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181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193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1962/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1997/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2036/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2131/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2161/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5999890/0-1721561212191/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2024)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杜甫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赏析诗句,品味诗词的意境美
体会诗人抒发的多重情感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当时杜甫在潭州。杜甫少年时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宫廷歌唱家李龟年的歌唱艺术。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江南的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邸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诗。
李龟年,唐代音乐家,被后人誉为“唐代乐圣”,河南洛阳人,李景伯之子。出身赵郡李氏。和兄弟李彭年、李鹤年创作的《渭川曲》特别受到唐玄宗的赏识。安史之乱后,流落到江南(此处指唐朝的江南,唐朝的江南在今湖南省;唐朝的江左在今江南地区),每遇良辰美景便演唱几曲。作为梨园弟子,多年受到唐玄宗的恩宠,与玄宗的感情非常人能及。后来唱了王维的一首《伊州歌》:“清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馀。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表达了希望唐玄宗南幸的心愿。唱完后突然昏倒,四天后又苏醒过来,最后忧郁而死。
“岐王”是唐玄宗的弟弟、唐睿宗的儿子李范,封岐王,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崔九”,是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经常出入皇宫,是唐玄宗的宠臣。他在同族弟兄辈中排行第九,故称崔九。“岐王宅”“崔九堂”借指开元鼎盛时期文艺名流经常雅集之处。
■ “岐王宅”“崔九堂”
江 南 逢 李 龟 年 唐 · 杜 甫岐(qí )王 宅 里 / 寻 常 见 ,崔 九 堂 前 / 几 度 闻 。正 是 / 江 南 / 好 风 景 ,落 花 / 时 节 / 又 逢 君 。
江 南 逢 李 龟 年岐 王 宅 里 寻 常 见 , 崔 九 堂 前 几 度 闻 。正 是 江 南 好 风 景 , 落 花 时 节 又 逢 君 。
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李范,封岐王
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
岐王府邸里时常相见,崔九堂前您的音乐多次听闻。如今正是江南的大好风景,在落花时节又重逢李君。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开篇即是回忆。“我”年轻时在岐王府里经常看到您,在崔九家的殿堂前也多次听您唱歌。“寻常见”“几度闻”的时候,都还在当年全盛之日,一位是盛极一时的歌唱家,一位是意气风发的诗人。安史之乱后,这些都已随着时代而幻灭了,此时,诗人与歌唱家都已风华不再。诗人抓住了李龟年这个先荣后枯的典型人物,具体地体现出时世的变乱,突出地抒发了自己对家国盛衰的感叹。
■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风景秀丽的江南,在承平时代,原是诗人们所向往的作快意之游的所在。诗人真正置身其间,所面对的竟是满眼凋零的“落花时节”和皤然白首的流落艺人。“落花时节”,如同是即景书事,又如同是别有寓托,寄兴在有意无意之间。这四个字,暗喻了世运的衰颓、社会的动乱和诗人的衰病漂泊,但诗人丝毫没有在刻意设喻,这种写法显得特别浑成无迹。加上两句当中“正是”和“又”这两个虚词一转一跌,更在字里行间寓藏着无限感慨。江南好风景,恰恰成了乱离时世和沉沦身世的有力反衬。
■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借代诗人没有明写大唐国运的兴盛,而是用“岐王宅”和“崔九堂”来借代,一个岐王,一个崔九,都是位尊、人闲,而且还眼光高、身段低,这样的人身边当然是群贤毕至、胜友如云。这就是开元盛世的另一面了。更加含蓄,也能与李龟年和诗人自己产生联系。
对偶“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前两句采用对偶的修辞手法,语言凝练,意思互相补充,反复突出当年的兴盛,为后两句做铺垫。
借喻诗人没有明写大唐国运的衰败,而是用“落花时节”进行比喻,既含蓄,又能与“江南好风景”形成对比,更能突出衰败的凄凉,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反衬用“江南好风景”来反衬“落花时节”的悲凉,更能表现出诗人对物是人非、国事凋零的感慨,也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
■ 前两句诗人在追忆什么?流露了怎样的感情?
前两句“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描绘了诗人与李龟年过去在岐王宅里经常见面,在崔九堂前多次听到李龟年的演奏。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与李龟年之间深厚的友谊和交往的频繁,而且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开元盛世的繁华景象。通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盛世生活的留恋
■ 诗中“寻常”“几度”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寻常”意味着平常或经常,而“几度”则指多次。这两个词共同体现了诗人与乐师李龟年当初正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通过这两个词,诗人表达了对开元盛世的深深怀念,以及对那段美好时光的追忆。
■ 赏析名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从字面上看,“正是江南好风景”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好景色,而“落花时节又逢君”则通过“落花”这一意象,不仅指明了相逢的季节,还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又”字,不仅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再次相遇的喜悦,也蕴含了对于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感慨。通过追忆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杜甫对开元盛世的眷恋以及对国事凋零、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诗人与友人李龟年晚年重逢的悲凉情感。
■ “落花时节” 有哪些意思?
“落花时节”在诗中除了指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色,也被用来比喻国运衰微和人生落魄,盛时不再。通过这种比喻,诗人不仅表达了对繁华时代的怀念,还反映了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以及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
■ 杜甫名篇《江南逢李龟年》有何独特之处,被誉为七绝之压卷之作。
首先这首诗有很高的艺术概括力,把40年左右的时间跨度都融汇在这短短28字中,高度体现了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凝练的特点。诗人找到了这三种感情的共同点:诗人、李龟年和大唐国运都是“由盛转衰”。其次语言看似普通平凡,其实内涵不凡。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这两句是回忆昔日情形,不仅仅是对个人的回忆,还暗含了对开元盛世的追忆和怀念。 最后此诗通俗易懂,感染力很强。四句诗,从岐王宅里、崔九堂前的“闻”歌,到落花江南的重“逢”,“闻”、“逢”之间,联结着四十年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这首诗为抚今思昔之作。前二句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着诗人对开元盛世的眷怀之情;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安史之乱后国事凋零、时人颠沛流离的感慨。
1.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开始,先后游历吴越和齐赵,其间曾赴洛阳应举不第。——读书和游览时期2.天宝五载(公元746年),诗人三十五岁,先在长安应试,落第。后来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官场不得志,亲眼目睹了唐朝上层社会的奢靡与社会危机。——长安十年时期3. 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先后辗转多地。——战乱流离时期4.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漂泊西南时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登高》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杜甫《赠花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杜甫《前出塞九首·其六》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江南逢李龟年杜 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春雪》和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都是借春景抒情,请分析二者“景”和“情”有何不同。
答案:①景:《春雪》是具体写景,例如“草芽”“白雪”“庭树”,写的是初春之景。《江南逢李龟年》是概括式写景,只有“落花时节”几个字简要描述,写的是暮春之景。②情:本诗写初春雪景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盼,对春雪的喜爱;《江南逢李龟年》借落花之景表达对李龟年和自身颠沛流离、国家丧乱的感慨。
人教部编版江南逢李龟年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江南逢李龟年教课ppt课件,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江南逢李龟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完美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江南逢李龟年完美版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中心思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江南逢李龟年教案配套ppt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江南逢李龟年,唐·杜甫,诵读诗歌,翻译诗歌,精研诗歌,背景补充,名句赏析,分析写法,背默·牛刀小试,岐王宅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