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83254/0-171893493035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83254/0-171893493039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5883254/0-1718934930423/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白城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化学家从腐败草料中提取出双香豆素,结构简式如图。1 ml双香豆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是( )
A. 2 mlB. 4 mlC. 6 mlD. 8 ml
2. 如图是制备乙炔和研究乙炔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蒸馏水代替a中饱和食盐水可使产生乙炔的速率更易控制
B. c中CuSO4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影响后续实验的杂质
C. d、e中溶液褪色的原理不同
D. f处产生明亮、伴有浓烟的火焰
3. 乙烯酮的结构简式为CH2==C==O,它是一种重要的有机中间体,可由乙酸分子内脱水得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1 ml乙烯酮与1 ml H2完全反应生成1 ml乙醇B. 乙烯酮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
C. 乙烯酮与水反应生成乙酸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D. 乙烯酮与互为同分异构体
4.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教材中乙醇氧化及产物检验的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其改进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按图组装好仪器,装好试剂。下列有关实验改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即可实现乙醇氧化及部分产物的检验
B. 铜粉黑红颜色变化有关的反应为2Cu+O22CuO、C2H5OH+CuOCH3CHO+Cu+H2O
C. 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乙醇的氧化反应有水生成
D. 在盛有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的试管中能看到砖红色沉淀
5. 在实验室从苯酚中分离出苯,可选用下列装置中的( )
A. B. C. D.
6. 下列有机合成设计中,所涉及的反应类型有误的是(已知乙醇在170 ℃、浓H2SO4条件下可以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 )
A. 由乙醇制备乙二醇:第一步消去,第二步加成,第三步水解
B. 由2-氯丙烷合成1,2-丙二醇:第一步消去,第二步加成,第三步取代
C. 由1-溴丁烷制备1,3-丁二烯:第一步消去,第二步加成,第三步消去
D. 由乙醇制备乙二酸乙二酯():第一步消去,第二步加成,第三步取代,第四步氧化,第五步酯化(已知—CH2OH可经氧化反应转化为—COOH)
7. 实验室利用乙醇催化氧化法制取并纯化乙醛的实验过程中,下列装置未涉及的是(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 )
A. B. C. D.
8. 有机物A的结构简式是,下列有关A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与金属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B. A与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时,两者物质的量之比是1∶3
C.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D. A既能与羧酸反应,又能与醇反应
9. 如图为制取溴苯的实验装置(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有关现象的叙述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室制取的粗溴苯呈褐色,是由于少量未反应的溴单质溶解于溴苯,可以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
B. 冷凝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此处用球形冷凝管冷凝效果更好
C. 试管中CCl4的作用是吸收HBr,防止产生白雾
D. 粗溴苯经过水洗、碱洗、水洗、干燥,得到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将其分离
10. 实验室制备硝基苯的原理是在50~60 ℃下,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反应:+HNO3+H2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水浴加热的优点是使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
B. 反应完全后,可用仪器a、b蒸馏得到产品
C. 硝基苯有苦杏仁气味,密度比水的大
D. 将浓硫酸、浓硝酸和苯混合时,应向浓硝酸中加入浓硫酸,待冷却至室温后,将所得混合物加入苯中
11. 已知某种烯烃经臭氧氧化并经Zn和水处理,可得到醛和一种有机物酮。如:
现有分子式为C7H14的某烯烃,它与H2加成后生成2,3-二甲基戊烷,它经臭氧氧化并经Zn和水处理可得到乙醛和一种酮,据此推知该烯烃的结构简式为( )
A.
B.
C.
D.
12. 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 m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 ml H2;用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丁酮()、丙酮()和琥珀酸(HOOC—CH2—CH2—COOH)三者的混合物,则该烃的结构简式为( )
A.
B.
C.
D.
13. 某同学分别用装置a和b制备溴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两烧瓶中均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反应放热
B. 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说明烧瓶中发生了取代反应
C. 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会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D. b装置中的倒置漏斗起防倒吸作用,漏斗内形成白烟
14. n L三种气态烃混合物与足量氧气混合点燃后,恢复到原来状态(常温常压),体积共缩小2n L,这三种烃不可能的组合是( )
A. CH4、C2H4、C3H4以任意比混合B. C2H6、C4H6、C2H2以2∶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
C. C3H8、C4H8、C2H2以11∶14∶26的质量之比混合D. CH4、C3H6、C2H2以a∶b∶b的体积比混合
15. 对下列有机物的判断错误的是( )
A. 除①外,其他有机物均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③④⑥都属于芳香烃,④⑥苯环上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均有6种
C. ②⑤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①的一氯代物有4种,④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9种
D. ④⑤⑥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二、实验题(共4小题)
16. 某化学课外小组用如图装置制取溴苯。先向分液漏斗中加入苯和液溴,再将混合液慢慢滴入反应器A(A下端活塞关闭)中。
(1)写出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观察到A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束时,打开A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B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中盛放CCl4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要证明苯和液溴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向试管D中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淡黄色沉淀,则能证明。另一种验证的方法是向试管D中加入__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乙炔气体及乙炔的性质实验的装置,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1)实验室制取乙炔时,分液漏斗中的液体a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圆底烧瓶中生成乙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通过硫酸铜溶液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若改为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炔与氯化氢加成生成的氯乙烯聚合生成聚氯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18. 溴苯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图所示,有关数据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
(2)向a装置中加入15 mL苯和少量铁屑,向b中小心加入液溴。由b向a中滴入液溴,发生有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充分后,取a装置中的反应液,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其中加入适量________(填试剂名称),然后________(填操作名称)除去FeBr3和部分HBr。
②用9%的NaOH溶液和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少量无水氯化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杂质,要进一步提纯,在该提纯步骤中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_(填字母)。
(5)最终得到产品11 mL,本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19. 正丁醚常用作有机反应的溶剂。实验室制备正丁醚的主要实验装置如图: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如下表:
合成正丁醚的步骤:
①将6 mL浓硫酸和37 g正丁醇,按一定顺序添加到A中,并加几粒沸石。
②加热A中反应液,迅速升温至135 ℃,维持反应一段时间,分离提纯。
③待A中液体冷却后将其缓慢倒入盛有70 mL水的分液漏斗中,振摇后静置,分液得粗产物。
④粗产物依次用40 mL水、20 mL NaOH溶液和40 mL水洗涤,分液后加入约3 g无水氯化钙颗粒,静置一段时间后弃去氯化钙。
⑤将上述处理过的粗产物进行蒸馏,收集馏分,得纯净正丁醚13 g。
请回答:
(1)加热A前,需先从________(填“a”或“b”)口向B中通入水。
(2)步骤①中浓硫酸和正丁醇的添加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写出步骤②中制备正丁醚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③的目的是初步洗去______________,振摇后静置,粗产物应从分液漏斗的________(填“上”或“下”)口分离出。
(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的目的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⑤中,加热蒸馏时应收集________(填字母)左右的馏分。
a.100 ℃ b.117 ℃ c.135 ℃ d.142 ℃
(6)反应过程中会观察到分水器中收集到液体物质,且分为上下两层,随着反应的进行,分水器中液体逐渐增多至充满时,上层液体会从左侧支管自动流回A。分水器中,上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下层液体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物质名称)。
(7)本实验中,正丁醚的产率为________。
三、推断题(共1小题)
20. 药物瑞德西韦对新型冠状病毒有明显抑制作用;F是该药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其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OHR—Cl。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
(2)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由B生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E中含两个Cl原子,则E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5)G是C的同分异构体,并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设计由、SOCl2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答案】B
【解析】该有机化合物含有醇羟基和酯基,水解产物中含有2个酚羟基和2个羧基,则1 ml双香豆素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消耗4 ml NaOH,B项正确。
2. 【答案】A
【解析】用蒸馏水代替饱和食盐水会使反应速率加快,使反应不易控制,A项错误;c中硫酸铜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杂质硫化氢等,防止硫化氢等对后续实验产生影响,B项正确;d中与乙炔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e中乙炔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溶液褪色,二者反应原理不同,C项正确;c中已经排除杂质的干扰,剩余气体应为乙炔,f处乙炔燃烧产生明亮火焰,并伴有浓烈黑烟,D项正确。
3. 【答案】A
【解析】乙烯酮分子中的碳碳双键、碳氧双键均可发生加成反应,1 ml乙烯酮与2 ml H2完全反应生成1 ml乙醇,故A错误;乙烯酮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碳氧双键,所有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内,故B正确;乙烯酮与水反应生成乙酸可看作碳碳双键与水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乙烯酮与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4. 【答案】D
【解析】点燃酒精灯,轻轻推动注射器活塞即可反应,空气带着乙醇蒸气与热的铜粉发生反应,故A正确;铜粉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先消耗后生成,铜粉变黑色,发生反应:2Cu+O22CuO,看到铜粉黑色变红色,发生反应:C2H5OH+CuOCH3CHO+Cu+H2O,故B正确;硫酸铜粉末变蓝,是因为生成了五水硫酸铜,说明乙醇的氧化反应有水生成,故C正确;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需要加热,故D错误。
5. 【答案】C
【解析】苯和苯酚互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苯酚生成溶于水的苯酚钠,可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6. 【答案】C
【解析】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乙醇CH2==CH2CH2BrCH2BrHOCH2CH2OH,反应类型分别是消去、加成、水解(取代),A正确;2-氯丙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ClCH3,1,2-丙二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ClCH3CH2==CHCH3CH2BrCHBrCH3,反应的类型分别是消去、加成、水解(取代),B正确;1-溴丁烷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H2Br,1,3-丁二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2,CH3CH2CH2CH2BrCH3CH2CH==CH2CH3CH2CH(Br)CH3CH3CH==CHCH3CH3CHBrCHBrCH3CH2==CHCH==CH2,反应类型分别为消去、加成、消去、加成、消去,C错误;乙二酸乙二酯是由乙二酸和乙二醇发生酯化反应得到的,CH3CH2OHCH2==CH2CH2BrCH2BrHOCH2CH2OHHOOCCOOH,反应类型为消去、加成、水解(取代)、氧化、酯化(取代),D正确。
7. 【答案】C
【解析】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和水的反应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其中B装置是反应装置,反应后分离乙醇和乙醛采用蒸馏法,故A、D装置是分离提纯装置,未涉及的是C装置。
8. 【答案】B
【解析】有机物A中有醇羟基、酚羟基、羧基,三者均能与钠反应,故1 ml A能与3 ml钠反应,A项正确;A中的酚羟基、羧基能与氢氧化钠反应,故1 ml A能与 2 ml 氢氧化钠反应,B项错误;A中的酚羟基、羧基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项正确;A中含醇羟基,能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含羧基,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D项正确。
9. 【答案】C
【解析】溴苯是无色液体,溴苯中因溶有溴单质而呈褐色,溴单质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用NaOH溶液除去溴苯中的溴单质,A项正确;冷凝管的作用是导气、冷凝、回流,直形冷凝管常用于蒸馏装置,此处用球形冷凝管效果更好,B项正确;HBr难溶于CCl4,试管中CCl4不能用于吸收HBr,C项错误;粗溴苯经过水洗、碱洗、水洗、干燥,得到溴苯和苯的混合物,用蒸馏的方法可将溴苯和苯分离,D项正确。
10. 【答案】B
【解析】水浴加热的优点为反应物受热均匀、容易控制温度,A正确;反应完全后,溶液分层,应选分液漏斗分离,粗产品用蒸馏烧瓶(不用圆底烧瓶)和直形冷凝管蒸馏得到硝基苯,B错误;硝基苯有苦杏仁气味,密度比水的大,C正确;混合时要使热量及时散失,防止苯挥发,由于浓硫酸的密度大于浓硝酸,为避免液体迸溅,应向浓硝酸中加入浓硫酸,待冷却后,将所得的混合物加入苯中,D正确。
11. 【答案】C
【解析】该烯烃为单烯烃,与氢气的加成产物2,3-二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该烯烃经臭氧氧化并经Zn和水处理得到乙醛和一种酮,说明该烯烃中含有结构,根据其与H2加成所得烷烃的结构简式可知,该烯烃为,故选C。
12. 【答案】A
【解析】根据可知,双键的结构为,根据可知双键结构为,根据HOOC—CH2—CH2—COOH可知双键结构为==CH—CH2—CH2—CH==。所以根据碳原子的四价原则可知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A项正确。
13. 【答案】B
【解析】制备溴苯的过程为放热反应,溶液温度升高,导致沸点较低的液溴挥发,成为红棕色的溴蒸气,A正确;a装置中的溴挥发进入锥形瓶被硝酸银溶液吸收,也会产生淡黄色的溴化银沉淀,故a装置锥形瓶中出现淡黄色沉淀,不能说明苯和液溴发生了取代反应,B错误;反应后的混合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NaOH与溴化铁反应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C正确;HBr气体极易溶于水,用倒置的漏斗可防止倒吸,用浓氨水吸收HBr,挥发的NH3和HBr反应生成固体NH4Br,有白烟产生,D正确。
14. 【答案】B
【解析】设混合烃的平均分子组成为CxHy,根据完全燃烧通式
CxHy+(x+)O2xCO2+H2O(l) ΔV
1 1+
n L 2n L
则1+=2,解得y=4,即1 ml混合气体分子中平均含有4 ml H原子。CH4、C2H4、C3H4以任意比混合时分子中都平均含有4个H原子,故A项不符合题意;C2H6、C4H6、C2H2以2∶1∶2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分子中平均含有个H原子,故B项符合题意;C3H8、C4H8、C2H2以11∶14∶26的质量之比混合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4,分子中平均含有4个H原子,故C项不符合题意;CH4、C3H6、C2H2以a∶b∶b的体积比混合,分子中平均含有4个H原子,故D项不符合题意。
15. 【答案】B
【解析】②和⑤中含碳碳双键,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③④⑥的苯环侧链的α碳上连有H原子,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A正确;③④⑥都含有苯环,都属于芳香烃,④的苯环上有3种H原子(如图,1、4等效,2、5等效,3、6等效),④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3种,⑥的左边苯环两侧链为间位,右边苯环两侧链为对位,⑥的苯环上有6种H原子,⑥的苯环上的一溴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数目有6种,B错误;②⑤结构高度对称,都只有一种H原子,②⑤的一氯代物均只有1种,①中有4种H原子,①的一氯代物有4种,④的苯环上二氯代物有9种(如图,第1个Cl在1号位,第2个Cl在2、3、4、5、6位,有5种;第1个Cl在2号位,第2个Cl在3、5、6位,有3种;第1个Cl在3号位,第2个Cl在6号位,有1种,共5+3+1=9种),C正确;④和⑥中有苯环碳原子和甲基碳原子,且甲基碳原子与苯环碳原子直接相连,联想苯的结构,结合单键可以旋转,④和⑥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⑤中4个饱和碳原子与双键碳原子直接相连,联想乙烯的结构,⑤中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正确。
16. 【答案】+Br2+HBr↑
(2)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反应器A
(3)除去溶于溴苯中的溴 Br2+2NaOH===NaBr+NaBrO+H2O
(4)除去溴化氢气体中的溴蒸气
(5)石蕊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或其他合理答案)
【解析】由于苯、液溴的沸点较低,且反应+Br2+HBr↑为放热反应,故观察到A中的现象为反应液微沸,有红棕色气体充满反应器A;在制备的溴苯中常混有Br2,加入NaOH溶液中,Br2与NaOH发生反应:Br2+2NaOH===NaBr+NaBrO+H2O而被除去;HBr中混有的溴蒸气在经过CCl4时被吸收;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则必有HBr生成,若为加成反应,则没有HBr生成,故只需检验试管D中是否有大量H+或Br-即可。
17. 【答案】(1)饱和食盐水
(2)CaC2+2H2O―→Ca(OH)2+CH≡CH↑
(3)除去乙炔气体中可能混有的杂质(H2S等)
(4)CH≡CH+2Br2―→CHBr2CHBr2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5)
【解析】(1)因为电石和水反应剧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代替水,所以分液漏斗中装的是饱和食盐水。
(2)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乙炔,化学方程式为CaC2+2H2O―→Ca(OH)2+CHCH↑。
(3)硫酸铜可以和乙炔中的硫化氢等物质反应而除去乙炔气体中可能混有的杂质(H2S等)。
(4)乙炔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1,2,2-四溴乙烷,化学方程式为CH≡CH+2Br2―→CHBr2CHBr2;乙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红色褪去。
(5)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后生成氯乙烯,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氯乙烯,化学方程式为。
18. 【答案】(1)三颈烧瓶
(2)+Br2+HBr↑ 取代反应
(3)①水 分液 ②除去未反应的Br2和剩余的HBr ③除去产品中残留的水 (4)bcf (5)62%
【解析】苯与溴在FeBr3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HBr,装置a为反应装置,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溴单质、苯易挥发,因此利用装置c进行冷凝回流,使其充分反应,HBr为有毒气体,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a中未反应的Fe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未反应的溴和未挥发的HBr用NaOH溶液吸收,然后用无水氯化钙除去水,最后蒸馏除去残留的苯,据此解答。(4)溴苯与苯互溶,根据表格数据可知,二者的沸点差异较大,因此用蒸馏法分离,故需酒精灯、蒸馏烧瓶、直形冷凝管等。(5)最终得到产品11 mL,实际生成溴苯的物质的量为 ml≈0.105 ml,15 mL苯的物质的量为 ml≈0.169 ml,理论上生成溴苯的物质的量等于苯的物质的量,则溴苯的产率为×100%≈62%。
19. 【答案】(1)b (2)先加正丁醇,再加浓H2SO4(或将浓H2SO4滴加到正丁醇中) 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
(3)浓H2SO4 上 (4)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2SO4)
(5)d (6)正丁醇 水 (7)40%
【解析】(1)采取逆流原理通入冷凝水,使冷凝管充满冷凝水,进行充分冷却,即从b口通入冷凝水。(2)因为浓硫酸的密度大,应将浓硫酸加到正丁醇中,防止发生迸溅;正丁醇在浓硫酸、加热135 ℃的条件下发生分子间脱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3)用水可以洗去混有的浓H2SO4;正丁醇、正丁醚不溶于水,溶液分层,粗产品的密度小于水,在上层,应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分离出。(4)步骤④中最后一次水洗,可以洗去有机层中残留的NaOH及中和反应生成的盐(Na2SO4)。(5)正丁醚的沸点为142 ℃,粗产品中含有正丁醇,其沸点为117.2 ℃,低于正丁醚的沸点,加热蒸馏,正丁醇先汽化,加热蒸馏时应收集142 ℃左右的馏分。(6)反应控制温度135 ℃,高于正丁醇的沸点,正丁醇、水均挥发,从球形冷凝管中冷凝回流的为正丁醇、水,正丁醇微溶于水,密度小于水,在分水器中会分层,正丁醇在上层,水在下层。(7)由2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2OCH2CH2CH2CH3+H2O可知,37 g正丁醇完全反应得到正丁醚的质量为××130 g·ml-1=32.5 g,故正丁醚的产率为×100%=40%。
20. 【答案】(1)苯酚
(2)硝基、(酚)羟基 ++HCl (3)取代反应 (4)
(5)
(6)
【解析】(1)A为,A的名称是苯酚。
(2)B为,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硝基、(酚)羟基,B和乙酰氯发生取代反应生成C,由B生成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3)由C生成D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
(4)通过以上分析知,D中两个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生成E,则E的结构简式为。
(5)C为,G是C的同分异构体,并与C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二取代芳香化合物,说明含有硝基和酯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之比为2∶2∶2∶1的结构简式为、。
(6)由、SOCl2为原料制备,与H2发生加成得,再与SOCl2发生取代可得,其合成路线为。
2024遵义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遵义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含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柔红酮,某化工厂的废液中含有乙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武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PDF版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武威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PDF版含解析,共8页。
2024永州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PDF版含解析(可编辑): 这是一份2024永州一中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试题化学PDF版含解析(可编辑),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