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案,共11页。
①李白怀才不遇,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登高宴饮,借酒抒情,一泄其寂寞的愁怀,由此产生了《将进酒》这首诗。诗中所云“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以及“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表达了怀才不遇的郁愤,传达出舍我其谁的自信;而“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但愿长醉不愿醒”等语句,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诗人于穷愁之境中的狂放不羁。黄河奔流入海的宏大空间,无疑也暗示了时光流逝;“古来圣贤皆寂寞”的感叹,更使诗人的郁愤、失意之情具有了典型意义。
②诵读时,要细心体会诗人豪迈激昂的笔调,感受他虽人生失意却依然潇洒自信的胸怀。
素养目标
1.了解李白的生平和主要人生经历,了解诗歌背景。
2.理清诗歌情感变化线索,正确评价诗中作者的情感。
3.鉴赏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以及李白淋漓畅快的豪放浪漫主义诗风。
重难点
4.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
体会李白蔑视权贵、狂放不羁的性格。
课堂环节
情景导入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
——余光中《寻李白》
环节一:知人论世
1.走近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2.写作背景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3.解题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的曲名,属古体诗。
将,读qiāng,“请”“愿”的意思。
“将进酒”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
拓展:
饮酒的诗句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李白与酒
环节二:初读感悟
(一)预习检查:
1.明确字音
将进酒(qiāng) 岑夫子(cén) 钟鼓馔玉(zhuàn)
恣欢谑(zì xuè) 径须沽取(gū)
2.解释词义
①将:请。
②会须:应当。
③钟鼓:富贵人家宴会中奏乐使用的乐器。
④馔玉:美好的食物。
⑤径须:干脆,只管。
⑥沽:通“酤”,买或卖,这里指买。
⑦尔:你。
⑧销:同“消”。
任务活动 品诗中之韵,感音乐之美
任务说明:韵是诗歌的基本要素,无韵不为诗。古人云:“声音相合谓之韵”用白话说 韵就是一个字的收声,大致就是现代汉语拼音方案中韵母的发音。韵母相近的字 叫“同韵”,诗人在句末使用同韵的字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给诗歌造成 一种悠扬和谐,循环往复的音乐美。欣赏诗歌的音韵美,还要很好地掌握诗歌的节奏,体会诗歌的顿挫抑扬之味。
任务1:聆听诗朗诵,用“/”划分朗读节奏。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任务2:自由诵读,感悟情感。
环节三:深度探究
任务活动 披文入情,沿波讨源
任务说明:作者在行文的过程中,往往将情感注入字里行间。或直抒胸臆,用文字畅快的抒发内心的情感;或即事抒怀,在叙述的时候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或咏史抒怀,在古今对比中,寄寓深沉的情感;或托物言志,以物作喻,阐明高洁的志向;亦或者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将情感寄寓于环境之中,物我合一,天人化境。
思考1:朗读全诗找到诗眼,并鉴赏诗人的情感变化。
明确 诗眼:悲
情感变化:悲→欢→乐→愤→狂→愁
情感核心:悲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思考1:这一部分,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起兴——李白和朋友开怀畅饮的颍阳离黄河不远
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比喻——以黄河一去不复返比喻青春难在
反衬——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
夸张——从空间和时间两方面
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
思考2:黄河之水天上来,可以改成“黄河之水山上来”吗?
明确 不能,作者用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极言黄河奔腾而来的气势。
情感核心:欢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思考1:作者乐什么?是如何表现“乐”的?
明确 欢是因为朋友相聚,及时行乐
直抒胸臆:“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诗人直接抒写人生得意,需纵情欢乐。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必”和“还”展现了李白的乐观、自信、豪放,透露出作者怀才不遇但渴望入世的态度。
夸张:“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三百杯”夸张地写出朋友相聚时的纵情豪爽。
思考2:诗人正自感伤,却为何突而转悲为欢?它是一种真正的“乐”吗 ?
明确 ①既然人生短暂,既然此处失意,就应另外去寻找寄托,朋友相聚,正好开怀畅饮及时行乐。
②不是真正的快乐,是通过这种及时行乐,寻求一种自我安慰。
补充:
王羲之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李白不是圣人,当酒酣至极,心中的幽怨到底还是忍不住的。
情感核心:乐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思考1:作者在这里连续用了四个“三字句”,与前文的长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有什么好处?
明确 ①诗歌的节奏不单调,富于变化。
②加快了诗歌的节奏,旋律的加快实际上就反映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心情是非常激动地,他的情感由原来的欢乐变得狂放起来。
思考2:“钟鼓馔玉”指什么?诗人真认为其“不足贵”吗?
明确 “钟鼓馔玉”是一种借代手法,指富贵生活。诗人认为这“不足贵”。一方面反映了对权贵的蔑视,另一方面更是诗人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愤慨之词
情感核心:愤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思考1:鉴赏“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确 对比: 诗才敏捷,才华横溢的人都遭受排挤,只有寄情诗酒人生的才流芳千古。诗人通过圣贤和饮者不同的命运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思考2:鉴赏“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明确 用典:以空有才华却不得重用的曹植自比,认为自己与他有一样的才华、一样的遭人妒忌排挤,有志难展。这既是对陈王昔时宴饮的倾慕,更是对现实遭遇的愤恨与控诉。
补充:曹植才华横溢,志向远大,但由于“任性而行,饮酒不节”最终没有得到父亲曹操的重用。“曹子建七步成诗”是著名的文学典故,他的《七步诗》家喻户晓:“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情感核心:狂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思考1:诗人为何发狂?如何表现这种狂的?
明确 反客为主,诗人要将一切昂贵的东西都拿来换美酒,狂放!这狂,是悲之重,欢之浓,愤之深的集中体现。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夸张:“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呼儿”“与尔”,诗人口气甚大,甚至反客为主,显示出李白不拘形迹的豪迈性格。
整体探究
思考:李白是抱着“奋起智能,愿为辅弼”的宏愿来长安入仕的,但从以上诗句看,李白在政治理想破灭后,好像很安于这种颓废享乐,放浪形骸的生活。怎样理解这种现象?
明确 假象,是李白借酒来消释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
小结
李白在诗中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慨叹以及与朋友痛饮共醉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自己仕途失意、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概和郁郁不得志。
任务活动二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任务说明:同样一个题材,不同作者会选择不同的形式加以表现,不用的语言加以呈现;同一体裁,不同时间会有不同的情感寄寓和志趣表达。文学的“和而不同”的美学观念,从未过时。将相关作品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可以拓宽品读者的情感体验,加深对主题的认识,鉴赏不同的艺术手法。
对比阅读第一组:
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
李白
去岁左迁夜郎道,琉璃砚水长枯槁。
今年敕放①巫山阳,蛟龙笔翰生辉光。
圣主还听《子虚赋》,相如却与论文章。
愿扫鹦鹉洲②,与君醉百场。
啸起白云飞七泽,歌吟渌水动三湘。
莫惜连船沽美酒,千金一掷买春芳。
【注】①敕放:李白流放夜郎途经巫山时遇朝廷发布的赦免令而得释。②鹦鹉洲:原在湖北汉阳西南长江中,后沦于长江。
思考:诗歌的最后两句与《将进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风格相同而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
明确 同:无论是“呼儿将出换美酒”,还是“莫惜连船沽美酒”都体现了诗歌的豪放风格。
异:①《将进酒》中李白痛饮豪饮,抒发了人生易老、怀才不遇的愁绪;②本诗中李白痛饮豪饮,表达了遇赦后的轻松和愉悦之情。
对比阅读第二组:
送别得书字
李白
水色南天远,舟行若在虚。
迁人发佳兴,吾子访闲居。
日落看归鸟,潭澄羡跃鱼。
圣朝思贾谊,应降紫泥①书。
【注】①紫泥,用之以封玺书。
思考:本诗尾联与《将进酒》中“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明确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直抒胸臆,表达了对金钱权贵的藐视,对自我才华的自信以及怀才不遇而又渴望入世情感。
本诗尾联是借用典故,将友人比作被贬长沙的贾谊,“降紫泥书”是说友人还会被朝廷起用,这是对友人的宽慰和勉励。
环节四:思考延伸
材料一:
盛唐气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朝气蓬勃,而朝气蓬勃也是盛唐时代的性格。盛唐气象是思想感情,也是艺术形象,在这里思想性与艺术性获得了高度统一。有人认为只有揭露黑暗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这是不全面的,应该说属于人民的作品才是有思想性的作品,而属于人民的作品不一定总是描述黑暗。如屈原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离骚》,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是强烈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很少具体描述黑暗面。作者究竟是带着更多黑暗的重压,还是带着更多光明的展望来歌唱,这在形象上是不同的,这事实上正是一个时代精神面貌的反映。盛唐气象正是歌唱了人民喜爱的正面的东西,反映了时代中人民力量的高涨,这是盛唐气象所具有的时代性格特征。它是属于人民的,是与黑暗力量、保守势力相敌对的,这就是它的思想性。
盛唐时代是一个统一的时代,是一个生活和平繁荣发展的时代,它不同于战国时代,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惊险变化,因此在性情上也就更为平易开朗。《楚辞》比《国风》复杂得多、曲折得多,而唐诗与《国风》更为接近。这一深入浅出而气象蓬勃的风格,正是盛唐诗歌所独有的。
李白的《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五花马,千金袭,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果单从字面上看,已经是“万古愁”了,感情还不沉重吗?然而正是这“万古愁”才够得上盛唐气象,才能说明它与“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的气象可以匹敌,有着联系;才能说明盛唐的诗歌高潮比陈子昂的时代更为气象万千。我们如果以为“白发三千丈”“同销万古愁”仅仅是说愁之多、愁之长,也还是停留在字面之上,更深入理解,会发现这个形象的充沛饱满,这才是盛唐气象真正的造诣。
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是说愁多、愁长,也是形象的名句;然而这个形象绝不是盛唐气象,它说愁多、愁长,却说得那么可怜;它的“一江春水向东流”与“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形象上简直是无法比拟的全然不同的境界。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也是典型的盛唐气象。盛唐气象是饱满的、蓬勃的,正因其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是充沛的,它夸大到“白发三千丈”时不觉得夸大,它细小到“一片冰心在玉壶”时不觉得细小;正如一朵小小的蒲公英,也耀眼地说明了整个春天的世界。它玲珑透彻而仍然浑厚,千愁万绪而仍然开朗。它带来了如太阳一般丰富而健康的美学上的造诣,这就是历代向往的属于人民的盛唐气象。
盛唐气象是中国古典诗歌造诣的理想,因为它鲜明、开朗、深入浅出;那飞动的形象、丰富的想象、饱满的情绪,使得思想性与艺术性在这里统一为丰富无尽的言说。这也就是传统上誉为“浑厚”的盛唐气象的风格。
(摘编自林庚《盛唐气象》)
材料二:
唐朝继隋之后,经过太宗贞观之治,加速了南北文化的交融。南朝的“文”装点了北朝的“质”,北朝的“质”充实了南朝的“文”,“各去所短,合其两长,则文质彬彬,尽善尽美矣”。一种融合了南北文化之长、与唐帝国的政治经济形势相适应的新文化达到了成熟的地步。盛唐气象正是这种富有深厚内涵的新文化的升华。
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都会,居住着许多外国的王侯、供职于唐朝的外国人、留学生、求法僧,外国的音乐家、舞蹈家、美术家,以及大量外来的商贾,至于外国的使臣更是络绎不绝。在宗教方面,佛教之外,伊斯兰教、袄教、景教和摩尼教也都得以流行。音乐、舞蹈、美术等方面的交流也给盛唐社会注入新的气息。中外文化的交流,打开了盛唐人的眼界,开阔了他们的胸襟,这对气象的形成无疑起了积极作用。
无法想象,在一个民生凋敝、战乱频仍、国家分裂的时代会有什么气象可言。关于盛唐经济繁荣的局面,文献不乏记载。“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元结《问进士》)“四方丰稔,百姓殷富……路不拾遗,行者不囊粮。”(郑綮《开天传信记》)从中宗神龙元年到玄宗天宝十四年,短短的五十年间,唐朝人口增幅达40%,人均粮食达到700斤。
在安定的局面下,儒、释、道三教得以并用,思想界出现比较自由的气氛。在思想比较自由的气氛中,诗人们可以从各方面汲取营养。李白信道,杜甫尊儒,王维崇佛。他们的不同信仰,对于形成各自的诗歌风格起了重要的作用。
唐朝实行抑制门阀士族的政策,以科举取士,打破了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与此同时,文化也从少数士族文人手中转移到中下层庶族文人手中。这批在唐朝建国后成长起来的新人,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比较了解社会的实际、政治的利弊和民生的疾苦。他们有抱负、有见识、有能力,敢于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盛唐文化实际上主要是这批新人创造出来的,盛唐气象也就是这批新人的气象。
(摘编自袁行霈《盛唐诗歌与盛唐气象》)
思考:众多因素影响了盛唐气象的形成,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
明确 ①南北文化、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对盛唐气象的形成起了积极作用。
②和平安定、经济繁荣的社会局面,为盛唐气象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③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对盛唐诗人诗歌风格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④抑制门阀士族政策的实行,使大批中下层庶族文人登上政治舞台,他们冲破旧的藩篱开拓新的局面,创造出盛唐文化。
课后作业
课后反思
完成同步资源的《课后巩固》
14岁
立志“济苍生,安社稷”。
24岁
离家“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42岁
入长安,供奉翰林。
44岁
被排挤,“赐金放还”。
54岁
安史之乱爆发,入永王幕府,献计献策。
56岁
兵败,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赦。
61岁
因战事而准备再次请缨,因年老多病而半道还。
62岁
卒。
杜甫《饮中八仙歌》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杜甫《不见》中的描写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李白与酒难舍难分的传世佳作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收获
不足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古诗词诵读将进酒精品教案,共1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拓展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研读课文,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拓展延伸,课时安排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 上册将进酒教案设计,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教学目标,解读题目,整体感知,鉴赏分析,拓展延伸,课堂小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