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
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辽宁卷)(解析版)
展开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辽宁卷)(解析版),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由膜和物质本身的属性来决定。如图所示为主动运输的类型模式图,包括ATP驱动泵(利用ATP水解供能)、协同转运(利用离子梯度动力)、光驱动泵(利用光能)三种,光驱动泵主要在细菌细胞中发现。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方式a是协同转运,利用离子(▲)的梯度动力运输物质(■)
B.方式b中的载体蛋白是ATP驱动泵,该驱动泵可能具有催化功能
C.方式c中的载体蛋白是光驱动泵,该驱动泵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
D.葡萄糖通过方式b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以及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答案】B
【分析】1、被动运输:简单来说就是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是最简单的跨膜运输方式。不需能量被动运输,又分为两种方式:
1)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氧气,二氧化碳,脂肪。
2)协助扩散: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如:氨基酸,核苷酸。特例:葡萄糖进出红细胞。
2、主动运输:小分子物质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如:矿物质离子,葡萄糖进出除红细胞外的其他细胞需要能量和载体蛋白。
3、胞吞、胞吐:大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需能量。
【详解】A、根据图示,方式a 中利用了离子梯度动力,并且需要载体,属于协同转运,■是高浓度到低浓度,▲是低浓度到高浓度,利用离子(■)的梯度动力运输物质(▲),A错误;
B、方式b中的载体蛋白是ATP驱动泵,能利用ATP水解供能,因此该驱动泵可能具有催化功能,催化ATP水解,B正确;
C、方式c中的载体蛋白是光驱动泵,由于该驱动泵主要在细菌细胞中发现,而细菌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因此该驱动泵不可能分布在类囊体薄膜上,C错误;
D、方式b是主动运输,葡萄糖协助扩散进入哺乳动物红细胞,葡萄糖主动运输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D错误。
故选B。
2.植物具有“周期共鸣”的特点,即植物内在的生物节律与外界昼夜的时间变化(正常昼夜周期为24h)相互匹配。科研人员检测了某野生型植物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结果如图所示。科研人员又使用化学诱变剂处理该种野生型植物,诱导其发生基因突变,筛选得到周期节律改变的纯合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为了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来影响光合作用,应设置的实验组数是( )
A.3B.4C.5D.6
【答案】D
【分析】结合题意以及实验目的进行分析可知,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突变生物的种类和周期处理的,因变量是各组处理的不同突变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然后根据实验设计的对照原则、单一变量原则和等量原则进行设计实验。
【详解】探究植物生物钟周期与环境昼夜周期之间匹配程度是否通过影响叶绿素含量而影响光合作用,除设置题中的对照实验外,还需要设置突变体Z(周期节律比野生型短)和T(周期节律比野生型长)分别在T20(光照和黑暗各10h)、T24(光照和黑暗各12h)和T28(光照和黑暗各14h)条件下的实验,测定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并进行比较,故需要设置6组实验,即D正确。
故选D。。
3.糖原沉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糖原沉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抑制葡萄糖激酶活性会制约糖原的合成过程,但并未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过程
B.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细胞呼吸的全过程既有吸能反应,也有放能反应
C.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岛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D.给糖原沉积病Ⅰ型患者注射适量胰高血糖素,能使其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答案】B
【分析】据图分析:6-磷酸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可生成糖原、丙酮酸,其经过水解可以生成葡萄糖,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ATP供能,同时糖原与非糖物质可以在酶的作用下生成6-磷酸葡萄糖。
【详解】A、抑制葡萄糖激酶会制约6-磷酸葡萄糖的生成,抑制糖原的合成,并制约体内的细胞呼吸,A错误;
B、据图分析,葡萄糖需要先转化为6-磷酸葡萄糖才能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被呼吸作用利用,这一过程需要消耗ATP,细胞呼吸还可合成ATP,因此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细胞呼吸的全过程既有吸能反应,也有放能反应,B正确;
C、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C错误;
D、糖原沉积病Ⅰ型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的肝糖原不能水解的低血糖,给糖原沉积病Ⅰ型患者注射胰高血糖素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D错误。
故选B。
4.现有两瓶世代连续的果蝇,甲瓶中个体全为灰身,乙瓶中的个体既有灰身也有黑身。让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观察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甲为乙的亲本
B.若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则乙中灰身果蝇与甲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C.若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则乙为甲的亲本,甲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
D.子代是否出现两种表现型是判断显隐性性状的重要依据
【答案】D
【分析】题意分析,甲瓶和乙瓶中的果蝇存在世代连续关系,若甲瓶中的果蝇为亲代,则灰身果蝇自由交配产生的乙瓶中表现型为灰身和黑身均有,据此可知灰身对黑身为显性;若乙瓶中的果蝇为亲代,产生的甲瓶中表现型均为灰身,据此也能得出灰身对黑身为显性的结论。
【详解】A、乙瓶中的全部灰身个体与异性黑身果蝇交配,若后代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乙瓶灰身个体中存在杂合体(Aa),而甲瓶全为灰身(Aa),则甲为乙的亲本,且灰身是显性,A正确;
B、甲瓶全为灰身(Aa),甲瓶果蝇(Aa)自交后子代为灰身(AA)、灰身(Aa)、黑身(aa),则乙中灰身(AA和Aa)果蝇与甲基因型相同(Aa)的概率为2/3,B正确;
C、若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则说明乙瓶中为纯合体AA和aa,乙为甲(Aa)的亲本,甲中灰身果蝇为杂合子,C正确;
D、由分析可知,只要存在世代连续的关系,无论子代是否出现两种表现型,均可得出灰身是显性性状,D错误。
故选D。
5.图I表示基因型为AaXBXb的生物体某个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或结构数量变化的相关模式图,图2表示图1过程某些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呈现的是细胞内染色体组数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
B.图1的CD段对应图2的Ⅰ时期,图2的I时期对应图1的AB段
C.若该细胞核DNA双链均被32P标记,在普通培养基中完成减数分裂后,至少3个子细胞带标记
D.该细胞经历图1过程最终形成一个aXBXb的子细胞,则其他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有4种
【答案】D
【分析】图1中AF表示有丝分裂,FG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HI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图2中b表示染色单体,a表示染色体,c表示核DNA。
【详解】A、图1呈现的是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变化,A错误;
B、图2的Ⅰ时期没有染色单体,并且染色体数为8条,图1中CD段为有丝分裂后期无染色单体,并且染色体数为8条,故图2的Ⅰ只对应图1中的CD段,B错误;
C、该细胞核的DNA初始状态为双链均被标记,由题干信息可知,细胞经过了1次有丝分裂和1次减数分裂,则4个子细胞中至少2个被标记,C错误;
D、该细胞经历图1过程,即先进行有丝分裂产生2个卵原细胞,再进行减数分裂产生8个子细胞,则与aXBXb来自同一个卵原细胞的另外三个细胞可能为aXBXb 、A、A ,该卵原细胞的子细胞有2种。另一个卵原细胞正常分裂,则子细胞为2个AXB和2个aXb(或2个AXb和2个aXB),也是2种。所以该细胞经历图1过程最终形成一个aXBXb的子细胞,则其他的子细胞基因型可能有4种,D正确。
故选D。
6.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家系图(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Ⅱ﹣1和Ⅱ﹣2若再生一个女儿,患该病的概率为3/4
D.Ⅲ﹣1和某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
【答案】C
【分析】Ⅱ1×Ⅱ2→Ⅲ3,有中生无,女儿正常,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且Ⅱ1×Ⅱ2均为杂合子。
【详解】根据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根据分析,该病的遗传方式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错误;Ⅱ﹣1和Ⅱ﹣2若再生一个女儿,患该病的概率为3/4,C正确;Ⅲ﹣1和某正常女性婚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为2/3×1/2=1/3,D错误。故选C。
【点睛】有中生无,女儿正常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中生有,女儿患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7.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都与植物激素类似的化学物质
B.果农误喷一种除草剂致使果园中的一些灌木叶片枯死,可能是因为其中含有生长素类似物
C.早春低温用流动的水浸泡种子促其早发芽,这与赤霉素变化的相关性最大
D.对草莓、葡萄等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会使水果长势加快,并加快其成熟
【答案】B
【解析】1、植物激素指的是在植物体内合成,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著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如生长素。植物生长调节剂: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如乙烯利。
2、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蔫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
【详解】A、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乙酸,另一类分子结构和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a-萘乙酸,A错误;
B、果农误喷某除草剂后致园中部分灌木叶枯死,推测该除草剂中含2,4-D等生长素类似物,B正确;
C、早春低温用流动的水浸泡种子促其早发芽,与休眠种子中存在的脱落酸有关,如桃、蔷薇的休眠种子的外种皮中存在脱落酸,所以只有通过处理,脱落酸水平降低后,种子才能正常发芽;水稻种子数量巨大,用流水浸泡法更为实用,C错误;
D、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不具有加快水果成熟的作用,乙烯具有催熟作用,D错误。
故选B。
【点睛】
8.人体内的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WAT)和褐色脂肪组织(BAT),二者可相互转化。WAT将多余的糖类等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起来,BAT促进脂肪的水解和氧化分解等以满足机体对额外热量的需求,如图为相关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瘦素间接促进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Y
B.激素Y和X在促进脂肪分解产热时相抗衡
C.BAT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D.cAMP为细胞核中UCP-1基因表达提供能量
【答案】C
【分析】分析本题代谢过程图可知,实线箭头代表转移或转化,虚线箭头代表刺激,+代表促进作用,-代表抑制作用,结合图中各物质的作用路径可判断激素Y、激素X、甲状腺激素、cAMP对BAT代谢脂肪起促进作用,瘦素对BAT代谢脂肪起抑制作用。
【详解】A、观察图中代谢过程可知,瘦素通过作用于下丘脑来间接抑制胰岛B细胞分泌激素Y,A错误;
B、观察图中激素Y和激素X的作用路径可知,激素Y一方面能够促进WAT细胞转化为BAT细胞,另一方能够刺激BAT细胞工作;激素X转移到BAT细胞表面与其受体结合,刺激细胞内脂肪的代谢活动,两者均可以增强BAT细胞因此的代谢活动,激素Y与激素X在影响BAT细胞进行脂肪水解产热时作用关系为协同关系,B错误;
C、据图可知,甲状腺激素可以转移至BAT细胞的细胞核内影响UCP—1基因的表达,说明BAT细胞的细胞核中存在甲状腺激素受体,C正确;
D、据图可知,cAMP的作用一方面是促进脂肪转化为脂肪酸,另一方面是促进细胞核中UCP—1基因的表达,无法得出cAMP可以提供能量的结论,D错误。
故选C。
9.毛束象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南方等地的害虫,喜食植物嫩梢、幼叶,研究人员对西双版纳植物园的毛束象种群进行了研究,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有2个活动高峰期,其余时间成虫无分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可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
B.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
C.调查说明毛束象的种群数量受湿度、温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D.为有效防治毛束象,应在毛束象种群达到a/2前控制种群密度
【答案】A
【分析】调查种群数量时应随机取样。分析题图可知,毛束象成虫的危害期与该地的雨季相吻合,说明其种群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
【详解】A、在调查毛束象的种群数量时,要随机取样,如果选择病害较重的植物进行统计会导致结果偏大,A正确;
B、a点对应的是5月份,b点对应的是7月份,根据题干“喜食植物嫩梢、幼叶”可知,b点数量小于a点,可能是由于幼叶成熟,食物来源减少所致,B错误;
C、由题干“该地只有雨季(5~10月)和旱季(11月~翌年4月)。研究发现毛束象成虫危害主要发生期为4~10月”可知,种群受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影响较大,C错误;
D、有效防治害虫应在种群数量达到K/2之前,D错误。
故选A。
10.调查某森林群落乔木层的5个优势种的年龄结构,结果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
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应采用样方法,选取1m×1m的正方形
C.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共同构成了森林群落
D.香果树和野核桃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3种接近衰退型
【答案】A
【分析】1、群落是指一定区域内所有物种的集合。
2、年龄结构:
(1)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这样的种群正处于发展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大;
(2)稳定型: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这样的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
(3)衰退型:种群中幼年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多,这样的种群正处于衰退时期,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详解】A、香果树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而其余4种接近衰退型,因此随着群落的演替,香果树种群的优势地位将更加明显,A正确;
B、调查乔木年龄结构时可采用样方法,样方选取100m2的正方形,B错误;
C、群落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因此5个优势种与其他乔木、灌木、草本植物不构成森林群落,C错误;
D、由图可知,香果树的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其余4种接近衰退型,D错误。
故选A。
11.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中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图2中的甲、乙、丙、丁可能分别对应图1中的蛇、鼠、鹰、草
B.图1中鹰种群数量的K值是可能发生改变的
C.图1中全部种群构成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群落
D.图1中的狐和鹰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答案】C
【解析】生物富集作用又叫生物浓缩,是指生物体通过对环境中某些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的积累,使这些物质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现象。在生态系统中,污染物在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随营养级的升高而增加,其富集系数在各营养级中均可达到极其惊人的含量。
【详解】A、由于生物富集作用,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越多,图2可构成的食物链为丁→乙→甲→丙,可对应图1中的草→鼠→蛇→鹰,因此图2中的甲、乙、丙、丁可能分别对应图1中的蛇、鼠、鹰、草,A正确;
B、K值是指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的K值会随环境条件改变而变化,因此图1中鹰种群数量的K值是可变的,B正确;
C、群落包括全部的生物,图1中食物网只包括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缺少分解者,C错误;
D、狐和鹰都吃兔子和鼠,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故选C。
【点睛】
12.为解决杂交瘤细胞在传代培养中出现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丢失问题,研究者将抗原刺激后的B淋巴细胞,用EBV(一种病毒颗粒)感染,获得“染色体核型稳定”的EBV转化细胞。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下图表示操作过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
B.HAT培养基和Oua筛选去除的是未融合的EBV转化细胞
C.杂交瘤细胞染色体丢失可能会导致抗体的产生能力下降
D.图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需经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后才可用于生产
【答案】B
【分析】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是: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2、两次筛选:筛选得到杂交瘤细胞(去掉未杂交的细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细胞);筛选出能够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
【详解】A、对动物进行间歇注射抗原处理,以刺激动物机体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可分布于淋巴结和脾脏等处,故B淋巴细胞可从多次间歇注射某种抗原的动物脾脏中获得,A正确;
B、据题意“EBV转化细胞能够在HAT培养基中存活,但对Oua敏感;骨髓瘤细胞在HAT培养基中不能存活,但对Oua不敏感”可知,HAT培养基去除的是未与EBV转化细胞融合的骨髓瘤细胞和自身融合的骨髓瘤细胞,Oua筛选去除的是未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EBV转化细胞和自身融合的EBV转化细胞,B错误;
C、抗体是由浆细胞分泌的,杂交瘤细胞若丢失来自B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可能会导致抗体产生能力下降,C正确;
D、图示获得的杂交瘤细胞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筛选,需经克隆化培养化,并用专一抗体检测呈现阳性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直接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D正确。
故选B。
13.培养胡萝卜根组织可获得试管苗,获得试管苗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B.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原因是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C.步骤⑤要进行照光培养,其作用是诱导叶绿素的形成
D.步骤⑤和步骤⑥的培养基中所需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不同
【答案】C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1、题图分析:①→④表示处理外植体材料,⑤表示脱分化,⑥表示再分化。
2、培养条件:①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人工操作。②保证水、无机盐、碳源(常用蔗糖)、氮源(含氮有机物)、生长因子(维生素)等营养物质的供应。③需要添加一些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④愈伤组织再分化到一定阶段,形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故需光照。
【详解】A、利用胡萝卜根段进行组织培养可以形成试管苗,这是因为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A正确;
B、形成层容易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因此步骤③切取的组织块中要带有形成层,B正确;
C、步骤⑤脱分化需要进行避光培养,步骤⑥再分化需要光照培养,C错误;
D、步骤⑤脱分化和步骤⑥再分化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含量、比例不同,D正确。
故选C。
14.实验室从土壤中分离得到了能够分解尿素的细菌X,并分别研究了培养液中Ni2+、Mn2+和尿素浓度对细菌X脲酶产量的影响,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研究尿素浓度对细菌X脲酶产量的影响时,应向培养液中添加0.01%的Ni2+和Mn2+
B.细菌X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6%之间
C.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合成的影响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D.细菌X脲酶基因的表达不受环境因素影响
【答案】A
【分析】根据表格分析,影响脲酶产量的因素有两种离子的浓度、尿素浓度,且对脲酶的生成都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组相比,随着培养液中Ni2+和Mn2+以及尿素浓度的增加,脲酶的产量都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但是始终高于对照组。
【详解】A、由表格内容可知,当培养液中添加0.01%的Ni2+和Mn2+时,脲酶产量的产量最高,因此研究尿素浓度对细菌X脲酶产量的影响时,其他条件为无关变量应保持较为适宜,因此应向培养液中添加0.01%的Ni2+和Mn2+,A正确;
B、表中数据表明,培养液中尿素的浓度在0.4%-0.8%之间时,脲酶的产量相对较高,说明细菌合成脲酶需要尿素诱导,尿素的最适诱导浓度在0.4%-0.8%之间,B错误;
C、实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离子浓度为0的一组),在实验的范围内,培养液中Ni2+和Mn2+对脲酶的影响都是促进生成,只是低浓度促进作用显著,高浓度促进作用减弱,C错误;
D、当Ni2+、Mn2+和尿素浓度的不同,脲酶产量也不同,说明细菌X脲酶基因的表达受环境因素影响,D错误。
故选A。
15.“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调节类似恒温器的调节,它的调定点是顶定某一数值,如果体温偏离此值,则由反馈系统的调节使体温回到调定点。研究发现,调定点的高低与下丘脑后部Na+和Ca2+的含量有关。为验证该观点,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Na+浓度增高1倍、Ca2+浓度正常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迅速升高;
实验2:用Na+浓度正常、Ca2+浓度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迅速下降;
实验3:用Na+和Ca2+浓度均增高1倍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猫的体温保持不变。
对上述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1中,猫的体温调定点上移,机体可能会出现寒战以增加产热
B.实验2中,猫体内的冷觉感受器会兴奋,同时大脑皮层产生冷觉
C.影响调定点高低的是Na+和Ca2+的相对含量,而不是绝对含量
D.上述实验需增加正常浓度的Na+和Ca2+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的实验
【答案】B
【分析】人体体温调节:
(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2)机理: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
(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
(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
【详解】A、实验1中猫的体温迅速上升,说明产热增多,此时体温调定点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机体可能出现寒战以增加产热,A正确;
B、实验2中,猫的体温迅速下降,说明此时猫的体温调定点低于环境温度,热觉感受器兴奋,猫会通过增加散热来降低体温,B错误:
C、由实验3可知,Na+和Ca2+的绝对含量升高,并未改变体温,但实验1和实验2中,相对含量改变,改变了体温,故体温调定点的高低由相对含量决定而不是绝对含量,C正确;
D、为增加实验的严谨性,应增加正常浓度的Na+和Ca2+的溶液灌注猫下丘脑后部作对照实验,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项或多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选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16.下图为某植物细胞内某生物膜上发生的生理过程,实线代表H+的运输路径,虚线代表电子的传递路径。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生物膜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B侧为叶绿体基质
B.膜A侧的pH低于B侧
C.复合物Ⅲ运输H﹢和ATP合成酶运输H﹢的方式分别为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
D.若图中的O2用18O标记,一段时间后在CO2中能检测到18O
【答案】BD
【分析】据图分析,该生物膜B侧可以发生H++O2→H2O的反应,且同时有ATP的生成,故应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B侧为线粒体内膜,A错误;
B、据图可知,H+从A侧运往B侧需要ATP合成酶的协助,且在此过程中还能产生势能合成ATP,说明H+在此过程是顺浓度梯度运输,据此可知膜A侧的H+高,则其pH低于B侧,B正确;
C、结合B选项分析可知,H+的浓度A侧>B侧,则复合物Ⅲ运输H﹢从B侧到A侧属于逆浓度梯度运输,为主动运输;ATP合成酶运输H﹢需要载体蛋白协助,顺浓度梯度,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
D、若图中的O2用18O标记,经过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则会在H2O中检测到18O,该H218O参与呼吸作用第二阶段,一段时间后在CO2中能检测到18O,D正确。
17.动物的心脏组织有多倍体和能够活跃分裂的二倍体两种类型的细胞,其再生能力与二倍体细胞比例有关。不同动物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及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如图所示,同时为探究甲状腺激素对哺乳动物心脏细胞的影响,制备基因工程小鼠,使其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恒温动物受寒冷刺激后,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并定向运至靶细胞,使机体产生更多热量以维持体温
B.变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同时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比例较高,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弱
C.基因工程小鼠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不一定会导致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
D.若基因工程小鼠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目大幅增加,则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抑制正常小鼠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
【答案】AB
【分析】分析曲线:由变温动物到恒温动物的进化过程中,高等动物的甲状腺激素水平较高,但心脏中二倍体细胞所占比例较低,说明高等动物心脏再生能力较差。
【详解】A、激素产生后一般通过血液运送至全身,不是定向运至靶细胞,A错误;
B、分析题意可知,心脏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越大其再生能力越强,变温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较低,心脏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较高,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较强,B错误;
C、甲状腺激素几乎可以作用于所有组织细胞,小鼠仅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不一定会使血浆中甲状腺激素水平偏高,C正确;
D、基因工程小鼠心脏细胞缺乏甲状腺激素受体,若其心脏组织中二倍体细胞数日大幅增加,说明甲状腺激素降低了正常小鼠心脏中二倍体细胞的比例,从而抑制了正常小鼠心脏组织的再生能力,D正确。
故选AB。
18.Ⅳ号染色体三体(体细胞含3条Ⅳ号染色体)的果蝇明显特征是体表有粗刚毛,其产生含有1条或2条Ⅳ号染色体的配子活性相当且受精后均能正常发育。现有无眼雄果蝇(eyley,位于Ⅳ号染色体)与V号染色体三体雌果蝇(+/+/+野生型)杂交,F1全为野生型,F1中粗刚毛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杂交得F2。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F1中粗刚毛果蝇占1/2
B.F1粗刚毛雌果蝇能产生4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2中无眼个体体表均有粗刚毛
D.F2野生型果蝇中粗刚毛个体占3/5
【答案】AD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现有无眼雄果蝇(ey/ey,位于Ⅳ号染色体)与Ⅳ号染色体三体雌果蝇(+/+/+,野生型)杂交,F1全为野生型,可以推测野生型为显性,无眼为隐性,假设用E/e基因来表示,亲代的无眼雄果蝇就是ee,亲代的Ⅳ号染色体三体雌果蝇(野生型)就是EEE。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亲代是EEE和ee,由于题干说Ⅳ号染色体三体的果蝇其产生含有1条或2条Ⅳ号染色体的配子活性相当且受精后均能正常发育,因此F1就是Ee∶EEe=1∶1,其中三体表现为粗刚毛即EEe表现为粗刚毛,那么F1中粗刚毛果蝇占1/2,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F1的粗刚毛雌果蝇是EEe,会产生含有1条或2条Ⅳ号染色体的配子(产生配子时1条染色体移向一极,同时另外一极为其他2条染色体)即E∶Ee∶e∶EE=2∶2∶1∶1,B错误;
C、F1中粗刚毛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杂交,即EEe和ee,其中EEe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是:E∶Ee∶e∶EE=2∶2∶1∶1,ee只能产生e配子,所以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e∶EEe=2∶2∶1∶1,其中无眼个体是ee,它不是三体所以并没有粗刚毛,C错误;
D、根据C选项的分析可知,F2的基因型及比例是Ee∶Eee∶ee∶EEe=2∶2∶1∶1,野生型果蝇为2Ee、2Eee、1EEe,其中粗刚毛是Eee和EEe,它们占比例为3/5,D正确。
故选AD。
19.城市绿园生态农场的能量流动过程如图所示,其中A〜M表示能量值(单位相同)、甲〜丁表示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在该生态系统中,某些以植物为食,能将植物食料转化为肉、蛋、乳、皮、毛和骨等产品的动物类群,称之为次级生产者。调查发现,该生态农场的主要害虫是烟粉虱,繁殖能力强,其成虫对黄色很敏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属于次级生产者,丁粪便中的能量被包含在I中
B.食物链中,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I+J+D)/(B+L)×100%
C.E、F、J、K表示各营养级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
D.设置黄色板诱杀烟粉虱成虫属于机械防治
【答案】AC
【分析】1、能量传递效率=本营养级从上一营养级获得的同化量(不含人工输入量)÷上一营养级的总同化量(含人工输入量)。
2、生物防治就是利用生物来防治病虫害。生物来防常用的方法有以菌治虫、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等;它利用了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的作用,降低有害动物的数量。 它的最大优点是不污染环境,是农药等非生物防治病虫害方法所不能比的。
【详解】A、异养生物都属于次级生产者,故乙属于次级生产者;丁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该营养级,是上一营养级(丙)同化量中流入分解者中能量的一部分,即属于I的一部分,A正确;
B、乙的总同化量为B+L,丙通过食物链从乙获取的同化量为C,故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B+L)×l00%,(I+J+D)为丙的总同化量,B错误;
C、E、F、J、K表示各营养级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C正确;
D、利用烟粉虱成虫对黄色敏感,设置黄色板诱杀烟粉虱成虫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故选AC。
20.人染色体的两端有端粒,为TTAGGG/AATCCC的重复序列。DNA复制完成后,DNA单链5' 的RNA引物被切除后出现"空缺",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染色体端粒逐渐缩短。端粒酶为蛋白质—RNA(hTR)复合物,具有填补“空缺”、延伸端粒的功能,端粒酶的每次移动,可使端粒DNA延长6个碱基对,其工作机制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端粒 DNA的重复序列中含有大量遗传信息
B.②图中,“空缺”部位不能从5'延伸的原因是5' 脱氧核糖缺少3'-OH
C.③图中,hTR上用作逆转录模板的碱基序列为3'-AAUCCC-5'
D.④图中,补齐DNA与引物间“空缺”时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
【答案】BD
【分析】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 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在正常人体细胞中,可随着细胞分裂而逐渐缩短。
【详解】A、 端粒是位于线性染色体末端由重复DNA序列及保护蛋白构成的复合物,随着细胞分裂次数的增多染色体端粒逐渐缩短,保护着重要的遗传信息,在端粒 DNA的重复序列中不含有大量遗传信息,A错误;
B、所有已知的 DNA聚合酶只能使新合成的 DNA子链从 5′→3′方向延伸,②图中,“空缺”部位不能从5'延伸的原因是5' 脱氧核糖缺少3'-OH,B正确;
C、子链的合成方向是5'到3',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hTR上用作逆转录模板的碱基序列为3'-CCCAAU-5',C错误;
D、④图中,补齐DNA与引物间“空缺”时需要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链接上,且将两个DNA片段连接,需要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D正确。
三、非选择题:共 5 题, 共 55 分。
21.科研人员利用B、L两个品系的大鼠进行肝移植实验,统计手术后的大鼠生存率,得到图1所示实验结果(移植关系用“供体→受体”表示)。
(1)在不同品系的大鼠间移植肝脏时,供体肝作为 会诱导受体大鼠产生 细胞,大量裂解供体肝细胞,产生免疫排斥反应,导致受体大鼠死亡。而有些大鼠上述反应不明显,出现“免疫耐受”。
(2)移植后,三天内死亡的大鼠不计入生存率统计范围,以排除 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丙组结果说明 。由实验结果分析, 组大鼠肝脏移植后出现了“免疫耐受”。
(4)为进一步研究“免疫耐受”机理,科研人员测定了上述三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2的含量,结果如图2所示。
①据图分析,甲组大鼠在第3-7天IL-2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与该组大鼠出现 反应相一致,推测IL-2能够 甲组大鼠T淋巴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②乙组大鼠在第3-5天体内IL-2表达量很高,并且发现大量T淋巴细胞的凋亡,由此推测,乙组大鼠手术后3-5天高表达量的IL-2的作用是 ,从而建立免疫耐受。
③一种验证上述推测的方法为:用 的L品系大鼠重复乙组实验,并与甲、乙两组大鼠生存率进行比较。
(5)免疫抑制剂常作为器官移植的手术后用药,但这些药物会使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易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依据“免疫耐受”的研究,你认为既能克服免疫排斥反应,又能避免免疫抑制剂副作用的新的医学途径(或设想)可以是 。
【答案】(1) 抗原 细胞毒性T细胞
(2)移植手术(手术)
(3) 同品系大鼠间肝移植不发生免疫排斥 乙
(4) 免疫排斥 促进 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 IL-2合成缺陷
(5)建立针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
【分析】器官移植后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该排斥反应进行的是细胞免疫,因此在器官移植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药物抑制T淋巴细胞的数量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图1中看出,L品系抑制给B品系的移植成功率低,而B品系抑制给L品系的抑制成功率相对较高,而同种品系之间的器官移植成功率最高。该结果结合图2结果可知,甲组实验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淋巴因子的含量越来越高,而乙组越来越低,丙的水平始终较低。
【详解】(1)器官移植后,细胞免疫会将移植器官中的细胞作为抗原进行攻击。所以供体肝作为抗原会诱导大鼠产生大量细胞毒性T细胞,发生免疫排斥。
(2)术后短时间内死亡的个体有可能是因为肝移植手术操作本身所导致的,所以在计算生存率时,这些个体不应计数。
(3)作为对照,丙组术后80天内大鼠存活率为100%,那就说明同品系不同大鼠个体间肝移植不发生免疫排斥,或排斥反应非常弱。而乙组是不同品系之间的肝移植,正常一定会发生免疫排斥,而乙组的存活率却接近丙组,所以推测乙组出现了免疫耐受。
(4)①图1 中甲组大鼠存活率下降,说明免疫排斥在增强,图2 中甲组大鼠在第3-7天IL-2的表达量显著增高,可见IL-2 量增高与免疫排斥反应的变化是一致的。对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是由细胞免疫来执行的,所以推测IL-2 可能是促进了甲组大鼠T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增强免疫排斥的。
②图2 中乙组大鼠初期的IL-2 量非常高,但变化趋势是在减小,结合题中信息“发现大量T 淋巴细胞的凋亡”,可推测IL-2 量与T 淋巴细胞凋亡之间有关联,高表达量的IL-2 诱导了T 淋巴细胞凋亡,使细胞免疫减弱,建立免疫耐受。
③验证“高表达量的IL-2诱导了T 淋巴细胞凋亡”。根据假说-演绎法,如果上述推测正确,可以得到L品系大鼠体内的IL-2 量非常少时,T细胞不易凋亡,细胞免疫会较强,大鼠的存活率应该会非常低(类似甲组存活率,不同于乙组存活率)。因此,选用IL-2 合成缺陷的L品系大鼠(体内的IL-2 量非常少)重复乙组实验,并与甲、乙两组大鼠生存率进行比较可验证推测。
(5)从“免疫耐受”的角度,在解决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问题时,应该尽可能让受体建立针对移植器官的免疫耐受。这样受体对其他病原体仍具有正常免疫,不会因使用了免疫抑制剂而产生其他病原体的感染。
【点睛】本题结合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考查了免疫调节的有关知识,解题关键是考生首先能够掌握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能够结合实验的过程以及曲线图和柱形图的实验结果对实验现象进行准确分析判断。
22.图甲表示植物细胞代谢的某些过程,图乙是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图中数字代表物质,a、b、c代表细胞器)
(1)图甲中,细胞器a为 ,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包括 两阶段,场所分别是 。
(2)图甲中物质④是 ,在 的情况下,进入c中被分解。⑤代表的物质是 。
(3)图乙中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减慢是因为: ;
(4)该植物一天中有机物的产生量 (大于、等于或小于)消耗量。
(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装置内出现了18O2,请用图解简要说明该过程 。
【答案】 液泡 光反应和暗反应 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丙酮酸 氧气充足 ATP 低温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大于 C18O2→H218O→18O2
【分析】图甲中,细胞器a为液泡,可通过渗透作用为细胞器b提供水分,物质①代表水;细胞器b是叶绿体,利用水和CO2进行光合作用,物质②代表CO2;细胞器c为线粒体,利用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产生的丙酮酸和[H],结合吸收的氧气,进行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产生水和CO2,同时释放能量(部分用于合成ATP),相关物质③代表O2,物质④代表丙酮酸,物质⑤代表ATP,物质⑥代表水和CO2。
分析图乙可知,D、H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强度相等;AC段还没有光照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但BC段较AB段CO2浓度增加更缓慢慢,最可能的原因是BC段温度比AB段更低,植物呼吸作用更弱;植物在CD段开始进行光合作用,但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DH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其中FG段原因是光照强,气温高,导致蒸腾作用强,水分散失多,气孔关闭,CO2吸收减慢;HI段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强度,甚至逐渐没有光合作用进行。
【详解】(1)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图甲中,细胞器a为液泡,细胞器b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是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两阶段,场所分别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
(2)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图甲中物质④是丙酮酸,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进入线粒体c中被分解。物质⑤代表是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合成的ATP,可直接供应于植物细胞对钾离子的主动吸收所需能量。
(3)从图中可发现,同样AB和BC段都没有光合作用,但BC段CO2浓度上升变慢,主要原因是BC段温度降低,使植物呼吸作用减弱。
(4)据图分析可知,一天结束时与这天起始时相比,玻璃罩内CO2浓度减小,说明罩内减少的CO2被植物吸收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并积累成有机物,即植物体内在一天中有机物产生量大于消耗量。
(5)若给该密闭装置通入C18O2,一段时间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合成了有机物(CH218O)的同时,可能还经过相应的一些生理过程产生了H218O,再经过光反应出现了18O2,即C18O2→H218O→18O2。
23.用化学诱变剂EMS处理野生型水稻,获得了一株雄性不育植株,该植株生长势、花的形态均正常,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可育,F2出现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两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3:1。
(1)EMS处理大量材料后,获得一株完全雄性不育植株,而其他植株该性状出现了其他新的表现型,说明基因突变具有 特点。该突变为 (填“显性”或“隐性”)突变。
(2)进一步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是由一个碱基对替换引起的,育种工作者将突变区域锁定在了10号染色体的末端区域,发现该区域有四个部位都发生了一个碱基对的替换,其中两个位于A基因和B基因的间隔区,一个位于D基因的内含子,一个位于M基因的第三个外显子,基因结构及分布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控制雄性不育的是 基因,判断的理由是 。
(3)为了批量生产雄性不育植株,育种工作者通过转基因技术,将正常育性基因、α-淀粉酶基因(S,淀粉酶基因阻断淀粉储存使花粉失去活性)和珊瑚中的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不含R基因的种子呈现白色)串联,然后导入雄性不育突变株的一条染色体的雄性不育突变基因位置上,该转基因植株自交,F1中非转基因的雄性不育种子与转基因的雄性可育种子的比例为 ,再让F1中 色种子作母本, 色种子作父本进行杂交,后代表现型均为雄性不育,从而得到非转基因雄性不育系。
【答案】(1) 不定向性 隐性
(2) m 发生在A基因和B基因之间的碱基对替换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性状,内含子序列不对应氨基酸,发生在D基因的内含子序列改变不影响生物的性状
(3) 1:1 白 红
【分析】基因突变的特征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不定向性。
根据题干信息“该植株生长势、花的形态均正常,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可育”,说明雄性不育是隐性性状。
【详解】(1)EMS处理大量材料后,获得一株完全雄性不育植株,而其他植株该性状出现了其他新的表现型,故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由于雄性不育植株与野生型水稻杂交,F1可育,F2出现雄性可育与雄性不育两种表现型,且分离比为3:1,故发生的突变为隐性突变。
(2)发生在A基因和B基因之间的碱基对替换没有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不属于基因突变,也不会影响生物的性状。由于内含子序列不对应氨基酸,发生在D基因的内含子序列改变不影响生物的性状,而题干中野生型植株突变后性状发生了改变,故该碱基对的替换发生在M基因中,由于是隐性突变,M基因突变为m基因。
(3)由题意可知,M基因、S基因和R基因串联后转入基因型为mm的雄性不育植株的一条染色体的雄性不育突变基因位置上,此植株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MmSR,且基因M、S、R连锁,由于该植株含有M基因,育性恢复,但产生雄配子时,由于基因型为MSR的雄配子含有S基因,配子失去活性,只能产生基因型为m的雄配子,雌配子的基因型有两种,分别为MSR和m,且比例为1:1,故转基因植株自交后代出现MmSR和mm两种基因型的植株,基因型为MmSR的种子表现为转基因雄性可育,基因型为mm的种子表现为非转基因雄性不育,且比例为1:1;由于基因型为MmSR的转基因雄性可育植株含有R基因,故种子表现为红色,而基因型为mm的种子表现为白色,两种植株杂交,白色种子(mm)作母本,红色种子(MmSR)作父本,后代只有mm一种基因型,即雄性不育,从而得到雄性不育系。
【点睛】本题综合考查基因突变和杂交育种的致死,解答(3)需要掌握几个基因相互连锁,从而形成配子的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24.对海产品进行有计划放养的海域称为海洋牧场。研究者在某地设置了以人工鱼礁、海带养殖和牡蛎养殖为主体的海洋牧场,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调查了上述区域和对照海域的生态学数据,进一步优化海洋牧场布局。
(1)人工鱼礁是人们在预定水域放置的构造物,可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的栖息和产卵场所,人工鱼礁中的 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大规模人工养殖牡蛎的密度大于天然湖泊中牡蛎的密度,其原因是 。
(2)浮游动物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动物类群,以浮游植物、细菌、碎屑等为食物,而它们本身又是很多海洋动物重要的食物来源。浮游动物分布与海洋环境密切相关。研究者调查了四个区域浮游动物的总丰富度,结果如下表。
表中数据显示,人工鱼礁区浮游动物总丰富度最高,结合文中信息推测原因是 (至少答出两点)。
(3)研究者在人工鱼礁进行人工养鱼,其中部分能量流动过程如下图。
据图分析,流经该区域的总能量为 ,其中③为 。藻类等大量繁殖为鱼获取食物提供了捕食信息属于生态系统中的 信息。
(4)治理水体污染的过程中,研究者研究大型溞对藻类影响的同时,还统计了五组(C0~C4组的密度分别为0只/L、5只/L、15只/L、25只/L、50只/L)大型溞对水体中小型浮游动物密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如图。大型溞与小型浮游动物的种间关系是 ;据此分析,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 。
(5)根据生态平衡原理,研究人员采取的另外一种有效措施为 。
【答案】(1) 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或所有生物) 通过投入饲料等方式增加能量输入
(2)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海洋动物的粪便、碎屑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又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3) 藻类及其他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人工投放的鱼饵中的能量 用于鱼等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物理
(4) 捕食和竞争 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导致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5)引入与藻类竞争的植物
【分析】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生物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输入生态系统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传递沿食物链、食物网,散失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的。
【详解】(1)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故人工鱼礁中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由于通过投入饲料等方式增加能量输入,故大规模人工养殖牡蛎的密度大于天然湖泊中牡蛎的密度。
(2)分析表格数据可知,工鱼礁区浮游动物总丰富度最高,原因是:人工鱼礁为海洋生物提供更多栖息和产卵场所;海洋动物的粪便、碎屑可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同时可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浮游植物又为浮游动物提供食物来源。
(3)该生态系统为人工生态系统,故流经该区域的总能量为藻类及其他植物固定的太阳能、人工投放的鱼饵中的能量;图中③是鱼等动物同化的能量-鱼类等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可表示用于鱼等动物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藻类等大量繁殖为鱼获取食物提供了捕食信息,主要是通过颜色等传递的信息,故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物理信息。
(4)大型溞是杂食性动物,既与浮游动物竞争食物,又可以捕食浮游动物,与浮游动物是捕食和竞争两种关系;由实验结果图可知,C4组比C3组对小型浮游动物的抑制作用大,以藻类为食物的小型浮游动物不能发挥作用,导致某些藻类得以繁殖而降低了治理效果,故C4组对藻类抑制效果反而不如C3组的原因是:大型溞密度过大,抑制小型浮游动物的生长,从而导致某些藻类得以繁殖。
(5)题目中治理富营养化藻类的过度繁殖利用的是捕食关系,还可以引入与藻类竞争的植物加以限制。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生物群落的概念,掌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两大功能,熟知群落的垂直结构及其意义,掌握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并能结合题意分析作答。
25.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原理为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法,技术流程如下图所示,在PCR扩增时加入能与目的基因(新冠病毒的N基因)结合的荧光探针,①②③表示相关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qPCR过程中,需先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故装置中需添加酶 。为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 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 。
(2)根据荧光探针功能分析,荧光探针中碱基序列的设计应主要依据。在配制PCR扩增液时,加入的荧光探针序列为5'—TTGCT……AGATT—3',如果模板中存在N基因序列,与探针结合的序列应该是5'— —3'。如果某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则进行PCR时DNA实时荧光信号强度 (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3)还可对新冠病毒进行免疫学检测,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S蛋白(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后分离产生的B淋巴细胞,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常用的融合方法有 (答出1种);再经多次筛选、检测,获得杂交瘤细胞,该种细胞的特点是 。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获得大量可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
【答案】(1) 逆转录 特异性核苷酸序列 复性
(2) 新冠病毒的N基因的碱基序列—AATCT……AGCAA— 不变
(3) PEG融合/灭活病毒诱导融合法 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专一抗体
【分析】cDNA文库与基因组 DNA文库不同,它是由组织细胞提取分离的mRNA经逆转录酶作用获得的互补DNA(cDNA)构建的。cDNA文库特异地反映某种组织或细胞中,在特定发育阶段表达的蛋白质的编码基因,因此cDNA文库具有组织或细胞特异性。
【详解】(1)qPCR过程中,需先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故装置中需添加酶逆转录。为确保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准确性,在设计PCR引物时必须依据新冠病毒RNA中的特异性核苷酸序列来进行。PCR过程每次循环分为3步,其中温度最低的一步是复性(变性:92℃、复性:50℃、延伸:72℃)。
(2)RT-PCR是先将新型冠状病毒的RNA逆转录成cDNA,然后再进行PCR(体外DNA复制),探针能与N基因序列特异性结合,由于DNA的结构为反向平行的两条链,5’与3’互补配对,因此与探针结合的序列应该是5’-’;PCR扩增时荧光探针被Taq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因和淬灭荧光基因基团分离,即每扩增一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积累与PCR产物形成完成同步,如果某人没有感染新冠病毒,无法进行PCR,则PCR时DNA实时荧光信号强度不变,即无法检测到荧光信号强度。
(3)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S蛋白(决定病毒入侵易感细胞的关键蛋白)后分离产生的B淋巴细胞,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常用的融合方法有PEG融合(灭活病毒诱导融合法);再经多次筛选、检测,获得杂交瘤细胞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专一抗体。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获得大量可与S蛋白特异性结合的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
离子浓度(%)
0
0.0005
0.001
0.005
0.01
0.05
脲酶产量(u/mL)
Ni2+
0.02
0.056
0.067
0.28
0.36
0.08
Mn2+
0.031
0.21
0.28
0.31
0.37
0.085
尿素浓度(%)
0
0.2
0.4
0.6
0.8
1.0
脲酶产量(u/mL)
0
1.15
1.60
1.73
1.45
0.28
对照区
海带养殖区
牡蛎养殖区
人工鱼礁区
总丰富度/(ind/m3)
20.35
20.95
12.11
47.54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福建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种α珠蛋白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安徽卷)(考试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抗坏血酸氧化酶,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题:生物(安徽卷)(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抗坏血酸氧化酶,某哺乳动物精原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