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部编版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5页。
在学习本课之前先在课本中找五个问题。(学生回答)
视频导入:交通肇事故意伤到交警
思考:视频中的行为是什么行为?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根据刑法,分析视频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学生回答)
总结:刑事违法(犯罪)、承担刑事处罚
视频导入:校园欺凌被处实刑
思考:结合视频内容,两名施暴者被判刑依据的是哪部法律?可见,这部法律有何作用?(学生回答)
两名施暴者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
可见刑法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笔记1:它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保障了我们的利益
我们来了解两个判定,首先关于“殴打他人”的判定
我们说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那就触犯了刑罚,已经构成了犯罪行为。所以造成的伤害严重程度不同,构成的行为亦不同。
问:请同学们根据对比“殴打他人”“酒后驾驶”,明明是同样的行为,最后违法行为种类却不同,为什么呢?(总结犯罪的基本特征)
首先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犯罪,首先看他的行为是否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其次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达到触犯刑法的严重程度时,这种行为才被认为是犯罪。
我们再来看一下关于“酒后驾车”的处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更严重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这就比较危险了),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所以我们说一般违法行为承担民事责任或受到行政制裁;犯罪应当受到刑罚处罚。这是法律的第三个基本特征应受刑罚处罚性。
我们来看一则案例:
2022年8月16日,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江西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史文清受贿、非法持有枪支案,对被告人史文清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思考:上述案例中史文清属于什么违法行为?最终受到什么处罚?你还知道那些刑罚处罚?(学生回答)
我们说违反了刑法的犯罪后果是刑罚
笔记3:
Part2加强自我防范
视频导入 今日说法(对相关未成年人法律的普及)
案例导入 2020年10月13日,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二审稿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拟在特定情形下,经特别程序,对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作个别下调。草案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应当负刑事责任。
课堂探究:为什么要调整法定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学生回答)
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年龄小实施犯罪行为也不要紧。
视频导入 青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
思考:剧情演绎中的青少年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犯罪的道路?(学生回答)
首先产生了不良行为,然后开始违纪违法,最终走向了犯罪道路。
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学生回答)
说明一般违法行为与犯罪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①我们要加强自我防范。我们要认清犯罪的危害。
举例:1打架是不良行为,当达到聚众斗殴,多次参与就是违法行为,而致人重伤或死亡等严重情节时则已经构成犯罪。
我们说偷东西是不良行为,当达到偷窃数额较大或多次偷窃是违法行为,如果盗窃金融机构,数额巨大或盗窃文物情节严重的就构成了犯罪行为。
②所以我们一定要杜绝不良行为。
案例
从交友不慎到犯罪,一步错步步错。
思考:有的同学认为,上面漫画中的行为都是一些小事,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看?假如让你参与,你会怎么办?(学生回答)
总结: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笔记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
①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③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④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课后总结:我们本节课的所有内容到这里就结束啦。我们来一起梳理一下本节课的逻辑框架。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多媒体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特色学习资源分析,学习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资源准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