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含答案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一)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三)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四)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五)含答案 试卷 0 次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二)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二十二)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4·河南安阳模拟)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双链DNA分子均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连接两个碱基的化学键可以被同种限制酶切割,在不同DNA分子上无特异性
C.若第三次复制消耗腺嘌呤640个,则该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氢键的碱基对有160对
D.将一个含15N的DNA放在14N的环境中复制4次,子代DNA分子中含14N的DNA有14个
C 解析:双链DNA如果是环状,则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连接两个碱基的化学键在两条链间为氢键,可被解旋酶打开,在同一条链上,连接两个碱基的是脱氧核糖、磷酸和脱氧核糖,其中有磷酸二酯键,可被限制酶切割,B错误;若第三次复制消耗腺嘌呤640个,可计算腺嘌呤的数量为640÷(23-22)=160个,已知A、T相等且形成的碱基对中含有两个氢键,故该DNA分子中含有两个氢键的碱基对有160对,C正确;将一个含15N的DNA放在14N的环境中复制4次,因子代DNA分子的合成所用的原料均含14N,所以所有的子代均含14N,D错误。
2.“小卫星DNA”是总长度由几百至几千个碱基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不同个体间存在串联数目的差异,表现出高度的个体特异性。“小卫星DNA”中有一小段序列在所有个体中都一样,称为“核心序列”。若把“核心序列”串联起来作为分子探针,与不同个体的DNA进行分子杂交,就会呈现出各自特有的杂交图谱,被称作“DNA指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DNA指纹”中杂交带的位置在亲子代中不会发生变化
B.不同个体的“小卫星 DNA”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相同
C.利用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得到的“DNA指纹”相同
D.不同个体的“小卫星DNA”中的“核心序列”碱基排序相同
A 解析:“小卫星DNA”是总长度由几百至几千个碱基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不同个体间存在串联数目的差异,表现出高度的个体特异性,所以“DNA指纹”中杂交带的位置在亲子代中会发生变化,A错误;DNA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小卫星DNA”是总长度由几百至几千个碱基组成的串联重复序列,则不同个体的碱基比例都相同,所以不同个体的“小卫星 DNA”中嘌呤碱基所占比例相同,B正确;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都来源于相同的受精卵,则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细胞得到的“DNA指纹”相同,C正确;“小卫星DNA”中有一小段序列在所有个体中都一样,称为“核心序列”,则不同个体的“小卫星DNA”中的“核心序列”碱基排序相同,D正确。
3.(2024·重庆检测)某动物(2n=4)的1个精原细胞(DNA中的P元素都为32P)在不含32P的培养液中正常培养,分裂为2个子细胞。其中一个子细胞继续进行有丝分裂,另一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细胞①和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R(r)是其中的两对基因,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形成细胞④⑤过程中,一个细胞周期内,DNA复制了一次,细胞分裂了两次
B.细胞②中最多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相等
C.继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其分裂中期细胞中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
D.细胞④~⑦中含32P的核DNA分子数可能分别是2、1、2、0
D 解析:④⑤形成过程中,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没有细胞周期,A错误。由题图可知,H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过互换,很有可能H和h所在染色体都含有32P,因此细胞②中最多有3条染色体含有32P;正常情况下,细胞②和③中各有两条染色体含有3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由于细胞①中发生了H和h的互换,而发生互换的染色单体上不确定是否含有32P,故细胞②和细胞③中含有32P的染色体数可能相等,也可能不相等,B错误。继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此时DNA复制了2次,则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姐妹染色单体,1条只含有31P,另1条含32P和31P,故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均含32P,C错误。如果细胞②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胞②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32P,则r所在染色体不含有32P,因此形成的细胞④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32P的核DNA分子数为1个,由于细胞③的基因型为Hhr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一个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H和另一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含3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和0个,D正确。
4.(2024·广东中山期末)某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其中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双链DNA分子每条链上都含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互补链中鸟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为(a-b)/2
C.(A+G)/(T+C)的比值体现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互补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在该链上所占的比例也为a
D 解析:该双链DNA分子每条链上都含 1个游离的磷酸基团,A错误;DNA中鸟嘌呤(G)与胞嘧啶(C)之和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为a,DNA单链中G+C占比为a,一条链上鸟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比例为b,由于C=G,互补链中C占b,G占(a-b),B错误;由于A=T,G=C,任何DNA双链分子中(A+G)/(T+C)=1,不能体现DNA分子的特异性,C错误;由于两条单链上C+G的数量相等,两条链碱基数量相等,因此互补链中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在该链上所占的比例也为a,D正确。
5.(2024·黑龙江牡丹江月考)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所有的基因在DNA水解酶的作用下都会分解成脱氧核苷酸
B.在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1
C.大肠杆菌的DNA一般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
D.染色体上基因的碱基之和小于其中DNA分子的碱基之和
A 解析:当基因是RNA片段时,基因会在RNA水解酶的作用下水解成核糖核苷酸,A错误;在有丝分裂间期DNA分子进行复制,一条染色体上含两个DNA分子,前期和中期着丝粒未分裂,所以染色单体数目与核DNA数目之比是1∶1,B正确;大肠杆菌的DNA分子呈环状,一般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C正确;染色体上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NA分子中还有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染色体上基因的碱基之和小于其中DNA分子的碱基之和,D正确。
6.(2024·广东中山期末)下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双链DNA分子由两条核糖核苷酸长链组成
B.图中含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是DNA的5′-端
C.据图可知④代表的是一分子胞嘧啶脱氧核糖核苷酸
D.DNA分子复制时,解旋酶和DNA聚合酶均作用于⑨
B 解析:图中的①磷酸与②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双链DNA分子由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长链组成,A错误;磷酸基团连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图中含有游离磷酸基团的一端是DNA的5′-端,B正确;图中④是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胞嘧啶,但不是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DNA复制时,解旋酶作用于化学键⑨(氢键),DNA聚合酶作用于3′,5′-磷酸二酯键,D错误。
7.(2024·广东惠州模拟)“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或RNA片段”,对这一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所有基因均具有双螺旋结构
B.所有基因中“A+G=T+C”恒成立
C.基因中的碱基序列决定其特异性
D.所有基因均位于染色体上
C 解析:DNA具有双螺旋结构,若基因为RNA,一般为单链,不具有双螺旋结构,A错误;对于双链的DNA分子,由于A=T,G=C,故A+G=T+C成立,对于RNA分子该等式不成立,B错误;不同的基因,不论是DNA还是RNA,其碱基对的排列方式各不相同,这就是基因的特异性,C正确;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基因存在,D错误。
二、非选择题
8.DNA复制的过程也是染色体形成染色单体的过程,研究者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在第一个、第二个细胞周期取样,并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观察中期细胞染色体的颜色并绘图,如下图1所示。通过对色差染色体的观察,又一次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图2表示5-BrdU参与DNA合成后可能出现的3种情况。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能够取代后者与____________(碱基的中文名称)配对。图1中用姬姆萨染料对根尖染色,DNA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两条链均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浅蓝;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染色单体着色为__________。
(2)通过分析图1、图2,推断DNA分子的复制方式。
①有研究者认为,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颜色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假说,你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此观点,理由:DNA若是“全保留复制”,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者一致认为,第二次分裂中期出现色差染色体的原因只有可能是“DNA半保留复制”。请结合图2进行分析:若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__________所示,这两条染色单体的颜色应是________,其他复制方式均不会出现这种结果。
(3)若继续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周期,请按照图1中染色体的表示方法绘制第三个周期的中期染色体。
解析:(1)5-溴尿嘧啶脱氧核苷(5-BrdU)结构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结构类似,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中的碱基可与腺嘌呤脱氧核苷的碱基腺嘌呤配对,故5-BrdU也可以与腺嘌呤配对。由图1可知,DNA 两条链均不含5-BrdU的染色单体着色为深蓝;经过第一次复制后,DNA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也为深蓝色;经第二次复制后,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中,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链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呈深蓝,另一条染色单体的两条链都含5-BrdU,呈浅蓝色。(2)①如果是“全保留复制”,则一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单体全部含5-BrdU,为浅蓝色,另一条单体全部不含5-BrdU,染色成深蓝色,与图1中第一个周期的染色体形态不符,所以能够否认“全保留复制”的观点。由以上分析可知,若为“全保留复制”,则两条染色单体的DNA分子一个全部不含5-BrdU,染色成深蓝色,另一条单体DNA两条链都含有5-BrdU,染色成浅蓝色,所以对应图2的A和B图。②第一次复制结束后,每个DNA分子都有一条链含有5-BrdU,当进行第二个周期时,进行半保留复制,每条染色体中有一条单体的DNA分子全部含有5-BrdU,染色成浅蓝色,另一条单体的DNA分子中一条链含有5-BrdU,另一条链不含5-BrdU,染色成深蓝色,分布如图2的B和C图。(3)若继续将植物的根尖分生组织放在含有5-BrdU的培养液中培养到第三个周期,则有两个细胞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如图2中的B和C所示,还有两个细胞的两条染色单体上的DNA分子链的组成均如图2中B所示。图解如答案所示。
答案:(1)腺嘌呤 深蓝 (2)①同意 A和B 深蓝色和浅蓝色 ②B和C 浅蓝色和深蓝色 (3)如下图所示
9.已知某双链DNA的两条链分别是①链和②链,①链的碱基序列为5′-AGTCG-3′。亚硝酸盐可使DNA的某些碱基脱去氨基,碱基脱去氨基后的变化:C转变为U(U与A配对),A转变为I(I为次黄嘌呤,与C配对)。此DNA片段经亚硝酸盐作用后,其中一条链(①链或②链)中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经过两轮复制后,子代DNA片段之一是GGTTGCCAAC。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DNA片段没有经亚硝酸盐作用时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12个氢键
B.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②链中碱基A和碱基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
C.经过两轮复制共消耗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6个
D.经亚硝酸盐作用后,DNA片段经两轮复制产生异常DNA片段2个
D 解析:该DNA片段①链的碱基序列为5′-AGTCG-3′,则②链的碱基序列为5′-CGACT-3′,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该DNA片段含有8个磷酸二酯键、13个氢键,A错误;结合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对比亲子代DNA碱基顺序可知,经亚硝酸盐作用后,①链中碱基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B错误;碱基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的①链(5′-IGTUG-3′)经两轮复制需消耗6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没有发生脱氨基作用的②链经两轮复制需消耗4个游离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①链中碱基A、C发生了脱氨基作用,该链经过两轮复制产生的两个DNA片段都是异常的,②链中碱基没有发生脱氨基作用,该链复制得到的DNA片段都是正常的,D正确。
10.关于DNA的复制,有的科学家提出了DNA半不连续复制的假说,该假说认为:DNA复制形成子链时,一条子链连续形成,另一条子链不连续,即先形成短片段后再借助DNA连接酶连接缺口(如图1)。为验证该假说,进行如下实验:让T4噬菌体在20 ℃时侵染大肠杆菌70 min后,将3H标记的脱氧核苷酸添加到大肠杆菌的培养液中,在培养的不同时刻,分离出T4噬菌体DNA,使其解旋形成单链,再进行离心。DNA单链片段分子越小离试管口距离越近,检测相应位置DNA单链片段的放射性,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无论是连续复制还是不连续复制,所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相同
B.根据图2所示的结果可以验证出该假说是正确的
C.该实验结果也可以证明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
D.如果该实验人为去除大肠杆菌中的DNA连接酶,则大部分放射性会出现在试管口
C 解析:DNA复制是以DNA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另一条互补链,不管是连续复制还是不连续复制,模板链与子链都通过A与T,G与C的配对方式连接成完整DNA分子,A正确;分析题图2可知,实验时间较短时,离试管口距离近的位置放射性强,随着时间延长,离试管口远的位置放射性增强,而且在每个对应的时间内都能在离试管口近的距离处检测到放射性,说明一直有较短DNA单链形成,且形成的短小DNA链会在DNA连接酶作用下形成长链,B正确;该实验对单链DNA进行离心,不管是不是半保留复制,离心结果都一样,所以该实验结果不能证明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C错误;如果该实验人为去除大肠杆菌的DNA连接酶,则不连续复制的那条链会产生大量短小的单链DNA片段,则大部分放射性会出现在试管口,D正确。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八)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七)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十六)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