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教案-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784170/0-1716706130547/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教案-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784170/0-171670613059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3课+发现自我+完善自我+教案-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4/9/15784170/0-171670613065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中职政治 (道德与法治)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教学设计
展开本课设计了4个“阅读与思考”、4个“相关链接”和2个“启思导行”,下面分框阐述各栏目的设计意图和操作建议。
第一框 认识自我
1阅读与思考1:我是这样的人
设计意图:该栏目通过一名中职学校护理专业学生自我介绍的案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他人自我介绍的内容和角度来思考如何认识自我,引出本目内容。
操作建议:第一,细致指导,形象呈现。教师可提出“这位同学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通过这位同学的自我介绍,你能了解到她的哪些方面?”等问题,指导学生从年龄、性别、身高、长相、专业、职业理想、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缺点等方面来思考和回答。学生回答完后,可用图表的形式进行总结,把案例提及的认识自我的角度形象地呈现出来。第二,联系自我,切身体验。教师可
结合问题“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和学生用书“我思我悟”栏目活动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描述自我。第三,深入分析,启发拓展。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其自我介绍。一是引导学生把关注点从自我的性格、相貌拓展到社会我。可以从心理健康的血度点评学八对心理我的介绍、为讲解心理健康的内容做铺垫。二是启发学生认识白己的优点和K处、缺点和知处,以及清他、兴趣、性格和价值观等、为学生理解认识白我与心理健康、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大系责定础是通过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的使用,了解学生认识白我呈现山的态度倾向,引导学:多从积极对待自己。
(1)这位同学是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
学生可能按照案例呈现的顺序回答:年龄、性别、身高、长相、专业、职业理仙、兴趣爱好、特长、性格、优缺点等。教师可从生理我、心理我、社会我三个方面概括学生的回答。此外,还可从现
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角度来进行归纳。例如、将“我的职业理想足在医院做一名高级护理师”和“我
相信未来的自己会越变越好”归纳为理想自我,以促进学生形成面向未来、发展自我的积极心态,为后面讲授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做铺垫。
(2)你会如何向别人介绍自己?
在解决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本问题引导学生从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以及现实白我与理和自我的角度来介绍自己。教师在把握学生认识自我的广度、深度和倾向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思考未来职业中的我。
注意事项:(1)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认识自我对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增加学生
参与活动的积极性。(2)教师要平衡好鼓励回答和价值引领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可能会出现观点不正确、认识不全面,甚至取笑其他同学等问题。如果教师直接批评或否定学生,容易激起学生的逆反或退缩心理。这时教师可以采用追问和讨论的方式,如内向和外向有好坏之分吗,有哪些成功人土的长相普通等,引发学生思考并做出正确的回答,也为后面讲授接纳自我和完善自我做好铺垫。
2.相关链接1:心理健康的表现
设计意图:该栏目用图表的形式从六个方面呈现了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对正文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目的是为了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理解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之一。
操作建议:第一、提问引思,直击主题教师可以通过提出“有学们,你们觉得什么是心理健
康?心理健康的人有哪些表现?”等问题,引发学生对心理健康的思考。第二,联系实际,讲透主题。
教师可结合学生在“阅读与思考1”中关于自己的认识、情绪、学习、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和环境适应等特点的描述,来讲解心理健康的主要表现和重要意义。要注意纠正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错误认识,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教师要树立心理健康的整体意识,心理健康是本课程的主线,体现在生活、学习、成长、职业等各个方面。第三,拓展引申,自然过渡。教师在讲清楚心理健康的表现
后,要适时将教学内容拓展引申到认识自我。通过引导学生理解全面准确地认识自我既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之一,也是个体未来成长成才的重要基础,将教学内容从心理健康白然过渡到认识自
我方面。
注意事项:(1)学生对心理健康可能存在误解和错误认识,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
康不等于“万事如意、天天开心”,心理不健康也不等于“心理变态”“有精神病”等;不能简单地将人分为“心理健康的”或“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健康是动态和相对的,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产生心理困扰是正常现象。(2)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照心理健康的表现,找到自身需要完善的方面,在实际学
习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
3.相关链接2:小张对自我的认识
设计意图:该栏目通过图表的形式形象地呈现了小张对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的描述,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正文中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的内容。
操作建议:第一,结合案例,详讲精析。教师应充分理解案例及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的含义,通过案例将三者的含义和内容给学生讲细讲透。第二,联系自我,模仿拓展。教师组织学生模仿小张对自我的介绍,从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三方面来整理、补充和完善在“阅读与思考1”中给出的自我描述。鼓励学生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创新自我介绍,更加全面、深刻、生动地介绍自己。在内容上.不仅可以模仿小张使用的句式,还可以加上对事物的看法等;在形式上,则可以用更能表现自我特点的图表等。
注意事项:(1)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引导学生关注认识自我的广度与深度。(2)教师可引
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未来职业来认识自我。
1.阅读与思考2:柳比歇夫认识自我的方法
设计意图:该栏目介绍了柳比歇夫通过长期坚持自我观察和记录来认识自我的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认识自我的方法,引出本目内容。
操作建议:第一,提出问题,圈点动词。教师提出:“柳比歇夫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自我的?”
在学生思考如何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记录”“统计”“分析”“总结”等体现柳比歇夫自我观察和记录的动词圈出来,引导学生了解、掌握柳比歇夫自我观察与记录的操作过程。第二,头脑风暴,总结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充分讨论,分享自己认识自我的方法,也学习借鉴他人的认识自我的方法。
问题解析:
(1)柳比歇夫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认识自我的?
该问题的参考答案是:每天记录自己在各项活动上花的时间,并定期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学生在回答该问题的时候可能会说出该方法的优点和积极作用等,对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到问题本身进行作答。
(2)你还能说出哪些认识自我的方法?
该问题的参考答案是:认识自我的方法还有他人反馈和社会比较等)学生给出的回答可能是
“询问老师和同学”等具体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梳理、总结、概括出自我察、他人反馈和社会比较这三种基本方法。
1.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注意引导学生:挖州已经收据的些认识自我的好方法
(2)引导学生注意方法的适用性,注意提炼、完萍、选样适合白已的认识自我的方认,宋川能促进自己已生活、学习、成长和职业发展的方法。
5、相关链接3:什么是自我觉察
设计意图:该栏目通过介绍白我觉察的含义、对象和积极作用,引导学4: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正文介绍的自我觉察。
操作建议:第一,提出问题,详讲精析。教师可提出“什么是自我觉察?”“我们可以觉察剑白
已的哪些方面?”等问题,引发学生对白我觉察的内涵和对象进行思考。教师可从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三个方面来归纳、总结学生关于自我觉察的回答。第二,组织讨论,加深认识。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白我觉察有什么积极作用?”等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白我觉察的价值,激发学生进行自我觉察的兴趣。第三,联系自我,拓展提升。教师可指导学生评价白己的白我觉察,并思
考如何提高自我觉察水平。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将自我觉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并体会白我觉察对自己已成长成才和职业发展的积极作用。例如,可引导学生在开学、期末等重要时间点及情绪激动等容易“忘我”的状态下有意识地主动白我觉察。
住意事项:(1)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自我觉察不是白我评价,是以不评判的态度休会白己在想什
么、做什么、感受到了什么。这是全面、深入的自我觉察的前提。(2)学生可能对社会我的内容觉察和关注较少,教师可提示学生思考自己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肩负的责任与使命,引导学生站在同家和社会发展的角度觉察自己。
6启思导行1:不同视角下的我
设计点: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关于自我的信息,以引导学生实践应用
所学的认识自我的方法,思考不同角度的自我信息的异同,并逐步学会理性分析和整合从不同渠道获得的有关自我的信息,从而对自我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
操作建议:第一,“动”起来,真实表达。教师要创设开放自我、积极接纳的宽松氛日,鼓励学生从生理我、心理我和社会我三方面写出对自我和小组成员的真实看法。第二,“比”起来,理性分析。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两个角度进行对比分析:一是自己的看法和他人行法的异同;二是不同人对同一人看法的异同。教师要向学生强调,要理性看待这些看法,既不要因为得到他人的积极评价而洋洋得意、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消极反馈而恼怒或消沉,而是要理性分析和整合这些不同的信息。第三,“用”起来,认识自我。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白我。一是可以扩展“描述人”的不同,指导学生收集父母、老师、朋友等对白己的描述;二是培养认识白我的习惯,鼓励学生定期进行认识自我的活动。
注意事项:(1)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白我是认识的主体,他人反馈和社会比较是白我觉察的有意补充,要理性看待从不同渠道获得的关于白我信息的差异。(2)教师既要通过本活动引导学生复习、运用认识自我的方法,又要促进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白我,可结合学生用书“我来评估”栏!中的判断题和选择题来完成。
第二框 接纳和完善自我
1.阅读与思考3:小的自我接纳
设计意图:该栏目通过市场营销专业的中职学生小程接纳白我的案例和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接纳自我的意义和方法,引出本目内容。
操作建议:第一,角色代入,认识接纳。教师可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小程,通过角色扮演的方
式来思考“小程接纳自我后,发生了哪些改变?”这一问题,并引导学生体验小程由“尽量克制自已、少说话”到“展现热情和活力”的变化。教师可结合环境变化和专业学习来引导学生思考小程的“缺点”变“优势”的原因。教师可从两个方面进行引导。一是理性看待自己与他人的差异。人与人之间总会存在差异,不能因为差异而否定自我。二是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的个性优势。个性上的优点和缺点不是绝对的,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会发生转变,要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自己的特点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避免一概而论。第二,联系自我,加深理解。教师可结合上一框的教学内容,特别是上一框“启思导行”中学生获得的来自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缺点”在什么情况下可能转变为“优势”。第三,以“我”为友,体会接纳。教师可提出“我们如何更好地接纳自我?”等问题,引导学生尝试把白己想象成自己的好朋友,以对待朋友的方式来给自己提出接纳自我的建议。
问题解析:
(1)小程接纳自我后,发生了哪些改变?
该问题的参考答案是:小程从否定、压抑自我转变为认可、展现自我。学生的回答可能并不准确,如可能回答:“从·克制自己'改变为“经常受到同学、老师和顾客们的肯定和表扬”。”“渐渐觉得:也许,做真实的自己,并不是一件坏事。”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对表面现象的认识深入到对小程心理与行为变化的解析。一是在心态上,从否定自己活泼的性格到认可自己的这一性格特征。二是在行为上,从在别人面前压抑自己的性格到主动展现自己的性格。在指导学生回答这一问题的过程中,
要引导学生从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角度,思考如何将自己的“缺点”转化为“优势”。教师还可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接纳自我对心理健康、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我们如何更好地接纳自我?
教师可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从学会善待自己,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学会理性地进行社会比较等方面来思考和回答。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学生可能会出现一些错误认识,如对自己好就是接纳自我,表扬自己就是接纳自我,或接纳自我就是“认为我的一切都是好的”。对此,教师要注意纠正和引导。
注意事项:教师要辨析和纠正学生对接纳自我的错误认识,可结合小程的案例和其他例子,引导学生认识到,接纳自己的不足,不是认为自己的一切都是好的,也不是消极不作为的理由。要引导学生从完善自我的角度,帮助自己克服“缺点”,将“缺点”转变为自己的优势。
2.相关链接4:什么是自尊
设计意图:通过阐述自尊的含义,以及高自尊者和低自尊者的具体表现,拓展和补充正文内容,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接纳自我的具休人现和积根件川
探目建议:第一、深入即解,说透训叫.找帅A课前要深入甲解门尊的戍义相人心,要哈学1山
清楚:自尊包含“总休评价”和“情感休验”两方血的内容:要通过北商门尊相低自尊的人现,明白自尊在个人的心理健康、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型等方血部心首积极行川.0,町大的,山限引导。教师应向学生前明接纳门我和口呼的关系。·方血,高门尊足纳代的重要长现月方面,可以通过接纳门我来提高白已的白尊水平,唯护和世临口已的心理健康
注意小:(1)救师要引导学生厘清关于门收的常见误区,洲别请如“好血了”、门负、自做等心理现象与自尊的区別。例如,越在意別人足背的“面子”,可能自尊水平越低、因为临门尊的人刈口我充满肯定、尊重和爱,反而不太谷易受外界评价或咨別人态度的低响:商门尊的人明」血对门已的不足,不会掩饰或者否认,更不会因此而安白非薄、灰心限气:商门尊的人遇利挫折或批评时,更自信心和能力去应对。(2)救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行为提开白尊,帮助学生:明自商门尊能从山人为
阅读与思考1:小肖的口头禅
设计意:该栏目通过呈现小肖关于接纳白我的错误认识米港清什么才足接剂门代,激发学1
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接纳自我与完萍白我的关系及如何完辨自我,引山相日内容。
操疗让议:第一,提出问题、组织讨论。教师可提出救材中的问题:“小肖认为接纳我意味首
不需要改变自我。你认为小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思考接纳门我完萍门我的关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回答,纠正“接纳白我就是满足现状,不需要收恋”等销误观点,引导学生理解接纳自我不意味着不作改变,而是要帮助白己更好地作出改变。第:、澄清关系,拓限提川.
教师应向学生闸明接纳自我不足满足现状,而是为了更好地完萍白我,完萍门我足接纳门我的证试行
发展。教师可引导学生以白已为例,思考如何在接纳自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萍门我。
问题解析:
小肖认为接纳白我意味着不需要改变白我。你认为小肖的想法对吗?为什么:
回答此问题,重点不在对不对,而在为什么。救师要引导学生详细刚述门已回萍“对”成的理由,通过学生的回答来发现学生存在的错误认识,带助学生澄清接纳门我和完普门我的关系,明确要在接纳白我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白我。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接纳白我的过程中感受自我发展的可能、注血格学生门尊自信、
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教案: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zz/tb_c40375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教案</a>,共2页。
中职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中职<a href="/zz/tb_c40375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第2课时教学设计</a>,共5页。
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优质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中职部编高教版(2023)<a href="/zz/tb_c4037569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3课 发现自我 完善自我优质教案及反思</a>,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