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829/0-17216269581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4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829/0-1721626958173/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3.4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学期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5/16001829/0-172162695823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4节 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
展开1.体会探究牛顿第一定律的方法;
2.能清楚的描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3.知道力和运动的简单关系,理解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回顾预习
1. 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手推小车,小车最终会慢慢停下来,这是因为小车受到了桌面对小车 的作用。
2.力和运动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几位科学家的观点:
(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停下来。如脚踢足球,足球运动,不踢了,足球就会停下来。但我们现在知道,推出去的铅球、踢出去的足球、射出枪膛的子弹等,在力停止作用后,这些物体还要运动。这说明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
(2)伽利略的观点:如果物体在运动中不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 将保持不变。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到任何力的作用,它的运动 将不变,物体将沿原来的 做匀速运动。
(4)原来静止的物体,若不受外力作用,将保持 状态。
(5)牛顿在总结前人结果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 状态或 状态。
三、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步骤:
在水平木板上分别铺上棉布和丝绸,如图所示:让小车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实验表明:
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时受到的阻力越 ,通过的距离越 ,运动的时间越 ,速度减小得越 。
猜想:
假如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时不受任何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将 。
讨论:
(1)在研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为什么每次都用同一辆小车,且要从斜面同一高度上滑下?
(2)发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主要是用了一种什么科学的方法?
(3)从人类发现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
力和运动的关系
运动的物体不需要靠 来维持,力是 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
惯性的应用
问题1:解释下列现象的原因。
1.教师演示惯性球。请同学分析小球为什么不随纸板运动,而停在正下方的凹碗中?(演示时提醒学生主要注意小球,不要集中注意于飞出的纸片)。
2.突然拉动小车时,木块向后倒。
3.小车遇障碍物突然停止时,木块向前倾倒。
四、基础巩固
1.下列情景是为了预防惯性造成危害的是( )
A.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B.溜冰时脚向后蹬地
C.锤头松了向下撞击锤柄D.司机带安全带
2.在下列比赛项目中,有关运动和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头球攻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用力拉弓,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用力向后划水,皮划艇才能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百米冲刺后停下,是因为运动员的惯性消失了
3.公交驾驶员进行驾驶技能比赛时,可通过“一杯水”来考验驾驶员的行车技术。将一杯水静置在公交车的置物台上,司机突然加速时,杯中水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
A.仍保持水平B.将向前溢出
C.将向后溢出D.会溢出,但不能确定溢出方向
4.如图是某同学垫乒乓球时的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板对乒乓球产生的力大于乒乓球对板产生的作用力
B.乒乓球离开板后还能上升是因为球受到了板对它向上的作用力
C.乒乓球离开板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
D.乒乓球在上升到最高点时,如果所有的力消失,它将保持静止状态
5.惯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事例中,利用物体惯性的是( )
A.汽车驾乘人员系安全带B.汽车转弯时应减速慢行
C.雪天给车轮上加防滑链D.跳远运动员起跳前助跑
6.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拍打衣服灰尘脱落,是由于灰尘有惯性
B.小慧没有推动静止的汽车,是由于汽车没有惯性
C.跳远运动员要助跑后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D.高速飞行的子弹穿入木头后静止,它的惯性就消失了
7.如图小冬做过山车,正通过轨道的顶端,如果轨道与小冬受到的力突然全部消失,小冬将( )
A.立即停止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
C.继续做圆周运动D.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8.在观测或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推理找到规律,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例中不属于这一方法的是( )
A.B.
C.D.
9.汽车正常行驶时,安全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使安全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系上安全带可以有效防止驾乘人员由于_________________而造成伤害。
(2)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________________。
A. B.
C. D.
10.绣绣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时,将一根细线上端固定,下端系一个小铁球,将铁球移动到与竖直方向成角度,放手后分别撞击不同平面上的三个相同木块,木块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在如图所示位置。
(1)在实验中,铁球三次拉开相同的角度放手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山山建议用小车代替木块,用小车的优点是___________;
(3)只进行上述三个实验能否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
11.教材中为研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小徐觉得实验装置有缺陷,对其进行了改进,如图乙。让三个相同的小车从同一高度同时静止下滑到三个轨道上,观察记录小车在毛巾、棉布、木板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运动情况,请分析:
(1)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的因素,除了阻力外,还有____;
(2)改进后实验的优势____;
(3)请设计表格,记录该实验需要观察的量。____。
参考答案:
1.D
2.D
3.C
4.D
5.D
6.A
7.B
8.D
9. 惯性 B
10. 铁球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摩擦力小,运动的距离更远,效果更明显 见解析
11. 小车到达水平面时的初速度 很好的控制初速度相同,便于同时观察和比较运动的距离 见表
水平面的材料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 (大、较大、小)
棉布
丝绸
木板
水平面的材料
小车受到的阻力(大,较大,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大,较大,小)
棉布
丝绸
木板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4节 二氧化碳导学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94227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4节 二氧化碳导学案</a>,共10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学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19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章 微粒的模型与符号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学案</a>,共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章 电与磁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导学案: 这是一份浙教版八年级下册<a href="/kx/tb_c5743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章 电与磁第7节 电的安全使用导学案</a>,共8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