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772880/0-1716437428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772880/0-1716437428846/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5.1 让友谊之树常青 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5772880/0-171643742890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
展开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道德与法治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0日,星期二下午第3节
4.教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保持友谊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的品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友谊的重要性,保持友谊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
四、教学方法
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友谊的短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友谊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
(1)友谊的重要性(10分钟)
a. 讲解友谊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b. 讲解友谊对社会和谐的作用。
(2)保持友谊的方法(10分钟)
a. 讲解如何尊重他人,以诚待人。
b. 讲解如何正确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
(3)友谊案例分析(10分钟)
a. 分析友谊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保持友谊的方法。
b.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
3.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友谊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珍惜友谊,关爱他人。
六、作业布置
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友谊的作文。
2. 观察身边的朋友,发现他们的优点,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七、板书设计
1. 友谊的重要性
a. 个人成长
b. 社会和谐
2. 保持友谊的方法
a. 尊重他人,以诚待人
b. 正确处理矛盾和冲突
八、课后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友谊的重要性,掌握了保持友谊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引导学生关爱他人。但在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方面,部分学生仍存在困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核心素养目标
1. 政治认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友谊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 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正确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法治意识:使学生了解在友谊中应遵循的法律规范,增强法治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权益。
4. 公共参与: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学会在友谊中关爱他人,积极参与社会建设。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观念和人际交往能力,对友谊有所了解,知道友谊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同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有了一定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能够认识到尊重他人、以诚待人的重要性。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人际关系和友谊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喜欢通过讨论、交流等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在学习风格上,他们倾向于直观、形象的方式,喜欢通过案例分析来理解抽象的概念。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时,部分学生可能缺乏有效的解决方法,容易产生困惑和挫败感。同时,他们可能对友谊中的法律规范不太了解,容易在维护自己的权益时陷入困境。此外,他们在公共参与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采用适合他们的教学方法,帮助他们在友谊中更好地处理矛盾和冲突,增强法治意识,提高公共参与能力。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讲授法,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友谊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友谊观念。
(2)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友谊故事,互相学习,提高学生对友谊的认识和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友谊案例,引导学生从案例中学习保持友谊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与友谊相关的图片、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设计有趣的互动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友谊的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提高友谊的认识,培养合作精神。
(4)课堂练习:设计相关的课堂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友谊的方法。
(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继续思考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友谊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评价方式: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面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评价
1. 评价内容:评价学生对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友谊的方法的掌握程度,评价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评价方式:采用课堂观察、作业评价、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3. 评价主体: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 评价目的:通过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引起学生对友谊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友谊吗?友谊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友谊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友谊的魅力或特点。
简短介绍友谊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友谊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友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原理。
过程:
讲解友谊的定义,包括其主要组成元素或结构。
详细介绍友谊的组成部分或功能,使用图表或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
3. 友谊案例分析(20分钟)
目标: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友谊的特性和重要性。
过程:
选择几个典型的友谊案例进行分析。
详细介绍每个案例的背景、特点和意义,让学生全面了解友谊的多样性或复杂性。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案例对实际生活或学习的影响,以及如何应用友谊解决实际问题。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友谊的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4. 学生小组讨论(10分钟)
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与友谊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
小组内讨论该主题的现状、挑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准备向全班展示讨论成果。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友谊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友谊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友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强调友谊在现实生活或学习中的价值和作用,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和应用友谊。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或报告,以巩固学习效果。
知识点梳理
1. 友谊的含义和重要性
a. 友谊的定义:友谊是一种基于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
b. 友谊的重要性:友谊对个人成长、情感支持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 友谊的组成部分
a. 友谊的基本要素:信任、尊重、理解、共同兴趣和价值观。
b. 友谊的相互作用:沟通、合作、互助和共享。
3. 保持友谊的方法
a. 尊重他人: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感受,以诚待人。
b. 有效沟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c. 解决矛盾和冲突:以和平、公正的方式处理友谊中的矛盾和冲突。
d. 互相关心和支持:在对方需要时给予关心和支持。
e. 共同成长:鼓励彼此成长和发展,共同面对挑战。
4. 友谊中的法律规范
a. 尊重他人权益:不侵犯他人的隐私、名誉和财产等权益。
b. 公平竞争:在友谊中保持公平竞争,不采取不正当手段。
c. 遵守法律: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参与违法活动。
5. 友谊中的道德规范
a. 诚实守信:在友谊中保持诚实和守信,不欺骗他人。
b. 关爱他人:关心和帮助朋友,尽自己所能提供支持和帮助。
c. 负责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推卸责任。
6. 友谊中的情感管理
a. 处理友谊中的挫折:面对友谊中的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b. 表达情感:学会表达自己的情感,避免误解和冲突。
c. 关爱他人:关心和理解朋友的情感需求,给予支持和鼓励。
7. 友谊中的社交技巧
a. 倾听他人:认真倾听朋友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关注和理解。
b. 表达自己: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c. 合作与协商:在友谊中学会合作与协商,共同解决问题。
8. 友谊中的公共参与
a. 参与友谊活动:积极参与友谊活动,增进友谊关系。
b. 关注社会问题:关注社会问题,与朋友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c. 维护友谊环境:维护友谊环境,为友谊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板书设计
- 个人成长
- 社会和谐
2. 友谊的组成部分
- 信任
- 尊重
- 理解
- 共同兴趣和价值观
- 相互作用(沟通、合作、互助、共享)
3. 保持友谊的方法
- 尊重他人
- 有效沟通
- 解决矛盾和冲突
- 互相关心和支持
- 共同成长
4. 友谊中的法律规范
- 尊重他人权益
- 公平竞争
- 遵守法律
5. 友谊中的道德规范
- 诚实守信
- 关爱他人
- 负责任
6. 友谊中的情感管理
- 处理挫折
- 表达情感
- 关爱他人
7. 友谊中的社交技巧
- 倾听他人
- 表达自己
- 合作与协商
8. 友谊中的公共参与
- 参与友谊活动
- 关注社会问题
- 维护友谊环境
教学反思与改进
本节课结束后,我将设计一些反思活动来评估教学效果并识别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我会邀请学生填写一份简短的反馈问卷,询问他们对本节课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看法。其次,我会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了解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处理友谊问题的能力。最后,我会与其他教师讨论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享彼此的看法和建议。
1. 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可能需要进一步深入讲解友谊的某些方面,或者补充一些相关的案例和故事来丰富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可能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兴趣。例如,可以增加更多的互动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3. 教学节奏和时间的分配:可能需要调整教学节奏,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新知识,同时也要确保课程内容能够按时完成。
针对这些改进措施,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实施以下策略:
1. 增加课堂互动: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引入更多的案例和故事:通过引入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友谊的重要性以及保持友谊的方法。
3. 调整教学节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理解和消化新知识,同时也要确保课程内容能够按时完成。
重点题型整理
- 例题:请简要阐述友谊的含义和重要性。
- 答案:友谊是一种基于相互理解、尊重和信任的人际关系。友谊对个人成长、情感支持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2. 友谊的组成部分
- 例题:请列举友谊的组成部分。
- 答案:友谊的组成部分包括信任、尊重、理解、共同兴趣和价值观。
3. 保持友谊的方法
- 例题:请简要说明保持友谊的方法。
- 答案:保持友谊的方法包括尊重他人、有效沟通、解决矛盾和冲突、互相关心和支持、共同成长。
4. 友谊中的法律规范
- 例题:请简要说明友谊中的法律规范。
- 答案:友谊中的法律规范包括尊重他人权益、公平竞争、遵守法律。
5. 友谊中的道德规范
- 例题:请简要说明友谊中的道德规范。
- 答案:友谊中的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守信、关爱他人、负责任。
6. 友谊中的情感管理
- 例题:请简要说明友谊中的情感管理。
- 答案:友谊中的情感管理包括处理挫折、表达情感、关爱他人。
7. 友谊中的社交技巧
- 例题:请简要说明友谊中的社交技巧。
- 答案:友谊中的社交技巧包括倾听他人、表达自己、合作与协商。
8. 友谊中的公共参与
- 例题:请简要说明友谊中的公共参与。
- 答案:友谊中的公共参与包括参与友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维护友谊环境。
9. 友谊案例分析
- 例题:请简要分析友谊案例,并说明友谊的重要性。
- 答案:友谊案例分析(根据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10. 友谊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 例题:请简要说明友谊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解决方法。
- 答案:友谊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包括误解、冲突和挫折。解决方法包括沟通、理解和包容、寻求帮助和支持。
教学评价与反馈
1. 课堂表现: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友谊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展示出良好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2. 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各小组能够围绕友谊的主题进行深入讨论,并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想法和解决方案。他们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有效地回应其他小组的提问。
3. 随堂测试:学生在随堂测试中表现出色,能够正确回答关于友谊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和保持友谊的方法等问题。他们在理解友谊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方面也表现不错。
4. 作业完成情况:大多数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能够通过短文或报告的形式展示他们对友谊的理解和应用。他们的作业质量较高,表现出对友谊的深入思考和积极的态度。
5. 教师评价与反馈:
- 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和认识较为全面,能够认识到友谊的重要性,并掌握保持友谊的方法。
-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色,能够积极参与并有效地沟通和合作。
- 学生在随堂测试和作业中表现优秀,能够理解和应用友谊的基本概念和规则。
- 学生在情感管理和社交技巧方面还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他们处理友谊中挫折和冲突的能力。
- 教师建议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加关注友谊中的情感管理,学会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同时也要关注友谊中的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eq \a\vs4\al,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堂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让友谊之树常青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与难点,学习方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