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的增殖导学案
展开第1节 细胞的增殖
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
1.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2.细胞核控制范围(核质比)。
细胞增殖
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细胞周期
(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范围),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
分裂间期(90%--95%):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
分裂期(5%--10%):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3)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以下哪个过程可表示为细胞周期?
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
1.分裂间期
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
2.分裂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
有丝分裂口诀:
间期:复制合成DNA量加倍。
前期:膜仁消失显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膜仁重现失两体。
有丝分裂中DNA和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变化规律
区分:
(减数分裂)
1、DNA数目的变化规律(2C→4C→2C)
2、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2N→4N→2N)
参与的细胞器:
间期:核糖体,中心体
前期:中心体(复制形成纺锤体)
末期:高尔基体(细胞壁的合成)
线粒体:全过程。
植物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的比较
不同点:
植物细胞: 前期纺锤体的来源,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直接产生。
末期细胞质的分裂,细胞中部出现细胞板形成新细胞壁将细胞隔开。
动物细胞: 前期由中心体周围产生的星射线形成。
末期细胞中部的细胞膜向内凹陷使细胞缢裂。
相同点:
1、都有间期和分裂期。分裂期都有前、中、后、末四个阶段。
2、分裂产生的两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和组成完全相同且与母细胞完全相同。染色体在各期的变化也完全相同。
3、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分子数目的变化规律。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完全相同。
有丝分裂的意义:
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从而保持生物的亲代和子代之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无丝分裂:
特点:在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但是有遗传物质的复制和平均分配。例:蛙的红细胞
观察根尖分生区细胞的有丝分裂
(过程: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最后观察:
解离:盐酸和酒精混合液(1:1),使细胞相互分离开来。细胞死亡,看不到动态。
漂洗:清水,洗去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
染色: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能使染色体着色。
制片:滴清水,弄碎,盖上盖玻片。拇指轻轻在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有利于观察。
观察:低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细胞;高倍镜观察染色体的行为,先找中期图像,再移动装片找其余各时期图像。(因为中期染色体形态最固定,数目最清晰)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45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学案及答案</a>,共2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3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1节 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学案</a>,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实验原理,常用材料,注意事项,颜色变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学案: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a href="/sw/tb_c162336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2节 细胞中的无机物学案</a>,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