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九)含答案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九)含答案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九)含答案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九)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练习(九)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2024·山东潍坊模拟)光合作用的碳反应(暗反应)是卡尔文应用14C示踪的方法发现的,也叫卡尔文循环,主要包括三个阶段:羧化(CO2固定)、还原和RuBP(五碳化合物)再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羧化阶段参与固定CO2的是RuBP,产物是1分子3-磷酸甘油酸
    B.还原阶段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并储存能量
    C.再生阶段产生RuBP,能够保证卡尔文循环的持续进行
    D.在还原阶段产生的一部分储能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生成(CH2O)
    A 解析:在羧化阶段,RuBP与CO2结合,1分子RuBP(五碳化合物)能与1分子的CO2结合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酸(三碳化合物),A错误;还原阶段(C3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和NADPH,并储存能量,B正确;RuBP(五碳化合物)再生可以保证RuBP含量的相对稳定,继续固定CO2,以保证卡尔文循环(羧化—还原—再生)持续稳定地进行,C正确;在还原阶段接受能量并被还原的C3有两种代谢途径:一部分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反应转化为(CH2O),另一部分又形成五碳化合物,D正确。
    2.(2024·广东东莞模拟)羽衣甘蓝因其耐寒性和叶色丰富多变的特点,成为冬季重要的观叶植物。将其叶片色素提取液在滤纸上进行点样,先后置于层析液和蒸馏水中进行层析,过程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已知1、2、3、4、5代表不同类型的色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色素1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
    B.色素1、2、3、4难溶于蒸馏水
    C.色素5可能存在于植物的液泡中
    D.缺Mg会影响色素1和2的含量
    D 解析:根据层析的结果,色素1距离起点最远,说明其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大,A正确;根据在蒸馏水中的层析结果说明色素1、2、3、4难溶于蒸馏水,因此用蒸馏水分离时,在滤纸上不进行扩散,B正确;根据在蒸馏水中的层析结果说明,色素5可以溶解在蒸馏水中,推测其可能是存在于植物液泡中的色素,C正确;1、2、3、4在层析液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推测是光合色素,因此它们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镁只参与构成叶绿素,故缺Mg会影响色素3和4的含量,D错误。
    3.光合作用是水稻生长发育的生理基础,叶片是进行光能转化的主要组织,光合色素突变会改变光合速率而影响水稻产量。实验小组获得了水稻光合色素突变体植株,并检测突变体植株与野生型植株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在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B.突变体植株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下降
    C.突变体植株叶片吸收的绿光量下降最为明显
    D.突变体植株在叶绿体基质中固定的CO2减少
    C 解析:在叶肉细胞中,光合色素分布在基粒的类囊体膜上,A正确;突变体植株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降低,吸收光能减少,进行光合作用释放O2的速率下降,B正确;光合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突变体植株叶片吸收的红光和蓝紫光下降最为明显,C错误;突变体植株光反应减弱,光反应给暗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减少,暗反应减弱,在叶绿体基质中固定的CO2减少,D正确。
    4.(2024·湖南名校联考)实验中常用希尔反应来测定除草剂对杂草光合作用的抑制效果。希尔反应的基本过程:将黑暗中制备的离体叶绿体加到含有氧化型DCIP(氧化剂)、蔗糖和缓冲液的溶液中并照光。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颜色由蓝色变成无色。用不同浓度的某除草剂分别处理品种甲和品种乙杂草的离体叶绿体并进行希尔反应,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希尔反应中加入蔗糖溶液为该反应提供能量
    B.希尔反应中的DCIP,相当于光反应中的NADPH
    C.与品种乙相比,除草剂抑制品种甲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功能较强
    D.除草剂浓度为20%时,若向品种乙的希尔反应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在光照条件下就能检测到糖的生成
    C 解析:希尔反应中加入蔗糖溶液是为了维持渗透压,A错误;希尔反应模拟了光合作用中光反应阶段的部分变化,该阶段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中进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因此氧化剂DCIP在希尔反应中的作用,相当于NADP+在光反应中的作用,B错误;据题表分析可知,抑制剂处理影响叶绿体放氧速率,说明抑制剂主要抑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发生在类囊体膜上,与品种乙相比,甲的放氧速率较慢,即除草剂抑制品种甲叶绿体类囊体膜的功能较强,C正确;除草剂浓度为20%时,若向品种乙的希尔反应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由于该反应中没有NADPH的生成,所以C3不能被还原成糖,在光照条件下不能检测到糖的生成,D错误。
    5.(2024·广东东莞模拟)研究发现,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组织中积累而不在肌肉组织中积累。发生这种选择性积累的原因是叶黄素易溶于脂溶性物质,不溶于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叶黄素不在肌肉中积累说明肌细胞中不含有脂肪
    B.叶黄素属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C.脂肪是参与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D.脂肪是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可通过氧化分解脂肪获能
    D 解析:叶黄素不在肌肉中积累说明肌细胞中含有的脂肪较少,因为叶黄素属于脂溶性物质,A错误;叶黄素属于光合色素,为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B错误;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而脂肪是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C错误;脂肪是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细胞可通过分解脂肪获取能量,供给生命活动所需,D正确。
    6.科研人员以中华蚊母树为试验材料,探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叶片色素的提取效果,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方法1提取率高与细胞破碎充分、操作时间短有关
    B.方法2提取率低是因为研磨和过滤时会损失一定量的色素
    C.方法3中可通过适当增强光照、延长提取时间以充分提取色素
    D.三种方法都可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溶解色素
    C 解析:方法1(液氮法)液氮可以使叶片迅速冰冻,进行研磨时可以使细胞破碎充分、操作时间短,有利于提高提取率,A正确;方法2(研磨法)通过研磨法提取色素,研磨不彻底、用尼龙布过滤等都会损失一定量的色素,B正确;方法3(浸提法)通过浸提法提取色素,主要是浸提液的种类和浸提时间影响色素的提取量,光照强度不影响,C错误;色素可以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所以三种方法都可以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的混合溶液溶解色素,D正确。
    7.(2024·广东东莞模拟)卡尔文等科学家向小球藻“饲喂”一定量的14CO2,光照30 s后检测到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将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几分之一秒时发现,放射性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光照5 s时发现,放射性同时出现在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中。仅据此实验,以下推测最合理的是( )
    A.CO2固定的第一个产物是C3
    B.碳转移的路径是CO2+C5→C3→C5
    C.碳转移的路径是C3+光→C5→C6
    D.碳转移的路径是C3+光→C6→C5
    A 解析: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作为原料,探究暗反应的过程,所以不断缩短光照时间,是为了确定被14C标记的化合物出现的先后顺序,由于光照5 s时发现,放射性同时出现在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中,可推测最初形成的C3转化成了C5和C6,CO2中C的转移途径为CO2→C3→C5和C6,A正确。
    二、非选择题
    8.(2024·湖南衡阳模拟)作用光谱显示的是不同波长的光合作用效率;吸收光谱显示的是一种给定物质对于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百分率。下图表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吸收光谱的关系。森林中阳生植物多居上层,林下几乎都是散射光(主要为蓝紫光),人参、三七等阴生植物适合在弱光条件下生存。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阴生植物叶片具有的适应弱光生长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出2点)。
    (2)阴生植物叶绿体中叶绿素b/叶绿素a含量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阳生植物,推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不完全相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提供植物叶肉细胞匀浆、适当的介质、低渗溶液、离心机、充足的14CO2及ATP和NADPH等试剂,请设计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碳固定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而不在类囊体薄膜上,写出实验思路。(提示:物质检测与提纯等方法不做要求)
    解析:(1)阴生植物叶片具有的适应弱光生长的结构特点是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2)阴生植物吸收的散射光主要为蓝紫光,在蓝紫光区,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大于叶绿素a,蓝紫光对于叶绿素b更有效。故阴生植物叶绿体中叶绿素b/叶绿素a含量大于阳生植物。(3)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的作用是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和转换光能。除叶绿素a外,类囊体膜上的其他光合色素可吸收光能、传递光能,扩大了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的波长范围,同时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转换光能,从而增大了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故从图中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与叶绿素a的吸收光谱不完全相同。(4)为验证光合作用的碳固定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而不在类囊体薄膜上,可取适量叶肉细胞匀浆经差速离心后提取叶绿体,将叶绿体置于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分离出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再分别向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加入14CO2及ATP和NADPH等试剂,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是否含有14C的碳水化合物。
    答案:(1)叶薄,细胞壁薄,机械组织不发达,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 (2)大于 阴生植物吸收的散射光主要为蓝紫光,在蓝紫光区,叶绿素b的吸收光谱大于叶绿素a,蓝紫光对于叶绿素b更有效 (3)吸收光能、传递光能和转换光能 除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外,类囊体膜上的其他光合色素均可吸收、传递光能,扩大了可进行光合作用的光的波长范围,同时这些色素吸收的光能传递给(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转换光能,从而增大了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 (4)取适量叶肉细胞匀浆经差速离心后提取叶绿体,将叶绿体置于低渗溶液中吸水涨破,分离出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再分别向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加入14CO2及ATP和NADPH等试剂,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是否含有14C的碳水化合物。
    9.(2024·天津模拟)叶绿体是一种动态的细胞器,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其位置和分布会发生改变,该过程称为叶绿体定位。CHUP1蛋白能与叶绿体移动有关的肌动蛋白(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相结合,用野生型拟南芥和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进行实验,叶绿体的分布情况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强光照射下,叶绿体定位的意义在于叶肉细胞能充分地吸收光能,更多制造有机物
    B.若破坏细胞微丝蛋白后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定位需要借助细胞骨架进行
    C.实验表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其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
    D.对同一叶片不同部位设置强光照射和遮光处理,根据现象来判断是否发生叶绿体定位
    A 解析:在弱光下叶绿体正面接受光源,以便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光能,在强光下叶绿体移动到细胞两侧,以避免强光的伤害,A错误;肌动蛋白是构成细胞骨架中微丝蛋白的重要成分,破坏了微丝蛋白,叶绿体定位异常,可推测叶绿体定位需要借助细胞骨架进行,B正确;由题图可知,CHUP1蛋白缺失型拟南芥在强光下没有定位移动,说明CHUP1蛋白和光强在叶绿体与肌动蛋白结合及其移动定位中起重要作用,C正确;对同一叶片不同部位设置强光照射和遮光处理,形成对比实验,可根据现象(叶绿体的分布)来判断是否发生叶绿体定位,D正确。
    10.Rubisc是一种能催化CO2固定的酶,在低浓度CO2条件下,催化效率低。某种藻类能够吸收水体中的CO2和HCO3-,使细胞中无机碳含量高出胞外500~1 000倍以上,极大地提高了Rubisc所在局部空间位置的CO2浓度,促进了CO2的固定。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Rubisc催化CO2固定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B.由图可知,该藻类可以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并积累HCO3-
    C.光合作用中卡尔文循环过程所需的ATP全部来自细胞呼吸
    D.若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H14CO3-,追踪放射性可验证图中碳的转移途径
    C 解析:Rubisc催化CO2固定,形成C3,该过程属于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A正确;根据题图可知,该藻类吸收HCO3-的过程消耗能量,使叶绿体中HCO3-浓度高于细胞质基质中浓度,高于细胞外浓度,即该藻类通过主动运输方式吸收并积累HCO3-,B正确;卡尔文循环过程中所需的ATP来源于光反应,C错误;H14CO3-能分解产生14CO2,14CO2能被用于暗反应,14C具有放射性,因此,若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H14CO3-,可追踪放射性来验证图中碳的转移途径,D正确。项目
    野生型
    突变体
    叶绿素a含量/(mg·g-1)
    18.5
    2.4
    叶绿素b含量/(mg·g-1)
    5.3
    1.6
    类胡萝卜素含量/(mg·g-1)
    2.6
    0.8
    除草剂相对浓度
    放氧速率相对值


    0
    5
    5
    5%
    3.7
    4.4
    10%
    2.2
    3.7
    15%
    1
    3
    20%
    0
    2.2
    25%
    0
    1.6
    30%
    0
    1
    提取方法
    方法1(液氮法)
    方法2(研磨法)
    方法3(浸提法)
    叶绿素a/(mg·g-1)
    0.55
    0.49
    0.16
    叶绿素b/(mg·g-1)
    0.17
    0.16
    0.13
    总叶绿素/(mg·g-1)
    0.72
    0.65
    0.29

    相关试卷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6人与环境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36人与环境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9免疫调节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9免疫调节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8体液调节含答案:

    这是一份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项练习课时规范练28体液调节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基础练,提升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