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2课时课后测评
展开干旱灾害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且有逐年加剧之势。据统计,我国自然灾害中85%为气象灾害,而干旱灾害占气象灾害的50%左右。下图为我国各区域干旱状况的动态变化统计图(1949~1990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949~1990年间,干旱影响面积和成灾面积增加最明显的是( )
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2.下列地区与干旱多发季节对应正确的是( )
A.华南地区春季B.华东地区夏季C.华北地区秋季D.东北地区春季
3.我国华南地区干旱成灾面积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数量多B.地广人稀C.水利设施完善D.地形起伏较大
【答案】1.A 2.B 3.C
1.读图并结合图例可知,1949—1990年干旱影响面积和成灾面积增加最明显的是东北地区,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根据所学可知,华南地区3、4月份受锋面雨带影响,降水较多,干旱较少发生,A错误;华东地区夏季梅雨过后受副高控制,多伏旱,B正确;华北地区春季蒸发旺盛,降水少,多春旱,C错误;东北地区春季多季节性积雪融水,干旱较少发生,D错误。
3.我国华南地区河流较多,水源充足,且经济较发达,水利设施完善,故成灾面积较小,C正确;城市数量多少与干旱成灾面积关系很小,A错误;华南地区地狭人稠,人口密度大,B错误;华南地区以平原、丘陵为主,地势起伏相对较小,D错误。
相关系数(r)是反映变量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1,1]。Irl越大,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高;Irl越接近0,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越低。下表为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与不同时段降水的相关系数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关于表中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秋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B.夏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C.春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
D.冬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没有影响
5.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 )
A.农业用水量大B.生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
C.夏季风不稳定D.终年高温,蒸发强烈
【答案】4.B 5.C
4.由材料可知,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变量间的相关程度越高。读表可知,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与夏季降水的相关系数绝对值最大,故夏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农业受灾面积影响最大,B项正确,A、C项错误;冬季降水对安徽省旱灾受灾面积有影响,但影响较小,D项错误。故选B。
5.安徽省属于季风气候区,当夏季风强时,降雨多,易形成洪涝灾害;当夏季风弱时,降雨少,易形成旱灾,C项正确。农业用水量大、生产生活用水浪费严重不会引起旱涝频繁;该地夏季高温,不是终年高温,ABD错误。故选C。
飓风是形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强热带气旋(大气做强烈的旋转辐合上升运动),伴有强风和暴雨。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和地转偏向力等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墨西哥湾沿岸平原经常受到来自北大西洋飓风的影响,墨西哥湾水温比同纬度大西洋高出2~3℃,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强度有显著变化。下图为墨西哥湾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飓风在经过墨西哥湾时的强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
A.增强 水温高增温明显B.增强 地转偏向力增强
C.减弱 下垫面摩擦力大D.减弱 地转偏向力减弱
7.飓风登陆后,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最易发生的灾害是( )
A.地震B.滑坡C.泥石流D.洪涝
【答案】6.A 7.D
6.由材料可知,广阔的洋面、充足的热量和地转偏向力等是飓风形成的关键条件。当飓风经过墨西哥湾时,由于墨西哥湾海水温度较高,故强度会增加,A正确。因为下垫面依旧是海洋,摩擦力保持不变,C错误;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飓风强度,B、D错误。
7.墨西哥湾沿岸平原地势比较低平,排水不畅,飓风登陆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因此在墨西哥湾沿岸平原最易发生的灾害是洪涝,D正确。滑坡和泥石流多发于山区,B、C错误。飓风不会诱发地震,A错误。故选D。
【点睛】洪涝,指因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的现象,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破坏农业生产以及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其影响是综合的,还会危及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影响国家的长治久安等。
2022年10月12日,某天气系统影响日本,造成了重大损失。下图为该天气系统经过的部分地点及经过时的中心气压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该天气系统( )
A.近地面水平方向呈顺时针旋转B.垂直方向上升,高空辐合
C.强度先逐渐增强之后逐渐减弱D.先向东南,后向东北移动
9.该天气系统过境日本时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有( )
①寒潮②泥石流③洪涝④海啸⑤狂风
A.①⑤B.②③C.②④D.③⑤
【答案】8.C 9.B
8.读图可知,该天气系统开始位于西北太平洋热带海域,先向西南,后向西北,再向东北方向运动,移动过程中,中心附近气压先迅速降低后逐渐增强,由此推断该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热带气旋(台风),其近地面水平方向气流呈逆时针旋转,A错误;垂直方向上,中心附近空气上升,高空气流辐散,B错误;中心附近气压先迅速降低后逐渐增强,表明其强度先逐渐增强之后逐渐减弱,C正确;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最后又向东北方向运动,D错误。故选C。
9.该天气系统为热带气旋而不是寒潮,①错误;海啸是由于海底地震引发,④错误;该天气系统到达日本时其势力已经有所减弱(表现为中心附近气压上升),其气压梯度有所减弱,因此不会出现狂风天气,⑤错误;该低压系统经过日本时会带来丰沛的降水,可能诱发洪涝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②③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年寒潮路径及等次数线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0.与南京相比,成都几乎不受寒潮影响的原因是( )
A.受西南季风影响B.海拔更低
C.山地阻挡冷空气D.纬度更低
11.寒潮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其主要有利影响包括( )
A.导致土壤结冰,利于农作物过冬B.减少病虫害,提高来年农产品质量
C.缩短农作物生长期D.气温降低,家畜免疫力降低
【答案】10.C 11.B
10.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成都位于四川盆地,北边有秦岭和大巴山阻挡寒潮,受寒潮影响较小,C正确;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西南季风已经消失或还没有生成,A错误;成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而南京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平原中,成都海拔较高,B错误;图中显示,成都和南京纬度相近,D错误。故选C。
11.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提高来年农产品质量,B正确;寒潮导致土壤结冰,会冻伤农作物的根系,不利于农作物过冬,A错误;缩短农作物生长期不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C错误;寒潮导致气温降低,家畜容易染病,免疫力下降,对牲畜产生不利影响,D错误。故选B。
【点睛】寒潮是一种大型天气过程,会造成沿途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大风和风雪天气,由寒潮引发的大风、霜冻、雪灾、雨凇等灾害;低温能导致作物霜冻害、河港封冻、交通中断灾害,常会给工农业带来经济损失;大风灾害,会影响牧业生产;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寒潮也有有利影响,如寒潮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最有效的天然“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
京津冀地区北靠燕山山脉,南面平原展布,西倚太行山,东临渤海湾,地貌类型复杂多样,是寒潮入侵我国北方地区的必经之地,极端低温事件频发。下图为1961~2017年京津冀地区寒潮年平均发生频次空间分布图(单位: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影响京津冀地区寒潮发生频次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建筑物高度 ②地形 ③地表植被状况 ④距寒潮源地远近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2.京津冀地区寒潮对农业危害最大的月份是( )
A.1月B.3月C.7月D.12月
【答案】12.C 13.B
1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津冀地区距离冬季风源地近的西北地区,寒潮发生频次高,距离冬季风源地远的地区,寒潮发生频次低,所以距寒潮源地远近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寒潮发生频次分布的主要原因,④正确;京津冀地区北靠燕山山脉,山地地形能够阻挡冷空气南下,使得北部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高、南部地区寒潮发生的频次低,所以地形也是影响京津冀地区寒潮发生频次分布的主要因素,②正确,C正确;建筑物高度和地表植被状况对寒潮的影响不大,①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1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月和12月是冬季,气温低,此时的农作物较少,所以寒潮对农业的危害小,A、D错误;7月是夏季,气温高,不易发生寒潮,C错误;3月气温开始回升,农作物开始生长,当寒潮爆发时对农业的危害最大,B正确。故选B。
【点睛】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1)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中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2)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中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3)东路: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中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4)东路加西路:东路冷空气从河套下游南下,西路冷空气从青海东南下,两股冷空气常在黄土高原东侧,黄河、长江之间汇合,汇合时造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接着两股冷空气合并南下,出现大风和明显降温。
图为某日长江流域主要汛区水情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日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 )
A.吉安B.长沙C.南昌D.仙桃
17.长江干流易发生特大洪水的最主要自然原因是( )
A.地形平坦,排水不畅B.围湖造田,湖泊变小
C.气候异常,暴雨过大D.河道淤积,水位抬高
【答案】14.D 15.C
14.警戒水位是可能发展成水灾的水位,实时水位即实际水位,因此图中各地实时水位和警戒水位相比,实时水位越高,则越有可能发展成水灾,防汛任务越艰巨。据图可知,吉安、南昌的实时水位远小于其警戒水位,防汛任务最轻松,A、C错误;长沙实时水位超越其警戒水位0.7m,仙桃实时水位超越其警戒水位1.73m,所以该日防汛任务最艰巨的地点是仙桃,B错误、D正确。故选D。
15.长江干流易发生大洪水,与河道特征、支流分布状况、流域内的地形、湖泊状况和植被情况等自然因素有关,但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流域内因气候异常,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围湖造田、湖泊变小,河道淤积、水位抬高会加剧洪灾,但不是最主要的原因。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长江洪涝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长江流域降水集中,多暴雨(强度大)。2、水系:流域面积大,南北支流及干流同时进入汛期;中游河道弯曲,泥沙淤积,泄洪不畅。3、地形:流经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人为原因——1、中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植被涵养水源作用减弱,水土流失使下游淤积加重。2、中下游围湖造田——湖泊调节径流能力减弱,蓄洪、防洪能力下降。
提升综合练
某年我国华北地区出现了入冬以来范围最广、强度最大的一次寒潮降雪过程。针对此次降雪过程,河北等省开展了人工增雪作业,以缓解次年春季的旱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我国华北地区春季旱情严重,其原因有( )
①气温回升,积雪消融 ②农业活动需水量大
③大风频繁,蒸发旺盛 ④春季降水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华北地区3月的寒潮危害性大于1月的寒潮,主要原因是3月( )
A.寒潮发生时气温较低B.为华北地区主要农作物生长期
C.寒潮带来干旱天气D.多发生沙尘暴
1.D 2.B
1.春季气温回升,积雪消融增加了土壤水分,不会导致旱情严重,但华北地区春季一般没有积雪融水,①错误;春季,华北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导致旱情严重,②正确;春季大风频繁会导致蒸发强烈,土壤水分减少,旱情加重,③正确;春季降水少,会加重旱情,④正确。综上所述,②③④正确,故选D。
2.1月比3月冷,1月寒潮发生时气温一般较3月低,A错误;3月华北平原冬小麦已经返青,寒潮对小麦生长危害大,B正确;寒潮常伴有雨雪天气,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干旱,C错误;寒潮对华北平原的危害主要针对农业,3月寒潮可能给华北平原带来沙尘暴,但此时沙尘暴对农业的危害一般小于寒潮,D错误。故选B。
下图为2022年11月2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低压中心为当年第22号台风“尼格”(3日凌晨在广东省珠海市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7级)。完成下面小题。
3.受台风“尼格”影响,下列区域图示时刻风力较大的是( )
A.台湾海峡B.粤北山区C.琼州海峡D.三沙海域
4.未来2-3天里,台风“尼格”对我国广东地区的影响最可能是( )
A.气温剧变导致流感盛行B.沿海地区风暴潮将加剧
C.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D.珠江三角洲泥石流频发
【答案】3.A 4.C
3.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读图可知,图中台湾海峡等压线较密集,风力较大,A正确;粤北山区、琼州海峡、三沙海域等压线较稀疏,风力较小,BCD错误。故选A。
4.未来2~3天里,台风“尼格”将继续向西北方向移动,3日凌晨在广东省珠海市登陆,给广东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的灾害。台风是热带气旋,气温不会剧变,A错误;台风已经过境,沿海地区风暴潮将减弱,B错误;台风带来强降水,部分地区旱情得到缓解,C正确;珠江三角洲是平原,不易发生泥石流,D错误。故选C。
寒潮是来自较高纬度地区的寒冷空气,在特定的天气形势下迅速加强并向中低纬度地区侵入,造成沿途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大风和雨雪天气。下表为我国1951~2020年寒潮次教逐月分布情况。完成下面小题。
5.寒潮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是( )
A.春末夏初B.夏末秋初C.秋末冬初D.冬末春初
6.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 )
A.热力高压B.动力高压C.暖性高压D.极地高压
7.下列地区的种植业,受冬季寒潮天气影响最小的是( )
A.东北平原B.长江三角洲C.江汉平原D.珠江三角洲
【答案】5.C 6.A 7.A
5.由下表为我国1951~2020年寒湖次教逐月分布情况可以看出,11和12月的寒潮数量最多,故寒潮出现频率最高的季节是秋末冬初,C正确、ABD错误。
6.侵入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冬季亚洲高压,其形成原因主要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的热力高压,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东北平原冬季种植业处于休耕状态,受寒潮影响较小,而其他地区或多或少都有作物处于种植状态中,受影响较大,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融雪洪水灾害由大量的积雪快速融化引起,可分为雨雪混合型(简称“混合型”) 洪水灾害和升温融雪型(简称“升温型”)洪水灾害,融雪洪水中常夹杂着冰凌和融冰。下表示意1900—2020年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频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下列地区中,融雪洪水灾害多发的是( )
A.尼罗河流域B.中南半岛C.北冰洋沿岸D.亚洲中部
9.春季与秋季融雪洪水灾害频次差异大,主要是因为( )
①春季地表积雪较多 ②气温变化趋势不同
③秋季气温低于春季 ④ 秋季雨水少于春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一般认为,混合型洪水比升温型洪水破坏力更强,其理由最可能是( )
A.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B.雨水的流动性比积雪融水强
C.积雪面雨水会加速积雪消融D.混合型洪水中有冰凌和融冰
【答案】8.D 9.A 10.C
8.从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北半球融雪洪水灾害主要分布在30°~60°N的中纬度地带,以40°~50°N最多。尼罗河流域、中南半岛主要位于低纬度地带,排除AB;北冰洋沿岸主要位于高纬度地带,排除C;亚洲中部位于中纬度地区,冬季较寒冷,多高海拔山地,冬季有大量积雪,春季升温快,因此多融雪洪水灾害,D符合题意。故选D。
9.表格数据表明,春季的融雪洪水灾害频次远大于秋季,这主要是因为经过冬季积累,春季地表积雪多,且春季处于升温趋势,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而秋季经过春夏季的融雪,地表积雪少,且秋季处于降温趋势,不容易产生融雪洪水灾害,①、②符合题意;秋季气温不一定低于春季,秋季雨水不一定少于春季,且雨水多少与融雪洪水灾害出现关联度不大,③、④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
10.混合型洪水是雪面雨水与融雪洪水混合形成,雪面雨水带来热量并冲击积雪,使得积雪消融速度快,混合型洪水水量大,水位高,因此破坏力更强,C符合题意;表中数据表明,混合型比升温型洪水频次高,但频次高并不能表明单次洪水的破坏力强,排除A;雨水和积雪融水均为液体状态,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流动性差异不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两类融雪洪水中均有冰凌和融冰,排除D。故选C。
【点睛】融雪洪水由积雪融化形成的洪水,简称雪洪,融雪洪水在春、夏两季常发生在中高纬地区和高山地区。影响雪洪大小和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积雪的面积、雪深、雪密度、持水能力和雪面冻深,融雪的热量(其中一大半为太阳辐射热)积雪场的地形、地貌、方位、气候和土地使用情况。
春季降水
夏季降水
秋季降水
冬季降水
相关系数
-0.25
-0.73
-0.35
-0.14
季节
秋季
冬季
春季
月份
9
10
11
12
1
2
3
4
5
寒潮次数
0
19
38
31
20
20
28
31
9
纬度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总计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升温型
混合型
0°~30°N
0
0
0
0
0
0
0
1
0
1
30°~40°N
5
24
25
21
0
1
3
12
33
58
40°~50°N
132
151
10
12
1
5
27
49
170
217
50°~60°N
34
22
3
5
0
0
3
7
40
34
60°~70°N
16
1
0
6
1
0
0
1
17
8
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3课时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3课时课后测评</a>,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蝗灾爆发的原因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3课时精练: 这是一份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优秀第3课时精练</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危害该自然保护区的鼠类属于,我国蝗虫重灾区主要在,蝗灾爆发的原因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中图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4004506_t7/?tag_id=28" target="_blank">第三单元 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避防第一节 常见自然灾害及其成因精品第2课时当堂检测题</a>,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安徽省旱灾频发的主要原因是,该天气系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