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年级上册第7课 百家争鸣教案
展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孔子“仁”的学说及对教育文化的贡献
2.老子及其他思想学家和军事学家的主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组自学、讨论,培养学生的协作性。
2.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培养探究和表述历史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的主张,认识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及意义,再现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使学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文化成就
【教学难点】
掌握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
活动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程
导
入
多媒体资料:于丹读《论语》心得体会
dc54ed7ad673090ba67812b
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
观看视频,视频中主要讲的是那部书?这本书诞生于哪个时期?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学习兴趣,从而导入新课
新
课
教
学
老子
1.出示《道德经》图片
引导学生理解故事
孔子和儒家学说
1.孔子生平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栗邑,今属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出生地鲁国陬邑,今属山东省曲阜市。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2.孔子的思想主张
道德: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
政治: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
经历: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教育: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
3.孔子的教育成就
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七十二贤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其他成就详情参阅
OLxJXzLSOJ--QMKK_6fvn8sImmCgfvIf0We
W1Lds-vLvSZBK2O1v4yFagj8Gn1uWbh1gl
X_FS_VQbTPvDmXP3UfajdZtlz2HA94Sa
三、百家争鸣
学生阅读资料,填写表格
学生知道这部书的作者是谁吗?
学生讲故事
《塞翁失马》
故事道理:祸兮,福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你知道孔子多少?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非儒学),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和国家的祖宗神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
学生完成下表
学派
代表
人物
思想
主张
儒家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兵家
寓教于乐,快乐教学
通过对孔子的认识,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让学生对孔子的生平事迹做一了解
指导学生列表格,对知识进行梳理,使之条理化,清晰化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时期,涌现出许许多多的思想家,诸子百家思想博大精深,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思想宝库增添了灿烂不朽的精神财富,对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巨大,我们必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和发扬伟大的文化成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学生在此梳理本课知识体系,了解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文化大解放
人教部编版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设计,共5页。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及反思,文件包含第8课《百家争鸣》pptx、第8课《百家争鸣》教学设计docx等2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八课 百家争鸣教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