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4(学生版+解析)
展开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不愿留姓名的热心人长久以来照顾着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衣食无忧。
B.在图书馆里,他无所顾忌地大声讲话,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D.保持不败战绩的队员们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2.下列词语中加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怅然(chàng) 虐待(nüè) 迷惘(mǎng)
B.忧郁(yù) 蜷伏(juán) 栅栏(zhà) 叮嘱(zhǔ)
C.懒惰(duò) 蓦然(mò) 羞怯(qiè) 俯冲(fǔ)
D.收敛(liǎn) 惩戒(chéng) 余晖(huī) 怂恿(zǒ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冤枉 咒骂 销耗 畏罪潜逃
B.煞白 贮立 栅栏 大相径庭
C.胸襟 匍匐 禁锢 怪诞不经
D.顾盼 蹒跚 原委 无精打彩
4.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猫》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家先后养的两只猫的特点和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抚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B.“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杰出的文学家。
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传统文化进校园,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普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B.山东淄博是一个文化之都,孕育出不少为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C.参加本期“与动物和谐相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同学,除了有七年级一班的外,还有七年级二班和三班的参与其中。
D.烟台最有名的景点有蓬莱阁、龙口南山、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长岛、养马岛、烟台山公园等。
二、句子默写
7.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猫》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极力写一家人对猫的不喜欢是为下文写误解猫作铺垫。
B.第⑪段画线句的句式结构是为了突出“我以为”,强调“我”的主观臆断。
C.第⑬段中加点词“悲楚”体现出猫叫声的凄惨,说明“我”很讨厌猫,打过之后已解恨。
D.第⑮段出现了一只黑猫。正是这只黑猫的出现,揭开了事实真相,“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黑猫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我”内心非常愧疚。
9.下列对选文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波浪线句是对猫的肖像描写,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猫不好看,不讨人喜欢。
B.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同时使用,既表现了妻子的难过心理,又强烈表达妻子对张妈的不满。
C.第⑯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我”曾经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了刺“我”良心的针,生动表现出了“我”对自己曾经所作所为的悔恨。
D.作者善于埋下伏笔,来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结尾“我家永不养猫。”是与前文相呼应,结构完整而严谨。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A】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B】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10.选段【A】中“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段【A】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第一只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段【B】中为什么说第三只猫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学过郑振铎的《猫》后,同学们的感触颇多。请在交流平台上,给文中的“我”或第三只猫留言,说说你的感悟。(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础强化14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下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位不愿留姓名的热心人长久以来照顾着这位孤苦伶仃的老人,让他衣食无忧。
B.在图书馆里,他无所顾忌地大声讲话,受到了读者的批评。
C.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这次期中考试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真让他喜出望外。
D.保持不败战绩的队员们神采奕奕地走进赛场,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答案】C
A.孤苦伶仃:形容孤独困苦,无依无靠。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B.无所顾忌:顾:顾虑;忌:忌惮。没有什么顾虑、畏惧。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
C.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本句中“他平时学习刻苦认真”因此能取得优异的成绩,这并非意料之外的喜事,因此使用不恰当;
D.神采奕奕:形容精神旺盛,容光焕发。奕奕:精神焕发的样子。与语境相符,使用正确;故选C。
2.下列词语中加下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涩(sè) 怅然(chàng) 虐待(nüè) 迷惘(mǎng)
B.忧郁(yù) 蜷伏(juán) 栅栏(zhà) 叮嘱(zhǔ)
C.懒惰(duò) 蓦然(mò) 羞怯(qiè) 俯冲(fǔ)
D.收敛(liǎn) 惩戒(chéng) 余晖(huī) 怂恿(zǒng)
【答案】C
A.迷惘(mǎng)——wǎng;
B.蜷伏(juán)——quán;
D.怂恿(zǒng)——sǒng;故选C。
3.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
A.冤枉 咒骂 销耗 畏罪潜逃
B.煞白 贮立 栅栏 大相径庭
C.胸襟 匍匐 禁锢 怪诞不经
D.顾盼 蹒跚 原委 无精打彩
【答案】C
A.销耗——消耗;
B.贮立——伫立;
D.无精打彩——无精打采;故选C。
4.下列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止有剩骨 一狼得骨止
B.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
C.久之 毙之
D.意将隧入 身已半入
【答案】D
A.止:同“只”,只有/停止;
B.敌:攻击/敌人;
C.之:助词,补音节,不译/代词,指狼;
D.入:都是进入;故选D。
5.下列说法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猫》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家先后养的两只猫的特点和遭遇,写出了有赖于人的爱抚而生存的小生命的不同命运,表现出对弱者的同情与关怀。
B.“动物笑谈”意思是谈论和动物有关的趣事、笑话。
C.《狼》的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明代杰出的文学家。
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神奇怪异的故事。
【答案】B
A.“《猫》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家先后养的两只猫的特点和遭遇”表述错误。《猫》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家先后养的三只猫的特点和遭遇。
C.“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表述错误。蒲松龄是清代文学家。
D.“《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长篇小说集”表述错误。《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故选B。
6.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 )
A.传统文化进校园,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中的宣传普及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B.山东淄博是一个文化之都,孕育出不少为历史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物。
C.参加本期“与动物和谐相处”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同学,除了有七年级一班的外,还有七年级二班和三班的参与其中。
D.烟台最有名的景点有蓬莱阁、龙口南山、胶东半岛海滨风景名胜区、长岛、养马岛、烟台山公园等。
【答案】C
C.句式杂糅,应删去“参与其中”。故选C。
二、句子默写
7.根据提示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其一)》)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3)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4)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6)谭嗣同的《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自古逢秋悲寂寥
思而不学则殆
日月之行 星汉灿烂
潮平两岸阔
何当共剪西窗烛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文《猫》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①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大家都不喜欢它,它不活泼,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②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③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④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⑤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⑥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⑦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⑧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⑨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⑩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⑪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⑫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⑬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象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鸣”,便逃到屋瓦上了。
⑭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⑮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⑯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⑰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⑱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⑲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⑳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8.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极力写一家人对猫的不喜欢是为下文写误解猫作铺垫。
B.第⑪段画线句的句式结构是为了突出“我以为”,强调“我”的主观臆断。
C.第⑬段中加点词“悲楚”体现出猫叫声的凄惨,说明“我”很讨厌猫,打过之后已解恨。
D.第⑮段出现了一只黑猫。正是这只黑猫的出现,揭开了事实真相,“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黑猫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让“我”内心非常愧疚。
9.下列对选文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第①段画波浪线句是对猫的肖像描写,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猫不好看,不讨人喜欢。
B.第⑨段画波浪线句“!”“?”同时使用,既表现了妻子的难过心理,又强烈表达妻子对张妈的不满。
C.第⑯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比喻的手法,把“我”曾经对猫的暴怒和虐待比作了刺“我”良心的针,生动表现出了“我”对自己曾经所作所为的悔恨。
D.作者善于埋下伏笔,来推动情节发展,层层推进,环环相扣。结尾“我家永不养猫。”是与前文相呼应,结构完整而严谨。
【答案】
8.C
9.A
【解析】
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C.“悲楚”指内心十分悲痛,悲哀痛苦。在此形容猫被打时的叫声,联系第⑮段“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等语句可知,自家的猫并不是吃鸟的“罪魁祸首”,却被“我”冤枉,“悲楚”一词表现了猫被冤枉责打时的情态和心理;“说明‘我’很讨厌猫,打过之后已解恨”分析有误;
故选C。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词句赏析。
A.有误。肖像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主要是脸部)进行描写,通过描写人物的五官或者其不同时期的变化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表达作者文学创作的主旨。外貌描写是从人物、事物的体貌特征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敌对小猫花色,体型的描写,为外貌描写,通过“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表现小猫的可怜但不好看、不讨喜;
故选A。
阅读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A】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三妹是最喜欢猫的,她常在课后回家时,逗着猫玩。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快乐。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消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终日躺在客厅上的椅下,不肯出来。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逗它,它都不理会。我们都很替它忧郁。三妹特地买了一个很小很小的铜铃,用红绫带穿了,挂在它颈下,但只显得不相称,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有一天中午,我从编译所回来,三妹很难过地说道:“哥哥,小猫死了!”
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当时只得安慰着三妹道:“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B】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和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对于前几只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
10.选段【A】中“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在全文起到了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选段【A】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第一只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选段【B】中为什么说第三只猫在“我”家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学过郑振铎的《猫》后,同学们的感触颇多。请在交流平台上,给文中的“我”或第三只猫留言,说说你的感悟。(6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0.概括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结局;总领全文;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1.外形、动作、性情
12.因为这是一只捡来的猫,外形不好看,毛被烧脱后就更难看了;不活泼,不像别的小猫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
13.示例一:写给“我”:亲爱的养猫人,你好!我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能单凭表象而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不存私心偏见,要宽容、仁爱,同情弱小者。愿你的心灵日臻柔软!
示例二:写给“第三只猫”:可怜的小猫,你好!弱小者总是饱尝不幸,我们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使自己强大起来,才能避免不幸,才有可能让我们的生活美好起来。愿你的来生充满力量!(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10.本题考查语句作用。
通过阅读A语段首段“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可知,在内容上交代了“我”家养猫的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而且此句放在段首,会引起读者的好奇: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小猫失踪或死亡;为文章设置了悬念。
从结构上看,原文写第一次养猫死掉和后文第二次养猫失踪,以及第三次养猫又死掉,可知,此句有总领全文(或下文)的作用,为全文定下情感基调。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根据A语段首段“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可知,“花白的毛”及“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是对第一只猫的外形进行的描写,“很活泼”是对第一只猫的性格的描写;根据“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条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可知,这是对第一只猫与人玩耍时的动作的描写。
1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根据B文段首段“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有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可知,第三只猫是在门口捡来的,它很消瘦,长得不讨人喜欢,而且它的性格也不似之前的小猫活泼,不爱与人玩耍,所以大家都不喜欢它,不去关注它,这就导致了它存在感很低,“若有若无”了。
13.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感悟。通过阅读题干可知,本题的重点要求:给“我”或第三只猫写一则留言、从本文中获得感悟、60字左右。
(1)在给“我”写留言时可根据B语段第二段“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第三只猫的死亡和“我”有着很大的关系,因为“我”不喜欢它,所以在发生事故时就会对它抱有偏见,所以不经调查就对它打骂,而第三只猫也无法开口为自己辩解,只能默默忍受。所以在给“我”留言时,要提醒“我”遇事要仔细调查真相,不能对任何人和事物抱有偏见,同时对弱小者更要多一些关爱。可对“我”留言为:猫主人你好!通过小猫事件,我想对你说:我们在遇到事情时,首先要调查事情真相,不对任何人和事物有偏见,尤其是弱小者,我们更要多给予关爱,有一颗仁慈的心。
(2)在给第三只猫写留言时可根据B语段第二段“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及“它的无抵抗的逃避”,在小猫事件中,第三只猫是弱势的一方,无法反驳抵抗,证明自己的清白,所以面对“恶势力”,弱小者只能让自己强大起来,才能保护自己,同时在留言中要给予它关爱和鼓励,让它走出“阴霾”。可对第三只猫留言为:小猫你好!我很同情你的遭遇,但我想跟你说,作为弱势群体,只有强大起来才能让自己避免伤害,未来我们要加强锻炼,使自己强大,相信你的明天会无限美好!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5(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5(学生版+解析),共19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2(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2(学生版+解析),共16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0(学生版+解析): 这是一份部编版小升初新七年级语文暑假衔接讲义基础强化10(学生版+解析),共1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句子默写,文言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