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展示课题,学习目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学内容
5.2 预防犯罪
课 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认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能力目标: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树立法不可违意识。
法治观念。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刑法的作用;刑法的含义及分类;如何预防犯罪
教学难点
犯罪的基本特征
教学准备
教材、ppt
教 学 过 程
二次备课
【复习导入】
展示5.1学习的法不可违的知识:
展示本课贯通全文的视频:校园欺凌的判刑案例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引入预防犯罪的学习。
【展示课题】
《5.2 预防犯罪》
【学习目标】
1.理解犯罪的特征及后果,主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认识犯罪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2.能够明辨是非,自我约束,远离不良行为,防微杜渐。树立法不可违意识法治观念。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
一、了解罪与罚
展示视频,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展示问题:
议一议:
你认为该不该给五名未成年少女判刑? 为什么?依据哪部法律判刑?
学生回答:应该判刑,触犯了法律,依据刑法判刑
教师结合学生讨论明确刑法的作用
展示笔记1:刑法的作用
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P52)
教师展示探究与分享,引导学生明确刑法的最本质特征
探究与分享:
行为一:殴打他人,造成轻微伤害的,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行为二:殴打他人,导致其重伤甚至死亡的,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
引导学生回答总结: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是刑法区别于其他违法行为的最本质特征。
教师进而展示视频案例和图片场景,引导学生学习其他刑法的特征:
教师归纳总结笔记2:刑法的含义及特征:
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P53)
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P5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刑法三大特征之间的联系,加强记忆点,并展示特征之间的联系:
教师展示校园欺凌案例的刑法处罚结果:
法院判决:被告人朱某,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其他四名被告人犯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11个月。
教师依据法院判决引导学生明确笔记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
含义:任何人的犯罪行为都应当受到法律的制裁。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试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P54)
种类:
教师过渡:同学们,在了解完刑法和刑罚处罚的相关内容后,我们可以明确在生活中绝对不能触犯刑法,否则会有严重的刑罚,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呢?我们一起来预防犯罪吧!
加强自我防范
教师展示本课引入的校园欺凌的行为后果,引导学生合作交流:还有哪些原因导致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要求:小组讨论2分钟。 )
学生积极讨论并回答:
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归纳总结笔记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预防犯罪行为?
(1)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
(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
(3)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4)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课堂小结:
违反刑法是属于犯罪行为,是严重违法行为,会遭受严重的刑罚处罚结果,所以我们必须从自我防范做起,做一个知法守法尊法用法的中学生,绝不触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环节,多媒体呈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特色学习资源分析,学习评价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生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资源准备,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