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反比例教学设计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引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展开探究,感知比的意义,归纳特征,总结思辨比的意义,进一步认识比,巩固练习,质疑知新,课堂总结,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6课时 反比例练习课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P49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比的读写法, 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求出比值.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了解比的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提供多种情境,使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意义的过程。
教 法:引导法
学 法:自主探究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体会学习比的必要性。
1、出示照片知识与能力:
2、再出示A、B、C、D 、E五张照片
问:再看看哪几张照片和A比较像,哪几张照片和B不像?
二、展开探究,感知比的意义
情境一:照片的放大与缩小
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把这几张照片放在格子图中,请看,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1厘米,那么照片A长是( ),宽是( )。出示各个长方形的长和宽。
为什么有几张照片比较像,有几张不像?我们光是这样看看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好像还不能马上看出原因,怎么样才有利于观察呢?(把长和宽统计下来)
统计的时候按A、B、C、D、E这样的顺序吗?(按分来统计)
(2)现在我们先来观察照片A、B、D这几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有什么关系?先独立思考,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3)反馈交流
4、初步小结:
观察这里所有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
情境二:比比谁的速度快?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1)马拉松选手跑40千米,大约需2时。 骑车人骑车3时可以行45千米。
(2) A 摊位苹果3千克15元 B 摊位苹果9元2千克 C 摊位苹果12元3千克
2、学生分组完成:一二组学生完成表一,三四组学生完成表二。
3、反馈交流:说说怎样求速度和单价的?怎样求单价的?
4、思考:我们要比较谁的速度快,也就是要比较什么? 要比较哪个摊位上的苹果便宜,也就是要比较什么?
5、小结,再次感受比的意义
这两个问题,我们在解决时有什么共同点?(都用除法解决问题)
三、归纳特征,总结思辨比的意义
像上面那样,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如6÷4又可以说是6:4
四、进一步认识比
1、认识比的读写
2、回顾刚才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具体说说有哪些比。
五、巩固练习,质疑知新
1.你能根据下列信息写出哪些比。
①六(1)班有男生26人,女生24人。
②一个大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一个小正方形的边长是3厘米。
2.下面二题中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能用比表示吗?如果能的就请你写下这个比,并想一想这个比是谁与谁的比?
①某水果店打出苹果便宜卖的招牌:12元3千克。 ( )
②小军买了5本科技书,每本4元。 ( )
3.既然比的后项不能为0,而足球比赛中常出现的“2:0”的意义是什么?它是一个比吗?
六、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七、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冀教版正比例、反比例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1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探准备,引探过程,引探结果,引探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冀教版正比例、反比例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探准备,引探过程,引探结果,引探实践,知识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教版六年级下册六 正比例和反比例第2课时教案,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