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37896/0-1717764837654/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37896/0-171776483769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3/15837896/0-1717764837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因式分解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满分为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姓名、考试号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在本试卷及答题卡指定位置.
3.答案全部涂、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1.2024的相反数是( )
A.B.C.2024D.
2.如图是理想、蔚来、小鹏、哪吒四款新能源汽车的标志,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3.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B.C.D.
4.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 )
A.B.C.D.
5.九(1)班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评选一名“最有责任心的班干部”,班里每位同学从5名候选人中选择一名无记名投票,根据投票结果判断最终当选者所需要考虑的统计量是( )
A.平均数B.众数C.中位数D.方差
6.如图,同学们将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红光和紫光射入同一个凸透镜,折射光线,交于点,与主光轴分别交于点,,由此发现凸透镜的焦点略有偏差.若,,则的度数为( )
A.165°B.160°C.155°D.145°
7.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折叠后,点,分别落在,的位置.若,则等于( )
A.50°B.65°C.70°D.25°
8.如图,是半圆的直径,点,在半圆上,,连接,,,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设的面积为,的面积为,若,则的值为( )
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9.7的算术平方根是________.
10.因式分解:________.
11.方程的解是:________.
12.《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4》蓝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核能发电量为3662.43亿千瓦时,相当于造林771000公顷,则数据771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函数与的图像交于点.则代数式的值为________.
14.若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5.若圆锥底面半径为,侧面展开图的面积为,则圆雉母线长为________.
16.如图,是直径,点,在上,若,则 ________.
17.如图,为等边三角形,点恰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且轴于点.若点的坐标为,则的值为________.
18.如图,中,,点是边的中点,点和分别在边和上,,.若,,则的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共86分.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㵵)
19.(本题10分)计算:
(1)(2)
20.(本题10分)
(1)解方程:(2)解不等式组:
21.(本题7分)暑期即将来临,我市某校为了了解学生喜欢的休闲去处,设计了如下的调查问卷,并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随后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统计图(均不完整).下列,你最喜欢的休闲去处是?(单选)( )
A.吕梁风景区;B.云龙湖;C.加勒比水上世界;
D.大龙湖;E.潘安湖
调查结果的条形统计图 调查结果的扇形统计图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接受调查的总人数是________人,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2)扇形统计图中,选项的人数百分比是________,E选项所在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________.
(3)若该校共有学生2500名,则其中大约有多少名学生最喜欢去“云龙湖”?
22.(本题7分)徐州作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某天甲、乙两人来徐州旅游,两人分别从、、三个景点中随机选择一个景点游览.
(1)甲选择景点的概率为________;
(2)请用画树状图或列表的方法,求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选择景点的概率.
23.(本题8分)甲、乙两名学生到离校的“人民公园”参加志愿者活动,甲同学步行,乙同学骑自行车,骑自行车速度是步行速度的4倍,甲出发后乙同学出发,两名同学同时到达,求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
24.(本题8分)如图,在菱形中,是对角线,点是线段延长线上的一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截取,连接,,,.试判断四边形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5.(本题8分)太阳能路灯具有安全性能高、节能环保、经济实用等特点,己被广泛应用于主、次干道,工厂,旅游景点等场所.如图是太阳能板及支架部分的示意图,是太阳能板,点与点是支架部分与太阳能板的连接点,点是支架部分与灯杆的连接点,点是灯杆上一点,支架的长为,与灯杆的夹角,支架的长为,与灯杆的夹角,点,,,,,在同一竖直平面内,求点和点距地面的高度差.(结果精确到,参考数据:,,,,,)
26.(本题8分)如图,已知在中,,以为圆心,的长为半径作圆,是的切线与的延长线交于点.
(1)请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过点作的垂线交的延长线于点.(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2)在(1)的条件下,连接.试判断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7.(本题10分)
【问题情境】
如图1,是外的一点,直线分别交于点、.
小明认为线段是点到上各点的距离中最短的线段,他是这样考虑的:在上任意取一个不同于点的点,连接、,则有,即,由得,即,从而得出线段是点到上各点的距离中最短的线段.
小红认为在图1中,线段是点到上各点的距离中最长的线段,你认为小红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图1 图2 图3
【直接运用】
如图3,在中,,,以为直径的半圆交于,是上的一个动点,连接,则的最小值是______;
【构造运用】
如图4,在边长为2的菱形中,,是边的中点,是边上一动点,将沿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连接,请求出长度的最小值.
图4图5
【深度运用】
如图5,已知点在以为直径,为圆心的半圆上,,以为边作等边,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
28.(本题10分)
已知二次函数.
(1)求证:该函数的图像与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2)若该函数图像与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且,求证:;
(3)若,,都在该二次函数图像上,且,结合函数图像,写出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024年九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数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9、10、11、12、
13、14、15、416、24
17、 18、
三、解答题(共86分)
19.(1)原式 (4分). (5分)
(2)原式 (9分). (10分)
20.(1)
. (1分)
. (3分)
,. (5分)
(2)解不等式①,得.(7分)解不等式②,得.(9分)
所以不等式组的解集为.(10分)
21.(1)300(1分)见下图
(2)26%(4分) 36°,(5分)
(3)(名),
答:大约有1050名学生最喜欢去“云龙湖”.(7分)
22.(1) (2分)
(2)根据题意画树状图如下:
(列表参照给分) (5分)
共有9种等可能的情况,其中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选择C景点的情况有5种,
(甲、乙两人中至少有一人选择景点). (7分)
23.解:设甲同学步行的速度为,则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 (1分)
由题意得:,(4分)
解得:,(5分)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且符合题意,(6分)
,(7分)
答:乙同学骑自行车的速度为.(8分)
24.解:四边形是菱形. (1分)
理由:连接交于点,(2分)
四边形是菱形,,,,(5分)
,, (6分)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分)
,四边形是菱形. (8分)
25解:如答图,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 (2分)
在中,,,,
,,,(4分)
在中,,,,
,,,(6分)
,(7分)
答:点A和点B距地面的高度差约为29cm. (8)
26.(1)如图所示:
第(1)题图 第(2)题图
(本题解法不唯一,其它解法参照给分) (4分)
(2)与相切.
为切线,,(5)
,,垂直平分,. (6分)
又,,,.与相切. (8分)
27.解:【问题情境】如答图1,在圆上任意取一个不同于点的点,连接、.
在中,. (1分)
,,即.(2分)
线段是点到圆上各点的距离中最长的线段.(3分)
【直接运用】.(5分)
【构造运用】由折叠知,是的中点,,点,,都在以为直径的圆上.如图3,以点为圆心,为半径画,连接.
当长度取最小值时,点在上. (6分)
过点作于点,在边长为6的菱形中,,为中点,
,,,,
,.(7分)
,;(8分)
【深度运用】 (10分)
答图1答图2答图3
28.(1)证明: (1分)
,,
(3分)
∴该函数的图像与轴总有两个公共点. (4分)
(2)证明:由题意得,,, (5分)
,,. (7分)
,,,. (8分)
(3)或(10分)
注:以上答案仅供参考,如有其它解法参照给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D
C
B
C
B
D
A
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三模数学试题,文件包含2024年九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pdf、2024年徐州市铜山区九年级数学第三次质量检测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二模数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含解析),共2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