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能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03340/0-171521156667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能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03340/0-1715211566712/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5版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神经调节第3节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提能作业(附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5703340/0-171521156675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2019)第2章 神经调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第2章 神经调节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第1课时课后作业题,共7页。
题组一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
1.关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神经纤维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B.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
D.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膜内外电位的变化是因为K+外流和Na+内流
解析:神经纤维膜静息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A错误;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处于兴奋状态的部位,形成外负内正的动作电位,B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的方向与细胞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与细胞膜外电流方向相反,C正确;神经纤维受到适宜刺激时,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发生变化,D错误。
2.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D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解析: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比细胞外低。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大量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3.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G表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静息状态时的电位,A侧为_正__,B侧为_负__。(均填“正”或“负”)
(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_未兴奋__部位流向_兴奋__部位,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回路。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_双向__的。
(4)如果将a、b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如上图所示),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_相反__(填“相同”或“相反”)的偏转。
解析:(1)静息状态时,膜电位是“外正内负”;兴奋状态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是“外负内正”。(2)局部电流在膜外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3)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具有双向性。(4)若在c处给予一个强刺激,当b点兴奋时,a点并未兴奋,即b点膜外是负电位,而a点膜外是正电位,根据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可知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同理,当a点兴奋时,b点已恢复静息,此时电流计的指针向左偏转。
题组二 膜电位的测定及相关曲线分析
4.图1表示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到刺激后对膜外电位的测量,图2表示神经纤维某部位在受到一次刺激前后膜内外的电位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图1中神经纤维没有接受刺激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是由K+外流引起的
B.在没有接受刺激时,图1中的电位计可测量静息电位的大小
C.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较低,则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
D.图2中从A到C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是由Na+内流引起的
解析:题图1中神经纤维没有接受刺激前的电位为静息电位,特点是外正内负,由K+外流引起,A正确;在没有接受刺激时,题图1中的电位计测量的电位是零电位,不是静息电位,B错误;如果神经纤维膜外的Na+含量较低,则Na+内流减少,动作电位的峰值降低,即题图2中C的电位将下降,C正确;题图2中从A到C是动作电位形成的过程,是由Na+内流引起的,D正确。
5.以下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
A.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
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
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解析:图甲中指针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所以测出的是静息电位,该电位的形成与K+的外流有关;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产生兴奋,兴奋先传导到电流表右侧电极,后传导到电流表左侧电极,所以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兴奋时,神经纤维膜对Na+通透性增加,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该部位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因此,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
6.细胞外液中K+浓度会影响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大小,细胞外液中Na+浓度会影响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膜电位的变化幅度和速率。分别给予两组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相同的适宜刺激,分别测量、记录枪乌贼离体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依据结果推测神经纤维所处的环境可能是( C )
A.甲在高Na+海水中,乙在高K+海水中
B.甲在高Na+海水中,乙在低K+海水中
C.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Na+海水中
D.甲在正常海水中,乙在低K+海水中
解析: 静息电位主要是由K+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主要是由Na+内流引起的。甲曲线与乙曲线所示的静息电位一致,甲曲线所示的动作电位峰值高于乙曲线的,故甲可能在正常海水中,乙可能在低Na+海水中。
7.如图甲为某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膜电位变化情况。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与通道蛋白关系紧密。Na+-K+泵是神经细胞膜上的一种常见载体,能催化A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乙所示。下列根据上述资料作出的分析,正确的是( D )
A.图甲中静息电位的维持是Na+持续外流的结果
B.图甲中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需要消耗ATP
C.图乙中随着温度逐渐升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D.图乙中随着O2浓度的升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
解析:静息电位的产生是钾离子外流的结果,图甲中静息电位的维持是K+持续外流的结果,A错误;图甲中bc段,Na+内流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Na+-K+泵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随着温度逐渐提高其运输速率会发生改变,当温度达到一定水平,蛋白质会发生变性,其化学结构改变,蛋白质的活性丧失,运输速率下降或功能丧失,C错误;能量主要来自有氧呼吸,所以有氧呼吸随着氧气浓度的增加而逐渐提高,产生的能量充足,则Na+-K+泵的运输速率会先增大后稳定,D正确。
综合强化
一、选择题
1.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中,给予适宜刺激并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及膜电位变化,分别用如图Ⅰ、Ⅱ表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图中b点时膜内钠离子含量高于膜外
B.适当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可以使c点上移
C.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与细胞膜对其的通透性增大有关
D.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的钠离子由内流变为外流,进而形成静息电位
解析: 图中b点时,由于Na+的内流形成动作电位,但此时细胞膜外Na+的含量仍高于膜内,A错误;钾离子不会影响动作电位峰值,因此提高培养液中钾离子浓度,不会提高曲线Ⅱ上c点值,c点代表的是动作电位,B错误;a~b时,膜内钠离子含量增加是由于接受刺激后,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导致钠离子大量内流有关,C正确;c~d时,局部电流使兴奋部位由钠离子内流转变为钾离子外流,再恢复静息电位,D错误。
2.枪乌贼的神经元是研究神经兴奋的好材料,科研人员将枪乌贼离体的神经纤维置于培养液(相当于细胞外液)中来研究兴奋的传导。下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神经纤维膜上的位点(④为②③之间的中点),阴影部分表示开始产生局部电流的区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D )
A.图示电流表装置可用于测定神经元的静息电位
B.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与神经元轴突内外K+浓度有关
C.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D.若在④处给予一定刺激,电流表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
解析:由图示可看出,电流表的电极都在膜的外侧,没有电势差,所以不可用于测定神经元的静息电位,A错误;动作电位的形成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B错误;刺激①时,膜内局部电流方向膜内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兴奋传导方向是由兴奋部位流向未兴奋部位,方向是一致的,C错误;若在④处给予一定刺激,④为②③之间的中点,兴奋传导到两电极的时间相同,电流表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D正确。
3.正常情况下,神经细胞内K+浓度约为150 mml·L-1,细胞外液约为4 mml·L-1。细胞膜内外K+浓度差与膜静息电位绝对值呈正相关。当细胞膜电位绝对值降低到一定值(阈值)时,神经细胞兴奋。离体培养条件下,改变神经细胞培养液的KCl浓度进行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当K+浓度为4 mm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难以兴奋
B.当K+浓度为150 mml·L-1时,K+外流增加,细胞容易兴奋
C.K+浓度增加到一定值(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1学年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优秀达标测试,文件包含第3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课时同步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第3章章末检测-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课时同步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当堂达标检测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课堂检测,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