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含解析)01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含解析)02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含解析)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精品学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精品学案,共14页。

    目标一 观察土壤
    1.土壤的概念
    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
    2.野外土壤观察的内容
    (1)土壤颜色:土壤最重要的外部特征之一。有些土壤就是用颜色来命名的,如黑土、红壤等。
    (2)土壤质地
    (3)土壤剖面构造
    ①森林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②耕作土壤剖面及各土层特点
    拓展延伸
    1.土壤的组成及作用
    2.土壤肥力:土壤肥力的高低取决于土壤中水、肥、气、热四个要素间的协调程度以及能否满足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种需求。
    3.土壤颜色
    (1)黑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到内蒙古东部,这里夏季温暖湿润,草类生长茂盛,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土壤中有机质分解慢,积累较多,所以土壤颜色较黑。
    (2)红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这里高温多雨,土壤中矿物质的淋溶作用强烈,氧化铁等含量较高,所以土壤呈红色。
    (3)青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雨水较多且排水不良或长期被淹的地区,土壤中的铁多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土壤呈青灰色,如水稻土。
    (4)白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比较高,有机质含量较低,水分较少,所以常常呈白色。
    (5)黄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黄土高原地区,是在黄土基础上发育的土壤,多呈黄色。
    判断
    1.我们到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都是自然土壤。( × )
    2.耕作土壤没有有机层。( √ )
    3.土壤与土地是一回事。( × )
    读“森林土壤剖面示意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图中各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腐殖质层 B.②为淋溶层
    C.③为母质层 D.④为淀积层
    2.下列关于②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以分解和半分解的有机质为主
    B.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C.矿物质淋失,颜色较浅
    D.质地黏重、紧实,呈棕色或红棕色
    答案 1.D 2.B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①为有机层;②为腐殖质层;③为淋溶层;④为淀积层;⑤为母质层;⑥为母岩层。第2题,②为腐殖质层,其特点是腐殖质积累,颜色较深,呈灰黑色或黑色。
    (2023·江西南昌期末)如图为某兴趣小组在野外进行土壤学习时,绘制的“耕作土壤剖面图”。读图完成3~4题。
    3.在野外对土壤观察的内容有( )
    ①土壤颜色 ②土壤水分 ③土壤质地 ④土壤剖面构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图中①层( )
    A.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B.土层紧实,颜色较浅
    C.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
    D.具有保肥保水作用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土壤的观察内容包括土壤颜色、土壤质地和土壤剖面构造。土壤的水分不属于土壤的观察内容。①③④正确,C正确。第4题,图中①层为耕作层,其特点是土质疏松,有机质比例高,颜色较暗,C正确。②层为犁底层,土层紧实,颜色较浅,具有保肥保水作用,B、D错误。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的是母质层,A错误。故选C。
    目标二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1.成土因素对土壤的影响
    2.耕作土壤的形成过程
    拓展延伸 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紫色土壤是由侏罗纪、白垩纪紫色砂岩、泥岩时代形成的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发育而成的土壤,紫色砂岩和页岩容易风化。因此气候湿热的地区有利于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之称,紫色土壤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丘陵地带及嘉陵江、沱江等河流两岸的盆地底部。
    1.[综合思维]分析四川盆地土壤呈现紫色的原因。
    答案 四川盆地土壤是由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发育而成的土壤,因此呈现紫色。
    2.[综合思维]分析紫色土壤的形成过程。
    答案 紫色或紫红色砂岩、页岩和泥岩在外力作用下风化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上逐渐生长低等生物,并长期在由生物主导的综合因素作用下,有机养分增多,形成紫色土壤。
    3.[区域认知]简述四川盆地紫色土壤分布广泛的自然原因。
    答案 四川盆地内紫红色砂岩、页岩分布广、厚度大;四川盆地纬度较低,气候湿热;盆地河流多,流量大,冲积能力强,利于形成广阔的紫色土冲积平原。
    (2023·河北唐山期中)土壤是在自然环境各要素综合作用下形成,并受人类活动影响。有些土壤命名是依据土壤的颜色。下图是“自然地理要素与土壤关系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在影响土壤形成的各自然要素中,决定土壤颜色的是( )
    A.成土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貌
    2.黑土富含有机质,是最肥沃的土壤类型,世界三大黑土区均分布在北纬45°附近,据此推测黑土形成的环境为( )
    A.干热环境 B.冷湿环境
    C.湿热环境 D.干冷环境
    答案 1.A 2.B
    解析 第1题,土壤的颜色主要由腐殖质含量及矿物质成分决定,矿物质来源于成土母质,A正确。第2题,北纬45°附近为冷湿环境,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积累较多,含量高,土壤肥力高,形成黑土,B正确。
    下图为“土壤形成过程的不同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
    4.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 )
    A.气候 B.地形
    C.生物 D.成土母质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土壤的形成过程如下:基岩经风化作用逐渐形成破碎的岩石,随着时间的推移,风化的岩石逐渐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风化的过程中其表面逐渐形成腐殖质层,随着腐殖质层的加厚,土壤结构形态逐渐成熟。由以上分析可知,土壤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③,故选D。第4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影响土壤发育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C正确。
    目标三 土壤的功能和养护
    1.土壤的功能
    (1)土壤与其所在的环境之间有着活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2)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促使地理环境以至地球面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3)土壤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4)土壤和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人类种植农作物是以土壤为物质基础的;人类饲养动物,也主要以植物为饲料。
    2.土壤的养护
    (1)不能满足耕作需要的土壤,人们就会设法对其进行改良或改造。例如,亚马孙河流域人们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
    (2)优良的土壤,人们也会注重种养结合,以保持土壤持续提供高效肥力的能力。例如,休耕、种植绿肥、作物轮作、广施农家肥等。
    (2023·广西南宁月考)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当地生物量的多少、微生物分解作用的强弱等因素有关。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东南丘陵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低,主要原因是( )
    ①气候湿热 ②光照充足 ③坡度较大 ④植被茂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当前,我国东南丘陵部分茶园混播油菜和大豆并将秸秆就地还田,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油料作物产量,获取油料
    B.适应市场,获取经济效益
    C.充分利用热量条件,增加熟制
    D.抑制杂草,提高土壤肥力
    答案 1.B 2.D
    解析 第1题,我国东南丘陵地区气候湿热,有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地势崎岖,坡度较大,降水丰富,雨水冲刷严重,表层土壤物质迁移速度快,因此有机质积累少,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低。①③正确,B正确。第2题,混播油菜和大豆,挤占了杂草的生长空间,可以抑制杂草的生长,同时秸秆就地还田后,还能增加土壤的肥力,D正确。
    土壤储存的碳在全球碳循环中起着关键作用。草地的有机碳(土壤有机质中所含的碳素)储量从土壤表层向下迅速递减。新西兰某牧场推行“倒置耕作”种植牧草,将15~30 cm的底土放置在0~15 cm的表土上方。下图示意“倒置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分布的影响。据此完成3~4题。
    3.新西兰某牧场“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的原因是( )
    A.植被吸收增多 B.土质更加疏松
    C.生物质积累增多 D.淋溶作用较强
    4.该牧场实施“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 )
    A.10年 B.15年
    C.20年 D.25年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倒置耕作”后0~5年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逐年增加,因为草地植被根系较浅,而且会季节性枯萎,因此在土壤表层生物质不断积累,使有机碳储量逐年增加,C正确;植被吸收增多会导致土壤中有机碳含量减少,A错误;土质更加疏松会导致土壤的淋溶作用增强,从而加速土壤中有机质的流失,使有机碳含量降低,B、D错误。故选C。第4题,读图可以看出,“倒置耕作”后,15年内表层土有机碳一直保持增加趋势,到15年后几乎不再增加,同时底层土壤的有机碳下降到最低水平,因此“倒置耕作”的最佳周期为15年,B正确。
    读“我国某地区土壤各成分组成图”,回答1~2题。
    1.该土壤最可能分布在( )
    A.华北地区 B.西北内陆地区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青藏高原
    2.假如该地区位于华北平原,则土壤各成分组成与图中情况相符的季节是( )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地水量丰沛、土壤矿物质含量高,再结合选项中四个地区,可知长江中下游平原满足此条件,C项正确。第2题,华北平原夏季多雨,土壤中的水分含量较大,与图中情况相符,C项正确。
    (2023·山东东营期中)土壤剖面是指地面垂直向下的土壤纵剖面,由一些形态特征各异的、大致呈水平展布的土层所构成。这些土层是土壤形成过程中物质转化、迁移和积累的结果。下图为“森林土壤典型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题。
    3.丙土层为( )
    A.母岩层 B.淋溶层
    C.淀积层 D.母质层
    4.丙土层的显著特点是( )
    A.有机质含量高且呈灰黑色
    B.由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而成
    C.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
    D.有机质含量低而且色泽较淡
    答案 3.D 4.C
    解析 第3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森林土壤剖面由地面垂直向下分为有机层、腐殖质层、淋溶层、淀积层、母质层、母岩层。因此丙土层为母质层,D正确。第4题,由上题可知,丙土层为母质层。有机质含量高且呈灰黑色是腐殖质层的特点,A错误;由分解的植物残体堆积而成的是有机层,B错误;由疏松的风化碎屑物组成是母质层的特点,C正确;有机质含量低而且色泽较淡的是淋溶层,D错误。
    我国东北地区黑土广布。黑土是目前世界上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土壤,有着“一两土,二两油”的美称。下图为“黑土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黑土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原因有( )
    ①成土母质 ②生物 ③气候 ④时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黏粒淀积层的主要作用是( )
    A.保水保肥 B.通气透水
    C.调节土温 D.增加养分
    答案 5.B 6.A
    解析 第5题,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黑土腐殖质层逐渐变厚的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更新、枯枝落叶掉落以及动物死亡等覆盖在地层表面,为土壤提供有机质,有机质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为腐殖质,冷湿环境下微生物分解作用慢,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的积累,经过长时间的发育,腐殖质层逐渐变厚,②③④符合题意,B正确。第6题,观察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黏粒淀积层土质细腻,黏性较强,密度较大,位于腐殖质积累层下部,能起到保存水分的作用,阻挡腐殖质积累层因水流下渗导致的肥力流失,A正确。
    (2023·江苏南京月考)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下图)。据此完成7~9题。
    7.下列土壤方位与其形成环境和特点对应错误的是( )
    A.红色——高温多雨,氧化铁含量较高
    B.黑色——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慢
    C.白色——气候干旱,盐碱含量较高
    D.青色——降水较少,水分含量较少
    8.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热量条件的变化 B.水分条件的变化
    C.地势高低的差异 D.农业类型的差异
    9.东北黑土相比南方红壤( )
    A.气温使土壤的增粘作用强
    B.降水对土壤的淋溶作用强
    C.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
    D.土壤中微生物分解作用强
    答案 7.D 8.B 9.C
    解析 第7题,红色土壤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夏季高温多雨,淋溶作用强,氧化铁含量较高,所以土壤呈红色,A正确。黑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西北地区;由于这些地区冬季寒冷,微生物活动较弱,有机物分解慢,有利于腐殖质的积累,B正确。白色土壤分布在我国西部地区,由于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壤中盐碱含量较高,C正确。青色土壤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的东部沿海地区,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多,水分含量较多,D错误,符合题意。第8题,读图可知,从青到黄再到白,逐渐从沿海向内陆,距海越来越远,水分越来越少,植被逐渐稀疏,枯枝落叶等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的变化,B正确。图中从青到黄再到白,地势和热量有所差异,但相比于水分而言,不是主导因素,排除A、C。农业类型的差异是气候、土壤、水分等差异的综合结果,不是导致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的原因,D错。故选B。第9题,相比南方红壤,东北黑土分布区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土壤腐殖质的累积作用强,C正确。故选C。
    (2023·天津河东区期末)下图为“高黎贡山东坡不同海拔土壤有机质含量在不同深度的分布特征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布特点( )
    A.0~20 cm深度,随海拔增加有机质含量递增
    B.20~40 cm深度,随海拔增加有机质含量递增
    C.海拔1 010 m处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主要是因为地形坡度大
    D.海拔2 610 m处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差别大,主要是因为人类活动干预大
    11.海拔3 010 m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主要因为该处土壤( )
    A.水分含量较低 B.微生物活动强
    C.有机质分解慢 D.有机质合成快
    答案 10.A 11.C
    解析 第10题,据图分析,0~2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递增,A正确;20~40 cm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海拔2 610 m处较2 210 m处低,B错误;海拔1 010 m处不同深度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可能是因为人类活动干预大,C错误;海拔2 610 m处,人类活动少,D错误。故选A。第11题,海拔3 010 m处气温较低,有机质分解慢,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C正确;该海拔高度,气温较低,蒸发弱,水分含量较高,微生物活动弱,有机质合成慢,A、B、D错误。故选C。
    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土壤处于嫌气状态,有机质分解十分缓慢,从而使有机质的积累超过有机质的分解,即形成有机土。下图为“某湖泊沼泽地的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图”。读图回答12~14题。
    12.该湖泊沼泽地( )
    A.有机土厚度甲大于乙
    B.有机土厚度甲、乙可能相同
    C.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
    D.有机土厚度与水域的深度无关
    13.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 )
    ①气温 ②湿度 ③成土母质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4.下列地区中,有机土面积广阔的是( )
    A.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南丘陵
    答案 12.C 13.A 14.A
    解析 第12题,结合图中有机土壤物质等厚度线可读出,甲处有机土厚度为2.0~2.5 m,乙处有机土厚度为2.5~3.0 m,有机土厚度甲小于乙,C正确。第13题,由材料可知,有机土是在长期积水和滞水的情况下形成的,说明影响有机土成土的主要因素有湿度;由所学知识可知,影响有机质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有气温,A正确。第14题,由材料可知,形成有机土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湿度大、气温低。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又是湿地,故有机土面积广阔,A正确。
    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其形成与地理环境紧密相关。热带(季)雨林多发育砖红壤,干热区往往发育燥红土;赤红壤发育在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环境下;黄壤虽与红壤发育在同一纬度,但更喜欢多云雾、水分条件较好的地区。下面两幅图分别为海南岛土壤类型分布图(图1)和海南岛地形及降水量分布图(图2)。
    (1)描述海南岛自然土壤类型的分布特点。(6分)
    (2)分析海南岛燥红土形成的主要原因。(4分)
    (3)据图1指出海南岛最肥沃的土壤类型并简述其肥沃的原因。(6分)
    答案 (1)砖红壤面积最大,主要分布在北部、东部和东南部;赤红壤面积次之,主要分布在低山丘陵区;黄壤主要分布在中部山地;燥红土分布在西南沿海地区。
    (2)燥红土分布在海南岛西南部,该地位于中部山地东南季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纬度低,气温高,干热区域有利于燥红土形成。
    (3)类型:水稻土。原因:水稻土是人工土壤,是在自然土壤的基础上经人工熟化和培肥而成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所以是海南岛各类土壤中最肥沃的土壤。课程标准
    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土壤标本,说明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识别土壤的颜色、质地、剖面构造和类型。(地理实践力)2.结合材料,分析不同地区土壤的形成因素。(综合思维)3.结合实际,认识土壤的功能和常见养护方法。(人地协调观)
    类型
    粒径大小
    通气透水性
    保肥性能
    土壤质地
    易耕作程度
    砂土



    松散

    壤土

    良好

    适中
    最易
    黏土



    黏重
    不易
    组成
    作用
    矿物质
    土壤矿物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
    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标志
    水分
    过多会造成土壤温度下降,土壤缺氧
    空气
    过多会造成养分、水分不足,植物枯萎
    因素
    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成土母质
    ①岩石的风化产物,是土壤发育的物质基础。
    ②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
    生物
    ①是土壤发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跃的因素,在土壤形成中起主导作用。
    ②生物残体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微生物将其转化为腐殖质。
    ③生物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
    ④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综合作用,加快岩石风化和土壤形成的过程,改善成土母质的性状,促进土壤矿物质颗粒团聚
    气候
    ①气候(温度、降水量)影响岩石风化的速度和强度。
    ②湿热地区土壤化学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有机质分解快。
    ③冷湿、冰冻环境,有机质分解速度慢,积累多。
    ④气候分布规律影响和控制了土壤的分布规律
    地貌
    ①地形主要通过对物质、能量的再分配间接地作用于土壤。
    ②海拔: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风力增大,影响土壤含水量和温度。
    ③坡向:阴/阳坡或迎风/背风坡,影响土壤温度、含水量,产生植被差异,进而影响土壤肥力。
    ④坡度:通过水流速度,影响物质迁移速度,进而影响土壤厚度和肥力。陡坡土层较薄,土壤较贫瘠;平地土壤较为深厚肥沃
    时间
    土壤发育的时间越长,土壤层越厚,土层分化越明显
    人类活动
    ①合理的耕作经营,可形成有利于农业生产的耕作土壤。如 “耕耘”可改变土壤的结构、保水性、通气性;“灌溉”改变土壤的水分、温度状况;“收获”可改变土壤的养分循环状况;“施肥”可改变土壤的营养元素组成、数量和微生物活动。
    ②不合理利用,可使土壤退化(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相关学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优秀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a href="/dl/tb_c162444_t4/?tag_id=42" target="_blank">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一节 植被优秀学案</a>,共13页。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导学案: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综合与测试导学案,文件包含第二节土壤docx、第一节植被docx、章末整合docx等3份学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学案共10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学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学案,共5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观察土壤,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土壤的功能和养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 第五章 第二节 土壤(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