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上《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冀中的地道战》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快乐读书吧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 五上《猎人海力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0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
展开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爱护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雏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体会作者对鸟的喜爱之情。
2.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一、品味人与小鸟的“信赖”
课始让学生齐读白居易的诗《鸟》: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引出课题。再围绕“跳动的小红爪子在纸上发出嚓嚓的响声”“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从绿叶中伸出来”“忽然有一个更小的脑袋从叶间探出来”这三句话,边读边体会珍珠鸟形态的“小巧玲珑”和性情上的“谨小慎微”。
师:俗话说“本性难移”,自然也可以说“鸟性难移”。文中“我”是怎么赢得小鸟的信任,使它渐渐地胆子大了?
生(读):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连添食加水时也不睁大好奇的眼睛去惊动它们。
生(读):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生(读):我便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师:三个月后,听!(播放珍珠鸟的叫声)生(读):哟,雏儿!正是这小家伙!
师:从这里,课文开始称珍珠鸟为“小家伙”,让我们再找出几句读读。
生(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
生(读):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师:“我”不仅把它们的笼子装扮成家的模样,还要对这珍珠鸟“客客气气”的,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真好!(读课文)“我呢,决不掀开叶片往里看……”“我不管它……”“我不动声色地写……”这一个个“不”,可以用一个成语概括——
生:不动声色。
师:去掉一个个“不”,把这几个句子连成一段话: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越来越怕我。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不信赖我,不会跟我友好相处了。
生: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就会吵我。
师:然而,这都是“假如”。我这么喜欢它,怎么会这样做呢?所以,“我决不……不……不……”(与学生一起读这些句子)作者真可谓——
生:用心良苦。
师:现在鸟不怕人了,信任人了。那小鸟对人的信任表现在哪儿?
生(读):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啄着书脊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摇动,跟着逃到画框上去了。
(师出示这段话,去掉了三个“一会儿”。师生边有感情地朗读边讨论:“一会儿”写出了“小家伙”的调皮、淘气、可爱和神气十足。它已经放松了对人的警惕,跟“我”有了感情)
师(引读):白天,它这样淘气地陪伴我——
生(读):天色入暮,它就在父母再三的呼唤声中,
飞向笼子,扭动滚圆的身子,挤开那些绿叶钻进去。师(继续引读):我伏案写作时——
生(读):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难道在做梦?
(出示小鸟落到作者肩头的画面,在音乐声中品味“趴”字)
师:请给画面题词。生:和谐。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师:你用了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把它画下来。生:我想用一个成语概括——小鸟依人。
师:这“依”就是——生:依靠,依赖。
师:一个不动声色,一个神气十足,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表现却换来了一个共同的境界——
生:信赖。
师:小家伙在一点一点地和人亲近,正像同学们说的心里放松了,行为上就——
生:变得有些放肆了。
师:再想想,怎样才能更准确地形容此时的小珍珠鸟?别忘了它是那么可爱!
生:这个词用得过了,应该是“放纵”比较合适。
师:真正的放松,还有点儿放纵,这是撒娇的表现。
至此,才可以说是完全的——
生:放心。把那颗“怕”着的、竖着的心彻底放下来了,再也不会提心吊胆了。
(掌声。句式训练:信赖,就给它)
师:把课文开头的“真好”和结尾的一段话连起来读。
生:真好!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师:颠倒过来说——
生: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真好!
二、探讨人与大鸟的“信赖”
师:题目是珍珠鸟,我们上节课只研究了“我”和小鸟创造的“信赖”的境界,那大鸟呢?
生:在笼里生气地叫。
生:天色入暮,父母再三呼唤……它们急得不得了,召唤孩子赶紧回笼子。
生:有些资料上说,鸟市上许多活着的观赏鸟在被抓捕、运输、驯养的过程中,会不幸死掉。
师:甚至可以说,养鸟,是多么残酷的爱好。课前我们说“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此时却是——
生:母在笼中望子归。即便“我们”在笼子里,也望子归啊。
师:笼中的父母为什么会对小鸟“再三呼唤”?
生:同是笼中鸟,大鸟见过世面,而小珍珠鸟还怀着一颗童心,太天真了,从未经历过这复杂的世界。
生:那就是说,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眼里的世界是不一样的,完全不一样。大鸟很清楚自己的处境。尽管主人很爱它们,比那些抓捕或者杀害它们同类的人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但是,对人的警惕大鸟是没有放松的。
生:一句话,就是大鸟们对作者是不信赖的,它们知道人类的残忍。人类从身体到心灵剥夺了它们拥有自由的可能。
生:大鸟呼唤的就是——孩子啊,我们大鸟的今天就是你小鸟的明天。
生:其实它们呼唤的就是让它们回到自己的家,而不是这里的笼子。
(生读补充材料。白居易《看嵩洛有叹》:见苦方知乐,经忙始爱闲。未闻笼里鸟,飞出肯飞还。司马光《放鹦鹉二首》:野性思归久,笼樊今始开。虽知主恩厚,何日肯重来。欧阳修《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师:这“笼中”“笼樊”“金笼”,再精致华美、精心装扮,也挡不住它们的呼唤。它们想回到哪里?
生:回到密林深处,回到它们自己真正的家。
师:回到课文第一句。作者以为这笼子就是鸟儿的巢,在鸟儿的眼里,笼子和巢、家一样吗?它们的巢应该在哪里?
(播放象形字“巢”的演变过程)
师:是啊,方寸之地,何谈信赖?这笼子说不定就是自己的坟墓呢!大珍珠鸟和小珍珠鸟理解的“信赖”究竟有什么不同?
生:小鸟眼里的信赖是屋子内的安全,大鸟呼唤的信赖是给它们真正的尊重和平等,而不只是在房间里,在人的肩头。小鸟它压根就不知道外面的天有多么蓝,树有多么绿。它一旦长大,像它的爸爸妈妈一样,它就再也飞不出笼子了。大鸟永远不能忘记过去曾经拥有的自由。
师:大鸟对人不信赖,这就让我们对文中的“我”理解的“信赖”有了思考。
生:可不是嘛,“我”一直把大鸟关在笼子里,怕它们飞跑了。
生:“我不管它。这样久了,打开窗子,它最多只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决不飞出去。”注意:开始是关着窗的。小鸟撞到玻璃上,不但飞不出去,反而会感到疼痛,所以后来即使打开窗户,小鸟条件反射,为避免疼痛,也不会飞出去了。它已经完全依赖人来生活了。
师:这里还有一处,小鸟依人的时候,作者“笔尖一动,流泻下一时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生:是的,这“一时”不是“一生”。
师:对此,你有什么话要对文中的“我”说呢?
师:上节课,我们说:“信赖,就给它……”这个“给”应该换成什么词语?
生:还!
(改课件:信赖,就还它)
师:一字之差,境界是多么不同!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应受到的尊重。生:信赖,就还它平等的权利。
生:信赖,就还它本来的鸟性。(掌声)
三、思考人与鸟类的信赖
师:信赖,应该是相互的、平等的。
生:人,不能按人的意志安排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不能以人的幸福为标准判断一切。这样的信赖不是真正的信赖。
师:我们就按照我们理解的“信赖”,改编改编教材。如你们所说,放飞它们,还有必要用心装扮笼子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我不用吊兰长长的、串生着小绿叶的垂蔓蒙盖在鸟笼上,鸟儿们依然会把笼子当作第二个家,从中传出的笛儿般的声音依然轻松自在。
师:整个屋子就是小鸟的家。(擦掉黑板上的“笼”字)真正的信赖,“我”还有必要“决不……不管……不动声色”吗?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假如我大动声色,掀开叶片往里看、管它,小家伙也不会——(学生回答出“大惊小怪”“难过”“害怕”等词语)
师:真正的信赖——白天,小家伙这样淘气地陪伴“我”,大鸟还会生气地叫吗?夜色入暮,小家伙还在和“我”玩耍,大鸟还会再三呼唤吗?
生:我们就可以把课文改写成——白天,小家伙不仅在我的肩头睡觉,哪怕在我的手掌上翻跟头,大鸟也不会生气地叫了;夜晚,假使小家伙贪玩一些,大珍珠鸟也不会再三呼唤小家伙赶紧回去了。
师:是啊,真正的信赖非得等把窗户关久了才打开吗?
生:不用。可以改写成——不用多久,它最多在窗框上站一会儿,就飞出去了……
师:我们打开的不仅仅是房屋的窗户,而且还是心灵的窗户。请大胆想象因为信赖而创造的这种美好的境界。
师:冯骥才是当代著名作家,难道他就想象不出这么美妙的结尾吗?难道他就不知道要放飞鸟儿的道理吗?
生:应该知道。但是,如果放飞它们,它们就真的会拥有安全、自由、平等吗?也许冯骥才想过。
师:假使是你,你放不放?假使你是珍珠鸟的父母,冯骥才如果打开鸟笼,你们飞不飞走?
生:我要是冯骥才,我不会放它们。因为会有别人去抓它们,它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作家的尊重,而是整个人类社会的尊重,就像人尊重自己的生命一样。可惜,总有一些贪婪的人要伤害它们,那么还不如就让它们生活在笼子里呢!
生:我要是冯骥才,我一定会放,真正还它们自由。假如我是珍珠鸟,我一定要走,回到自己原来的家。
师:你相信它们会回到原来的地方吗?你相信所有的人吗?
生:已经习惯了在笼子里的它们,即使被放飞,也不一定能飞多远。(显出难过的神色)你想,在我们这个城市里,到处都是楼房,哪有它们生活的地方?说不定它们就会死在寻家的路上。
生:假如我是珍珠鸟,我可不飞出去。你想啊,作者对我们这么好,去外面生活也不安全,还不如在这里过一辈子呢。
师:那你宁可失去蓝天,丢掉你飞翔的翅膀吗?
生:所以,我是珍珠鸟,一定要飞出去。哪怕自由地飞一会儿,也得到了鸟性的释放,哪怕是死也值得!
生:我觉得这是个两难的道德问题。(老师和同学们觉得他这个词语用得特别,把目光投向他)你说放吧,的确,这珍珠鸟已经失去了应有的本能,也许不如在这里生活得好,而且你的确不能保证别人不会伤害它们。不放吧,就会感到不道德,因为我们人类和鸟类的生命应该是平等的,生命不能排序,我们不能用它们来满足人类的欲望……
师:这的确是个两难问题。一句话,我们人类不只是地球的唯一,该怎样和众生彼此信赖,互相尊重,共同分享和经营这个世界?明白这个问题的沉重与迫切,进行更多的思考,也许才是我们走出教室后的真正收获。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学设计,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引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语句,体会表达,积累语言,拓展思维,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珍珠鸟教案,共3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抓住重点,体会写法,拓展思维,小结全文,积累背诵,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4* 珍珠鸟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4* 珍珠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