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3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风暴潮是强风或气压骤变对海面作用引起海水堆积,使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可分为由台风引起的台风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类。风暴潮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至上千米,持续时间从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我国风暴潮发生的时空特征推测,正确的是( )
A.夏秋季节发生概率小B.河口地区发生概率小
C.农历月初发生概率大D.平直海岸发生概率大
2.下列关于风暴潮带来的影响和防范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A.淹没房屋——远离海岸建房B.冲毁堤岸——建设防护林带
C.影响交通——建设地下交通D.海水入侵——经常疏通河道
【答案】1.C 2.B
1.温带气旋多在春、秋季节,台风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夏秋季节我国盛行东南季风,有利于沿岸地区海水堆积,夏秋季风暴潮发生概率大,A错误;喇叭型河口和曲折河岸有利于海水堆积,河口处河水与海水交汇,有利于海水堆高,BD错误;每月月末、月初和十五前后,天文大潮如果叠加风暴,利于风暴潮形成,C正确。
2.风暴潮带来的堆高海水和风浪对沿岸地区影响大,可能会冲毁堤岸等,但影响时间只有几小时到几天,范围只有几十米至上千米,最有效的防范应对措施是修建防护林和防波堤、加强监测和预报、建立应急机制,减少风暴潮发生时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B正确;远离海岸建房、建设地下交通不切实际,AC错误;疏浚河道对于缓解海水入侵的作用较小,D错误。
【点睛】风暴潮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气象海啸”、“风潮”等,它是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其影响的范围一般为数十至上千米,持续的时间达几小时到上百小时不等。
某年农历八月初一,受台风影响,我国东南沿海普遍出现了1~3米的风暴潮,浙江鳌江站测得最高潮位6.9米,创下该站最高潮记录。下图为“台风及风暴潮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图中,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区域位于( )
A.甲B.乙C.丙D.丁
4.鳌江站潮位创历史新高,主要是因为鳌江( )
A.位于台风眼B.恰逢天文大潮C.盛行离岸风D.突发地质灾害
【答案】3.D 4.B
3.受风暴潮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应是受海洋吹向陆地的迎风面(向岸风)影响,且风力强劲。台风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强烈的低压天气系统,四周的气流向台风中心涌入,丁地位于陆地,当台风中心到丁地时,丁地气压低,气流由东侧和南侧的海洋向陆地吹来,携带大量海水从而导致风暴潮影响严重,D正确;甲乙丙三地均在海洋,受风暴潮影响较小,ABC错误。
4.当日为农历八月初一,而农历初一时,太阳地球和月球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潮力就会作用于同一方向,海水的涨落必然增大,会出现天文大潮。鳌江站在此日受台风影响形成风暴潮,有恰逢天文大潮,所以潮位创历史新高,B正确;台风眼处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不利于形成大潮,A错误;离岸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不利于形成大潮,C错误;潮位高低与地质灾害关联不大,D错误。
5.我国的生物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巨大,下列关于我国生物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华北地区常见的农作物害虫有蝗虫、棉铃虫等
B.内蒙古草原鼠害严重,造成森林破坏
C.洪涝灾害会诱发蝗灾、鼠灾
D.松林线虫、松毛虫严重危害福建樟树
5、A 华北地区属于半湿润地区,春旱较严重,主要的农作物害虫有蝗虫、棉铃虫等,干旱会诱发蝗灾、鼠灾。A正确。内蒙古草原鼠害严重,造成草原破坏,B错误。干旱灾害会诱发蝗灾、鼠灾,C错误。松林线虫、松毛虫严重危害东北的针叶林,福建樟树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错误。
目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在1平方米的范围内就有十几个被老鼠掏空的洞。被鼠类危害过的草地变成了“鼠荒地”,草皮遭到严重破坏,草场退化甚至沙化。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作为地表生态屏障的草皮,原本就是在冻土地带勉强成活,而现在一只青海田鼠一年就要吃掉60公斤的鲜草。如不及时治理鼠害,藏羚羊、藏原羚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的生存环境和保护区的生态链条都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6.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 )
A.过度放牧B.滥捕使鼠类的天敌减少
C.全球气候变暖,鼠类生存环境改善D.开采矿产资源,破坏地表
7.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 )
A.田鼠B.草原鼠C.林鼠D.家栖鼠
【答案】6.B 7.B
6.本题考查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鼠害严重的原因主要是滥捕鼠的天敌,使鼠类大量繁殖。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7.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植被主要为草地,气候干旱,所以该鼠类应属于耐旱的草原鼠。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蝗灾,是指蝗虫引起的灾变。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产品完全遭到破坏,引发严重的经济损失以致因粮食短缺而发生饥荒。蝗虫趋水喜洼,含水量在10%~20%的裸露土地最适合蝗虫产卵,蝗灾往往和严重旱灾相伴而生,由干旱地方成群迁往低洼易涝地方。有所谓"旱极而蝗"、"久旱必有蝗"之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 )
A.东北平原B.长江中下游平原C.黄淮海平原D.珠江三角洲
9.蝗灾爆发的原因可能是( )
①降水丰沛,利于蝗虫繁殖 ②生态脆弱,蝗虫缺乏天敌
③地表干旱,土壤中蝗虫卵大量存活 ④植被覆盖率高,食物充足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答案】8.C 9.B
8.蝗灾多发生在气候旱涝频繁,又有大面积湖滩、海滩、河滩的地区,黄淮海平原最符合这些条件,故C项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雨季长,不利于蝗虫的繁殖,故B项错误;珠三角地区,气候湿润多雨,对蝗虫的生长不利,故D项错误。
9.蝗灾爆发时一般旱涝不均,降水变率较大,降水丰沛,滩涂湿地水位高,不利于蝗虫繁殖,①错误。生态脆弱生态系统失衡,蝗虫缺乏天敌,易出现过度繁殖,②正确。地表干旱,土壤中蝗虫卵大量存活,利于繁殖,③正确。如果植被覆盖率高,食物充足不易发生大规模迁移,蝗灾较弱,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
近年来,我国外来物种种数大增,有些物种在新环境中急剧繁殖扩散,严重危害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图为“我国各省级行政区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的总体分布格局是( )
A.高寒及荒漠地区多B.边境省级行政区比较多
C.面积大的省级行政区较多D.东部由低纬向高纬减少
11.外来入侵植物的危害主要是使当地( )
A.水土流失多发B.河流水量锐减
C.生物多样性减少D.洪涝灾害多发
12.云南是外来入侵植物种数最多的省份之一,也是我国的“植物王国”,下列自然带不易在云南发现的是( )
A.高寒荒漠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C.热带季雨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答案】10.D 11.C 12.D
10.由图可知,外来入侵植物种数在我国面积大的省区较少;边境省区中的西藏、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省区少于大部分内陆省区;高寒及荒漠省区(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较少;而受气候影响,东部外来入侵植物种数由低纬向高纬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11.外来入侵植物挤压当地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其主要危害主要是使当地生物多样性减少,C正确;外来入侵植物可能使当地植被覆盖率提高(但植被种类减少),水土流失并不会多发,植被的涵养水源作用使得河流的径流量趋于平稳,其径流量既不会锐减,洪涝灾害也不会多发,ABD错。
12.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为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的自然带,在云南没有分布。故D正确,A、B、C错误。
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海啸是典型的海洋灾害。深海海底强烈浅源地震、火山喷发及其诱发的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地形的突然变化往往引发大洋水体波动,当波动的大洋水体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形成巨大的“水墙”侵入海岸带,形成海啸。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爪哇岛一带海底地震频发,1976年以来共发生6次由海底地震引发的海啸,损失巨大。下图为上述6次海啸的地震震级及震中分布。
(1)图示区域海底地震频发但极少引发海啸,推测其可能原因。
(2)说明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的海底地形在海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解释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沿海地区在当地历次海啸发生时损失较大的原因。
13、【答案】(1)大部分地震震级较小(释放能量较少);部分地震发生在浅海海底;部分地震为深源地震等。
(2)海底地形高差大,海底地震易诱发海底滑坡、坍塌,继而导致水体波动;近海海水深度急剧减小(缺乏相对宽广的大陆架),可迅速降低海水传播速度,振幅陡涨,加大海啸“水墙”高度。
(3)(部分地区)人类活动较为密集;海啸预警系统不完善,预警时间短;民众防灾意识淡薄;政府救灾能力不足等。
【详解】(1)图示海域地处板块交界处,地震频发,但极少引发海啸,根据材料,深海海底强烈浅源地震、火山喷发及其诱发的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地形的突然变化往往引发大洋水体波动,当波动的大洋水体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形成巨大的“水墙”侵入海岸带,形成海啸。由于大部分地震震级较小(释放能量较少);深海海底强烈浅源地震易引发海啸,浅海地震不易引发海啸,图示区域海底地震频发但极少引发海啸,可能是部分地震发生在浅海海底;部分地震为深源地震等。
(2)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海底地形高差大,海底地震易诱发海底滑坡、坍塌。根据材料,海底滑坡、坍塌等海底地形的突然变化往往引发大洋水体波动,当波动的大洋水体接近近岸浅水区时,波速变小,振幅陡涨,形成巨大的“水墙”侵入海岸带,形成海啸。海底滑坡、坍塌会导致水体波动;近海海水深度急剧减小(缺乏相对宽广的大陆架),可迅速降低海水传播速度,振幅陡涨,加大海啸“水墙”高度。
(3)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苏门答腊岛—爪哇岛西侧及南侧沿海地区城市分布较多,人类活动较为密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印度尼西亚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技术水平不发达,海啸预警系统不完善,预警时间短,不能及时对自然灾害进行监控,从而不能及时的向民众发布警示;由于民众的科学文化水平较低,防灾意识淡薄;政府救灾能力不足等,导致历次海啸发生时损失较大。
提升综合练
江淮气旋通常是指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的锋面气旋,其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当其进入黄海和东海后会影响渤海海域,使渤海海域产生风暴潮。下图为江淮气旋的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江淮气旋多发生在( )
A.1—2月B.3—4月C.6—7月D.11—12月
2.图示时间,甲、乙、丙、丁四地受渤海风暴潮影响最大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答案】1.C 2.D
1.由材料可知,江淮气旋形成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密切相关。根据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可知,1—2月锋面雨带还没有登陆我国陆地,加上江淮地区气温较低,因此锋面气旋活动少,A错误;3—4月锋面雨带尚在华南地区,长江流域锋面气旋活动较少,B错误;6—7月随着锋面雨带向北移动,江淮地区多锋面气旋活动,C正确;11—12月江淮地区开始受冷高压控制,气温降低,锋面气旋活动较少,D错误。
2.等压线图中,近地面风由高压吹向低压,并受地转偏向力作用发生偏转。由图可知,甲地吹离岸风,不能导致风暴潮,A错,乙、丙、丁三地吹迎岸风,但丁地附近等压线密集,风速大,导致风暴潮可能较大,故受风暴潮影响最大,BC错,D对。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4.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
A.①②B.②④C.①②③D.③④
【答案】3.B 4.D
3.根据所学知识,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历时较短,破坏程度发,图中①历时最短,只有几秒,可知为地震。火山是地球内部岩浆喷出的现象,一般历时几个小时,对应图中的②。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洪涝历时变化较大,可为几个小时,也可达十几天之久,对应图中的③。干旱通常指淡水总量少,不足以满足人的生存和经济发展的气候现象,一般是长期的现象,持续时间可达数年之久,对应图中的④。综上所述,B正确,排除A、C、D选项。故选B。
4.根据所学知识,蝗虫主要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主要以植物的枝干和叶为食物。 蝗灾主要是由干旱灾引起的,干旱的环境对它们繁殖、生长发育和存活有许多益处。故蝗灾的发生与气候有关,洪涝和干旱均为气象灾害,即③和④,D正确。火山、地震均为地质灾害,与蝗灾的形成无关,A、B、C选项错误。
【点睛】蝗灾的形成条件:在干旱年份,由于水位下降,土壤变得比较坚实,含水量降低,且地面植被稀疏,蝗虫产卵数大为增加。且在干旱年份,河、湖水面缩小,低洼地裸露,也为蝗虫提供了更多适合产卵的场所;干旱环境生长的植物含水量较低,蝗虫以此为食,生长的较快,而且生殖力较高;干旱引起爆发性迁徙,由干旱地方成群迁至低洼易涝地方生存。
沙漠蝗主要分布在北非、中东和西南亚的炎热沙漠地带,在降水充足等合适的天气条件下蝗虫数量会大量增加。2019年12月以来,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场沙漠暴雨。下图为沙漠蝗分布和迁徙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本次蝗灾的形成过程为( )
A.气候干旱→蒸发加剧→土壤缺水→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
B.气候异常→降水偏多→利于产卵→繁殖加快→向周边迁徙
C.气候异常→风力增大→向周边迁徙→繁殖加快→虫卵增多
D.气候干旱→河流断流→土壤缺水→繁殖加快→虫卵增多
6.沙漠蝗灾的危害主要由( )
①大量物种灭绝 ②引发森林火灾③造成生态破坏 ④威胁粮食安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本次沙漠蝗灾对我国影响较小的主要原因有( )
①高山高原的阻挡,难以飞跃②沿途天敌众多,迁徙繁殖困难
③距繁殖地距离遥远,存活率低④我国西南气候湿热,生境差异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5.B 6.D 7.B
5、材料信息表明,2019年12月以来,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源头可追溯到2018年发生在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两场沙漠暴雨。由此表明,本次蝗灾的形成过程为当地气候异常,阿拉伯半岛南部干旱地带出现降水偏多天气,沙土中水分含量增多,利于蝗虫产卵,在干旱的背景下繁殖加快,蝗虫数量地大量增加,由沙漠蝗流动性强,向周边迁徙,使得非洲东北部的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索马里等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沙漠蝗虫灾害。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6、沙漠蝗灾发生后,对农田作物和绿色植被有较大损害作用,但不会导致大量物种灭绝,①不符合题意;蝗灾发生后,植被的叶子容易被蝗虫吞食,但不会直接引发森林火灾,②不符合题意;蝗灾发生后,植被的叶子容易被蝗虫吞食,树木和草场遭受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破坏,③符合题意;一旦发生蝗灾,大量的蝗虫会吞食禾田,使农作物完全遭到破坏,粮食大量减产,引发粮食短缺,威胁粮食安全,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7、本次沙漠蝗灾源头在阿拉伯半岛南部,这里与我国有高山高原的阻挡,蝗虫难以飞跃到达我国,使得对我国影响较小,①符合题意;沙漠蝗虫与本土飞蝗不同,本身会分泌有毒物质,食用之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视物模糊等不良反应,就连他们的天敌鸟类也不爱吃它,因此沿途天敌众多不是对我国影响较小的原因,②不符合题意;图中信息表明,沙漠蝗寿命为3~5个月,沿途还可以不断繁殖更新,飞行速度可达每日159千米,飞行可达1万多千米,因此距繁殖地距离遥远、存活率低不是对我国影响小的主要原因,③不符合题意;沙漠蝗虫适合在干旱环境下生存,而离源头较近的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热,与沙漠蝗虫的生存环境差异大,因此本次沙漠蝗灾对我国影响较小,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019年1月,我国云南省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这是一种原产于美洲大陆的杂食性害虫,成虫喜食玉米,可在几百米的高空中借助风力进行远距离定向迁飞,每晚可飞行100千米,啃完一片地后可以迅速迁移到下一片地,是农作物的大敌。草地贪夜蛾适宜发育温度为11~30℃。下表为草地贪夜蛾在我国危害情况,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8.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迁飞的方向是( )
A.自南向北B.自东向西
C.先向北再向东D.先向东再向北
9.4月,农业专家提出虫情有进一步向北蔓延的危险,5月中旬将扩展至长江流域;6-7月份可能迁至华北、东北等地区。专家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有( )
①进入夏季全国普遍高温②夏季风势力强,北涝南旱
③自南向北降水逐渐增多④北方玉米逐渐进入生长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8.D 9.B
8.由表格中信息可以判断,草地贪夜蛾在我国迁移从云南到广西,再到广东,最后到达湖南,在我国迁飞的方向是先向东再向北。故选D。
9.对于组合类选择题可以用排除法,从材料可以看出,虫情的蔓延是与雨季有关,进入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适合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①正确;专家做出判断的依据并非夏季风势力强,并没有证据表明该年份夏季风势力强,②错误。我国的降水是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③错误;夏季我国南北普遍高温,6-7月份北方玉米逐渐进入生长期,温度较高加上食物来源充足,可能会出现虫情,④正确,故选B。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荷兰(左图)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展,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在洪水和海浪的夹击下,无数房屋被毁,数千人丧生,数万人流离失所。
材料二:菲律宾(图右)每年都要遭遇大约20次台风,莱特岛是菲律宾遭受台风和地质灾害的重灾区之一。长期以来,莱特岛居民在附近的山上乱砍滥伐。2006年2月,当地连续两周暴雨,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导致数百人丧生,千余人失踪。
(1)据材料一分析该次风暴潮危害严重的原因。
(2)从地理位置角度分别说明荷兰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的原因。
10、【答案】(1)地势较低,易受风暴潮影响,强风且适逢涨潮,风暴潮强度大;出现在夜间,大部分居民已入睡;荷兰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经济损失大。
(2)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荷兰地处大西洋沿岸,地势较低,常遭受风暴潮袭击,说明地势低,容易收到风暴潮的冲击;1953年1月31日夜间至2月1日凌晨,荷兰遭遇由强风引发的风暴潮,适逢涨潮,水位异常抬升,有些地方浪高接近7米,风暴潮强度大;夜间持续的暴雨导致河水泛滥,人们已入睡,没有察觉,疏于防范,没有足够的逃生时间;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发达国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风暴潮带来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大。
(2) 风暴潮是强烈的大气扰动,是热带气旋(台风、飓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处于盛行西风控制区,属于向岸风,风力强劲,故常受风暴潮影响;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菲律宾位于副热带海区太平洋西岸,夏季海水温度高,极易形成台风,故菲律宾常受台风影响。
省份
滇
桂
粤
湘
首次确认发生时间
1月11日
3月上旬
4月23日
4月26日
覆盖区域
63个县
43个县
16个县
1个县
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3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3课时精练</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蝗灾爆发的原因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天气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天气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