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导学案及答案
展开14 圆明园的毁灭
课文内容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公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里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里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来源:学+科+网]
知识要点
一、生字组词
毁:huǐ(毁灭、毁坏、销毁)
估:gū(估计、估量、估价)
拱:gǒng(拱门、拱桥、众星拱月)
辉:huī(辉煌、光辉、余辉)
煌:huáng(敦煌、金碧辉煌)
殿:diàn(宫殿、殿堂、大殿)
陵:líng(丘陵、陵园、中山陵)
览:lǎn(游览、阅览、浏览)
境:jìng(环境、处境、家境)
宏:hóng(宏伟、宏图、宽宏大量)
唐:táng(唐朝、唐代、荒唐)
统:tǒng(统一、统称、总统)
销:xiā(销量、分销、销售)
闯:chuǎng(闯进、闯关、闯祸)
奉:fèng(奉命、供奉、奉公守法)
珑:lóng(玲珑、透珑、小巧玲珑)
剔:tī(剔透、剔除、剔指甲)
澜:lán(波澜、力挽狂澜)
烬:jìn(灰烬、烛烬、玉石同烬)
二、多音字
还:hái(还有)huán(归还)
量:liáng(测量)liàng(重量)
笼:lǒng(笼罩)lóng(鸟笼)
三、形近字:
拱(拱手) 供(提供)
境(环境) 镜(镜子)
销(报销) 消(消失)
四、近义词
估量——估计 环绕——围绕 仿照——模仿
景观——景色 建造——建设 幻想——遐想
宏伟——雄伟 任意——随意 珍贵——宝贵
销毁——毁灭 侵略——侵犯 瑰宝——珍宝
精华——精髓 举世闻名——驰名中外
玲珑剔透一小巧玲珑
五、反义词
损失——收获 热闹——冷清 举世闻名——默默无闻
销毁——保存 精华——糟粕 金碧辉煌——黯然无光
六、词语理解
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估量:估计。
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
估算:估计。
损失:消耗或失去的东西。
殿堂:指宫殿、庙宇等高大建筑物。
漫游:随意游览。
饱览:充分地看;尽情地观赏。
七、句子解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不可估量”是指损失大得无法计算,说明圆明园的损失之大。圆明园收藏的文化之古,景物丰富多彩,巧夺天公,美不胜收。这样一座具有国际性的文化艺术瑰宝被毁灭了,这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课文一开始用这句感叹句,直接表达了作者无比愤怒和痛惜的感情。
2.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简洁的语言把圆明园的整体格局展示在我们面前,“众星拱月”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园环绕在圆明园周围的布局特点,突出了圆明园的主体地位。
3.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作者通过举例,概括地写出了圆明园中的主要景物。让人感受到了圆明园中的景点之多,景致之美,不禁心生向往之情。
[来源:学|科|网Z|X|X|K]
4.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这一句话中用“有如”、“好像”、“仿佛”、“流连”这些词语进一步点明了游览圆明园的感受,对园内汇聚天下风光的迷人景色和融合中外风格的建筑艺术,作者由衷地赞叹。说明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所创造的这一园林是世界园林之奇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
5.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得动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
“凡是”“统统”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的贪婪无耻,“掠走”“破坏” “毁掉”等词,写出了英法联军残暴野蛮的强盗嘴脸,激起了人们对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的无比憎恨。
八、问题归纳
1.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
2.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因为它收藏的文物珍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
3.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圆明园汇集了各地名园的精华,所以称做“万园之园”。
4.课文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呢?
课文用大量的笔墨描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突出了它的宏伟壮观、美不胜收以及巨大的价值。而就是这样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一座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竟然能在短短的几天之内化为灰烬。这种反衬的手法更能表达作者对圆明园毁灭的惋惜,以及对英法联军的痛恨,也更能激起读者同样的感情,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九、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指出圆明园毁灭的损失无法估量。
第二段(第2至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的景物和收藏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讲述英法侵略者毁灭圆明园的强盗行为。
十、课文主题
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经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警示人们勿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十一、教材课后习题
1.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和对侵略者野蛮、无耻行径的无比痛恨之情。
2.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的辉煌?
课文用较大篇幅写圆明园的过去是为了让读者了解这座艺术的园林,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反应出被毁前后的不同,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圆明园昔日何等的好看,越是被写得完美,世人对被毁的圆明园就越是痛心。不但用对比写出了差距,更反应出了破坏者对我们国家历史宝物的残忍破坏,反应出当时的残忍,也反映出当时人们的懦弱无能反抗。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让我们记住这段屈辱的历程,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3.读下面的句子,注意表示时间表的词语,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感受。
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
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说明了圆明园内收藏的历史文物和奇珍异宝的年代跨度大、种类多、数量多,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从而突出它的文化艺术价值。它的毁灭,真是让人痛心、惋惜。
→东方作业,全新教辅,合作微信号13916151016←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共3页。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14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设计,共3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合作探究,整理总结,课外拓展,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4 圆明园的毁灭学案及答案,共4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拓展延伸,课堂检测,自主学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