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选修《歌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教案
展开课题:欣赏歌曲《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科目
歌唱
教学对象
课时
1
教师
单位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彝族民歌《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了解混声合唱的知识;
2、通过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学习和了解彝族的民间音乐,感受彝族的乡音乡情;
3、学生能准确把握歌曲情绪、了解歌曲结构。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来了解彝族的民间音乐特点
三、教学难点
能够准确把握歌曲情绪,并加以表达
四、教学资源
相关影像资料、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
入
(PPT展示中国地图)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五十六个民族,请同学们每组说出两个少数民族的名字。(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与总结,并要重点提到“彝族”这个少数民族)
回答问题
新
课
今天,我们一起开启“彝族之旅”,去看一看,去听一听这个热情好客的民族。(边说边播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聆听音乐
初
听
歌
曲
听!彝族人民正邀请我们这些远方来的客人留下来与他们共度佳节呢!
(PPT展示)请同学们聆听歌曲,并思考以下问题:1、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2、歌曲采用了什么演唱形式?
3、彝族人民用什么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4、歌曲表达了当地人民怎样的心情?
讨论并回答问题
教师引导并作总结:
1、欢快活泼、热情洋溢
2、领唱与合唱结合的形式(混声合唱---知识链接PPT)
3、路旁的鲜花、树上的果子、成熟的谷穗
4、表达了当地人民热情好客
歌曲
简介
(PPT展示)
一、歌曲创作背景
二、歌曲社会价值
观看
接受新知
云南彝族介绍
(PPT展示)
一、彝族人物服饰
二、彝族民间乐器:葫芦笙、巴乌、大三弦、小三弦、月琴
复
听
歌
曲
歌曲结构讲解:是一首混声合唱曲。 歌曲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大部分由三个乐段(A、B、B′)组成。
第一乐段:先由女高音声部呈现第一个音乐素材,然后由男高音声部稍作变化地予以重复。在这个乐段里,鲜明地展现了丰收在望的美景,也充分表现了人们无比喜悦的心情。
第二乐段:由女声领唱切入主题------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而后由混声合唱予以呼应,不仅主人欢迎,连老圭山也在欢迎。
第三乐段是第二乐段的变化重复。
第二大部分与第一大部分基本上相同,但比第一乐段有所减缩,而后又加了一段尾声。 在这部分里,进一步展现了彝族人民幸福生活的景象,也进一步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未来、对伟大祖国的衷心祝福。
聆听并学习
云南彝族四季如春,气候宜人,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旖旎的自然人文景观与浓郁的民族风情溶融一体,蔚为壮观。这里是世界上著名的少数民族的“歌舞之乡”,彝族的小伙子们喜爱吹巴乌、弹三弦,彝族姑娘们也喜欢边弹三弦边歌舞。同学们听完这首混声合唱,觉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教师总结)
在这首优美抒情的歌曲中,一直贯穿着一种欢快活泼、热情洋溢的情绪。其中,那颇具民族风格的衬词及其旋律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当然,那推向高潮的尾声也是这首歌画龙点睛的重要一笔
(学生回答)
1、有许多地方运用了装饰音
2、歌曲中多次出现了“塞洛塞洛塞洛里哎洛哎”等衬词
仔细思考并回答问题: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的特殊作用:A塑造形象 B表达感情
(教师总结:装饰音及衬词在歌曲中起到热情地表达请远方的客人留下来的强烈感情 )
B表达感情
合作体验环节
请同学们分组学唱歌曲,可以选择任意一个乐段或者是典型乐句来演唱。
学生分组展示
知识
拓展
在2008年, 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闭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上演,由成龙、刘德华、周华健、莫文蔚、谢霆锋、容祖儿、孙燕姿、孙悦、汪峰、刘媛媛、白雪、冯瑞丽领军中华56族的代表,合力完成68位歌手的豪华大合唱《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其象征世界民族大融合,作为压轴节目出现。
观看聆听
课堂
小结
彝族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历史条件,形成了其独特丰厚音乐文化,为世界音乐保存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罕见的民族音乐文化大观园。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每一朵花都开得那么绚烂美丽。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走进其他少数民族,去领略他们的风采!
(一边总结一边播放《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在音乐声中下课)
聆听
课后
作业
谈谈自己对“彝族族合唱音乐的艺术魅力”的认识和理解。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课,新课,知识,拓展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高中音乐人音版选修《歌唱》<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及反思</a>,共1页。
人音版踏雪寻梅教案: 这是一份人音版<a href="/yiny/tb_c13473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踏雪寻梅教案</a>,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