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 爱国忧民类诗歌 (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 爱国忧民类诗歌 (课件),共5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组,卖炭翁,第二组,泊秦淮,第三组,过零丁洋,第四组,己亥杂诗,第五组,满江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在历史的长河中,无数爱国人士为着心中的爱国理想前赴后继。他们或报国无门徒增伤感,或心寄苍生视死如归,最终成为刀光剑影、烽火连天的岁月里的一道微光……
循前人脚步,看看这些爱国诗人都曾如何抒发心中慷慨,如何表达拳拳之心。
全班分为5个小组,各组分别选择以下某个题目进行组内探究,通过对此类诗歌具体内容的赏析,总结出爱国忧民类诗歌的内容、表现手法、写作特色及情感表达,并完成下列卡片。
曾不事农桑,却识百姓苦 ——《卖炭翁》赏析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白居易写作《新乐府》是在唐宪宗元和初年,这正是宫市为害最深的时候。他对宫市十分了解,对人民又有深切的同情,因此写出这首感人至深的《卖炭翁》。
《卖炭翁》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从中可以看出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诗人的态度是怎样通过对人物、事件的描述表现出来的?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开头先概括交代卖炭翁的基本情况,继而对他的肖像做了精练传神的描绘。写两鬓可见其苍老,写面庞、十指可见其生活之艰辛。“伐薪”“烧炭”概括了复杂的劳动工序,为下文“宫使”掠夺木炭的罪行做铺垫。
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终南山里砍柴烧炭。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灰白,十指乌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运用设问。前两句一问一答,将老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后两句运用心理描写,身上衣单与“愿天寒”形成鲜明对比。
卖炭得到的钱做什么用?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气更寒冷。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写老翁赶车卖炭的情景。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描绘“宫使”横行霸道的丑恶行径。“翩翩”写出宫使横冲直撞、趾高气扬的动作和神态,与卖炭翁为生活操劳的凄惨形成鲜明的对比;“手把”“口称”可见宫使仗势欺人、专横跋扈;“回”“叱”“牵”这一连串的动作,则刻画出其蛮不讲理、霸道凶残的面目。表达了诗人对统治阶层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控诉。
那轻快地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他手下的爪牙。太监手里拿着公文,嘴里却说是皇帝的命令,掉转炭车吆喝着牛朝皇宫拉去。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车炭,千余斤”极言其多,和“半匹红纱一丈绫”数量极少,构成强烈的反差,反衬出“宫使”掠夺的残酷。“惜不得”写出了老人的炭被夺走,无可奈何和百般无奈的心理。
一车的炭,一千多斤,太监差役们硬是要夺走,吝惜不得。那些人把半匹红纱和一丈绫,朝牛头上一挂,就充当炭的价钱了。
这首叙事诗,借卖炭老翁由“伐薪烧炭”到进城“卖炭”再到炭被抢走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制度对劳动人民掠夺的本质,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表现出诗人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亡国靡靡音,心碎那堪听 ——《泊秦淮》赏析
六朝古都金陵的秦淮河两岸历来是达官贵人们享乐游宴的场所,“秦淮”也逐渐成为奢靡生活的代称。杜牧夜泊于此,眼见灯红酒绿,耳闻淫歌艳曲,触景生情,又想到唐朝国势日衰,当权者昏庸荒淫,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泊秦淮》。
首句两个“笼”字,妙在何处?最后一句的“后庭花”是何典故?作者又有何用意?有人评价杜诗“于寻常处见深刻”。请结合《泊秦淮》一诗的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第一句运用互文手法,两个“笼”字引人注目。烟、水、月、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溶合在一起,绘成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色。第二句前四个字点出时间、地点,照应了诗题;后三个字为下文打开了道路,由于“近酒家”,才引出“商女”、“亡国恨”和“后庭花”,也由此才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迷离月色和轻烟笼罩寒水和白沙,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说“商女不知亡国恨”,乃是一种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隔江”二字,承上“亡国恨”故事而来,指当年隋兵陈师江北,一江之隔的南朝小朝廷危在旦夕,而陈后主依然沉湎声色。“犹唱”二字,微妙而自然地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这首诗是诗人夜泊秦淮时触景感怀之作,前半段写秦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泊秦淮》一诗前两句写景叙事,后两句议论抒情。所写景物烟、水、月、沙均是常见之物,笔墨淡雅,看似寻常,但其中蕴含的主题却值得玩味,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这正体现了“于寻常处见深刻”。
浩气吞沧海,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赏析
公元1278年(宋祥兴元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俘,押到船上,次年过零丁洋时作此诗。随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
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赏析。颈联巧借地名,语意双关,这一写作手法有何特点?诗中哪句为千古名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信念?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首联写了两件事:一是受到皇帝选拔,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二是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已度过四年。意在暗示自己久经磨砺,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
回想(我)早年遇到朝廷选拔因精通某一经籍而通过科举考试得官,四年以来抗击元朝的战争已经逐渐稀少。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
国家山河破碎,像风中的柳絮,失去根基,即将覆灭;个人身世坎坷,如同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双关、对偶,巧妙设计了地名与心情的双关:前面的“惶恐滩”和“零丁洋”是地点,渲染形势的险恶和境遇的危苦。而后面的“惶恐”与“零丁”则描写了诗人的心情,诗人历经艰苦,痛苦地目睹国家倾覆,屈辱被俘后,决意以死报国。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以议论的表达方式、反问的句式直抒胸臆,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表现出诗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
自古以来,人谁能免于一死?我愿留取一片爱国之心光照史册。
这是一部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的爱国主义诗篇。诗人通过追忆自己抗元的艰辛经历,既叹国运又叹自身,把国家之恨、艰危困厄渲染到极致,表现了忠贞为国、视死如归的决心以及崇高的民族气节。
凋零落红意,拳拳爱国心 ——《己亥杂诗》赏析
道光十九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眷属,于南北往返途中,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内容或直抒胸臆,或回忆往事,或叙述见闻,或赠答友朋,等等。这首诗是《己亥杂诗》的第五首,是作者刚刚离开京城时写的。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愁绪与喜悦交织在一起。试分析它们分别表现在哪里?诗的后两句被后人反复引用,它在原作中为何意?后来衍生出的意义又是什么?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这两句诗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我)在浩浩荡荡的离愁别绪中看落日西斜,向远处延伸,离开京师,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从此便和朝廷远远相隔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全诗的哲理句。借“落花”自喻,表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宽广胸怀。在比喻中融入议论,表现出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后常用来形容无私奉献的精神。
落花不是没有情义的东西,化作春泥后,更加养护来年的春花。
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借“落花”自喻,形象地表现了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但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满江红》赏析
秋瑾目睹民族危机的深重和清政府的腐败,接受了新思想、新文化的她,在当时的革命形势影响下,立志要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追求妇女独立与解放。本词作于光绪二十九年,时作者与丈夫寓居北京,两人矛盾激化,写了这首总结婚后及北京生活的词。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试简析。词作结尾长叹“青衫湿”,结合内容和写作背景,分析其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从客居京华写起,点明时值中秋佳节。院落篱下,菊花盛开,成为节日最好的点缀和提示。北国的秋天,明净如洗,“秋容如拭”。然而美好的节日,明丽的秋景,都不能抹去国难心愁,以乐景写哀情。
我在北京小住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天的景色仿佛擦拭过一般明净。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用“四面楚歌”的典故喻指国破,家事国事,交织心中,不禁感慨万端,无可名状。这让她更加思念远在东南、不能常回的故乡。第二句表现了词人在浙江时过着貌似贵妇的生活,实则苦闷彷徨的现状。
国家四面受敌,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八年来我思念着浙江故乡的风味。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
蛾眉,借指女子。这句既道出命运的不公,也表现了词人与天命抗争、与传统决裂的勇气和决心。
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 其实我很不甘心做女子!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
这四句是“鉴湖女侠”的自我写照,塑造了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词人通过身与心的对比和反衬,写出了词人不是男儿胜似男儿的豪迈气概,表现了“鉴湖女侠”的“竞雄”精神。“列”与“烈”两句谐音和意义不同的显著变化,来表达词人的抱负、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转变。
今生我虽然身子不在男儿的范围,但是我的心,要比男子的心还要刚烈。
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肝胆”指关注世事、关心民生的诚心,以及为之奋斗牺牲的勇气;“因人常热”就是热血未冷,主要指对封建专制的痛恨,对民生疾苦的同情。词人借用典故,既表达出知音难觅的情怀,同时充满了没能冲出家庭、走向社会、参加革命斗争的忧郁和感慨。
想想平日,我的一颗心,常为别人而热。那些俗人,心胸狭窄,谁能懂我呢? 英雄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难免要经受磨难挫折。在这莽莽人世之中,哪里才能觅到知音呢? ( 想到这里)眼泪打湿了我的衣襟!
这首词写于词人赴日留学前一年,反映了词人从封建婚姻家庭和旧礼教的束缚中解脱,走向革命道路前夕的苦闷彷徨和雄心壮志;表现了对外国列强进逼,中华大地前途危殆的忧思,蕴含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结合各小组思考探究结果,不难看出,“爱国忧民”类诗歌往往有以下特点
以亲身经历、平凡人物事迹、自身所见所闻为抒写对象,体察民生;反映、揭露一定的社会现实,体现出对封建社会及封建统治制度不满和批判。叙事语言质朴自然、抒情语言豪迈激昂;常常寓情于景,借用景、物等意象通过对偶、比喻、双关等表现手法抒发情感;运用典故借古讽今,表达观点。自身或许未在官场,但仍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之志及崇高的民族气节;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民的同情;表达自身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爱国忧民之情是再朴素不过的情感,强国富民之志是再基本不过的抱负,报国护民之行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白居易说,“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杜 牧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龚自珍说,“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秋 瑾说,“身不得,男儿烈,心却比,男儿烈”;……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爱情类诗歌整合复习 (课件),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任务单,手法美,写法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人物美,意境美,探究异同,话题讨论,“你如何看待爱情”,负责信仰积极向上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成都中考语文备考 品诗悟道赏田园——山水田园类诗歌整合复习 (课件),共4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山水田园诗,《饮酒》其五,《钱塘湖春行》,《游山西村》,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成都语文中考试题研究备考 第五部分 古诗文阅读 第五类 爱国忧民【课件】,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鉴赏分析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