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章 神经调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备课ppt课件
展开1.阐明神经冲动在突触处的传递通常通过化学传递方式完成。(科学思维)2.了解和宣传兴奋剂和吸食毒品的危害,并主动拒绝使用。(社会责任)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实现的,信号转变过程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单方向的。
教材梳理1.结构基础——突触(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结构基础为突触。它由图中的[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三部分构成。
知识点一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其他结构①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形成的膨大部分为___________。②图中f、g、h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神经递质去向: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4.传递特点及原因(1)传递特点:___________。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_____。
判断正误(1)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 )(2)在突触后膜上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换。( )
核心探讨任务一、分析神经递质的作用机理1.不同的神经递质对下一个神经元传递不同的信息。根据图1和图2分析,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的结果分别是什么?
提示:图1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图2中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抑制。
2.α-银环蛇毒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常为兴奋性递质)受体牢固结合;有机磷农药能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而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是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当α-银环蛇毒和有机磷农药起作用时,突触后膜的反应分别是怎样的?提示:α-银环蛇毒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牢固结合后,乙酰胆碱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突触后膜不能兴奋;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后,乙酰胆碱酯酶不能清除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乙酰胆碱,从而使突触后膜持续处于兴奋状态。
3.突触只存在于神经元之间吗?
已知副交感神经可以使心率降低。A组保留副交感神经,B组剔除副交感神经,刺激A组中的副交感神经,A的跳动降低。从A组的营养液中取一些液体注入B组的营养液中,B组的跳动也减慢。请思考: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表明神经系统控制心脏活动时,在神经元与心肌细胞之间传递的信号是_______信号。从这一实验可知:突触不仅存在于神经元之间,也可以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
核心归纳有关神经递质的6点总结(1)供体:轴突末端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2)传递途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3)受体:突触后膜上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4)作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打开突触后膜上的相应的离子通道,发生离子流动,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
(5)类型:兴奋性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等,引起兴奋的机理为该类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增强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使Na+内流,从而使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即引起下一神经元发生兴奋;抑制性神经递质——如甘氨酸、γ-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等,引起抑制的机理为该类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能增强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使Cl-进入细胞内,强化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从而使神经元难以产生兴奋。(6)去向:神经递质发挥效应后,会很快被相应的酶降解,或被突触前神经元回收,以免持续发挥作用。
知识贴士突触延搁: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这段慢的时间就叫作突触延搁。原因:兴奋由突触前神经末梢传至突触后神经元,需要经历神经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约0.5 ms)。
典题应用1.下图为神经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膜电位的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的定向移动和②的释放B.物质②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C.结构④的开启可使物质②进入细胞内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D.图中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
解析:甲为突触前膜,突触前膜的电位变化,可导致结构①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并向突触前膜方向移动,并且释放②神经递质,A正确;物质②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扩散,离不开组织液的运输作用,B正确;结构③是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能与物质②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使结构④通道蛋白开启通过离子的运输,从而引起乙细胞的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不能通过通道蛋白进入突触后神经元,C错误;图中过程能够体现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和信息交流等功能,D正确。
2.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与抑制性神经递质两种,乙酰胆碱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者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时都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B.二者都能够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识别,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C.二者都能够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使膜电位长时间发生改变D.二者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K+、Na+的通透性都发生改变,产生动作电位
解析:二者由突触前膜进入突触间隙时都不需要借助载体的运输,此过程通过胞吐实现,A错误;二者都能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二者作用于突触后膜之后会被灭活或者转移,不能长时间作用于突触后膜,C错误;当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 Na+内流,突触后膜产生动作电位,但去甲肾上腺素(抑制性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细胞膜对Cl-的通透性增加,Cl-内流,突触后膜不能产生动作电位,D错误。
教材梳理1.作用机理:兴奋剂和毒品也大多是通过_______来起作用的。2.兴奋剂是指能提高_______________机能活动的一类药物,如今是_______________的统称。3.______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正式施行。判断正误(1)兴奋剂和毒品大多是通过突触起作用。( )(2)兴奋剂能提高运动速度,可提倡使用。( )
知识点二 滥用兴奋剂、吸食毒品的危害
核心探讨任务二、可卡因成瘾的原因如图为神经递质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及可卡因作用机理的示意图。多巴胺的释放,会刺激大脑中的“奖赏”中枢,使人产生愉悦感,请思考:
(1)据图分析,吸食可卡因导致多巴胺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可卡因会使多巴胺转运体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2)吸食可卡因会对突触后膜产生什么影响?提示:使多巴胺转运体失去回收多巴胺的功能,导致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减少,影响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3)服用可卡因为什么会使人上瘾?提示:可卡因药效失去后,多巴胺受体已减少,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神经元的活动,形成恶性循环,毒瘾难戒。(4)对于毒品我们应该采用的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提示:不参与制毒、贩毒或引诱他人吸毒,自己不吸毒,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社会宣传毒品的危害。
核心归纳毒品(以可卡因为例)成瘾的原因(1)在正常的突触中,神经递质被重吸收:多巴胺可作为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储存在人脑细胞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释放后通过突触间隙,与下一个神经元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Na+内流,使兴奋得以传递。在正常情况下,多巴胺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上的转运蛋白回收。(2)毒品分子阻断重吸收,引起对突触后膜过多刺激:吸食可卡因后,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导致多巴胺留在突触间隙持续发挥作用,不断刺激突触后膜。
(3)受体数目减少: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暴露在高浓度的多巴胺环境下,会通过减少多巴胺受体数目来适应这种变化。(4)除去毒品后,突触变得不敏感:当可卡因药效失去后,多巴胺受体数目已经减少,突触变得不敏感,机体正常的神经活动受到影响,服药者必须服用可卡因来维持相关神经元的生理活动,这就是上瘾。
典题应用3.神经递质多巴胺可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参与奖赏、学习、情绪等脑功能的调控,毒品可卡因能对脑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蛋白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C.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D.可卡因阻碍多巴胺回收,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解析: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突触前膜通过胞吐的方式将多巴胺释放到突触间隙中,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多巴胺能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故其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B正确;分析题图可知,多巴胺发挥作用后被多巴胺转运蛋白回收到突触小体(内含突触小泡),C正确;分析题图,可卡因与突触前膜上多巴胺转运蛋白结合后,多巴胺的转运速率明显减小,可见可卡因阻碍了多巴胺回收到突触小体,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使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D正确。
4.据科学研究表明,毒品“浴盐”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其作用类似于兴奋性神经递质或可促进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则有关“浴盐”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浴盐”作用于突触,可使突触后膜兴奋B.服用或注射“浴盐”后,神经细胞内的钠离子增多C.“浴盐”的使用可能导致肌肉发生震颤(持续兴奋)现象D.“浴盐”的使用会使突触后膜由动作电位恢复为静息电位
解析:“浴盐”的作用类似于兴奋性神经递质或可促进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如果作用于突触,可使突触后膜兴奋,可能导致肌肉发生震颤(持续兴奋)现象,A、C正确;“浴盐”相当于兴奋性神经递质,它的使用会使突触后膜由静息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因此神经细胞内钠离子增多,B正确,D错误。
生物人教版 (2019)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生物人教版 (2019)<a href="/sw/tb_c400386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备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电信号,传导过程,网络构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a href="/sw/tb_c4003869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ppt课件</a>,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课堂小结,目标一,轴突末梢,轴突细胞体,轴突树突,根据突触功能分,单向传递,①传递形式,②传递特点,有无副交感神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 体液调节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一章 人体稳态维持的生理基础第二节 体液调节课文内容ppt课件,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必备知识·聚焦概念,NO1,关键能力·突破重难,NO2,应用创新·提升素养,NO3,课堂检测·巩固素能,NO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