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全真模拟化学试卷(二)
展开下列变化与其他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
A. 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
B. 浓硫酸腐蚀纸张
C. 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
D. 胆矾的研碎
化学用语是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下列化学符号及含义正确的是( )
A. 2H--1个氢分子B. Mg+2--1个镁离子
C. 2NO2--2个二氧化氮分子D. Na2+--1个钠离子
实验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基本方法。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读取液体体积
B. 闻药品的气味该试卷源自 每日更新,享更低价下载。C.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此反应为置换反应
B. 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
C. 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
D. 化学方程式:CH4+2O2− 点燃 CO2+2H2O
如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 t℃时,50g水溶解50g a物质,可形成100g 溶液
C. 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含100g水)降温到20℃,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溶液
D. 由a和c组成的混合物溶解在20℃以下的水中可获得较多的c物质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金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18
C. 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9
D. “真金不怕火炼”指黄金的熔点很高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
A. AB. BC. CD. D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溶液说法错误的是( )
A. 该溶液无色、均一、稳定
B. 该溶液能导电
C. 该溶液在空气中易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
D. 该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淀粉(C6H10O5)n在空气中能直接燃烧,下列关于淀粉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氢元素的含量最高
B. 分子中 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6:10:5
C. 属于有机物
D. 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推理是化学常用的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酸中都含有氢元素,所以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酸
C. 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D. 中和反应生成了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二、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A−H为物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是一种固体单质,H是蓝色沉淀。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式是______。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写出D的一种用途______(合理即可)。
三、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某化学兴趣小组做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时,观察到把铁丝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铁丝表面先有少量气泡产生,然后铁丝表面才有红色物质生成。这一现象激发了同学们的探究欲,请同他们一起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甲同学认为是氧气; ②乙同学认为是二氧化硫; ③丙同学认为是氢气。
[实验设计](1)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应用______来检验。同学们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是甲同学的猜想不成立。
(2)二氧化硫有刺激性,闻此气体无味,乙同学猜想不正确。
(3)同学们与丙同学一道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丙同学的猜想:
[资料]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①A装置中的试剂是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
②通入产生的气体前,应先检查气体的纯度,且实验中也要先通入一会儿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给氧化铜加热。其目的都是为了防止______。
③同学们通过实验确认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则在实验过程中,除观察到C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外,还观察到B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的现象是______,产生此现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0分)
实验室常用金属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现用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和足量的锌粒反应制取氢气,求所得氢气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浓硫酸腐蚀纸张,属于化学变化,其他变化类型不同;故选项正确;
C、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胆矾的研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哈气、用合金在纯金属上刻画、胆矾的研碎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2.答案:C
解析:解:A、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2H表示2个氢原子,故A错误;
B、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故Mg+2表示+2价的镁元素,故B错误;
C、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2NO2表示2个二氧化氮分子,故C正确;
D、钠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为:故一个钠离子可表示为:Na+;故D错误;
故选C
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3.答案:A
解析:解:A、量取液体时,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俯视刻度,操作错误。
B、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A、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闻气体的气味时的方法(招气入鼻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答案:A
解析:解:由该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知,该反应是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
A、该反应的生成物是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错误;
B、A是甲烷,是可燃性的气体,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故正确;
C、A是甲烷,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C、D分别为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故正确;
D、由分析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点燃 CO2+2H2O,故正确。
故选:A。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
解决这种题的关键就是辨别分子是由何种原子构成,每种原子有几个,这样就可以得出分子的化学式,再利用化学方程式对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5.答案:C
解析:解:A、a、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A错误;
B、t℃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80g,所以50g水溶解50g a物质,可形成90g溶液,故B错误;
C、t℃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都含100g水)降温到20℃,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t℃时的溶解度计算,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的是c溶液,故C正确;
D、20℃以下,c物质的溶解度大于a物质的溶解度,所以由a和c组成的混合物溶解在20℃以下的水中可获得较多的c物质,故D正确。
故选:C。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元素的偏旁判断,金元素是金属元素,是正确的;
B.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可知,金原子的中子数为197−79=118,是正确的;
C.金原子的核外电子数=质子数=原子序数=79,是正确的;
D.“真金不怕火炼”指黄金的化学性质非常的稳定,而不是熔点高;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读取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解题,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相关信息解题即可;
7.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与除杂,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A.C在空气中充分灼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Au在空气中化学性质稳定,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uCl2能与足量Fe粉反应生成FeCl2,虽然除去杂质,但引入新的杂质FeCl2,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铜不能与H2SO4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8.答案:D
解析:解:A、氢氧化钠溶液无色、均一、稳定,该选项说法正确;
B、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导电,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和水,该选项说法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9.答案:A
解析:解:A.淀粉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n):(1×10n):(16×5n)=36:5:40,由此可见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每个淀粉分子中含有6n个碳原子,10n个氢原子和5n个氧原子,即分子中 C、H、O 三种原子个数比为 6:10:5,故正确;
C.由化学式可知,淀粉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正确;
D.淀粉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淀粉完全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A。
A.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比来分析;
B.根据分子结构来分析;
C.根据有机物的概念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组成以及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0.答案:C
解析:解: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但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选项推理错误。
B、酸中都含有氢元素,但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如水,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碱性溶液的pH大于7,所以pH大于7的溶液一定呈碱性,故选项推理正确。
D、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推理错误。
故选:C。
A、根据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酸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pH大于7的溶液显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中和反应是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时要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类推,不能盲目类推,并要注意知识点与方法的有机结合,做到具体问题能具体分析。
11.答案:H2O2;CuCl2+2NaOH=Cu(OH)2↓+2NaCl;作导线
解析:解:(1)A−H为物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是一种固体单质,H是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G是氯化铜,F是氧化铜,B通电生成C和E,所以C是氧气,D是铜,E是氢气,A是过氧化氢溶液,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的化学式是H2O2;
(2)反应⑤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CuCl2+2NaOH=Cu(OH)2↓+2NaCl;
(3)D的一种用途是:作导线。
故答案为:(1)H2O2;
(2)CuCl2+2NaOH=Cu(OH)2↓+2NaCl;
(3)作导线。
根据A−H为物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物质,D是一种固体单质,H是蓝色沉淀,所以H是氢氧化铜,G是氯化铜,F是氧化铜,B通电生成C和E,所以C是氧气,D是铜,E是氢气,A是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推出的物质进行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12.答案:带火星的木条 浓硫酸 除去氢气的水蒸气,以防对氢气的检验产生干扰 发生爆炸 黑色固体变红色 CO+CuO− △ Cu+CO2
解析:解:(1)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所以验证甲同学的猜想,应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故填:带火星的木条。
(3)①氢气具有还原,可在加热的条件下还原氧化铜来证明是否是氢气,氢气还原氧化铜生成水和铜,所以实验前要避免水蒸气的干扰,因此气体先通过盛有浓硫酸的装置A除去水蒸气;故填:浓硫酸;除去氢气的水蒸气,以防对氢气的检验产生干扰;
②氢气具有可燃性,不纯时加热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通入产生的气体前,应先检查气体的纯度,且实验中也要先通入一会儿气体,排尽装置内的空气,然后再给氧化铜加热;故填:发生爆炸;
③在加热的条件下,氢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所以试管中黑色固体变成红色;故填:黑色固体变红色;CO+CuO− △ Cu+CO2。
(1)根据氧气的助燃性来分析;
(3)①根据检验氢气的方法以及排除干扰的方法来分析;
②根据氢气具有可燃性来分析;
③根据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此类题难度较大,要细心进行分析解答。
13.答案:解: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的稀硫酸所含溶质的质量为100g×19.6%=19.6g
设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19.6g x
982=19.6gx
x=0.4g
答:所得的氢气的质量为0.4g.
解析:由于给出了稀硫酸的质量以及其质量分数,可知其溶质的质量,根据溶质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可求氢气的质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物质
选用试剂
操作方法
A.
Au(C)
空气
在空气中充分灼烧
B.
FeCl3溶液(CuCl2)
Fe
加入足量Fe粉未,充分反应后,过滤
C.
CuSO4溶液(H2SO4)
Cu
加入足量Cu,充分反应后,过滤
D.
CO2(CO)
NaOH溶液
将气体缓缓通过NaOH溶液即可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四):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四),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三):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模拟化学试卷(三),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二)(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