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
    • 解析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1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2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城东中学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座号、姓名、班级和学校填写在答题题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填在指定的表格内。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卷。
    5.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填在答案卷的表格)
    1. 生物圈的范围为( )
    A. 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B. 整个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C. 大气圈的下层、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D. 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详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下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上层,故选D。
    2. 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
    A. 基因(遗传)的多样性
    B. 种类(物种)的多样性
    C. 数量的多样性
    D.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详解】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如我国已知鸟类就有1244种之多,被子植物有3000种;不同物种之间基因组成差别很大,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也有差别,每个物种都是一个独特的基因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组成了不同的生态系统,决定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可见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数量的多样性,C错误,ABD正确。
    故选C。
    3.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能反映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A.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B.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C.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答案】C
    【解析】
    【分析】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须耐旱才能生存。生物也能影响环境如蚯蚓改良土壤,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增加空气湿度等。
    【详解】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体现了亲子代之间的相似性,属于遗传现象,故不符合题意。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螳螂吃蝉、黄雀吃螳螂,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故不符合题意。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是白蚁在大堤内挖洞影响了大堤的牢固性,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故符合题意。D、“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每种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4. 蝉在火热夏天的正午鸣叫得最厉害,可是当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个现象说明影响蝉的这一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
    A. 温度B. 阳光C. 空气D. 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夏天正午温度较高蝉鸣叫得最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对蝉的生活习性有影响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
    【考点定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名师点睛】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可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5. 下列影响玉米生存的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A. 空气B. 害虫C. 水分D. 温度
    【答案】B
    【解析】
    【详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题干中阳光、水分、温度属于影响玉米生存的非生物因素;害虫属于影响玉米生存的生物因素,B正确。
    B正确。
    6.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请问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B. 生物圈
    C. 草原生态系统D. 湿地生态系统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为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是所有生物的共同的家园,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圈。
    7. 通过阅读人教版七年级《生物学》教材的开篇——“致同学们”,你知道了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花开花落B. 潮涨潮落C. 汗流浃背D. 种瓜得瓜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详解】A.花开花落,说明植物具有繁殖的现象,具有生命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潮涨潮落,属于大自然现象,不具生命现象,故B符合题意。
    C.汗流浃背,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具有生命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种瓜得瓜,说明生物具有遗传的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同学们运动后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秋天,气温逐渐下降,树木纷纷落叶。”以上材料中主要体现的生物特征是( )
    A.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 生物能适应环境
    D. 生物能呼吸
    【答案】B
    【解析】
    【分析】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
    【详解】A.生物生活需要营养,促进生物的生长发育,故A不符合题意。
    B.生物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人的排汗,树木落叶都说明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故B符合题意。
    C.生物能适应环境,有利于个体的生存,故C不符合题意。
    D.生物能呼吸,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某地区想了解中学生的睡眠时间,选用的最佳科学探究方法是( )
    A. 调查法B. 测量法C. 实验法D. 观察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即进行抽样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详解】调查法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某地区想了解中学生的睡眠时间,选用的最佳科学探究方法是调查法。因此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10.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是( )
    A. 林奈B. 达尔文C. 沃森和克里克D. 拉马克
    【答案】C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关于部分生物学家的生平事迹的选择。解题的关键是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分析】A.林奈是瑞典的植物学家、冒险家,林奈在生物学中的最主要的成果是建立了人为分类体系和双命名法,故A不符合题意。
    B.达尔文是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在探究生物进化奥秘的过程中,具有重要贡献,他提出了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学说,被恩格斯赞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故B不符合题意。
    C.沃森、克里克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的X射线衍射。1951年克里克与沃森相遇,他们共同完成了一个伟大的成就,那就是揭开了DNA的双螺旋结构之谜,故C符合题意。
    D.19世纪初,法国学者拉马克认为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物体,首次提出“生物学”一词,从此,人们才将植物学和动物学统一称为“生物学”,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 在做“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 )
    A. 作为重复实验以减小误差
    B. 将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作为实验组
    C. 研究响尾蛇是习惯袭击死的还是活的老鼠
    D. 将它与响尾蛇咬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
    【答案】D
    【解析】
    【分析】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详解】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和假设来进行。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在做“响尾蛇是如何追寻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时,将一只没有被蛇咬过的死老鼠用于实验的目的是与响尾蛇蛟过的死老鼠形成对照,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12. 在实验探究活动中,当你得出的实验结果与科学结论不相符时,应该( )
    A. 实事求是,坚持自己的结论
    B. 问其他同学,将他们的实验结果填在自己的实验报告中
    C. 与其他同学交流,反思自己的实验过程,再重复做几次
    D. 询问老师,以老师的观点为准
    【答案】C
    【解析】
    【详解】探究的一般过程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发现问题后,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假设。设计探究的方案,包括选择材料、设计方法步骤等。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一次探究得到正确的结论。在得出结论后,还需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反思,因为有时由于探究的方法不够完善,也可能得出错误的结论,处理办法是与他人交流后,分析原因,检查自己的实验过程,再重复做几次,C正确。
    故选C。
    点睛: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每一环节必须符合实际情况,遵循客观事实。
    13. 用显微镜观察“生物”二字,显微镜下看到的图形应该是下列哪种情况? (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详解】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像。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是颠倒的,右左也是颠倒的。因此,使用显微镜观察写有“生物”二字的玻片时,视野中的物像是“生物”二字上下左右都颠倒后的图像,即将 “生物”在同一平面内旋转180°得到的B图像: 。故选B。
    14. 正确地盖盖玻片是成功制作临时装片的关键。下图所示制作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解析】
    【分析】盖盖玻片不当会产生气泡,区分细胞和气泡:气泡在视野中是圆形或椭圆形,有黑而粗的边缘,用镊子或解剖针按压盖玻片。气泡会变形、移动,而植物细胞不会变形,也不会移动。
    【详解】A、操作过程中,盖玻片的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可以防止出现气泡,是正确操作;
    B、操作中从上向下盖盖玻片,会造成气泡出现,操作错误;
    C、操作中盖玻片距离水滴太远,也会造成出现气泡,操作错误;
    D、操作中盖玻片接触水滴的中央,会使液体外溢,操作错误.
    【点睛】盖盖玻片是制作临时装片成功的关键。
    15.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若想在视野内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用的镜头组合为
    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
    【详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所观察到的范围之间的关系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大,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所观察到的物像体积越小,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所以要使视野内所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是放大倍数最小的目镜和物镜。判断目镜和物镜的方法是:物镜带螺纹,目镜不带螺纹,则可以看出图中的①②是目镜,③④是物镜。物镜倍数越大,镜头越长,则图中的③放大倍数最大;目镜倍数越大,镜头越短,则图中的②放大倍数最大。因此想让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择②③镜头组合,B正确。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目镜和物镜的区别方法以及显微镜放大倍数与观察到的细胞数目的关系。
    16. 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已选用了“40×”的物镜,如果要把玻片标本放大400 倍,此时应选用的目镜放大倍数是( )
    A. 15×B. 10×C. 5×D. 8×
    【答案】B
    【解析】
    【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
    【详解】已知要放大的倍数是400倍,物镜放大倍数是40倍,而目镜的放大倍数就应是显微镜放大倍数除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即400÷40═10(倍)。
    故选B。
    17.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丁丁发现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更换目镜,污点没有动,移动装片,污点不见了,说明污点在:
    A. 目镜B. 物镜C. 装片D. 反光镜
    【答案】C
    【解析】
    【分析】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
    【详解】迅速判断污点位置的方法:首先转动目镜,如果污点不动,说明污点不在目镜上;移动玻片标本,污点也不动,说明污点肯定在物镜上,因为污点在反光镜上是不会在视野中看到的。因此,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的过程中,丁丁发现视野内出现了一个污点,更换目镜,污点没有动,移动装片,污点不见了,说明污点在装片上。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
    18. 小刚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请你帮他调整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正确的方法应该是( )
    A. 把装片向右上方移动B. 把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 把装片向左上方移动D. 把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实物的上下左右颠倒的倒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
    【详解】图示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为了使物像能出现在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的中央,B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显微镜视野中物像的特点是本题解题关键。
    19. 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分别滴加的液体和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 )
    A. 清水、清水B. 清水、碘液C. 生理盐水、碘液D. 碘液、生理盐水
    【答案】C
    【解析】
    【分析】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碘液。
    【详解】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顺序是: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放在实验台上备用;滴一滴生理盐水在载玻片中央,目的是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原有形状;用凉开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取得口腔上皮细胞,再在把牙签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盖上盖玻片,先用镊子夹起盖玻片的一边,让另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滴;然后轻轻盖上,避免出现气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直到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染色用的液体分别是生理盐水、碘液,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0. 在同一个草场,牛吃草长牛肉,羊吃草长羊肉。牛和羊吃了同样的食物却表现出不同的相貌,其根本原因是( )
    A. 牛和羊的生活方式不同
    B. 牛和羊所吃草的数量显著不同
    C. 牛和羊细胞的细胞核中遗传物质不同
    D. 牛和羊细胞大小和形状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细胞核中有染色体,染色体中有DNA,DNA上有遗传信息。这些信息其实就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生命大厦的蓝图。
    【详解】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位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上,牛和羊虽然吃了同样的食物但由于体内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不一样,所以表现出不同的相貌。
    【点睛】理解细胞核中遗传物质对生物性状的作用。
    21. 下列生物体中,仅有一种能量转换器的是( )
    A. 小麦B. 桃树C. 兔子D. 向日葵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详解】植物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是叶绿体和线粒体,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成氧气,线粒体则在氧的作用下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在动细胞中只有线粒体一种能量转换器。小麦、桃树和向日葵属于植物,绿色部分细胞内都有两种能量转换器,兔子是动物细胞内只有线粒体这一种能量转换器。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的理解,考查学生区分动植物细胞的能力。
    22. 炒蔬菜时常会产生一些水而形成“菜汤”,水分主要来自细胞的
    A. 细胞壁B. 细胞质C. 液泡D. 细胞核
    【答案】C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主要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各具有一定的功能,分析解答。
    【详解】A.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故错误.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故错误。
    B.细胞质具有流动性,在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中,细胞质是缓缓流动的,加速了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B错误。
    C.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各种蔬果汁中含各种有味道的物质以及丰富的营养物质,就是来自于细胞中液泡的细胞液,C正确。
    D.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D错误。
    故选C
    【点睛】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
    23. 水草与草鱼相比,水草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系统
    【答案】D
    【解析】
    【分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①细胞:除病毒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②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一群细胞和细胞间质联合在一起构成。
    ③器官: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
    ④系统: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
    ⑤个体:由不同的器官或系统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生命活动的生物。
    【详解】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所以,水草由六大器官直接构成的植物体,而草鱼还有由器官构成的系统这个结构层次,因此草与草鱼相比,水草没有的结构层次是系统,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24. 下图所示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是细胞生长B. 过程②是细胞分化
    C. 过程③产生了不同的组织D. 过程③中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
    【答案】C
    【解析】
    【分析】(1)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
    (2)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植物的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和输导组织。
    (3)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
    (4)①②过程表示细胞分裂,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
    【详解】A、图中①过程中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过程①表示细胞分裂,错误。
    B、图中②过程中只有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的形态结构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错误。
    C、③过程表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是指细胞在生长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过程,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组织,如动物的肌肉组织、上皮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正确。
    D、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复制加倍,随着分裂的进行,染色体分成形态和数目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因此,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原细胞一样。所以过程③遗传物质没有发生变化,而不是过程③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错误。
    故选C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细胞生长、细胞分裂、细胞分化的特点以及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25. 小丽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其主要原因是
    A. 细胞生长B. 细胞分裂
    C. 细胞分化D. 细胞分裂和生长
    【答案】D
    【解析】
    【分析】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 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详解】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细胞壁,这样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两个细胞了 , 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多。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小丽今年比去年长高了5厘米,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分裂和生长。
    故选D。
    26. 从生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树叶属于
    A. 细胞B. 组织C. 器官D. 植物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叶的最外面是表皮,属于保护组织;里面的叶肉等部分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属于营养组织,其内还有叶脉等输导组织,可见叶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
    点睛:器官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联合在一起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结构。
    27. 如果你的皮肤不慎被划破,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痛,这种情况说明皮肤中含有哪些组织?( )
    A. 肌肉组织、神经组织B. 结缔组织、上皮组织
    C. 结缔组织、神经组织D. 上皮组织、神经组织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不同组织,功能不一样。
    【详解】动物的组织主要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等,皮肤是由不同的组织构成的一个器官,如果不慎被划破皮肤,不但会流血,还会感到疼,血液属于结缔组织,感觉到疼痛,说明有神经组织。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的表面、体内各种管腔内表面,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使机体产生运动。但上皮组织、肌肉组织不会流血,感到疼痛,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8. 荔枝树是南方重要经济作物之一。构成一棵荔枝树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的正确顺序是( )
    A. 细胞→组织→器官→荔枝树B. 细胞→组织→系统→器官→荔枝树
    C. 细胞→器官→组织→荔枝树D.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荔枝树
    【答案】A
    【解析】
    【分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详解】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经过细胞的分裂、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组织。而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所以荔枝树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荔枝树,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29.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位于细胞最外层的结构分别是( )
    A. 细胞壁、细胞壁B. 细胞膜、细胞壁
    C. 细胞膜、细胞膜D. 细胞壁、细胞膜
    【答案】B
    【解析】
    【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和线粒体。动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
    【详解】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是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植物细胞最外一层较薄的壁,是细胞壁,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动物细胞最外层是细胞膜,起保护作用并控制物质进出的作用,B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本题解题关键。
    30. 下图是两种细胞的分裂过程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
    B. 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都要复制
    C. 两种细胞的分裂都是细胞质先分裂,细胞核后分裂
    D. 分裂形成的 C细胞与 A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题图中:甲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乙表示植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详解】AC.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最后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于是一个细胞就分裂成为两个细胞,分析可知,图甲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图乙表示植物细胞分裂,故A正确,C错误。
    B.细胞核分裂时,染色体的变化是明显,染色体的数量在细胞分裂时已经加倍,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分成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进入两个新细胞中。两个新细胞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所以两种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都要复制,故B正确。
    D.通过BC选项的分析可知,分裂形成的 C细胞与 A细胞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相同,故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31. 如图所示是一棵古槐,传说有千余年的历史,已成为幸福、吉祥、美好的象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这棵古槐______(填“是”或“不是”)生物,因为它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物的基本特征。
    (2)为了保护古槐,工作人员会对它讲行日常护理。有一种虫子会啃食古槐的叶子,影响其生长,所以工作人品会给古槐定期除虫。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______因素中的______因素。
    (3)槐树、杨树、梨树是北方常见的树种,南方却不常见,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据记载,古槐曾遭遇过一场罕见的洪水,连续的狂风暴雨使古槐枝叶凋零,几乎死亡,但古槐扔顽强地存活了下来,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古槐的周边有一块绿化带,园林工人会定期到绿化带中除草,这是因为杂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_____关系,会同其他植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
    【答案】(1) ①. 是 ②. 生长 ③. . 繁殖 ④. 应激性 ⑤. . 新陈代谢
    (2) ①. 生态 ②. 生物
    (3) ①. 环境影响生物分布 ②. 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
    (4)竞争
    【解析】
    【分析】1.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生物适应环境,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生物适应环境是指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习性或者形态结构上力求与环境保持一致。 生物影响和改变环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动,使得环境有了改观或变化。 生物依赖环境是(环境影响生物)指生物类别不同,受生存空间或生活环境的制约。
    3.自然界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包括捕食、寄生、共生、竞争、合作等关系。
    【小问1详解】
    这棵古槐是生物,因为它具有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等生物的基本特征,生长是生物体由小长大的现象,繁殖能够保持种族的延续,应激性是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新陈代谢生物体时刻不停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进行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小问2详解】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等。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因此,从生物学角度看,虫子是影响古槐生活的生态因素中的生物因素。
    【小问3详解】
    生物影响环境,环境影响生物,生物适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与环境相互联系和制约,所以槐树、杨树、梨树是北方的常见树种,南方却不常见,这体现的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环境影响生物(分布)。据记载,古槐曾遭遇过一场罕见的洪水,连续的狂风暴雨使古槐枝叶凋零,几乎死亡,这体现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但古槐仍顽强地存活了下来,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小问4详解】
    竞争关系是指生物之间相互争夺营养物质、生存空间等而形成的关系,所以古槐的周边有一块绿化带,园林工人会定期到绿化带中除草,这是因为杂草和其他植物之间是竞争关系,会同其他植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
    读图理解:
    32. 读图理解:
    如图分别为显微镜、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根据题意在[ ]中填写相应的字母或数字,在横线上填写名称。

    (1)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装片,对光时视野的光线较暗,此时光圈已最大,可使用[e]的________,使光线增强,为了让物像更加清晰应该调节的是[ ]_____。在观察装片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先后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依然不动,则污点应该在[ ]________上。
    (2)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图乙中的[⑤]________中。
    (3)③和⑦是两种能量转换器,呼吸作用发生在[ ]________中。
    (4)图甲若物镜上标有“10×”字样,目镜上标有“4×”字样,则视野中的物像放大倍数是________倍。
    (5)通过遗传物质的检验与分析来判断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称为亲子鉴定。人的毛发、口腔细胞等都可以用于亲子鉴定。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于图丙中的[④]________中。
    【答案】(1) ① 凹透镜
    ②. b细准焦螺旋 ③. d物镜 (2)液泡
    (3)⑦线粒体 (4)40

    (5)细胞核
    【解析】
    【分析】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叶绿体、④是细胞核、⑤是液泡、⑥是细胞质、⑦是线粒体;a是粗准焦螺旋、b是细准焦螺旋、c是目镜、d是目镜、e是反光镜,据此回答。
    【小问1详解】
    显微镜的结构中,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大光圈能使更多的光线进入,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小光圈,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反光镜有两个面,平面镜和凹面镜,凹面镜能够聚光,可以使视野变亮,故当外界光线较强时用平面镜,当外界光线较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对光时视野的光线较暗,此时光圈已最大,可使用[e]的凹透镜,使光线增强。b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更重要的作用是能使焦距更准确,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视野中出现了的污点,污点的位置只有三只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物镜,污点动就在物镜,不动就不在物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换用目镜,污点移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在观察装片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污点,先后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污点依然不动,则污点应该在d物镜。
    【小问2详解】
    液泡内含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有多种物质,如或甜味或辣味的物质、色素以及糖类、无机盐、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洋葱中含有“辣”眼睛的物质,这种物质存在于图乙中的[⑤]液泡中。
    【小问3详解】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⑦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是细胞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③叶绿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利用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
    【小问4详解】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故图甲若物镜上标有“10×”字样,目镜上标有“4×”字样,则视野中的物像放大倍数是40倍。
    【小问5详解】
    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故鉴定所需的遗传物质主要取自于图丙中的[④]细胞核中。
    33.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通过我们的研究,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生物学基本知识,还具有了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
    (1)如果我们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_____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_____法。
    (2)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①该小组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
    ②作出的假设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调查 ②. 观察
    (2)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
    【解析】
    【分析】 1.探究过程 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科学探究可以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小问1详解】
    调查法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因此,了解校园等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认识细胞的形态结构,我们借助显微镜采用了观察法。
    【小问2详解】
    科学探究过程假设是根据提出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吗?实际情况是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因此该实验作出的假设是: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有影响。2分钟
    3分钟
    4分钟
    5分钟
    6分钟
    7分钟
    8分钟
    9分钟
    干土
    4
    4
    3
    3
    2
    2
    2
    1
    湿土
    6
    6
    7
    7
    8
    8
    8
    9
    相关试卷

    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1页, 欢迎下载使用。

    47,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47,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22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