗风情的精准描述,具有深刻的地理学内涵。下表为三个省级行政区主要民谣。完成下面小题。
7.甲、乙、丙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 )
A.山东、北京、上海B.山西、辽宁、西藏
C.陕西、黑龙江、云南D.江西、内蒙古、贵州
8.“大缸小缸腌酸菜”是乙地农村地区常见的习俗,主要是由于该地区( )
A.冬季寒冷,新鲜蔬菜较少B.气候湿热,蔬菜容易腐烂
C.海拔较高,蔬菜运输不便D.城市化水平高,需求量大
2024年3月18日,中国水利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近10年,总计为华北地区输水626亿立方米,直接受益人口近1亿人,沿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受水区M省的简称( )
A.豫B.晋C.冀D.鲁
10.工程向华北地区输水量最大的时段是( )
A.1~3月B.4~6月C.7~9月D.10~12月
2023年春节期间,某同学参与了支付宝集福字,分红包的活动,于是他在搜集了代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的“福”字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①至④“福”字代表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正确的是( )
A.渝、川、陕、湘B.藏、浙、苏、桂
C.渝、川、沪、云D.藏、新、沪、粤
12.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景观与省级行政区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B.②—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C.③—巫山七百里,巴水三回曲
D.④—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下表为我国国土四端点,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13.由上表信息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A.我国国土面积广大B.我国气候类型多样
C.我国生物种类多D.我国地形类型多样
14.关于图中四端点说法正确的是( )
A.①端点所在省区简称桂
B.②端点处于中国与邻国分界的河流上
C.③端点所在省区春季小麦返青,用水量大
D.④端点所在省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光热不足
图中数字为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图中数字编制依据的是行政区( )
A.经济水平B.语言习惯C.方位特征D.民族状况
16.统计某行政区现住居民身份证号码信息,不能准确获取该行政区的( )
A.性别结构B.自然增长率C.迁移流动D.老龄化水平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 C
解析:我国位于赤道以北的北半球,地处20°W以东、160°%以西的东半球,排除A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地区,地跨北温带和热带,排除B,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C正确;中国领土约从4°N-53°N,地跨中低纬度,排除D。故选C。
2.答案: A
解析:俄罗斯与我国陆上相邻,是“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中我国的陆上邻国,A正确新加坡、孟加拉国、韩国均不与我国陆上相邻,排除BCD。
3.答案: B
解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南北跨纬度大所以气候差异大,利于发展多种农业,A正确;我国西部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B错误;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发展空间大,C正确;我国海岸线漫长利于发展海洋事业,D正确。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B。
4.答案:B
解析:根据图示信息可知,由于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使四川省人口在1997年常住人口集聚下降,甲应为四川;乙常住人口数量在9000万左右,稳步上升,应山东省:丙常住人口数量增长较快,在2016年接近12000万,超过1亿,是我国人口最多的省区,应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广东省;丁常住人口数量最少,应为上海,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C
解析:由上题可知,甲为四川,1997年重庆划直辖市,四川常住人口数量大幅下降,C正确;1997年没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A错;经济发展缓慢、生态移民都不会导致人口大幅下降,BD错误。故选C。
6.答案:A
解析:根据第一题分析可知,丁地为上海,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丁地2010年后常住人口数量变化不大,主要是上海进行产业结构优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迁出,对青壮年劳动力的吸引力减弱,A正确;上海人口不会大规模外迁,B错误;上海不会出现生态环境恶化,C错误;人口老龄化是常住人口不增长的结果,不是原因,D错误。故选A。
7.答案:C
解析:陕北地区冬季寒冷多风沙,水资源短缺,戴帕可防寒、防风沙,夏季炎热,戴帕可拭汗,且根据秦腔可以判断甲为陕西;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室内外温差大,若将窗户纸糊在窗户内部,室内暖而湿的水汽遇到窗纸易凝结成水球,易将窗纸损坏,故窗户糊纸纸在外,则乙为黑龙江;云南纬度较低,但地处云贵高原,海拔较高,年温差小,所以“四季衣服同穿戴”,则丙为云南,C正确。秦腔不属于山东、江西等地的戏腔,AD错。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不可能四季衣服同穿戴,B错。故选C。
8.答案:A
解析:东北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蔬菜难以越冬生长,需要大量腌制蔬菜以过冬,A正确。东北地区纬度高,气候并非湿热,B错。东北地区海拔不高,C错。注意题干信息“农村地区常见习俗”,并非城市需求大,D错。故选A。
9.答案:C
解析:结合图中的省区轮廓可判断出受水区M为河北省,简称冀,C正确;豫是河南简称、晋为山西省简称、鲁为山东省简称,ABD错误。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源头为丹江口水库,夏季为汛期,随着汛期来临,迫切需要腾库迎汛。因此在雨季来临前的4-6月就会大量向华北地区输水,且此时华北地区正值春旱,是一年中最缺水的时节。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答案:C
解析:①体现出火锅,②是熊猫,③是东方明珠塔,④是少数民族舞,通过各地风格和特产可知,依次为重庆,四川,上海,云南,简称依次是渝、川、沪、云,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答案:B
解析: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A错误。蜀是四川的简称,B正确。巫山在重庆,C错误。西湖在浙江,D错误。故选B。
13.答案:D
解析:由上表信息可知我国经纬度跨度大,国土面积广大,A不符题意;跨越热量带多,我国气候类型多样、生物种类多BC不符题意;但表中信息不能体现我国的地形相关信息,D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B
解析:①端点所在省区为海南省,简称琼,A错误;②端点位于乌苏里江和黑龙江主航道的交汇点上,处于中国与邻国分界的河流上,B正确;③端点所在省区种植的小麦为春小麦,没有返青期,C错误;④端点所在省区农业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水源不足,D错误。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居民身份证号码前两位数字是按照地域来划分的,1字头的为华北区,北京11、天津12、河北13、山西14、内蒙古15;2字头的为东北区,就是东北三省,辽宁21、吉林22、黑龙江23:3字头的为华东六省一市,上海31、江苏32、浙江33、安徽34、福建35、江西36.山东37:4字头的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河南41、湖北42、湖南43、广东44、广西45、海南46;5字头的为西南地区,重庆50、四川51、贵州52、云南53、西藏54.因此主要是根据行政区的方位特征来编制,主要是为了方便行政管理,C正确:未体现与经济水平、语言习惯、民族状况有关,A、B、D错误;故选C。
16.答案:B
解析:身份证号码第7—14位数字表示:出生年、月、日,第17位数字表示性别: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可知居民身份证号码包含了年龄、性别等信息,因此可以获取老龄化水平和性别结构情况,A、D能获取,与题不符:身份证号码前面两位表示省份,第3、4位数表示城市,第5、6位数字表示区不同省份、城市、区县的居民身份证号码,前六位数字不同,而迁移流动人口的身份证号码信息不会发生变化,因此可获取区域内迁移流动人口信息,C能获取,与题不符: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仅凭身份证号无法判断,B不能获取,符合题意。本题要求选择不能获取的选项,故选B。省级行政区
民谣
甲
帕帕头上戴,秦腔吼起来
乙
窗户糊纸纸在外,大缸小缸腌酸菜
丙
四季衣服同穿戴,老太爬山比猴快
四端点
①端点
②端点
③端点
④端点
经纬度位置
4°N,112°E
附近
49°N,135°E附近
53°N,123°E附近
40°N,73°E
附近
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四、中国的河流和湖泊——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逆时针形曲线意味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六、中国的自然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六、中国的自然资源——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国不同等级耕地的发展方向是,我国海洋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二、人口和民族——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 这是一份二、人口和民族——202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中国地理专项训练(含解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从图中可以看出近十年来中国人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