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1.小明对生活中一些常见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忽略不计
B.输液时将药液压入人的静脉中,利用了大气压
C.镊子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D.吸盘式挂钩吸在竖直墙壁上,挂了重物不掉下来,挂钩受到的大气压力等于它们的重力
2.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甲重20N、乙重12N,甲、乙和弹簧测力计均处于静止状态,若不计弹簧测力计、绳子的自重及一切摩擦,则( )
A.绳子对甲的拉力为8N
B.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12N
C.甲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甲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乙对绳子的拉力和乙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将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别放入甲、乙两杯盐水中,甲杯中的小球处于漂浮状态。乙杯中的小球处于悬浮状态,如图所示,此时盐水液面相平,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盐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大于乙杯中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B.甲杯中盐水的密度小于乙杯中盐水的密度
C.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D.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大于乙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
4.如图所示,运动员在进行蹦床比赛。不计空气阻力,运动员比赛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到达最高点时运动员的速度为零受力平衡
B.运动员弹离蹦床以后,蹦床对运动员做了功
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到的重力做了功
D.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所受的重力做功先快后慢
5.如图中甲图所示,小明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使它先后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乙图是他两次拉动同一木块得到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相同B.木块第一次受到的摩擦力较大
C.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D.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一样大
6.如图所示,重为50N的物体A在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滑轮组机械效率为80%,物体以2m/s的速度沿水平地面向左匀速运动了10s,下列分析计算正确的是( )
A.绳子端移动的距离为20m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15N
C.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30WD.拉力F所做的有用功为300J
7.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钩码总重G为,钩码上升高度h为,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为,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A点下面的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为0.5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为
B.匀速竖直拉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先变小后变大
C.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则机械效率降低
D.若将弹簧测力计从端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则机械效率不变
二、实验题
8.在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小强利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进行多次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
(2)小强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发现:一边拉动弹簧测力计一边读数,非常不方便,为了方便读数,他让弹簧测力计保持静止时读数,则小强所测出的滑轮组机械效率将比其真实值__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分析表中3组数据可知,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_____有关;
(4)请计算出第3组实验中克服绳重和摩擦所做的额外功_________J。
9.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进行浮力及密度相关的实验探究及测量,请你根据小明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不添加任何器材,利用图甲中的实验器材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如果选用了图(A)、(C)、(D)进行实验,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_________(选填“有”或“无”)关;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盐水密度为________。
10.在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老师鼓励同学们充分利用手边的器材设计实验,并建议让研究的对象处于静止状态。其中,小桂用木块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小林用小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
(1)为了减小与桌面摩擦对实验的影响,则选择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方案更佳;
(2)小林还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实验,两小车静止,当他用剪刀将两小车间的连接线剪断后,小车不会保持平衡,这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_________;
(3)如图丁所示,小桂尝试在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下进行研究:在右边绳端挂1.0N重的钩码,然后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左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从而得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这个结论是否正确,并说明原因_________。
三、计算题
11.上门搬家,同城拉货,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货拉拉,既省心又省力。一货拉师傅正驾驶一辆货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始终以的速度匀速直线行驶,行驶36km后他将到达目的地。已知这辆货车在水平地面静止时与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货车师傅重700N,货车和货物的重为,匀速直线行驶时货车受到的阻力为总重的倍。求:
(1)师傅上车后,准备启动该货车时,货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运送货物过程中,该货车牵引力做的功;
(3)运送货物过程中,该货车牵引力的功率。
12.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在5s内将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了2m,已知工人的拉力,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求: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增加提升物体的重力,拉力随着增加,机械效率随之增大,当滑轮组机械效率是80%时,此时拉力为多大?
13.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盛有水的圆柱形薄壁容器,侧壁上固定了一块水平挡板,挡板的体积忽略不计。挡板下方有一个体积为,重为的实心小球,此时水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已知水的密度为,求:
(1)容器中水的深度;
(2)挡板对小球的压力;
(3)撤去挡板后,小球静止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力的变化量。
四、填空题
14.放学后,体重为500N的小明同学背着重40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200m,又登上大约10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共用了90s。则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功的功率约为_________W。
15.滑轮组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360N的货物,上升速度为,拉力F的功率为180W,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16.如图所示,供轮椅上下的斜坡长,高。小明用120N的拉力平行于斜坡向上将重为200N的木箱从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则木箱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N。
17.如图所示,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匀速上升,重物G重20N,滑轮重10N,重物G在5s内上升了1m,动滑轮的机械效率_________。(忽略绳重及摩擦)
18.公共汽车正在匀速直线行驶,在乘客的正上方有一个小物品,如果不小心掉下来,会掉在人_________(填“头部”或“前方”“后方”)。
1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和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物体在第7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__N。
20.甲、乙两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在0~4s内甲的平均速度_________乙的平均速度(选填“>”、“=”或“<”)。
21.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A、B正方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用的水平力推动恰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将它们按图乙所示叠放,再次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用_________N的推力。
22.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放有底面积和质量都相同的甲、乙两个平底容器,分别装有深度和质量都相等的a、b不同液体。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_________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3.如图的容器中盛有适量的酒精,一个重10N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则该物体的密度是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硬度较大,不容易发生形变,玻璃分子间的距离远大于分子间的平衡距离,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作用力很小,以至于不能使碎片结合在一起;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输液瓶是一个入口和大气相通,下连橡胶管的玻璃瓶,瓶内液体受大气压作用使液体流入橡胶管形成水柱,当水柱压力大于静脉压时,瓶内的液体就顺畅的流入静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镊子是用来夹东西的,镊子的头部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使被镊子夹住的东西不容易滑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吸盘式挂钩吸在竖直墙壁上,挂了重物不掉下来,是因为挂钩受到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等于它们的重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B
解析:A.图中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根据定滑轮的工作特点可知,若不计弹簧测力计、绳子的自重及一切摩擦,则绳子对甲的拉力等于乙对绳子的拉力,等于乙的重力,大小为12N,故A不符合题意;
B.乙由于自身的重力对弹簧测力计施加了一个向右的12N的拉力,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12N,故B符合题意;
C.甲受到向下的重力、向上的拉力和支持力的作用,由于甲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即平衡状态,其受到的合力为零,所以拉力与支持力之和等于甲物体的重力大小,则甲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甲的支持力大小不等,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乙对绳子的拉力和乙受到的重力方向相同,所以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A
解析:AB.由图可知,甲杯中的小球处于漂浮状态,则
乙杯中的小球处于悬浮状态,则
由于是同一个物体,相同,所以分析可以得出
因两杯盐水深度相同,由
可知
故A正确;故B错误;
CD.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处于悬浮、漂浮状态的物体,其受到的浮力等于该物体的重力,故甲杯和乙杯中两小球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小球的重力,故C错误;故D错误。
故选A。
4.答案:C
解析:A.运动员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此时运动员只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受力不平衡,故A错误;
B.运动员弹离蹦床以后,蹦床对运动员没有力的作用,所以蹦床对运动员没有做功,故B错误;
C.在下落过程中,运动员受重力的作用,且在重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重力对运动员做了功,故C正确;
D.运动员在空中下落过程中(未接触蹦床前),速度越来越大,由
可知,重力做功的功率越来越大,则重力做功越来越快,故D错误。
故选C。
5.答案:C
解析:A.两次木块运动相同的距离,第2次所用时间比第1次长,两次木块运动的速度不相同,A选项说法不正确;
B.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两次运动中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所以摩擦力相同,B选项说法不正确;
C.木块两次沿水平木板匀速滑动相同的距离,两次滑动中水平方向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拉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因摩擦力大小相等,两次的拉力相等,由W=Fs可得两次拉力对木块做的功一样多,C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可见两次滑动距离相同,所用时间不同,由得两次拉力对木块做功的功率不一样大,D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故A错误;
C.根据
可知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
故C正确;
D.拉力F所做的功为
根据题意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根据
可知拉力F做的有用功为
故D错误;
B.物体A移动的距离为
物体A受到的拉力对物体A做的功为有用功,则物体A受到的拉力为
由于物体A做匀速直线运动,故物体A处于受力平衡状态,物体A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物体A受到的拉力大小,即
故B错误。
故选C。
7.答案:D
解析:B.由下图可知:
OC为钩码G的力臂,OD为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力臂,由可得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
则
由和G不变可知,F不变,即匀速竖直拉动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故B错误;
A.拉力做的总功
拉力做的有用功
拉力对杠杆做的额外功
故A错误;
C.若将钩码从A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时,有用功不变,此时杠杆上旋的角度减小,杠杆升高的距离变小,克服杆与O点的摩擦力做功变小,则额外功变小,由
可知,机械效率升高,故C错误;
D.若将弹簧测力计从端点移到B点,用同样的方式将钩码提升,则有用功不变,此时杠杆上旋的角度和杠杆升高的距离不变,克服杆与O点的摩擦力做功不变,则额外功不变,由
可知,机械效率不变,故D正确。
故选D。
8.答案:(1);(2)偏大;(3)提升物重;(4)
解析:(1)根据机械效率的定义可知,该实验的原理是
(2)实验过程中拉力F应该在弹簧测力计做匀速运动时读数,若为了方便,在测力计静止时读数,由于不会克服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测量出的拉力变小,根据,求出的总功变小,故测出的机械效率将比真实值偏大。
(3)分析表中3组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高,同一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提升物重有关。
(4)根据表中第3组数据可知,有用功
克服动滑轮重做的功
总功
则克服绳重和摩擦做的那部分额外功
9.答案:(1)不能;(2)无;(3)
解析:(1)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所受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不添加任何器材,利用图甲中的实验器材无法测出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故不能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2)分析(A)、(C)、(D),可以发现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密度相同,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但测力计示数不变,则受到的浮力也不变,可以得出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3)由图A可知,物体的重力为
由图E可知,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故由称重法可得,物体浸没在盐水中所受的浮力为
由图A、D可知,物体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
故由可得,物体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则物体的体积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
10.答案:(1)乙;(2)同一物体上;(3)见解析
解析:(1)甲图中木块滑动,乙图中小车滚动,由于滑动摩擦大于滚动摩擦力,所以选择乙方案更佳,可以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2)当小车静止后,他用剪刀把小车从中间剪开,变成两个物体,这样左右的拉力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发现两侧钩码落下,说明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3)木块和水平桌面之间有摩擦,当在右边绳端挂1.0N的钩码,然后通过弹簧测力计向左水平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说明木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为
并不能得出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不相等的结论,所以他的结论是不正确的。
11.答案:(1);(2);(3)67400W
解析:(1)师傅上车后的总重力为
货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2)货车受到的阻力
货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牵引力的大小等于阻力的大小,所以牵引力
该货车牵引力做的功为
(3)牵引力的功率为
12.答案:(1)75%;(2)100N
解析:(1)从图中可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股数,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
工人做的总功为
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为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2)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则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为
动滑轮的重力为
不计绳重与摩擦阻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当滑轮组机械效率是80%时,则有
解得物体的重力为
不计绳重和摩擦,此时拉力为
13.答案:(1)0.6m;(2)0.2N;(3)0.2N
解析:(1)由得,容器中水的深度为
(2)因为此时小球全部浸没在水中,所以有
则小球受到的浮力
小球此时静止,受力平衡,则有
则挡板对小球的压力为
(3)当撤去挡板后,因,则小球要上浮,最后漂浮在水面上,所以小球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则撤去挡板后,小球静止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变化量
14.答案:4.4
解析:小明在水平路面上行走时,对书包的作用力向上,但书包在竖直方向上移动的距离是0,此过程对书包做功为0J;在登楼时,将书包提升,克服书包重力做的功为
即他在回家的过程中对书包所做的功为400J;回家过程中对书包做功的功率为
15.答案:
解析:由图知,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拉力端移动速度
由
可得绳子自由端拉力
拉力端移动距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6.答案:20
解析:拉力做的有用功
拉力F做的总功
则拉力做的额外功
斜面的额外功就是克服摩擦做的功,由可得,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17.答案:80%
解析:由动滑轮的特点可知,动滑轮移动的距离
因为忽略绳重及摩擦,所以额外功
拉力做的有用功
则总功
动轮组的机械效率
故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18.答案:头部
解析:公共汽车正在匀速直线行驶,当乘客正上方的小物品掉下来时,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会掉在人的头部。
19.答案:1
解析:物体在水平方向受水平的拉力F与摩擦力f作用;由丙图知在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由乙图知此时拉力,由平衡条件得摩擦力
在时拉力为2N,物体做减速运动,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由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因此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3N;此时的合力为
20.答案:=
解析:由图可知,在0~4s内甲、乙的路程相等,根据可知,这段时间内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21.答案:5
解析:如图甲所示,两个相同的A、B正方体并排放在水平桌面上时,用的水平力推动恰使它们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力平衡,推力等于摩擦力,则它们受到的摩擦力为5N;若将它们按图乙所示叠放,只是改变了接触面积,而接触的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均不变,因此摩擦力也不变,又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有
22.答案:大于
解析:水平桌面上,甲、乙两个容器中两种液体质量相等,从图中可知乙中液体的体积大于甲中液体的体积,因为液体质量相同,根据可知,因两容器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知,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根据可知,甲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大于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力。
23.答案:
解析:因为物体漂浮,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
由可得,排开酒精的体积为
因为物体有五分之一的体积露出液面,所以有五分之四的体积浸入酒精中,则物体的体积
物体的质量
物体的密度
实验次数
物重
动滑轮重
钩码上升的高度
动力
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
1
2
2
3
4
2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物理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物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物理试卷,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安徽省六安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测评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