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1页
    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2页
    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统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共8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测试卷第五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请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1.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4分)王叔叔的zhí zi( )长得人高马大,力大如牛。他喜欢qī fù( )弱小,喜欢和别人bāi shǒu wàn( ),赌钱,好吃懒做。今天,他终于从监狱里释放出来。家人希望他洗心革面,拜个shī fù( )学门手艺,好好生活。2.用四字词语代替下列句子中画线的部分。(4分)(1)他精神振奋地走上讲台。 ( )(2)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像仙女穿的天衣,不用针线制作,没有缝儿。( )(3)小胖墩儿身体高大粗壮。 ( )(4)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 )3.请在括号里加上动作、神态描写,使句子更具体。(3分)(1)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你作业没做完,为什么要看电视?”(2)小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这个节目太好看了,您让我看完了再做作业,行吗?”(3)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不行,必须马上去做作业!”小东只好含着泪,关掉电视。4.按要求改句子。(10分)(1)曹小三早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似信非信,这回一定要亲眼瞧瞧。(改为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改为肯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秋天的北京是个迷人的季节。(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京申奥成功,华夏儿女怎能不欣喜若狂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照样子,写句子。例:奶奶看到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嘴角上露出了微笑。看到他们吃得那样香甜,奶奶嘴角上露出了微笑。我听到这个消息,兴奋得一夜都合不拢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品读句子,完成练习。(7分)(1)“是吗?”小胖墩儿_____起来,立刻_____后两步,一闪身_____了单褂儿,_____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2分)②从这段描写中,我们体会到了小胖墩儿_______________的性格特点。(1分)(2)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①这句话的含义是( )(多选,2分)A.刷子李确实有绝活,这一绝活,若不是曹小三亲眼所见,怎么也不会相信是真的,说明刷子李技艺高超。B.刷子李有此绝活是其自我挑战、不断磨炼的结果。C.刷子李的言行深深地震撼了曹小三,曹小三感触很深,受益匪浅。②请你用一句话赞美一下刷子李。(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根据选项内容,看看每句话描写的是哪个人物的什么特点,填一填。(8分)(1)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人物: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2)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人物: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3)“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盏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人物: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4)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人物:______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______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1.下面句子中画横线的字音有误的一项是( )A.她说的这句话让别(bié)人听起来很别(biè)扭。B.这个项圈(quān)很精致,上面还刻了一只圈(quān)养的鸟。C.他正在认真挑(tiāo)选自己想要挑tiǎo)战的选手。D.华明屏(bǐng)住了呼吸,聚精会神的望着那道屏(píng)障。2.下列带点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故:过去的)B.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能耐:本领)C.你是为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恐:害怕)D.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破:缺点)3.在下面句子中的括号里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江姐遭受酷刑,已经奄奄一息,但她仍然(    )地对敌人说:“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东西。”A.半信半疑    B.斩钉截铁    C.兴高采烈    D.一丝不苟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人木三分地揭露了那些贪官目无国法、贪得无厌的丑恶本质。B.我们班语文老师的讲解条理清晰、分析透彻,真是巧舌如簧啊!C.小偷目以为案子做得天衣无缝,没想到两天之内就被抓了。D.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赞成!”5.对下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他一身青布长衫,洗得发了白,洁净中透着皂角的气味。连那双靴子的样式也没有任何特别之处。朴素的穿着与他著名的身份仿佛丝毫不相符。A.他的穿着很旧。       B.他的穿着很干净。C.他的穿着很朴素。 D.他的穿着与身份不相符。三、快乐阅读天地。(24分)(一)阅读课文《两茎灯草》片段,完成练习。(12分)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1.“再不回头”在文段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医家都不下药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一声不倒一声的”点明严监生_______________了,可还 “伸着两个指头”,他心里可能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大侄子”“二侄子”上前去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画“__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出了人物什么样的形象?(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作者写严监生因为两茎灯草不肯断气,其作用是( )(1分)A.表现了严监生有极强的求生欲望。B.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出严监生的吝啬。C.说明严监生害怕侄子们瓜分他的财产。D.表明只有赵氏才真正了解严监生。6.假如严监生还能说话,他可能会对两个侄子说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短文《苏七块》,完成练习。(12分)①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环,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②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他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儿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③人有了能耐,脾气准各色①。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作: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④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⑤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地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⑥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龇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⑦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⑧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选自《俗世奇人》)注:①各色:方言,意思是特殊,与众不同。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这句话说明苏七块不仅医术精湛,而且声音响亮。B.“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对白鸟,上下翻飞,疾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这两句话运用传神的动词和比喻的手法,表现了苏七块精湛的医术。C.三轮车夫张四摔伤,因无七块银元,苏七块坚决不给他治伤,当看到张四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苏七块“这下比按铃还快”,马上给张四治伤,可见苏七块是一个贪财势利、毫无同情心的人。D.小说富含浓厚的“津味”,小说中出现了很多具有天津卫方言特色的词语,如“嘛”“赛”,将人物表现得活灵活现。2.苏七块一直不给车夫张四看病,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因为他不愿意给张四这样身份低下的车夫看病。B.因为张四拿不出七块银元,苏七块给他看病挣不到钱。C.因为苏七块不想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D.因为苏七块看准了华大夫心善,他想等华大夫替张四付钱。3.下列对苏七块的人物特点概括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2分)A.医术高明但唯利是图。  B.医术高明且坚持原则。C.唯利是图但心地善良。 D.心地善良且坚持原则。4.文中画“______”的部分主要是对人物的( )描写。(1分)A.语言    B.动作    C.心理    D.神态5.苏七块是小说《俗世奇人》中的一个人物,请结合本文分析苏七块的“奇”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们为什么称苏大夫为“苏七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习作天地(30分)题目:一个熟悉的人要求:①运用学到的人物描写的方法,写出这个人某一方面的特点。②内容充实,语句通顺,字数不少于 400 字。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6分)1.侄子 欺负 掰手腕 师傅 (4分)2.精神抖擞 天衣无缝 膀大腰粗 半信半疑 (4分)3.示例:(1)瞪着眼睛生气地(2)望着妈妈恳切地(3)摇着头,严肃地 (3分)4.(1)曹小三早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似信非信,这回非要亲眼瞧瞧不可。(2)屋顶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没人能一滴不掉。(3) 北京的秋天是个迷人的季节。(4)北京申奥成功,华夏儿女欣喜若狂(5)听到这个消息,我兴奋得一夜都合不拢眼 (每句2分,共10分)5.(1)①跳 退 脱 叉 ②勇敢、憨厚、直爽(2)①A B C②示例:你的粉刷技术真是炉火纯青啊! (7分)6.(1)手艺高超 刷子李 (2)身材高大 祥子(3)见钱眼开 严监生 (4)富有心计 小嘎子 (每空1分,共8分)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每小题2分,共10分)B A B B C三、快乐阅读天地。(24分)(一)阅读课文《两茎灯草》片段,完成练习。(12分)1.病很重,不见好转 严监生已经病到无药可治的地步了2.已经奄奄一息了 那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多费油呀3.看到严监生伸着两个指头4.运用了动作、神态描写。写出了严监生爱财胜过爱自己的性命的吝啬鬼形象。 5.B6.示例:唉,两个傻侄子呀,你们怎么就不明白二叔的心思呢?你看那灯盏里的两茎灯草都燃着呢,该多费油哇!这样白白糟蹋钱财,叫我如何断得了这口气呀!(二)阅读短文短文《苏七块》,完成练习。(12分)1.C2.C3.B4.B5.①医术奇,②外形奇,③看病规矩奇,④为人处世奇。(答出三点可给满分)6.因为苏大夫有个各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四、习作天地(30分)略 400500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