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期末]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015246/0-1722000028386/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期末]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015246/0-172200002847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期末]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3/16015246/0-1722000028499/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数学][期末]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数学][期末]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共13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若函数(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 )
A. B. 0C. 1D. 2
【答案】B
【解析】函数,求导得,所以.
故选:B
2. 已知某独立性检验中,由计算出,若将列联表中数据分别变成,计算出的,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
所以
故选:B
3. 求整数的正整数因数时可将其改写成若干个质数的乘积,例如的正整数因数只需分别从中各选一个元素相乘即可,则500的正整数因数的个数为( )
A. 12B. 15C. 16D. 18
【答案】A
【解析】因为,
由题意可知:500的正整数因数只需分别从中各选一个元素相乘即可,
所以500的正整数因数的个数为.
故选:A.
4. 已知函数,若,则的大小关系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所以在上单调递减.
因为,
所以,所以,即.
故选:B.
5. 已知随机变量,若方差,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得,
解得或,
所以.故选:D
6. 直线与曲线相切于点,则的值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所以,
依题意,解得,
,解得,
所以.
故选:C
7. 若,则( )
A. 4048B. C. 1D.
【答案】D
【解析】的展开式的通项公式为,
结合,知均为负值,
,
令,得,
故,
故选:D.
8. 已知函数,且,为自然对数的底数恰有两个极值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因为,所以,因为函数恰有两个极值点、,
所以有两个变号零点,
即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令,则的图象与直线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因为,设过原点的切线的切点为,
则切线方程为,
则,
所以,
即,
所以切线斜率,
当时,则,
解得;
当时,则,
解得
综上可得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故选:D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0分.
9. 下列关于一元线性回归的叙述正确的有( )
A. 若相关系数,则与的相关程度很强
B. 残差图中的残差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以取值为0的横轴为对称轴的水平带状区域内,说明选用模型比较合适
C. 决定系数越大,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差
D. 经验回归直线经过所有样本点
【答案】AB
【解析】对于A,越接近于1,相关性越强,A正确;
对于B,残差图中的残差比较均匀地分布在以取值为0的横轴为对称轴的水平带状区域内,
拟合效果较好,选用模型比较合适,B正确;
对于C,决定系数越大,残差平方和越小,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C错误;
对于D,样本点分布在经验回归直线附近,D错误.
故选:AB
10. 已知是互不相等的正数,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如下表所示,
若既成等差数列也成等比数列,的期望和方差分别为和,则( )
A. B.
C. D.
【答案】AD
【解析】因既成等差数列也成等比数列,则有,
将①代入②中,化简整理得,,则有,
回代入①,可得,由分布列可知,故得,.
依题意,,,
故,故A正确,B错误;
,
而
可得,,则得,故D正确,C错误.
故选:AD.
11. 微分方程(由导函数求原函数)是微积分的重要分支,例如根据导函数,逆用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得(为常数).已知函数的导函数满足,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B. 若,则(为常数)
C. 是函数的极值点
D. 函数在上单调递减
【答案】ABD
【解析】对于A,由,当时,,而,则,A正确;
对于B,,且(为常数),B正确;
对于CD,由选项B知,,又,则,
,求导得,当且仅当时取等号,
因此函数在上单调递减,无极值点,C错误,D正确.
故选:ABD
三、填空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2. 设随机变量服从正态分布,且,则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服从正态分布,且,
则,且,
所以.
故答案为:.
13. 用模型拟合一组数据,令,将模型转化为经验回归方程,则______.
【答案】
【解析】因为,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
令,可得,又,
所以,,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14. 抛掷一校质地均匀的正四面体骰子(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底面的点数为1记为事件,抛掷次后事件发生奇数次的概率记为,则______,______.
【答案】① ②
【解析】抛掷1次后事件A发生奇数次,只能是发生1次,;
抛掷n次后事件A发生,
抛掷n次后事件A发生奇数次的概率记为
当为偶数时,,
当为奇数时,,
构造二项式
,
令,
,
令,
,
两式做差得,
可得,
因为,
所以.
故答案为:;.
四、解答题:本题共5小题,共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 已知函数.
(1)当时,求的极值;
(2)讨论的单调性.
解:(1)当时,则,
可知的定义域为,且,
令,解得;
令,解得;
可知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
所以的极大值为,无极小值.
(2)由题意可知:的定义域为,
且,
若,则,可知在内单调递减;
若,令,解得;
令,解得;
可知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
综上所述:若,在内单调递减;
若,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
16. 小华同学设置手机密码的六位数字时,准备将的前6位数字(1,1,3,4,5,9)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设置.
(1)记事件:相同的数字相邻,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2)记事件:相同的数字不相邻,求事件发生的概率;
(3)记事件:相同数字不相邻,且相同数字之间只有一个数字,求在事件发生的条件下,事件发生的概率.
解:(1)依题意,在事件中,要求两个1需相邻,故只需要将其看成一个元素与另外四个数字全排即可,
有种方法,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
(2)在事件中,要求两个1不能相邻,故只需先将这两个1对另外4个数字产生5个空中进行插空,
再对这四个数字进行全排即可,有种方法,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
(3)在事件中,要求相同数字不相邻,且相同数字之间只有一个数字,
故只需先在3,4,5,9中选出1个数字放在两个1之间,再看成1个元素,与另外3个元素共4个元素全排即可,
有种方法,由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可得:,
由条件概率公式可得,.
17. 如图,在正方体的顶点处各挂一盏灯笼,每秒有且只有一个顶点处的灯笼被点亮,下一秒被点亮的灯笼必须与上一个顶点相邻(在同一条棱上),且每个相邻顶点的灯笼被点亮的概率相同,下一盏灯笼被点亮上一盏自动熄灭.若初始亮灯点位于点处,第秒亮灯点在底面上的概率为.
(1)求和的值;
(2)推测与的关系,并求出的表达式.
解:(1)依题意第一秒灯点等可能的在顶点、、处,其中在底面上的顶点为、,所以,
第一秒灯点在顶点为、处(概率为),第二秒灯点在底面上的概率为;
第一秒灯点在顶点为处(概率为),第二秒灯点在底面上的概率为;
所以第二秒灯点在底面上的概率;
(2)第秒亮灯点在底面上的概率为,
在底面上的概率为,
所以,
所以,所以是以,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所以,则.
18. 已知函数(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1)设直线为曲线的切线,记直线的斜率的最大值为,求的最大值;
(2)已知,设求证:.
解:(1)由题意可知:的定义域为,且,
令,则的定义域为,且,
因为,令,解得;令,解得;
可知在内单调递增,在内单调递减,
则的最大值为,
可知,且在内单调递减,
所以的最大值为.
(2)由已知,则,
由(1)可知:在内单调递增,
且,
可知;
又因为在内单调递减,且,
可知;
且,
令,则,
可知在内单调递减,则,
即,
所以.
19. 某省高考自2024年起数学考试多选题(题号9~11)的计分标准是:每道题满分6分,全部选对得6分,部分选对得部分分(若某道题正确选项为两个,漏选一个正确选项得3分;若某道题正确选项为三个,漏选一个正确选项得4分,漏选两个正确选项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每道多选题共4个选项,正确答案是选两项或选三项.统计规律显示:多选题正确答案是“选两项”的概率是,没有同学选四项.甲、乙两个同学参加了考前模拟测试,已知两同学第9题选的全对,第10~11题还不确定对错.
(1)假设甲同学第10题随机选了两个选项,第11题随机选了一个选项,求甲同学这三道多选题(满分18分)所有可能总得分的中位数;
(2)假设第10题正确答案是“选两项”,若乙同学不知道是“选两项”,随机选该题的选项(既没空选也没选四项,所有选法等可能),求乙第10题得0分的概率;
(3)第11题甲同学采用“随机猜一个选项”的答题策略,乙同学采用“随机猜两个选项”的答题策略,记甲同学该题的得分为X,乙同学该题的得分为Y,试比较两同学得分的平均值的大小.
解:(1)因为第9题得6分,第10题得分可能是0,4,6分,第11题得分可能是0,2,3分,因此总得分可能有以下情形:6+0+0=6,6+0+2=8,6+0+3=9,6+4+0=10,6+4+2=12,
6+6+0=12,6+4+3=13,6+6+2=14,6+6+3=15,
故总得分只有:6,8,9,10,12,13,14,15共8个得分,
所以总得分的中位数是;
(2)因为乙同学既没空选也没选四项,则选一项且不得分有种选法,
选两项且不得分有种选法,选三项且不得分有种选法,
这道题的总选法有:种,
所以;
(3)若第11题正确答案是“选两项”,则的取值为0,3,的取值为0,6,
且,,,;
若第11题正确答案是“选三项”,则的取值为0,2,的取值为0,4,
且,,,;
记“选两项”和“选三项”时,与的平均值分别为和,
则
因为第11题正确答案是“选两项”的概率是,所以正确答案是“选三项”的概率也是,
所以,
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共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肇庆市高二(下)期末数学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广东省肇庆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共27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