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武汉卷)化学(全解全析)
展开(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l-35.5 Fe-56 Ti-48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对石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灰黑色固体B.还原性
C.难溶于水D.优良导电性
【答案】B
【解析】A、灰黑色固体,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B、还原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正确;
C、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D、优良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错误。
故选:B。
2.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完成实验的基本保障。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熄灭酒精灯B.读取液体体积
C.加热固体D. 倾倒液体
【答案】A
【解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应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图中操作正确;
B、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故图中操作错误;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图中操作错误;
D、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图中瓶塞没有倒放,标签没有对准手心;图中操作错误。
故选:A。
3.一种获取饮用水的简易净水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pp棉滤网可以除去难溶性杂质 B.活性炭的作用是除去色素和异味
C.所得到的净化水为纯净物 D.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
【答案】C
【解析】A、pp棉滤网利用过滤原理可除去水中的泥沙等不溶物,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说法正确;
C、天然水经过该装置后得到的液体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等杂质,不是纯净物,说法错误;
D、除菌超滤膜能除去的细菌可以通过pp棉滤网,说法正确;
故选:C。
4.氮和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镓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属于金属元素 B.镓原子核内有31个中子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 D.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答案】D
【解析】A、镓元素原子核外电子层数是4,位于第四周期,该说法不正确;
B、镓原子核内有31个质子,中子数不是31,该说法不正确;
C、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单位不是g,该说法不正确;
D、氮化镓中,氮元素化合价是﹣3,镓元素化合价是+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该说法正确。
故选:D。
5.NH3的合成开启了工业催化新纪元,为世界粮食增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以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表示氢气分子
B.过程中有“NH”“NH2”原子团生成
C.参加反应的N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1:3
D.该过程可以说明化学变化中原子可分
【答案】B
【解析】由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为氮气和氢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
A、由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可知, 图表示氮气,故A说法错误;
B、由N2和H2为反应物合成NH3的微观过程可知,过程中有“”、“”生成即有“NH”、“NH2”原子团生成,故B说法正确;
C、由方程式的意义可知,参加反应的N2与生成的NH3个数比为1:2,故C说法错误;
D、从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说法错误。
故选:B。
6.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以下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
A.探究分子运动 B.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C.探究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解析】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显酸性,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不能用于探究分子运动,故实验设计不合理。
B、Ag放入Cu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了金属活动性Cu>Ag;铁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金属活动性Fe>Cu;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Fe>Cu>Ag,故实验设计合理。
C、图中实验,Y型管中的两处的白磷均能与氧气接触,浸入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不能用于探究可燃物燃烧需与氧气接触,故实验设计不合理。
D、蔗糖溶于水,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故实验设计不合理。
故选:B。
7.甲、乙、丙、丁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相邻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某一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乙为氧气,则甲可以是碳、氢气或一氧化碳
B.若甲为金属氧化物,乙为碳,则丙是氧气
C.若丙为氧气,则乙可以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D.符合该转化关系所涉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
【答案】B
【解析】A、若乙为氧气,氧气可以和碳、氢气或一氧化碳反应,则甲可以是碳、氢气或一氧化碳,故A正确;
B、若甲为金属氧化物,乙为碳,碳能和金属氧化物、氧气、二氧化碳反应,氧气能转化成二氧化碳,则丙可是氧气,丁是二氧化碳,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二氧化碳能转化成水,则丙可能是氧气,故B错误;
C、若丙为氧气,氧气具有氧化性,则乙可以是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故C正确;
D、由上面分析可知,若甲是氧化铜,乙是碳,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则符合该转化关系所涉及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故D正确;
故选:B。
8.某烟气中含N2、O2、SO2等气体,以FeSO4催化处理其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图﹣1所示。开始时需向“脱硫”装置中加入一定量的FeSO4溶液,并加入适量铁粉。保持其他条件相同,反应过程中吸收液的起始温度对脱硫率和吸收液pH的影响如图﹣2所示:
已知:“脱硫”时发生的主要反应有2SO2+O2+2H2O2H2SO4。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为提高脱硫的效率,烟气通入时使用多孔球泡
B.每脱除128gSO2的同时生成196gH2SO4
C.“脱硫”一段时间后,FeSO4溶液的浓度不变
D.温度大于60℃时脱硫率下降,可能的原因是SO2在溶液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答案】C
【解析】A、烟气通入时使用多孔球泡可以增大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提高反应效率,使反应更充分,说法正确;
B、设每脱除 128gSO2产生的硫酸的质量为x,则:
2SO2+O2+2H2O2H2SO4
128 196
128g x
x=196g
所以每脱除128gSO2产生的硫酸的质量为196g,说法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脱硫过程中不断的消耗水,FeSO4溶液中的水逐渐减少,即FeSO4溶液的溶剂逐渐减少,则Fe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增大,说法错误;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大于60℃时,SO2在水中的溶解度降低,导致反应不充分,所以脱硫率降低,说法正确。
故选:C。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9.(4分)多彩的“碳”装点多姿的生活。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了解碳及其化合物。
(1)碳单质的种类很多。“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所指的碳单质是 (写名称)。
(2)二氧化碳灭火器,用于图书、档案等的灭火,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
(3)煤气是一种重要的含碳燃料,写出其主要成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金刚石(1分) (2)隔绝氧气(或空气)(1分)
(3)C+O2CO2(2分)
【解析】(1)金刚石是天然矿物中最硬的,属于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折光性好,经加工后可制成钻石,故所指的碳单质是金刚石。
(2)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密度比空气的大,能覆盖在可燃物表面,使火焰熄灭,故用二氧化碳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或空气)。
(3)煤的主要成分为碳,充分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
10.(4分)生活在盐湖、碱湖附近的人们传承下来的劳动经验是“夏天晒盐(NaCl),冬天捞碱(Na2CO3)”。
【资料】NaCl和Na2CO3两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
(1)20℃时,将20.0g氯化钠溶解在50.0g水中,得到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冬天捞碱”得到的主要成分为Na2CO3,提取表格信息并解释冬天能捞到碱的原因是 。
(3)将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氯化钠溶液50.0g加水稀释成10.0%,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g。
(4)下列说法正确的 (填标号)。
a.等质量的固体配成20℃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NaCl<Na2CO3
b.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Na2CO3
c.冬天捞得的“碱”若含有少量NaCl,则可用蒸发结晶提纯Na2CO3
d.检验捞得的“碱”中含有NaCl的操作:溶于水,加入稀盐酸,观察现象
【答案】(1)饱和(1分)
(2)碳酸钠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1分)
(3)50.0(1分)(4)ab(1分)
【解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则20℃时,将20.0g氯化钠溶解在5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8.0g,得到饱和溶液。
(2)“冬天捞碱”得到的主要成分为Na2CO3,由表格信息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冬天能捞到碱,是因为冬天气温低,碳酸钠的溶解度减小,碳酸钠易结晶析出。
(3)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50.0gg×20.0%=(50.0g+x)×10.0%,x=50.0g。
(4)a.20℃时溶解度:NaCl>Na2CO3,则等质量的固体配成20℃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NaCl<Na2CO3,故说法正确;b.20℃时溶解度:NaCl>Na2CO3,则20℃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NaCl>Na2CO3,故说法正确;c.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不大,冬天捞得的“碱”若含有少量Na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Na2CO3,故说法错误;d.溶于水,加入稀盐酸,氯化钠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不能检验捞得的“碱”中含有NaCl,故说法错误。
11.(6分)中国航天工业飞速发展,金属钛常被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如图是以钛铁矿为主要原料冶炼金属钛的生产工艺流程:
已知:①钛铁矿主要成分为钛酸亚铁(FeTiO3)。
②钛铁浸在浓硫酸中发生反应:FeTiO3+2H2SO4(浓)═TiOSO4+FeSO4+2H2O
(1)FeTiO3中钛元素的化合价为 。
(2)反应前需将钛铁矿粉碎,其目的是 。
(3)溶液Ⅱ的主要溶质为TiOSO4,加热时和水发生反应,经过滤得到H2TiO3。已知X的溶质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酸,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TiCl4+2Mg═2MgCl2+Ti,此反应需要在Ar氛围下进行,其中Ar的作用是 。
(5)若在制备过程中有20%的钛元素损失,最终获得4.8t的单质钛,则20t钛铁矿中钛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 。
【答案】(1)+4(1分)
(2)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1分)
(3)(2分)
(4)作保护气,防止镁和反应生成的钛高温下被氧化(1分)
(5)95%(1分)
【解析】(1)FeTiO3中铁元素显+2价,氧元素显﹣2价,设钛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x=+4;
(2)反应前需将钛铁矿粉碎,其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Ti、O、S、H,生成物中含H、Ti、O,故生成物中还应含S,已知X的溶质是一种初中化学常见的酸,故物质X为硫酸,则该反应为TiOSO4和水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H2TiO3和硫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此反应需要在Ar氛围下进行,氩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可防止镁和反应生成的钛高温下被氧化;
(5)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则20t钛铁矿中钛酸亚铁的质量为:,则20t钛铁矿中钛酸亚铁的质量分数为:。
12.(6分)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华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交流讨论)
(1)小明认为如图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实验结果偏高 (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如图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2)装置B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 。
(3)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数据分析)
(4)若反应过程中,装置B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太快,则烧碱的纯度将 (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5)若原样品共Ag,实验结束测得C装置增重Bg,D装置增重Cg,则原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为 。
【答案】(1)①③(1分)
(2)关闭c、打开a、b;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1分)
(3)2NaOH+CO2=Na2CO3+H2O(2分)
(4)偏高(1分)
(5)(1分)
【解析】(1)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这三种情况会导致二氧化碳质量偏低,计算出的碳酸钠质量偏小,而造成计算出的烧碱的纯度结果偏高;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会使得二氧化碳偏多,从而碳酸钠含量偏大,使得烧碱含量偏小;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氢氧化钠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造成计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大,导致计算出的烧碱纯度结果偏低;故选:①③;
(2)反应前通空气时,关闭c、打开a、b,可以把B、C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排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停止反应后,通过量的空气的目的是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故答案为:关闭c、打开a、b;使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完全吸收;
(3)空气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答案为:2NaOH+CO2=Na2CO3+H2O;
(4)若反应过程中,装置B中滴加稀硫酸的速度太快,在生成的二氧化碳就不能被氢氧化钠固体完全吸收,造成计算出的碳酸钠的质量偏小,那么则烧碱的纯度将偏高;故答案为:偏高;
(5)D装置增重Cg,即生成了Cg的二氧化碳,设需要碳酸钠的质量为x,则: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44
x Cg
x=g
则原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为:=。
13.(6分)为测定某赤铁矿中Fe2O3的含量,取10g该赤铁矿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2g(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请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
(1)10g该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 g。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酸反应,则该赤铁矿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10g﹣2g=8g。(2分)
(2)设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Fe2O3+6HCl═2FeCl3+3H2O (2分)
160 219
8g 100g×x
(1分)
解得:x=10.95%。(1分)
答: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95%。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Na2CO3
7.0
12.5
22.0
40.0
48.8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湖北卷)(全解全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水是生命所需,必不可少,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广州卷)(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化学(广州卷)(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氢氧化钠俗名苛性钠、火碱或烧碱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