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九年级中考一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版)
展开化学第一次模拟试题
本卷分卷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A1:27 Na:23
第I卷(选择题共2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认识和行为不正确的是:
A. 地球上可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B.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再循环利用
C. 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
D.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造成水体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可直接利用的淡水很少,因此正确;B、循环利用有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因此正确;C、有助于节约资源,避免污染,因此正确;D、会使水体富营养化,富含有毒农药,造成污染,因此不正确。
2. 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分子、原子、离子都能构成物质
B.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改变
C. 水是由氢、氧两种原子直接构成的
D. 物质的热胀冷缩现象是分子间隔的大小随温度而改变的缘故
【答案】C
【解析】
【详解】A、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和离子,故A项正确;
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故B项正确;
C、水是由水分子直接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C项错误;
D、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D项正确。
故选C。
3. 大米是中国人主食之一,其中含量最高的营养物质是淀粉,淀粉属于( )
A. 糖类 B. 油脂 C. 蛋白质 D. 维生素
【答案】A
【解析】
【详解】淀粉是多糖,属于糖类。
故选A。
4. 材料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
A. 聚氯乙烯 B. 镁铝合金 C. 玻璃钢 D. 涤纶
【答案】C
【解析】
【分析】复合材料是将一种增强材料合理地复合包埋在另一种材料中,可使各材料的优点互补,缺点相消。
【详解】A、聚氯乙烯是塑料,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
B、镁铝合金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不符合题意;
C、玻璃钢是由玻璃纤维和有机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的,属于复合材料,符合题意;
D、涤纶是合成纤维,属于合成材料,不符合题意。故选C。
5. 下列操作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用玉米酿酒 B. 用浓硫酸干燥氧气
C. 用稀盐酸除水垢 D. 用铁矿石冶炼生铁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玉米酿酒有新物质酒精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B、用浓硫酸干燥氧气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正确;
C、用稀盐酸除水垢,是盐酸与水垢发生化学反应除掉,故C错;
D、用铁矿石冶炼生铁是利用还原剂与铁的化合物反应生成铁,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
故选:B。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6. 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其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
A. 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
B. 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
C. 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
D. 常温下,pH<7 的溶液
【答案】D
【解析】
【分析】
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详解】A、滴加酚酞试液显无色的溶液,可能显酸性或中性,不符合题意;
B、滴加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显碱性,不符合题意;
C、能够与碱发生反应的溶液,可能显酸性,也可能是显中性的盐溶液,不符合题意;
D、常温下,pH<7 的溶液,一定显酸性,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溶液的酸碱性的鉴别方法: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变红色,遇碱性溶液变蓝色;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
7. 著名科学家张存浩获201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研究的火箭燃料常用的氧化剂是高氯酸铵(NH4ClO4)。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1 B. +3 C. +5 D. +7
【答案】D
【解析】
【详解】NH4ClO4中铵根离子为+1价,氧元素为-2价,设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4=0,解得x=+7;故选:D。
8. 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点燃酒精灯 B. 倾倒液体 C. 用橡胶塞塞住试管 D. 过滤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A、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酒精灯,应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错误,B、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错误,C、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容器,正确,D、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且要用玻璃棒引流,错误,故选C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9. 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安全
B.化学与生活
稀酸溅入眼睛——用大量水冲洗
进入地窖——先做灯火实验
除去餐具上的油污——用洗洁精溶解
酸雨——pH小于7的雨水
C.化学与能源
D.化学与环保
化石燃料——煤、 石油和天然气
清洁能源——太阳能、 风能等
减少汽车尾气污染——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利用水力、 核能发电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稀酸溅入眼睛,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且不可揉眼睛;地窖中容易积聚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进入地窖前可以先做灯火实验以检验二氧化碳含量是否过高,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用于除去餐具上的油污;酸雨是指pH小于5.6的雨水,;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不完全正确;
C、煤、石油和天然气属于三大化石燃料;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
D、提倡使用公共交通等,能减少汽车尾气的污染;利用水力、核能发电,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故选项知识整理的内容完全正确。
故选B。
10.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铜能传导热量,使蜡烛熔化、火柴燃烧
B. 蜡烛熔化的温度高于火柴的着火点
C. 火柴一开始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
D. 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铜能传导热量,使蜡烛熔化、火柴燃烧,故不符合题意;
B、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说明蜡烛熔化的温度低于火柴的着火点,故符合题意;
C、火柴一开始没有燃烧起来,是因为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故不符合题意;
D、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故不符合题意。
11. 下列化学符号错误的是
A. 氧化铝中铝元素的化合价: Al23+O3
B. 氦气: He
C. 氯化镁: MgCl2
D. 2个氮原子: 2N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氧化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可表示为,则A错误,故A符合题意;
B、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则氦气可用He表示正确,故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镁是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中金属在前,右下角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MgCl2正确,故C不符合题意;
D、在元素符号的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个数,则2个氮原子表示为2N正确,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粒子表示四种元素的粒子
B. 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b
C. 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c、e
D. 图中d原子容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e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4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b质子数=12,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镁离子;化学符号为Mg2+,故选项说法正确;
C、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8,为原子;e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图中d粒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小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13. 脐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P(化学式为C27H30O16),可以增加体内高密度脂蛋白(HDL)的含量,从而降低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维生素P相对分子质量为610 g
B. 维生素P中H的质量分数为4.92%
C. 维生素P中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7:30:16
D. 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解析】
【详解】A、维生素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0,单位不是“g”;故选项错误;
B、维生素P中的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00%≈4.92%;故选项正确;
C、维生素P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为:27:30:16;故选项错误;
D、一个(或每个)维生素P是由27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和16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错误;
故选B。
14. 已知与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下列图示表示化合物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A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 B、B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化合物;C、C中含有一种分子,并且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属于单质;D、D中含有两种分子,属于混合物。故选B。
15. 铁是人类生产、生活中使用量最多的金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钢只含有铁元素和碳元素
B. 生铁属于混合物
C. 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 铁表面涂漆可以防锈
【答案】A
【解析】
【详解】A、钢是铁的合金,主要含有铁、碳元素,不同性能的钢中还含有锰铬镍等元素,故符合题意;
B、生铁是铁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故不符合题意;
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防止铁和水和氧气同时接触而生锈,故不符合题意;
D、铁表面涂漆可以隔绝氧气和水蒸气,可以防锈,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6. 下表中对一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而二氧化碳不具有可燃性
离子的种类不同
B
FeSO4溶液为浅绿色而Fe2 (SO4) 3溶液为黄色
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
C
浓硫酸有吸水性而稀硫酸没有
分子的构成不同
D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是不同分子所构成的,所以化学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B、同样都含有硫酸根离子,所以颜色不同与硫酸根离子无关,只能是铁离子和亚铁离子原因,是因为离子的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C、同样都是硫酸,不同之处在于其浓度不同,导致性质不同,是因为物质的浓度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
D、氧气充足木炭会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会生成一氧化碳,是因为氧气的量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故选D。
17. 研究和学习化学,有许多重要的方法。下列方法中所举示例错误的是
选项
方法
示例
A
实验法
用磷做“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B
分类法
根据组成物质的元素各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C
归纳法
根据稀盐酸.稀硫酸等物质的化学性质,归纳出酸的通性
D
类比法
根据金属铝能与稀盐酸反应,推测金属铜也能与稀盐酸反应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类,酸的化学性质 。做题时根据各概念的要点分析。
A.足量的铜在集气瓶中完全反应,冷却至室温后,进入集气瓶内的水的体积即为集气瓶内空气中氧气的体积,故A正确;
B.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的种类,有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B正确;
C.因为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酸的通性,故C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铝排在氢的前面,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故D错误
故选D
点睛: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的氢前的金属能置换酸中的氢。
18.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
B. 20℃时,等质量的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 若A中混有少量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 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C=A
【答案】D
【解析】
【详解】A、5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C正确,故正确;
B、20℃时,A、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同,等质量的A、C两物质的饱和溶液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故正确;
C、A中混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因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故正确;
D、20℃时,B物质的溶解度最大,A、C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分别将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50℃降至20℃时,A、B物质的溶解度减小,C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应该按照50℃时的溶解度计算,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错误;
故选:D。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19. 许多物质在溶液中都以离子形式存在。我们熟悉的复分解反应就是溶液中离子间结合得到水、气体或沉淀 的一类化学反应。如:氢氧化钠与盐酸的反应就是溶液中的H+和OH-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如图所示)。结合信息、图示,你认为下列各组离子间不能反应的是
A. H+、Na+、OH-、 NO3-
B. Na+、 K+、 Cl-、OH-
C. H+、K+ 、CO32-、HCO3-
D. K+、Ba2+、Cl-、SO42-
【答案】B
【解析】
【分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
【详解】A、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离子之间能反应,故A不正确;
B、钠离子、钾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之间不能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离子之间不能反应,故B正确;
C、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离子之间能反应,故C不正确;
D、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离子之间能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B。
20.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右图所示(“→”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
甲
乙
丙
A
H2SO4
H2
H2O
B
C
CO
CO2
C
Ca(OH)2
CaCl2
CaCO3
D
NaOH
NaCl
NaNO3
A. A B. B C. C D.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稀硫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能与碱反应生成水,氢气燃烧生成水,电解水能生成氢气,正确;B、氧气充足时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碳还原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正确;C、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氢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正确;D、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钠,但硝酸钠不能反应生成氯化钠,错误。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分)
二、(本题包括3小题,共12分)
21. 节能,减排、低碳、环保是当今世界上的主旋律.
(1)科学家采用新技术,将二氧化碳和氢气做燃烧实验,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了如下反应,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填序号);
①废作业本
②矿泉水瓶
③霉变面包
④破旧铁桶
(3)为了保护三峡库区的水环境,某市已禁止销售含磷洗涤剂,大量含磷洗涤废水排入江河可能造成的危害有____(填序号)。
①水生植物疯长
②水中缺氧
③水质变坏
④鱼类死亡
【答案】 (1). C2H4 (2). ③ (3). ①②③④
【解析】
【详解】(1)在2CO2+6H2=4H2O+X中,方程式的左边含有2个碳原子、4个氧原子和12个氢原子,右边有4个氧原子和8个氢原子,因此1个未知生成物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即未知生成物的化学式表示为C2H4;
(2)破旧铁桶属于金属材料,应该回收;废旧作业本属于废纸,应该回收;废塑料瓶属于塑料可以回收,霉变面包属于厨房垃圾,不属于回收物质;
(3)因磷是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元素,则含磷洗涤废水会使植物过度生长,而造成水中缺氧,水质变坏,而使鱼类大量死亡。
22. 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所示利用海水为原料科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1)元素资源:海水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Na。
淡水资源:淡化海水可以用_______(填字母代号)。
A 吸附法
B 蒸馏法
C 过滤法
D 电解法
矿产资源:海底蕴藏着大量的“可燃冰”(含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2)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其基本反应类型为___,用镁制造的一种镁铝合金常用作生产飞机外壳的材料。
(3)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类似于金属与酸溶液之间的反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 (1). B (2). (3). (4). 复分解反应 (5).
【解析】
【详解】(1)淡化海水可以用蒸馏方法进行;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步骤②是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Mg(OH)2+2HCl=MgCl2+2H2O,其基本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3)步骤④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溴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Br+Cl2=2NaCl+Br2。
23.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过量A溶解后,再进行操作a,操作a是__操作。
(2)工厂废液中加入过量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____(写离子符号)。
(4)步骤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其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_____(填序号).
【答案】 (1). 过滤 (2). (3). Na+、Fe2+ (4). ①②
【解析】
【分析】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由于目是获得铜和铁红,所以需要在过程中铜离子转化为铜单质,根据流程可以看成铜应该出现在固体甲中,所以A就是转化铜离子用的铁粉,为使铜离子彻底转化,所以应该加入过量的铁粉,这样导致固体甲为生成的铜和剩余的铁粉,当加入过量盐酸时,使铁粉完全从铜粉中除掉,所以固体乙是纯净的铜粉,溶液乙为生成的氯化亚铁和剩余的盐酸,而溶液甲为氯化钠和生成的氯化亚铁,溶液甲和乙加入过量的B后生成氢氧化亚铁,说明B为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操作a是过滤;
(2)加入过量的A是铁与氯化铜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CuCl2=FeCl2+Cu;
(3)溶液甲中含有溶质氯化亚铁和不参加反应的氯化钠;符号为Na+、Fe2+;
(4)步骤①②③中①是铁和氯化铜反应;②是铁和盐酸反应;③中发生两个反应;氯化亚铁和氢氧化钠反应;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这两个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①②中金属与酸、金属与盐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三、(本题包括2小题, 共13分)
24.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结合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所示实验仪器的名称: b______。
(2)王刚同学若利用A、B、 C装置进行CO2的实验室制取、性质实验。B中现象是___,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C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
(3)实验A中产生的CO2常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李静同学利用如图D、E装置除去杂质,得到纯净、干燥的CO2气体,D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_____。
【答案】 (1). 长颈漏斗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 (4). 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 (5). 除去氯化氢气体
【解析】
【详解】(1)据图可知仪器b是长颈漏斗;
(2)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所以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3)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D中饱和NaHCO3溶液的作用是:除去氯化氢气体。
【点睛】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
25. 某实验小组为探究酸的化学性质,由甲、乙、丙同学设计并完成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在阅资料] CaCl2、NaCl 的溶液是中性,Na2CO3溶液显碱性。
[实验探究一]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
(1)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写化学式)
(2)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写化学式)
[实验探究二]确定甲、乙同学上述实验所得溶液混合后的成分。
(3)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____(写化学式)。同学们将烧杯内的物质进行过滤,对所得滤液的溶质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
(4)甲同学猜想: NaCl
乙同学猜想: NaCl、CaCl2;
丙同学猜想: NaCl、CaCl2、 HCl ;
你的猜想:______。
[交流讨论]
(5)你认为___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设计实验]
(6)请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正确。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步骤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____
______
猜想成立。
【答案】 (1). CaCl2、HCl (2). NaCl、Na2CO3 (3). CaCO3 (4). NaCl、Na2CO3 (5). 丙 (6). 有盐酸就不会有白色沉淀 (7). 氯化钙溶液 (8). 有白色沉淀生成
【解析】
【分析】
【详解】(1)氢氧化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取甲所得溶液少许,加入石蕊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酸性,盐酸过量,甲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氯化氢;化学式为:CaCl2、HCl;
(2)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取乙所得溶液少许,加入酚酞试液,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碳酸钠溶液过量,乙所得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钠和碳酸钠;化学式为:NaCl、Na2CO3;
(3)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甲、乙同学把上述实验所得溶液倒入同一废液缸中,碳酸钠先与盐酸反应,等盐酸完全消耗后再与氯化钙反应,所以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是碳酸钙,化学式为:CaCO3;
(4)甲同学猜想NaCl;乙同学猜想:NaCl、CaCl2;丙同学猜想:NaCl、CaCl2、HCl;根据(3)分析可知,当碳酸钠过量,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NaCl、Na2CO3;
(5)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丙同学的猜想一定不正确,理由是有盐酸就不会有白色沉淀;
(6)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检验碳酸钠溶液存在可用氯化钙溶液。实验证明我的猜想: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氯化钙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猜想成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5分)
26. 某橡胶分解后的产物是一种气态的碳氢化合物,它含C、H的质量分数分别是88.25%和11.75%,此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是68,则此橡胶分解产物的化学式是 。
【答案】C5H8
【解析】
【详解】碳氢化合物中C的含量为:88.25%,H的含量为:11.75%,相对分子质量是68,则:分子中C原子数目==5,H原子数目==8,故该产物分子式为C5H8。
27.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到化学实验室,用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来制备氢气。同学们取了3g纯铝片和40g一定质量分数的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铝片有剩余,称得反应后剩余物质的总质量为42.7g.试计算: (提示: )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 0.3 g(2)10%
【解析】
【分析】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氢气的质量为3g+40g-42.7g=0.3g;
(2)设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10%,
答:(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0.3g;
(2)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原卷板),文件包含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解析版doc、精品解析2020年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7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