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5.1 质量守恒定律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2112/0-17216347237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人教版)九上素养分层提升练:5.1 质量守恒定律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6002112/0-1721634723889/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后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课后练习题,共5页。
知识点1 质量守恒定律
1.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石蜡熔化前后,其质量不变
B.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C.木材在空气中燃烧后化为灰烬,灰烬的质量比木材的质量减小
D.铜丝在空气中加热,生成物的质量比原来铜丝的质量增大
2.在一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分解反应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2∶3D.x的值为4
3.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其中“●”“〇”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请根据图示回答:
(1)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的物质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是氧化物。
(3)参与反应的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________。
(4)从图中还可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1)图A所示实验:在实验前要在锥形瓶底部铺一层细沙,其作用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此实验中气球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过程中,可看到气球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B装置研究质量守恒定律时,实验步骤如下:如图将烧杯放在天平上用砝码调节平衡,然后倾斜烧杯使盐酸与碳酸钠粉末接触,一段时间后再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右,造成天平的指针向右偏转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3)由上述现象可见,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时,若利用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来设计实验,在装置设计方面应做到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2 化学方程式
5.北京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液氢作为燃料,真正做到了零排放、零污染。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eq \(\s\up4(点燃),\s\d4(=)) H20,从中获得的信息错误的是( )
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
B.在点燃条件下,2份质量的氢气和1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份质量的水
C.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D.在点燃条件下,每2个氢气分子和1个氧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6.某同学看到化学方程式H2+Cl2 eq \(\s\up4(点燃),\s\d4(=)) 2HCl,立即想到以下两点。你能想到更多吗?请把你的想法补充到下面的空格中。
①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
②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都是氢元素和氯元素。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优强化练习
7.用如图所示装置及其药品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D.②④
8.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 )
A.C+O2 eq \(\s\up4(点燃),\s\d4(=)) CO2B.2CO+O2 eq \(\s\up4(点燃),\s\d4(=)) 2CO2C.2H2+O2 eq \(\s\up4(点燃),\s\d4(=)) 2H2OD.CH4+2O2 eq \(\s\up4(点燃),\s\d4(=)) CO2+2H2O
9.甲醛是室内装修材料释放出来的污染空气的有毒物质,利用催化剂可消除,如图为该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C.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了D.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关系如图刻度纸所示(例如:丙的质量为5g,丁的质量为3g),充分反应后,在同一张刻度纸上再次记录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刻度线I向左移动16格;刻度线Ⅱ向左移动8格;刻度线Ⅲ向左移动8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化合反应B.丙一定是催化剂
C.反应后丁的质量为8gD.反应生成的乙和丁的质量比为1∶1
素养能力培优
11.[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经历了漫长、曲折的过程。
【实验回顾】1663年,英国化学家波义耳将汞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打开容器盖冷却后称量,得出的结论是物质的总质量增加了,导致波义耳与质量守恒定律失之交臂。
(1)你认为质量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将锡放在密闭容器里煅烧,冷却后在密闭容器里称量,发现总质量和煅烧前没有变化。
1774年,拉瓦锡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得到了与罗蒙诺索夫相同的结论。
【实验重现】九年级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来到化学实验室,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了再次探究,如图是他们设计的实验,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并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1:称量镁条,点燃,待反应结束后,再称量。
实验2:将盛有稀盐酸的小试管放入盛有锌粒的烧杯中称量,然后使稀盐酸与锌粒接触,充分反应后再称量。(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Zn+HCl→ZnCl2+H2( )
实验3:将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小试管放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锥形瓶中称量,然后使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称量。[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NaOH+CuSO4→Cu(OH)2+Na2SO.]
(2)实验1和实验2________(填“符合”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实验________正确反映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3)通过上述实验,可得到的启示: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该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物质种类②元素的化合价③原子种类④分子种类
⑤分子数目⑥原子数目
【参考答案及解析】
夯基知识梳理
1.A 石蜡熔化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
2.C 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8+32+5+4=16+x+5+24,解得x=4;反应前后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催化剂;反应后甲质量增加了16g-8g=8g,是生成物,丁质量增加了24g-4g=20g,是生成物,乙质量减少了32g-4g=28g,为反应物,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一种,生成物是两种,为分解反应;甲、乙两种物质反应前后质量变化之比为(16g-8g):(32g-4g)=2:7。
3.【答案】(1)分解反应 (2)可能 (3)2∶2∶1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合理即可)
【解析】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故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故反应前的物质可能是氧化物;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参与反应的、和的个数之比为2∶2∶1;从图中可以获得的信息有: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元素的种类或原子的种类不变等。
4.【答案】
(1)锥形瓶受热不均而炸裂形成密封装置,平衡装置内外压强,防止瓶塞飞出先膨胀后缩小
(2)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出装置遵循
(3)装置密封
【解析】
(1)实验过程中,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球膨胀,完全反应后氧气被消耗,温度降低,气球缩小。
5.B 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氧气及水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在点燃条件下,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6.【答案】
(1)在点燃条件下,每1个氢分子和1个氯分子反应生成2个氯化氢分子
(2)在点燃条件下,每2份质量的氢气与71份质量的氯气反应生成73份质量的氯化氢
(3)属于化合反应(合理即可)
提优强化练习
7.C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反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食盐与水混合,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8.B A项反应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1∶1∶1;B项反应的条件是点燃,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为2∶1∶2,该反应是化合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8×2):32:(44×2)=7:4:11;C项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为(2×2):32:(18×2)=1:8:9;D项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
9.C 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醛的化学式为CH2O;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生成物丙和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价。
10.D 反应中甲物质的质量减少16g,乙物质的质量增加8g,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丁物质的质量增加8g。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生成物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A不正确;该反应中丙物质的质量没有发生变化,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加反应的杂质,B不正确;反应中生成丁的质量为8g,反应前丁的质量为3g,反应后丁的质量为11g,C不正确;该反应中生成的乙和丁质量都是8g,质量比为1∶1,D正确。
素养能力培优
11.【答案】
(1)氧气参加了反应
(2)符合 3
(3)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4)③⑥
【解析】
(2)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实验1和实验2中由于有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所以质量发生了改变,但都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元素的化合价、分子数目可能改变。的起点,O2、Al2O3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分别为3、2,最后调整Al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为4。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8
32
5
4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6
x
5
24
编号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反应前称重质量
9.6g
212.6g
118.4g
反应后称重质量
16.0g
212.4g
118.4g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练习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用化学符号或名称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元素同步练习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写出下列符号所表示的意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同步训练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