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课件多份
-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5 课件 0 次下载
-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6 课件 0 次下载
-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9 课件 0 次下载
-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件8 课件 0 次下载
- 《种树郭橐驼传》课件1 课件 0 次下载
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前预习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三单元10(兰亭集序 归去来兮辞并序)10.2 归去来兮辞并序课前预习课件ppt,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小序串讲,叙事线索,抒情线索,自责自悔,自安自乐,乐天知命,研习课文,平淡自然,----元好问,----李格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他的作品有两类题材: 一类是描绘田园美景,寄 托他洁身自好的高洁志趣; 另一类如《咏荆轲》《读 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诗, 寄寓抱负,多悲愤慷慨之音。
陶渊明(367-427)
东晋义熙元年(405),当时政治黑暗、官场丑恶,陶渊明为了谋生,身陷其中。一天,上边派了一个督邮到其所在的彭泽县,旁边的官吏叫他穿好官服、戴好帽子去谒见,陶为保持高尚的节操,不愿意,还说:“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弃官归隐,辞官前写了这篇辞,辞前还有序说:“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本文属“辞”体,是形式比较灵 活的古体韵文,继承了楚辞的传统, 类似于长篇抒情诗,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多用“兮”字。多为两句一组,四句一节,每句以四言六言为主。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瓶无 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 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 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于 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 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 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 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 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 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 《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我家贫穷,种田不能够自给。孩子很多,米缸里没有存粮。维持生活所需的一切,没有办法解决。亲友大都劝我去做官,我心里也欣然有这个念头,可是求官没有门路。正赶上有奉使外出的关使,蒙江洲刺史对我的厚爱,叔父也因为我家境贫苦(替我设法),我就被委任到小县做官。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地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辞官回家的想法。那是为什么?本性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然急迫,但是违背意志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过去为官做事,都是为了吃饭而役使自己。于是惆怅感慨,深深有愧于平生的志愿。还是想等到秋收以后,便收拾行装连夜离去。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去吊丧的心情像骏马奔驰一样急迫,自己请求免去官职。自立秋第二个月到冬天,在职共80多天。因辞官而顺遂心意,写了一篇文章叫《归去来兮》。这时候正是已巳年(晋安帝义熙元年)十一月。
思考:序言中作者辞官归隐的原因是什么?
一、“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二、“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三、“程氏妹丧于武昌”。
整体感知:本文的题目中那个字是文眼
明确:“归”抓住关键词语理清全文的线索
1、归 意 第1自然段2、归 家 “舟遥遥”-“盈樽” 家园之乐 “引壶觞”-“盘桓” 田野之乐 “归去”-“西畴” 出游之乐 “或命”-“行休”3、归 尽 最后自然段
本文的叙事线索与抒情线索是怎样的?
悟读第1段:在封建社会里,人们要建功立业,要“大济苍生”,实现人生价值,往往是和仕途紧紧联系起来的,而陶潜不愿为官,难道是当官不好吗?
本文的第一句采用什么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以突兀峻峭的笔势表达了 自己归田之志的坚决。
思考 :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是什么?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思考: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 路,恨晨光之熹微。
船在水中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吹动着我的 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程,遗憾的是晨光朦胧, 天还不亮。
前两句把诗人解决思想矛盾后在回家途 中愉悦畅快的心情表现得真切动人。后两句则让 我们深切感受到了作者归心似箭的急切之情,尤 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 傲,审容膝之易安。
我端起酒壶酒杯自斟自饮,观赏着院子里的 树木,我感到非常愉快。倚着南窗寄托自己傲岸 的情怀,深深感到这简陋狭小之地也可以使人安 乐满足。
表达效果:写饮酒自娱之乐与傲然自得之情。后 一句在对比中,作者洁身自好,安贫乐道的形象 跃然于纸上。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景翳翳 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表达效果:“流憩”、“遐观”、“盘桓”都创 造出一个安乐闲适的意境,“孤松”则托物言 志,以示孤高坚贞之节。
拄着手杖走走停停,到处游息,不时抬头眺 望远景。……日光渐渐暗淡,太阳即将落山,我 还手抚着孤松,流连徘徊不愿离去。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表达效果: A.描写景物自然妥帖,毫无雕琢之痕又极 具诗情画意; B.寄托深远,是作者出仕无心归田有意的 真实写照; C.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具有很强的艺术 感染力。
感情——作者内心真正热爱田园生活,感情在描景叙事中巧妙而自然地流露,平常的细节里处处包含着浓浓的意趣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语言——语言朴素,音节和谐,用词 自然,直抒胸臆,不假雕饰,呈现出一片天然、和谐、纯净之美。
从“园中之乐”这个片段,你能感受到陶渊 明怎样的文风?
“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归去来兮辞》沛然如肺腑中流出,殊不见有 斧凿之痕。”
“质而实绮,似癯实腴” ----苏轼
研读第三段: 陶渊明隐居乡村的生活乐趣,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
①促膝而谈的家庭之乐②弹琴消忧的本色生活③与乡邻交往之乐④巾车孤舟出游之乐
“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 啸,临清流而赋诗”
----追求的生活境界
有人认为本文结尾一句“聊乘化以归尽, 乐夫天命复奚疑”含有悲观消极的思想,试结 合全文内容,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陶渊明秉承了老庄的哲学,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他不肯将自己融入污浊黑暗的官场,选择弃职归田,投身自然,这又是积极执着地追求自己理想的表现。情感发自内心,不加任何矫饰,是历经曲折后的痛苦反省,因而不同于那些高谈玄理的隐士、虚无主义者。
明确: 田园将芜胡不归
(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
(为什么还愁苦则独自悲伤呢?)
1.本文出现了五个疑问代词,请分析它们的词 义。
(我还乘车出去干什么呢?)
(何不随心任意地生活呢?)
(为什么那样遑遑终日,想到哪里去呢?)
连词,同“而”,表修饰
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结构助词,定语中心词之间,“的”
1.策扶老以流憩 2.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3.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4.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本文活用的词语有哪些?请找出来加以解释。
策:名词用作动词,拄着
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棹:名词用作动词,划着
善: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善
5.乐琴书以消忧 6.悦亲戚之情话 7.乐夫天命复奚疑 8.眄庭柯以怡颜
琴书: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
悦: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喜悦
乐:意动用法,以……为乐
怡: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愉快
5.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古今意义 A.悦亲戚之情话
窈窕:古是幽深曲折的样子,今指女子文静而美 好。
亲戚:古指包含父母在内的亲属,今指除直系亲属之外的有婚姻关系或血缘的成员。
情话:古指知心话,今指男女间谈情说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