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1.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3.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收回。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
第I卷 选择题(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干冰升华B. 钢铁生锈C. 工业制氧D. 海水晒盐
【答案】B
【解析】
【详解】A、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固体变成二氧化碳气体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钢铁生锈过程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工业制氧是利用氮气和氧气沸点不同进行分离的物质方法,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海水晒盐是蒸发结晶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B。
2. 生活中的下列物品,主要是用合成材料制作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合成材料有三大类,分别为: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详解】A、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B、铁属于金属材料,选项错误;
C、塑料属于合成材料,选项正确;
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选项错误;
故选C。
3.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取用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蒸发食盐水用蒸发皿,蒸发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A。
4. 坚持把环境污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抓手,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 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农药化肥
B. 庆祝节日随意燃放烟花爆竹
C. 无色、澄清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D. 回收废旧金属,进行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农业生产中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会造成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B、限制烟花爆竹的燃放,能防止空气污染,随意燃放烟花爆竹,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C、工业废水虽是无色透明的,但也可能含有有毒、有害的物质,若直接排放,不利于保护环境,选项错误;
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进行金属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有效防止废旧金属垃圾带来的污染问题,有利于保护环境,选项正确。
故选D。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 用嘴吹灭蜡烛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
C. CO2用于灭火,只利用了CO2的化学性质
D.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答案】D
【解析】
【详解】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选项错误;
B、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空气流动带走热量,使温度降到蜡烛的着火点以下,选项错误;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利用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也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选项错误;
D、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如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选项正确;
故选D。
6. 下列概念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分析】图中X和Y之间关系是交叉关系。
【详解】A、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氧化物属于化合物,两者是包含关系,选项错误;
B、饱和溶液是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而浓溶液是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溶液,两者有交叉关系,选项正确;
C、酸溶液一定是酸性溶液,酸性溶液包含酸溶液,两者属于包含关系,选项错误;
D、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复分解反应,两者属于并列关系,选项错误;
故选B。
7. 建立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的一种思维方式。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 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B. 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体积变小
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D. 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干得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变快,说法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压强增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说法错误;
C、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是因为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说法正确;
D、稀盐酸与稀硫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所以稀盐酸与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说法正确。
故选B。
8. 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
A. 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
B 2Fe:“2”表示两个铁元素
C. “+2”表示铜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
D. O2-:“2”表示氧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CO2中的“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Fe中的“2”表示2个铁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标在元素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该元素化合价的数值,中的“+2”表示铜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1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O2-中的“2”表示一个氧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9. 如图表示甲和乙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 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 丙的稀溶液可用于除铁锈
D. 转化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说法正确;
B、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甲与乙的分子个数比为1:1,说法正确;
C、由微观示意图可知,丙是H2SO4,稀硫酸能与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发生反应,可用于除铁锈,说法正确;
D、一般氧元素显-2价,氢元素显+1价,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H2SO4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整个转化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说法错误。
故选D。
10.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中,不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完全分解,加入二氧化锰反应速率加快,最终生成的氧气的质量相等,故选项正确;
B、氢氧化铝是一种难溶性的碱,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胃酸的pH小于7,加入氢氧化铝后pH变大,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钠变质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钠和碳酸钠两种溶质,加入盐酸,盐酸先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正确;
D、等质量的锌片、铁片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金属被完全消耗掉,根据反应的方程式、可知铁生成的氢气质量较多,金属越活泼,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快,所以锌产生气体速率快,故选项正确;
故选B。
11. 在pH=1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Ba2+、Cl-、NOB. Ca2+、Cl-、CO
C. H+、K+、SOD. Mg2+、Na+、Cl-
【答案】A
【解析】
【分析】在pH=11的溶液显碱性,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氧根离子。相互结合成气体、水或沉淀的离子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
【详解】A、Ba2+、Cl-、、OH-相互之间不能结合成气体、水或沉淀,所以能大量共存,符合题意;
B、Ca2+和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C、H+和OH-能结合成水,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D、Mg2+和OH-能结合成氢氧化镁沉淀,不能大量共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的大
B. t1℃时,等质量的两种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 t2℃时,50g水中加入55g硝酸钾,形成105g溶液
D. 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多
【答案】C
【解析】
【详解】A、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
B、t1℃时,等质量的两种溶液,未说明溶质质量分数的关系,无法比较所含溶质的质量,说法错误;
C、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表示10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110g,故此时50g水可溶解55g硝酸钾,形成溶液质量为,说法正确;
D、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多,但未说明溶液的质量关系,故无法比较析出晶体多少,说法错误。
故选C。
13.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B.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因此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C. 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
D. 碱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所以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一定是碱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统称,所以说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氢分子和氦原子质子数都是2,选项错误;
B、中和反应是酸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但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选项错误;
C、分子、原子是不带电的粒子,但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原子,如中子不带电,选项正确;
D、碱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的不一定是碱,可能是盐,如碳酸钠,选项错误。
故选C。
14. 将一定量的铁粉加入到盛有一定量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滤渣放入稀盐酸中,无气泡产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B. 滤液中一定含有Fe(NO3)2,一定没有AgNO3,可能含有Cu(NO3)2
C. 滤渣里一定含有Ag,一定没有Fe
D. 如果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可能含有Ag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全时,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铁全部参加反应,硝酸银和硝酸铜是否含有无法确定,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选项A正确;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全时,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所以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铁全部参加反应,硝酸银和硝酸铜是否含有无法确定,选项B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氢>铜>银,铁先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当硝酸银反应完全时,再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铜,因此滤渣中一定有银,在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铁全部参加反应,一定没有铁,选项C正确;
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铁>铜>银,故铁先与硝酸银反应,当硝酸银反应完全时,铁再与硝酸铜反应。过滤后的滤液呈蓝色,说明铁粉不足,铁没有和硝酸铜反应或硝酸铜未完全反应,故溶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AgNO3,选项D正确。
故选B。
15.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明显实验现象,所以不能用通入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检验CO2,选项错误;
B、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引入了新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选项错误;
C、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温度变化,硝酸铵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可以用加水溶解的方法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选项正确;
D、向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铜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了纯净的铜,但是没能得到纯净的铁,没有达到分离的目的,选项错误;
故选C。
16. 小华同学要配制100g12%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托盘上各垫上一张质量相同的干净的称量纸,并称取12gNaOH
B. 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应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
C. 量水时仰视读数,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偏大
D. 取10g配制好的该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6%的NaOH溶液,需加水10g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固体氢氧化钠易潮解、有腐蚀性,应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而不是放在纸上称量,说法错误;
B、称量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说明左盘氢氧化钠质量偏小,应在左盘添加固体氢氧化钠直至天平平衡,而不是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说法错误;
C、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所取的水体积偏大,则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偏小,而不是会使配制的NaOH溶液质量分数偏大,说法错误;
D、取10g配制好的该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6%的NaOH溶液,设加水质量为x,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不变,
选项正确;
故选D。
17. 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向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说明反应发生,通过U型管中红墨水液面左低右高的现象,可以证明中和反应放热,选项正确;
B、氯化钠与硝酸钾不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错误;
C、实验室用红磷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同时不生成气体,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瓶中约有五分之一体积的水进入,得出空气中氧气约占五分之一体积,选项正确;
D、水电解实验中,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由氢元素组成,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不变,可得出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选项正确;
故选B。
18. 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一书,介绍了“火法炼锌”的方法,把炉甘石()和煤炭饼装入炼锌罐,如图所示,泥封、“其底铺薪,发火煅红”“冷定毁罐取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炉甘石()加入锌罐之前,将其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
B. 反应区中发生的反应之一:,该反应中体现了C的还原性
C. “冷定毁罐取出”的目的是防止锌在较高温度下再次被氧化
D. “火法炼锌”符合低碳发展理念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将炉甘石进行粉碎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让反应更加充分,故不符合题意;
B. 碳具有还原性,可将氧化锌还原成锌单质,故不符合题意;
C. 为了防止热的锌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故“冷定”后方能进行“毁罐”取锌,故不符合题意;
D. “火法炼锌”会产生二氧化碳,不符合低碳原理,故符合题意。
故选: D。
19. 现有一包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O3、FeCl3、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进行以下实验。
(1)取适量的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
(2)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取固体A,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
(3)取少量滤液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由(1)可知原固体中不含BaCO3、FeCl3
B. 由(2)可知白色固体A含有BaCO3、BaSO4
C. 由(3)无法判断是否含有NaCl
D. 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Na2CO3、NaCl
【答案】C
【解析】
【分析】碳酸钡难溶于水,氯化铁溶液呈黄色,取适量的固体加水溶解,得无色澄清溶液。可知,固体中不含BaCO3、FeCl3;硫酸钠与硝酸钡反应产生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硫酸钡沉淀不溶于酸,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碳酸钡沉淀,碳酸钡沉淀能溶于酸,向步骤(1)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NO3)2溶液,过滤得白色固体A和无色滤液B。取固体A,加入过量的稀硝酸,部分固体溶解,说明沉淀既有碳酸钡又有硫酸钡,原固体中一定含有硫酸钠和碳酸钠;由于加入的硝酸钡是过量的所以溶液B中不存在硫酸钠和碳酸钠,存在硝酸钡和硝酸钠,取少量滤液B,滴加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一定为氯化银沉淀,说明溶液B中含有氯离子,则原固体中含有NaCl;所以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Na2CO3、NaCl。
【详解】A、由(1)可知原固体中不含BaCO3、FeCl3,选项正确;
B、由(2)可知白色固体A含有BaCO3、BaSO4,选项正确;
C、由(3)可以判断一定含有NaCl,选项错误;
D、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SO4、Na2CO3、NaCl,选项正确;
故选C。
20. 下列归纳总结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正确;
②酒精具有可燃性,能燃烧可做燃料,正确;
③铜具有导电性可做导线,正确;
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B、①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正确;
②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正确;
③重金属能与牛奶中的蛋白质发生化学反应,重金属中毒可多喝鲜牛奶解毒,正确;
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C、①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能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所以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正确;
②碳酸氢钠受热分解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能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正确;
③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构,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会加快铁锅生锈,错误;
不完全正确,符合题意;
D、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的常量元素,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正确;
②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都含碳,都属于有机物,正确;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正确;
完全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第II卷 非选择题(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6分)
21. 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可以使人类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_______。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___不同。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则单质C的化学式为______。
(2)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__(填化学式)。下列做法不符合“节约用水”理念的是_______(填序号)。
A.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
C.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
(3)金属材料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注意防止金属锈蚀。请写出一条防止铁生锈的措施_______。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________。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反应炼铁,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该反应利用了一氧化碳的_______(填化学性质)。
【答案】(1) ①. 天然气 ②. 沸点 ③. H2
(2) ①. H2O ②. C
(3) ①. 刷漆(合理即可) ②.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③. ④. 还原性
【解析】
【小问1详解】
化石燃料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故填:天然气;
石油分馏主要是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
为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由图可知,反应前共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D中含有碳元素和氧元素,则生成的另一种可燃物中含有氢元素,故为氢气,化学式为:H2;
【小问2详解】
由分子构成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水分子;
A、用淘米、洗菜的水浇花、冲厕所,能做到一水多用节约用水,故A正确;
B、用喷灌、滴灌的方法浇灌农田和园林,能节约用水,故B正确;
C、大量开采和使用地下水,会造成地面沉降,水资源枯竭,不符合节约用水的理念,故C错误;
故选C;
【小问3详解】
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表面刷漆能隔绝空气和水,从而防止铁制品锈蚀;
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因此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反应炼铁,发生的反应为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该反应过程中一氧化碳得到了氧,表现出了还原性,故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22. 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是三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
(2)A、B、C中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_______,依据是______。
(3)①和②可以组成物质氯化钠。
a.从组成角度看:氯化钠是由______组成。
b.从微粒角度看:氯化钠是由_______构成(用微粒符号表示)。
c.从制备角度看:将海水进行______可得到粗盐。除去粗盐中含有的SO、Ca2+、Mg2+等杂质,常加入过量的①过量的Na2CO3溶液、②BaCl2溶液、③NaOH溶液,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_______(填序号)。
【答案】(1)BC (2) ①. AB ②. 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 ①. 氯元素和钠元素 ②. Na+、Cl- ③. 蒸发结晶 ④. ②③①##③②①##②①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同种元素的质子数相同,所以A、B、C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BC;
【小问2详解】
元素的化学性质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原子化学性质相似,所以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AB;
【小问3详解】
a、氯化钠的化学式为NaCl,根据化学式可知氯化钠由氯元素和钠元素组成;
b、氯化钠是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的,离子符号为Na+、Cl-;
c、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所以将海水进行蒸发结晶可得到粗盐;
NaOH溶液除镁离子,BaCl2溶液除去硫酸根离子,而Na2CO3溶液除去钙离子以及过量的钡离子,所以碳酸钠溶液一定要在氯化钡溶液之后加入,故三种试剂的加入顺序为②③①或③②①或②①③。
23. 某油脂厂废弃的催化剂含金属Ni、A1、Fe及其氧化物。采用如图工艺流程回收其中的镍制备硫酸镍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滤饼是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步骤③中H2O2的作用是将FeSO4转化为_______。
(3)步骤④生成Fe(OH)3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
(4)步骤⑤需要进行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洗涤。
(5)已知铁能与硫酸镍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则Ni、A1、Fe三种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
【答案】(1)混合物 (2)硫酸铁##Fe2(SO4)3
(3) ①. ②. 复分解反应 (4)过滤
(5)铝>铁>镍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流程可知,向滤饼中加入硫酸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硫酸镍、硫酸亚铁和硫酸铁,则说明滤饼中仍含有镍、铁及其氧化物,则属于混合物。
【小问2详解】
由流程可知,加入H2O2后,溶液中不含硫酸亚铁,则其目的为将硫酸亚铁转化为硫酸铁。
【小问3详解】
步骤④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铁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为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4详解】
步骤⑤要将硫酸镍晶体和母液分离,则进行的操作除了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外,还要过滤、洗涤。
【小问5详解】
铁能和硫酸镍反应,则说明铁比镍活泼,而铝比铁活泼,则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铝>铁>镍。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24.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气体制备的学习。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写出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若用图1装置来干燥制取的二氧化碳,瓶中所装的液体X是_______。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稀硫酸
如图2所示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的气体的体积。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或二氧化碳,测量结果更为准确的是_______(填“氧气”或“二氧化碳”)。
(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发生装置选择_______若选用G装置收集,应该从______(填“m”或“n”)通入,还需在G装置后接H装置,装置H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1)分液漏斗
(2) ①. BD或CD ②.
(3) ①. B ②. 氧气
(4) ①. ②. A ③. n ④. 使气体能充分被吸收,防止空气污染,还可以防止倒吸
【解析】
【小问1详解】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小问2详解】
在实验室里常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大理石是固体,稀盐酸是液体,反应条件是常温不用加热,所以发生装置为B或C,生成的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收集装置为D,故发生、收集装置的组合为BD或CD;·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故瓶中所装的液体X是B;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不易溶于水,若用如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比氧气溶解的多,故测量结果更为准确的是氧气;
【小问4详解】
加热熟石灰与氯化铵固体混合物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
实验室制取氨气需加热,应选用发生装置A;
氨气密度小于空气,在上方聚集,选用G装置收集时,应该从短管n通入;
防止氨气逸出污染空气,还需在装置G后接装置H,使气体能充分被吸收,防止空气污染,还可以防止倒吸。
25.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三瓶缺失标签的酸碱盐溶液进行探究。缺失标签的溶液分别用标签A、B、C标记,它们可能是稀盐酸或H2SO4、NaOH或Ba(OH)2、NaCl或Na2CO3中三种不同类别的溶液。
I.初步探究:
【提出问题】溶液A、B、C分别是什么?
【实验设计】分别取少量样品溶液于①②③三支试管中,互相滴加溶液,振荡、静置、观察。
【实验结论】
(1)综合①②③三支试管的实验现象判断,A溶液是______,B溶液是_______,C溶液是_______。
II.进一步探究:
【提出问题】:③号试管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设计】
(2)小梁同学另取少量C溶液于④号试管中,先滴加X溶液再滴加A溶液,现象如图所示。则X溶液是_______,写出④号试管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微观实质是________。
【实验结论】借助指示剂可判断③号试管中发生了化学反应。
III.深度探究:
【实验设计】把①和④号试管滴加A溶液后所得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充分搅拌,观察到先产生气泡。后白色沉淀增多,溶液为无色。静置、过滤。
【实验结论】
(3)最后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酚酞除外)________。出现白色沉淀增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答案】(1) ①. 盐酸 ②. 碳酸钠溶液 ③. 氢氧化钡溶液
(2) ①. 酚酞溶液 ②. ③. 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结合为水分子
(3) ①. 氯化钠##NaCl ②.
【解析】
【小问1详解】
A和B反应有气泡产生,B和C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A和C无明显现象,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盐酸和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反应没有明显现象,则A为盐酸、B为碳酸钠、C为氢氧化钡。
【小问2详解】
氢氧化钡溶液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色,则X溶液为酚酞溶液;
氢氧化钡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和水,则溶液变为无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微观实质为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结合为水分子。
【小问3详解】
①和④号试管滴加A溶液后所得的废液混到一起,先有气泡产生,后白色沉淀增多,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充分反应后溶液显无色,则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钠,可能含有氯化钡;
出现白色沉淀增多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6. 某融雪剂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钾(CH3COOK),其融雪效果好、无污染。回答下列问题:
(1)醋酸钾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
(2)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
【答案】(1)8:1 (2)39.8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醋酸钾化学式CH3COOK知,其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3)=8:1。
【小问2详解】
醋酸钾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7. 实际生产的纯碱产品中往往会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g。
(2)计算该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8.8 (2)解:设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x=21.2g
该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纯碱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1.5%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小问2详解】
根据二氧化碳的质量计算参与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解析见答案。A.玻璃杯
B.铁栅栏
C.塑料保鲜膜
D.羊毛衫
A.倾倒液体
B.过滤黄泥水
C.蒸发食盐水
D.熄灭酒精灯
概念
X
氧化物
饱和溶液
酸溶液
置换反应
Y
化合物
浓溶液
酸性溶液
复分解反应
选项
A
B
C
D
A.用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B.服用胃舒平【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胃液pH的变化
C.向部分变质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向等质量的铁片和锌片中分别加入足量的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
选项
物质
主要实验操作
A
检验某瓶气体是否为CO2
将气体通入氢氧化钠溶液
B
除去NaOH溶液中混有Na2CO3
加入适量CaCl2溶液,静置、过滤
C
鉴别NaCl和NH4NO3固体
加水溶解
D
分离混合物铁粉和铜粉
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过滤
A.验证中和反应放热
B.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D.探究水的组成
A.性质与用途
B.化学与安全
①稀有气体稳定可作保护气
②酒精能燃烧可做燃料
③铜具有导电性可做导线
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需要验纯
②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③重金属盐中毒可以喝鲜牛奶解毒
C.化学与生活
D.化学与健康
①厨房里可用食醋清除水垢
②用含碳酸氢钠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③铁锅清洗后未擦干的水可隔绝空气减缓锈蚀
①钙元素是一种人体所需常量元素
②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都属于有机物
③缺乏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九年级一模化学试题,共8页。
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2024年山东省泰安市第一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