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2.1.1 空气(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02268/0-171515776319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2.1.1 空气(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02268/0-171515776323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化学九上课后练习:2.1.1 空气(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5702268/0-1715157763264/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发表元素周期表B.研究炸药
C.研究空气成分D.研究原子结构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氮气的化学性质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3.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是
A.4/5B.1/5C.3/4D.1/4
4.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果汁B.医用酒精C.水泥砂浆D.冰水
5.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如图实验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可用碳粉来代替铜粉进行测定
B.该实验方法利用的是间接测量的方法
C.造成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是铜粉的量不足
D.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内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
6.下列不属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现象的是
A.放出热量B.产生大量白烟C.火星四射D.生成白色固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两种气体组成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C.能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不止红磷
D.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8.用下图装置可验证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检验装置气密性
B.红磷的作用是消耗U型管左侧内的氧气
C.实验过程中U型管右侧液面高度一直保持不变
D.实验成功的标志为U型管左侧内液面上升到刻度1附近
9.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将注射器中10mL热水滴在白磷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白磷的着火点为40C,集气瓶容积为250mL)
A.热水用以点燃白磷
B.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C.冷却到50时打开止水夹
D.最终量筒内液面降至大约60mL处
10.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A.二氧化碳B.水蒸气C.氧气D.氮气
1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冰水C.矿泉水D.地下水
12.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铜丝在此实验中起到导热的作用
B.实验中白磷应过量
C.实验后左边玻璃管的一部分水会被压到右边玻璃管
D.此实验可以测定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
13.某化学小组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部分固定装置已略去,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关于该实验有下列说法:①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②白磷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白雾;③白磷的量不足,会使测定的结果偏大;④实验中可观察到,注射器的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⑤若试管内净容积为50mL,反应后冷却至室温。活塞停止在40mL附近。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⑤C.③④⑤D.①④⑤
14.如图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取用极少量红磷,可减少污染且不影响实验结果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最终瓶中剩余的气体是纯净的氮气
D.红磷熄灭后应立刻打开弹簧夹
15.经试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______,氧气_______,___0.94%,二氧化碳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
16.现有有下列物质:
①五氧化二磷②洁净的空气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⑦食用醋⑧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_,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_____。
17.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已知:Y形管内装有红磷,Y形管体积(已去除胶塞占的体积)为amL,注射器中装有体积为bmL的水。实验步骤:检查气密性;用酒精灯加热红磷至燃烧;反应结束并冷却后,读取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cmL。
(1)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写一种即可)
(2)根据实验数据,请写出计算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计算式___________(用含有a、b、c的式子表示)
18.利用V型管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V型管内有空气和足量的白磷,白磷与红磷的组成相同,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比红磷低得多,因此反应很容易发生。试回答以下问题:
(1)白磷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白磷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
(2)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_______1/5(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此装置与教材上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写一点即可) 。
(4)已知V型管的容积为100ml,量筒内有100ml水。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V型管内气压___填“增大”或“减小”,量筒中的水倒吸进入V型管内,理论上可观察到量筒内液面下降至____ml处。
19.在利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用传感器记录集气瓶中压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
(1)由温度变化曲线图可得出该反应为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2)集气瓶中的压强会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是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反应开始时压强增大是因为温度升高B.a 点处的压强等于大气压
C.a 点的温度已经接近室温D.a 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
2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我们用化学学科认识事物的方式全面了解认识“空气”。
(1)从空气成分看,请根据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分别存在哪种物质(填物质名称)。
①很多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______。
②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后变浑浊了______。
(2)从空气的用途角度看。
①稀有气体可用于填充霓虹灯,所利用的稀有气体的性质是______。
②冰箱中常用“气调保鲜”来达到对食物保鲜的效果。下图所示是工业上用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的流程。
在空气分离后,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______(填“富氧空气”或“富氮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能是______(填字母代号)。
A.1:3 B.1:4 C.1:5
(3)从防治空气污染角度看,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主要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PM2.5、PM10),总悬浮颗粒物等,其中的“PM2.5”是指下列______(填字母代号)。
A.空气的湿度B.空气的透明度
C.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浓度D.空气中直径不超过2.5um的颗粒物
(4)从环保角度看,某同学就有关改善空气质量的具体措施给市“创城办”提出建议:①安排洒水车在城市主干道洒水②植树造林,增加小区绿地面积③将有污染的化工厂搬迁至城郊④将公交车全部改成电车以上四条建议中,你认为符合实际,且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合理化建议是______(填数字序号)。
21.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______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
(2)用气体压力传感器可用于检测密闭体系内的气压变化,并以数字、曲线等多种形式形象地显示出来。图2为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连接好实验装置,将压力传感器接入电脑并打开,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进行实验,集气瓶内气压与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
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______,符号表达式为______。
②描述图3中BC段气压的变化,其原因是______。
③红磷熄灭后,瓶中氧气仍然剩余约8%的原因是______。
答案解析
1.C
【解析】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故A项不符合题意;
B、诺贝尔是瑞典化学家,是炸药的发明者,故B项不符合题意;
C、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了空气成分,故C项符合题意;
D、英国化学家道尔顿研究了原子结构,故D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C
【解析】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填充食品包装袋内,隔绝氧气防止食物因缓慢氧化而变质;故说法错误;
B、按体积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故说法错误;
C、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故说法正确。
D、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和臭氧等,不含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故选C。
3.A
【解析】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大约为4/5;
故选A。
4.D
【解析】A、果汁中含有维生素、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医用酒精中含有酒精、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沙子、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冰是固态的水,冰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A
【解析】A. 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实验,所选物质必须只消耗氧气,无气体生成,碳燃烧生成气体,该实验不能用碳粉来代替铜粉进行测定,此选项错误;
B. 铜在空气中加热消耗氧气,使装置内压强减小,观察注射器内空气的消耗情况来间接测量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此选项正确;
C. 铜粉的量不足,反应时无法将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水倒吸入装置内的量就不到其容积的,此选项正确;
D. 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内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此选项正确。
故选A。
6.C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火星四射是铁在氧气中的燃烧现象。
故选:C。
7.C
【解析】A、空气主要含氮气、氧气,还含有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不符合题意;
C、能用来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物质不止红磷,如还可用加热铜的方法,消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符合题意;
D、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不是质量分数,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C
【解析】A、实验前需检查装置气密性,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红磷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红磷的作用是消耗U型管左侧内的氧气。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实验过程中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U型管左侧的气压增大,导致右侧液面高度上升;反应结束后,温度恢复正常,U型管左侧氧气消耗完,气压减小,导致右侧液面高度下降。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实验成功的标志为U型管左侧内液面上升到刻度1附近,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C
【解析】A、白磷的着火点为40C,滴入的水温高于着火点,故热水用以点燃白磷,说法正确;
B、白磷燃烧后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现象是产生大量白烟,选项正确;
C、冷却到室温时再打开止水夹,否则会使气体受热膨胀使结果偏小,选项操作错误;
D、根据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有题意得,,减去大约10毫升的水,故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大约是40mL,量筒内水体积是100mL,液面降至大约60mL处,选项正确;
答案为:C。
10.D
【解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故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故选D。
11.B
【解析】A、自来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冰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矿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地下水属于硬水,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2.C
【解析】A、铜丝具有优良的导热性,铜丝在此实验中起到导热的作用,引燃白磷,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白磷应过量,才能把氧气耗尽,使实验结果更准确,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于白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左侧装置内压强减小。实验后右边玻璃管的一部分水会被压到左边玻璃管去。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此实验可以测定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D
【解析】①由提示生石灰遇水发生反应并放热可知,向烧杯中加水是为了提高烧杯内的温度,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故①正确;
②白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产成大量白烟,没有白雾,故②错误;
③白磷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集气瓶内的氧气,会导致测定结果偏小,故③错误;
④实验中白磷燃烧放热,试管内气体先膨胀,冷却后压强减小,故注射器活塞先向右移动,后向左移动,故④正确;
⑤.空气中氧气体积约占总体积的1/5,消耗氧气体积为 50mL×1/5=10mL ,剩余气体的体积为50mL-10mL=40mL,所以进入试管中水体积约为10mL,所以活塞停止在40mL,故⑤正确;
故①④⑤正确。故选:D。
14.B
【解析】A 、红磷的量若过少,会造成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使得实验结果偏小,故A错误;
B、点燃红磷前需要关闭弹簧夹,防止红磷燃烧过程中集气瓶内气体受热使得气体逸出,是测定结果不准确,故B正确;
C、剩余空气中除了氧气外,还有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物质,仍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红磷熄灭后需要等装置冷却到室温再打开弹簧夹,防止因为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使得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偏小,使得测定结果偏小,故D错误;
故选B。
15. 78% 21% 稀有气体 0.03% 0.03%
【解析】通过实验测定,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16. ②④⑤⑦ ①③⑥⑧
【解析】①五氧化二磷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属于氧化物;
②空气中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故为混合物;
③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属于化合物;
④75%的酒精中有水和乙醇,故为混合物;
⑤湖水中有水和其他可溶性的物质,故为混合物;
⑥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⑦食用醋,含有醋酸、食用盐等,属于混合物;
⑧冰水混合物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水中含有氢、氧元素,故为氧化物;
纯净物包括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故填:②④⑤⑦;①③⑥⑧。
17.(1)红磷的量不足或装置气密性不好
(2)
【解析】(1)实验中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偏小,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消耗了部分氧气,使得测定结果偏小,也可能是装置气密性不好。
(2)该实验中消耗多少体积的氧气,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会进入多少体积的水,则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为:=。
18.(1)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小于
(3)装置密封,实验结果准确或环保无污染等
(4) 减小 80
【解析】 (1)白磷与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相同,白磷燃烧的现象为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
(2)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倒吸进入集气瓶的水偏少,则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1/5。
(3)此装置与教材上的装置相比,其优点是装置密封,实验结果准确或环保无污染等。
(4)待白磷熄灭,装置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由于管内氧气被消耗,V型管内气压减小,量筒中的水倒吸进入V型管内,V型管的容积为100ml,则被消耗的气体(氧气)体积为20ml,量筒内有100ml水,则理论上可观察到量筒内液面下降至80ml处。
19.(1)放热
(2)先增大是因为开始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强,后减小是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
(3)B
【解析】(1)由温度变化曲线图可知,随着时间的增加,温度不断增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集气瓶中红磷开始时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气压大于大气压强,然后因为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生成固体,使瓶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强
(3)A、反应开始时,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气体膨胀,压强增大,故选项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a点处的压强小于大气压,故选项错误;
C、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该冷却至室温再打开止水夹,因此aa是打开止水夹的时刻,故选项正确;
D、打开止水夹后,水进入集气瓶,随着水的进入,压强增大,因此a点后气压增大是由于水倒吸入集气瓶,故选项正确,故选:B。
20.(1) 氧气 二氧化碳
(2) 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富氮空气 A
(3)D
(4)①②④
【解析】 (1)①很多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
②敞口存放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过一段时间后变浑浊了,是因为空气中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①稀有气体可用于填充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利用的稀有气体的性质是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②空气中氧气化学性质活泼容易导致食物变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防止食物变质。所以进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是富氮空气。空气中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富氧空气中氧气和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大于1:4可能是A1:3。
(3)“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不超过2.5um的颗粒物,故选D。
(4)①安排洒水车在城市主干道洒水可以减少空气中的粉尘,正确。
②植树造林,增加小区绿地面积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减少粉尘,正确。
③将有污染的化工厂搬迁至城郊依然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
④将公交车全部改成电车,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可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正确。
故选①②④。
21.(1) O2、N2 五分之一
(2) 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
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压增大 红磷燃烧不能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除去
【解析】(1)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装置如图1),通过该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2)①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出现黄白色火焰,释放热量,并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②图像中BC段气压变化的原因:红磷燃烧放热,气体膨胀,导致气压增大;
③红磷熄灭后,瓶中氧气仍然剩余约8%的原因是红磷燃烧不能将空气中的氧气完全除去或者说氧气剩余约8%时,红磷不能燃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化学课题1 空气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空气是动植物的生命,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空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人教版课题1 空气第1课时课时训练,共9页。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1 空气第1课时当堂检测题,共4页。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