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时限:12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座位号写在答题卡规定位置。
2.本试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3.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16分)
班级开展“英雄在我心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英雄精神永世长存,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人。①回顾本阶段的语文学习之旅,我们和许多英雄在书中邂逅、相知、相识,从他们身上获得很多感悟和体验,读《邓稼先》,我们了解了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读《说和做》,我们感受到了闻一多先生,契而不舍的精神力量;读《回忆鲁迅先生》,我们体悟到了鲁迅先生虽然对青年人草率写的信,但他仍一一展读的认真负责的优秀品质;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我们学习到了志愿军战士宁死不屈、的革命精神……
英雄的精神熠熠生辉。但一些同学却以为英雄的时代离我们太远了,英雄的精神变的,这种想法显然是错误的。②英雄的精神是否会内化为感召我们的力量,要看我们能不能抵得住时代的诱惑,③为了防止这种错误的想法不再滋生,正面的宣传、教育是非常必要的。我们始终不能忘却:④这繁荣由英雄所筑,这盛世发扬着英雄情怀。我们一定会不负时代,不负韶华,逐浪前行。
1. 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和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鲜(xiān)B. 瘁(cuì)C. 契(qiè)D. 韶(shā)
2. 文段中加三角号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沥尽心血B. 深恶痛绝C. 奋不顾身D. 扑朔迷离
3. 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4. 莱芜是红色革命旅游圣地,英雄人物辈出,如刘仲莹、汪洋等。请为莱芜红色旅游写一则宣传语。
5. 请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AB处各写一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
英雄永远是我们楷模,他们大公无私,用一腔热血为人们创造更好的生活,我们应当学习英雄的精神,英雄的精神像一杯醇厚的美酒,散发着独特的香味; A ;B 。无论何时何地,英雄的精神都是激励和引领人们前进的动力。
二、(36分)
(一)课内外文言比较阅读
【甲】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余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乙】张衡性精微,有巧艺。作地动仪,以精铜铸其器,圆径八尺,形似倾樽;其盖穹隆①,饰以篆文;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承之。其牙发机,皆隐在樽中周容无际如一体焉。地动机发,龙即吐丸,蟾蜍张口受丸,声乃振扬,司者觉知,即省龙机,其余七首不发,则知地震所从起来也,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自古所来,未尝有也。
(选自李昉《太平御览》)
【注】①穹隆:像天空一样中央高高拱起。
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甲文中的“布衣”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着锦绣,故称“布衣”。
B. 甲文中“药稍镕”中“镕”同“熔”,用高温使固态物质转变为液态。
C. 甲文中“其印为予群从所得”句式特殊,是一个倒装句。
D. 乙文中“自古所来,未尝有也”中“尝”的意思是“曾经”。
7. 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下有蟾蜍承之 何陋之有B. 以草火烧 以精铜铸其器
C. 不以木为之者 司者觉知D.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可以为师矣
8. 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甲】文活字印刷术是由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印数多时才能体现其简便神速的特点。
B. 【甲】文按工艺流程详细地说明了活版的制作及印刷过程,条理清晰,语言平实洗练。
C. 【乙】文分别从外形、构造、材质、原理四方面介绍了张衡的地动仪,读来条理清晰。
D. 【甲】【乙】两文都运用了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说明清楚明了、通俗易懂。
9. 【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两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皆隐A樽中B周容C无际D如一体焉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盖穹隆,饰以篆文。
(2)合契若神,观之莫不服其奇丽
11. 活字印刷术的“活”和地动仪工作原理的“神”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
(二)诗歌鉴赏
新凉
徐玑①
水满田畴②稻叶齐,
日光穿树晓烟低。
黄莺也爱新凉好,
飞过青山影里啼。
【注释】①徐玑:南宋时温州诗人,“永嘉四灵”之一。②田畴:田地,田野。
12. 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是一首清新、明快田园小诗,诗中勾勒出稻田、树丛、飞莺三幅画面。
B. 南宋诗人多忧郁,本诗却一反常态,诗人悠然自得的心情一吟即出,极具感染力。
C. 这首诗准确地刻画了在初秋这个特定季节,中午这个特定时间的景物的特点。
D. 这首诗虽未写人,但品读之后又觉得人无处不在,诗人投身其中,共纳新凉。
13. 本诗的“诗眼”是新凉,请结合诗歌的后两句说说诗人是如何来表现“新凉”的。
14. 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
古诗中有很多诗句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告诉我们做人要洁身自好:韩愈的《晚春》“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告诉我们应当抓住时机,乘势而进;陆游的《游山西村》“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困境中往往蕴含希望;杜甫的《望岳》“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满自得,而应不断进取。
三、(7分)
15. 某校七年级举行“共读名著•润泽书香”活动,请参考示例,填写阅读记录单。
四、(31分)
(一)(共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①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贴切不过的。
②张中行在北大读的是中文,但涉猎的范围包括国学、哲学、禅学和文学,不仅思考老庄、孔孟,而且研究罗素、培根,著述宏富。
③清光绪三十四年,他生于河北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1936年北大毕业,一直吃笔墨饭,曾在中、小学教过书;1956年,他所在的出版社评级,六级以上为高级知识分子,张中行是七级,属低级,直到耄耋之年,才获赠一项“特约编审”的壮冠,称其“布衣”,是当之又当。
④张中行在做学问、待人、处事以至生活细节上,他都是古韵犹存。张中行虽埋身市井,却“道通天地”,虽侧身陋巷,而能“思入风云”。他讲“顺生”,但“不偏不党,不依不傍,不卑更不亢”。他的言行自有准则:“心里有所疑就说,是自由;听者不以为忤,是容忍”“对不同意见,我一是尊重,二是欢迎,三是未必接受,四是决不争论”。他对生活的要求很低,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席毕若有剩菜,他也很从容地打包带回去。布衣的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⑤张中行为人古朴,尚古风,文亦如其人。从行文上说,他的文章开头喜欢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不似今人“开门见山”“直奔主题”。他的行文过程就是“思”的过程。
【材料二】
①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意义重大。
②网红经济颇为可观。数据显示,目前中国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不过,人们追捧网红显然并不只是为了消费,网红与用户之间,存在精神与文化的联结。在网络社群中,粉丝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潜移默化地受网红影响。譬如,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网红通过不断输出产品、知识、理念、价值观或生活态度,持续影响受众,丰富时代文化生活。
③近年来,从袁隆平到钟南山,到张中行,从为国争光的运动健儿到为爱逆行的人民子弟兵,正能量“网红”正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爱豆”。奋斗者、创造者、奉献者,才是我们心中的最美英雄。网红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出众的才华、独特的个性、可贵的人格魅力、端正的价值观、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多一些这样的正能量网红群体,以多种方式传达正能量,对互联网文化乃至健康社会风气营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材料三】
①“网红现象”的本质原因还是互联网时代,自媒体人的一种社交现象,它本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但一旦被人们利用,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时,就会产生一种社会价值导向。
②“网红”的个人包装比较注重貌美多金,其中不乏炫耀的成分,他们制作的传播产品往往更重“流量”而轻“质量”。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一些青少年潜移默化地产生攀比心,追求成为“网红”、通过粉丝打赏等方式获取名利,而忽略了努力学习、工作和正常的社会交往,不仅劳动价值观被弯曲,甚至逐渐产生了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16.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主要记叙了张中行的二三事,他被称为当之无愧的“布衣学者”。
B. 材料二中写追捧网红只是为了消费,网红经济颇为可观,网红产业年产值已达千亿元规模。
C. 材料三中写网红为了获得粉丝们的打赏,其传播的作品,通常轻“流量”而重“质量”。
D. 纵观三则材料:“爱豆”潜移默化的影响青少年,让他们产生攀比心,追求成为新网红。
17. 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张中行“有时在外面吃饭,一根豆腐丝掉在桌上,他都要捡起来吃。”布衣他,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通过细节刻画其生活节俭。
B. 张中行学识渊博,涉猎广泛,他的文章旁征博引,下笔千言如行云流水。
C. 文中列举“喜欢‘网红故宫’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的例子,是为了说明“网红经济颇为可观”。
D. “不仅劳动价值观被弯曲,甚至逐渐产生了自卑、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是逐层递进式的写法。
18. 班主任组织开展“话说网红”的主题班会,请你结合三则材料,说说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正能量的“网红”。
(二)(共1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夏夜听书
邵衡宁
①小时候每到暑假,我就会被送回苏北老家。记忆里,那时最快乐的事情,便是夏夜在打麦场上听苏北大鼓。晚来,我急匆匆吃了饭,就换上飘着檀香皂清香的裙子,奔向打麦场。
②唱鼓书的是一位远亲的爷爷,他那时五十岁出头,身材高大,声音沙哑醇厚,会唱《薛仁贵征东》《战君山》等十几部长篇鼓书。天色将晚,待他那特定节奏的鼓点响起,村庄里大人小孩都放下饭碗围拢过来。有的自带板凳,有的铺块麻袋盘腿而坐,而我们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讲究些,会铺上草席。打麦场上,早有热心的乡邻点燃了驱蚊的艾草。
③苏北大鼓,说书人唱时,左手敲一副月牙形钢板,右手持鼓槌击鼓,又说又唱,并带有手、眼、身、步的表演,一人饰演多角,真可谓张口可调动千军万马,让人听得惊心动魄。偏苏北大鼓又最讲究悬念设置,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我把头仰得老高,也不觉酸疼,恍惚间已不在打麦场,而是置身于那曲折的故事中去了。
④开场小帽多是唱文明新风,第一句是文绉绉的“西江月”。待到听书的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突然鼓点激越、铜板翻飞、铿锵有力,仿佛千军万马正扑将过来,刹那间烟尘滚滚。常听书的人知道,这就要“书归正传”了。
⑤辛苦一天的大人们都听得入神,白天辛勤劳作的打麦场变成了休闲放松的场所,说书人直唱得嗓子都哑了,入迷的听书人仍不肯散去,纷纷恳求再唱一段。都是乡里乡亲,说书人辈分又长,于是多唱了。一段又一段。直到夜色已深,想着不能误第二天的营生,人们才不得不散了场。我也只好回家睡去,梦里有时巴巴盼着听那“下回分解”,有时又续着未完的故事。
⑥那一部部鼓书,在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夏天夜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欢乐。那些唱得好的鼓书艺人,也成了我们这些孩子的偶像。他们唱的人物,那种家国情怀、民族大义,深深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⑦后来,电视机兴起,乡村的娱乐生活渐渐丰富起来,鼓书渐渐没了市场。很多乡村鼓书艺人转行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没能再听到鼓书。
⑧但近来巧遇一位痴迷苏北鼓书的朋友,才知道,有鼓书艺人还在坚守着鼓书阵地,他们求新求变,推出了琴鼓联台,有的还把演出场地搬到了网络上。苏北大鼓也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人称“大鼓状元”的苏北大鼓非遗传承人牛崇光,近年还成了“网红主播”,拥有十多万粉丝。过去暗淡了的岁月突然被擦亮了,一种自豪感也在心中潜滋暗长。
⑨现在,我闲来会在网上听听苏北大鼓,有时也会听听家乡的民间小调。进而,我又找出家乡的县志,细细研读。故乡文化像一条浩浩荡荡的大河润泽着我的身心,让我常忍不住赞叹:父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丰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传承。
⑩我们一家离开故土多年,年已八旬的母亲和妹妹住在一起,每每说起故乡,格外想念。那日我和妹妹视频通话,突然想起牛崇光唱的长篇鼓书《无艳春秋》,赶紧找出来让妹妹放给母亲看,那熟悉的鼓声一敲响,视频那端的母亲就落泪了。在白发慕年,母亲终于又听到了她年轻时痴迷的鼓书,听到了夏夜打麦场上熟悉的吟唱……
选自《人民日报》(2023年9月)
19.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③段中“我把头仰得老高,也不觉酸疼,恍惚间已不在打麦场,而是置身于那曲折的故事中去了。”从侧面写出说书人水平高超。
B. 第⑤段中“都是乡里乡亲,说书人辈分又长,于是多唱了一段又一段。”表现出鼓书艺人为了营生,不辞辛劳。
C. 第⑧段中加点词“擦亮”与“暗淡”相对照,有“明亮、光明”之意,表达了人们对经历多年沉寂之后的苏北大鼓重新焕发光彩后的喜悦、自豪。
D. 第⑨段中“父辈生活过的这块土地上,原来还有这么多丰厚有趣的东西,等待我们去发掘、传承。”表达了“我”想发掘、传承家乡文化的愿望。
20. 结合语境,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
待到听书的人来得差不多了,说书人突然鼓点激越、钢板翻飞、声音高亢,仿佛千军万马正扑将过来,刹那间烟尘滚滚。
21. 文章第⑩段写到“那熟悉的鼓声一敲响,视频那端的母亲就落泪了。”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2. “我”从小到大的听书经历也让我对听书的情感发生了变化,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谈谈“我”情感变化的过程及作用。
五、(60分)
23. 按要求作文。
请以“总有一丝春风萦绕心间”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③不得抄袭;
④不少于600字(如写作诗歌不要少于20行)。
识作者
辨人物
析性格
故事印证
老舍被称为“①”
虎妞
⑤
管理车厂工人井井有条,为和祥子结婚跟父亲断绝关系,好吃懒做,难产而死。
③
美丽、勤俭、善良、可悲
给虎妞打理家务、做饭烧水,虎妞难产时,帮忙跑医院问医生。
②被称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
阿龙纳斯
温文儒雅、理性睿智,富有冒险精神
⑥
④
脾气暴躁,热爱自由,勇敢坚强,本性善良
受不了监禁,多次企图逃跑:刺杀鲨鱼,救了船长。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