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提升练:4.3 水的组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1692/0-171707312198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提升练:4.3 水的组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1692/0-17170731220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提升练:4.3 水的组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801692/0-171707312211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当堂达标检测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只含一种分子的物质一定是( )
A.单质
B.化合物
C.纯净物
D.混合物
2.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www.*z%zstep#.~c^m]
A.H2
B.H2O2[来*%:zzs#tep&@.cm]
C.H2CO3
D.H2O
3.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种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能是一种化合物[中国教&~育出%^版*网]
B.一定是一种单质
C.一定是一种混合物
D.可能是一种混合物
4.小明通过预习知道:电解水时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但实际实验所得数据显示,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针对这一发现,你认为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反复多次实验,查找原因
B.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多,可以认为实验已经成功
C.大胆提出假设: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D.检查实验装置是否漏气
5.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
A.
B.
C.
D.
6. 1800年,人类电解水获得成功。某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该实验时,发现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已知:①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气体的分子个数比;
②常温常压时,1 L水可溶解0.031 L O2、0.57 L O3。
A.水在通电时发生化合反应
B.实验时若加入少量NaOH溶液,则导电性增强
C.从实验结果可以确定,相同条件下,H2在水中的溶解度比O2的小[w*w^w.zzste&~p.c@m]
D.若右侧试管内产生少量O3,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的气体体积比略大于2:1
7.水电解的过程可用下列图示表示,粒子运动变化的先后顺序是( )
[中国%@教&育出^版网*]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②①④③[来:%中国教@*育#出版网&]
D.④①③②
8.已知“○”“●”表示质子数不同的原子。
(1)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
(2)下列表示的气体物质中,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是__________;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是__________。
9.如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接通电后我们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负极的玻璃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正极的玻璃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实验中所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6)在实验过程中,可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或硫酸钠,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www.%z@&zste*#p.cm]
一、选择题
1.答案:C
解析:同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若该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则是单质;若该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则是化合物。
2.答案:A
解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气中含有氢分子。
3.答案:D
解析: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的混合物,如氧气(O2)和臭氧(O3)混合在一起,一定不是化合物。[来^#:%中教&@网]
4.答案:B
解析:实验出现误差,可能有很多原因,如氢气比氧气更难溶于水,实验装置漏气,实验操作失误等,应该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实验,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最不可取的做法就是认为实验所得数据与理论值相差不大而放弃深入研究。
5.答案:A
解析:组成中含有不同种元素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A选项图中为含有一种物质的纯净物,该物质中含有两种元素,属于化合物,A正确;B选项图中为含有三种物质的混合物,B错误;C选项图中为含有一种物质的纯净物,该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C错误;D选项图中为含有一种物质的纯净物,该物质中含有一种元素,属于单质,D错误。[中国教育出%~&版#网*]
6.答案:A
解析: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发生了分解反应,A错误;水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导电性会增强,B正确;左、右两侧试管内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略大于2:1,说明水中溶解的氢气比氧气少,即相同条件下,氢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氧气的,C正确;若右侧试管中产生少量的臭氧,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不变,则右侧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会减少,导致产生气体的体积减小,同时常温常压下臭氧的溶解度比氧气的溶解度大,也会使左、右两侧试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略大于2:1,D正确。
7.答案:C
解析:水电解前,以水分子的形式存在;水电解时,2个水分子分裂为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结合为2个氢分子,2个氧原子结合为1个氧分子。二、填空题
8.答案:(1)B A
(2)C D
解析:本题要求根据微观示意图判断物质的类别,根据单质和混合物的定义及微观构成分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再判断分子的构成,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的分子。[来^*:中%&教#网]
(1)A、B都只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A中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属于单质;B中分子由两种原子构成,属于化合物。
(2)C、D都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C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D是由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
9.答案;(1)两电极上均有气泡产生,A.b玻璃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
(2)氢气 燃着的木条 气体被点燃,产生淡蓝色火焰 氧气 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1:2 [中国^教
(3)水通电氢气+氧气 分解反应
(4)水电解后产生气体,容器内气压逐渐增大
(5)氢元素 氧元素
(6)增强水的导电性
解析:(4)通电后水分解生成了氢气和氧气,与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中气压增大,将水压入中间球形容器内,因此,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练习题,共16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3 水的组成课时作业,共24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课题3 水的组成课后练习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