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多媒体教学ppt课件
展开1.会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固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和不同形状固体的密度,体会等量替换的方法。2.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某个物理量,进一步巩固密度的概念。3.在测量固体和液体密度的过程中,熟悉天平、量筒的使用,规范实验操作,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上次课学过密度的概念,同学们知道: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密度不同。现在你能否通过测量密度的方法,来鉴别这些苗族舞中银白色的饰物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吗?如果测量出银白色饰物的密度,再和物质的密度对比一下是不是就可以了?今天我们进行实验,学习测密度的方法。
2.量筒上的标度 单位:毫升 mL 1 mL = 1 cm3 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 200 mL
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
3.量筒的读数方法:视线与凹液面相平
4.使用量筒的注意事项(1)被测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量程。(2)在测量范围内,应选择分度值较小的量筒,目的是提高精确度,减小测量误差。(3)不能对量筒加热,也不能用量筒测量高温以及对玻璃有腐蚀性的液体。
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
知识点2 测量液体的密度
1. 实验原理:2. 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
(1)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甲图)(2)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读出量筒内水的体积V(乙图) (3)测量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2(丙图)
3.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同学所用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进行评估。(1)用天平测量出空烧杯的质量m。(2)向烧杯中倒入一部分盐水,测量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3)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读出示数为V。(4)根据公式计算盐水的密度ρ=(m1- m)/V【评估】步骤(3)中,把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中时,由于烧杯内壁会有残留盐水,导致体积V 偏小,会使测量的密度ρ偏大。
视频演示——《测量盐水的密度》
1. 固体体积的测量
(1)形状规则的固体——刻度尺法 以测量长方体的体积为例:可以利用刻度尺测量长a、宽b、高c,然后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V=abc。
知识点3 测量固体的密度
(2)形状不规则的固体——排水法①向量筒倒入适量的水,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拴好物体,使其浸没在量筒的水中,记录水面到达的刻度V2;计算出物体的体积:V=V2-V1 =30mL-20mL=10cm3。
2.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实验原理:(2)实验器材: 天平、量筒、小石块、烧杯、细线、水。
(3)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量出小石块的质量m。②在量筒中放入适量的水,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V1。③把用细线吊着的小石块浸入到量筒的水中,读出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为V2。
(1)能不能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然后测量它的质量?【分析】不能先测量小石块的体积。因为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沾有一些水,再测量它的质量时会变大,导致误差大。(2)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能不能先测量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再测量水的体积?【分析】测量小石块的体积时,不能先测量小石块和水的总体积,因为小石块从水中取出时沾有一些水, 再测量水的体积会偏小,导致测量值偏大。
视频演示——《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测体积:量筒和烧杯、刻度尺
1.(江苏中考)镇江焦山碑林全国闻名。小林为测量其中一块碑石的密度,他找来一块与其材料相同的石块,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归零后,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1,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端调节;
(1)由图1所示可知,天平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为使天平平衡,应向右调节平衡螺母。
(2)小林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①图2是小林测量时的一个场景,他操作上的错误是: ;②小林将50g砝码加入托盘后,发现还需添加砝码,便又将5g的砝码加入托盘,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3.他发现砝码盒中最小砝码只有5g,小林接下来的操作是:先 ,然后 ,直到天平平衡,小林最终测得石块质量为54g。(3)图4是小林测量石块体积的场景,石块的体积为 cm3,密度为 g/cm3。
(2)①由丙图可知,他操作上的错误是用手直接拿砝码。②小林将50g砝码加入托盘后,发现还需添加砝码,便又将5g的砝码加入托盘,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3,指针偏右,说明砝码的质量偏大,接下来的操作是:先取下5g砝码,然后移动游码,直到天平平衡,小林最终测得石块质量为54g。
(3)石块的体积为:V=46mL-26mL=20mL=20cm3石块的密度为:ρ=m/V=54g/20cm3= 2.7g/cm3
2.(湖北中考)如图是小赵测量自制果汁密度的实验:
(1)他用已调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质量时,添加最小砝码后,天平的指针仍略左偏,于是他进行了如图甲的操作,他的错误是: ;
在测量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
(1)由图甲可以看出,在测量的过程中,调节平衡螺母,这是错误的。
(2)纠正错误后,完成了下列实验步骤:①测得空烧杯的质量是49.4g;②取适量的果汁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③将烧杯中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④计算果汁的密度为 g/cm3;(3)小组内交流发现:将上述实验步骤①②③④顺序调整为 ,可以减小误差。
(2)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m′=50g+20g+20g+5g+2.4g=97.4g果汁的质量:m=97.4g-49.4g=48g由丙图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果汁的体积为V=40mL=40cm3果汁的密度为:ρ=m/V=48g/40cm3= 1.2g/cm3
(3)当把烧杯内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内时,不可能把烧杯内的果汁全部倒入量筒内,导致测量的果汁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m/V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大,所以先用天平称出盛有果汁的烧杯的总质量;再把烧杯中的果汁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记下量筒中果汁体积;最后用天平称出剩余果汁和烧杯的总质量;所以合理的实验顺序是②③①④。
1. 如图是小华同学用已调平衡的天平测量一正方体小物块质量时的情景,小物块质量为______g,小物块边长为4cm,其密度为__________kg/m3。
小物块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为:m =20g+20g+5g+3g=48g
小物块边长为4cm,小物块的体积为V=(4cm)3=64cm3 物块密度为ρ=m/V=48g/64cm3=0.75g/cm³= 0.75×103kg/m3
2.某同学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如图甲是调节天平时的情形,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石块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应将平衡螺母向左调,使横梁平衡B.乙图中测石块质量时,天平的读数是71.4gC.由丙图量筒的示数测得石块的体积是80cm3D.计算出石块的密度是3.57kg/m3
A.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前,需调节横梁平衡,图甲中,分度盘指针向左偏,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使横梁平衡,A错误;
B.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则石块的质量 m=50g+20g+1.4g=71.4g;故B正确;
C.由图丙知,石块的体积 V=V2-V1=80mL-60mL=20mL=20cm3;故C错误;
D.石块的密度ρ=m/V=71.4g/20cm3=3.57g/cm3=3.57 ×103kg/m3,故D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a href="/wl/tb_c7686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2节 密度教学课件ppt</a>,文件包含第3节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pptx、固体体积测量-针压法助沉法mp4、测量小石块的密度mp4、测量盐水的密度mp4、量筒的使用mp4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4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备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三 学生实验: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备课课件ppt,共1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第二课时,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及药品,实验方案A,如何测量盐水的密度,实验方案B,实验表格,实验器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2节 密度教学ppt课件,共1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密度的公式是,知识回顾,托盘天平,毫升mL,量筒上的标度,量筒的使用,怎么看,视线与液面相平,误差分析,1俯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