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考生须知:
1.本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A.C2H4B.C2H6C.C6H6D.CH4
2.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A.反应物的性质B.温度C.反应物的浓度D.催化剂
3.下列关于烷烃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逐渐降低 B.在光照条件下,烷烃易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C.烷烃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D.烷烃的卤代反应很难得到纯净的产物
4.下列变化属于吸热的化学反应的是
A.碘的升华 B.生石灰溶于水 C.酸碱中和 D.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系物 B.C和C互为同位素
C.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 D.CH3CH2Cl可看成是由-C2H5和-Cl两种基团组成
6.X、Y、Z、W四种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Z、W相连时,电子流向为ZW;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Z>W>YB.Z>X>Y>WC.X>Y>Z>WD.Y>W>Z>X
7.A(g)+3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l/(L•min)B.v(B)=1.2ml/(L•min)
C.v(C)=0.9ml/(L•min)D.v(D)=0.04ml/(L•s)
8.下列关于 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B.除苯环外的碳原子共直线
C.最多只有4个碳原子共平面D.最多只有3个碳原子共直线
9.原电池原理的发现是贮能和供能技术的巨大进步。图所示原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经锌片流向铜片
B.Cu为负极,Zn为正极
C.该装置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锌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2H++2e-=H2↑
10.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v(C)
C.反应从开始到6 s的时间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l·L-1·s-1
D.反应进行到6 s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等
11.某有机反应用球棍模型图示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生成物是CH3CH3B.属于加成反应
C.属于取代反应D.生成物是CH3CH2OH
12.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改变时,不能表明反应A(s)+2B(g)⇌C(g)+D(g)已达平衡的是
A.混合气体的压强B.混合气体的密度
C.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D.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浓度
13.下列各组有机物中,其一氯代物的数目不相等的是( )
A.正戊烷和正己烷 B.新戊烷和 C.甲烷和乙烷 D.丙烷和
14.化学反应A+B→C(吸收能量)分两步进行:①A+B→X(吸收能量),②X→C(放出能量)。下列示意图中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A.B. C. D.
15.某气态烷烃和气态烯烃组成气体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11倍,4.48L(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溴水中,溴水增重2.8g,此两种烃是
A.丙烷和乙烯B.甲烷和丙烯C.甲烷和乙烯D.乙烷和乙烯
16.由O2、NO2 和熔融NaNO3组成的燃料电池如图所示,在该电 池工作过程中石墨I电极产生一种气态氧化物Y。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子由负载流向石墨I
B.Y可能为NO
C.石墨I上发生还原反应
D.石墨II上的电极反应: O2 + 2N2O5 + 4e- = 4NO3-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0分)乙烯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化学产品之一,世界上已将乙烯产量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图是有关乙烯的一些变化:
已知:E是高分子化合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 ;
(2)物质C的最简单同系物的空间构型为 ;
(3)反应④的反应类型是 ,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类型相同 B.反应②、③可以用于除去乙烷气体中混有的少量乙烯
C.物质E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物质D可用作燃料,缓解化石燃料的危机
18(14分).(I) (1)下列过程中不一定放出能量的是 。
A.形成化学键 B.燃料燃烧 C.化合反应 D.炸药爆炸 E.酸碱中和
(2)已知A和B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A转化为B时需吸收能量,则A和B相比,较稳定的是 (填“A”或“B”)。
(3)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
A.Q1+Q2>Q3 B.Q1+Q2> 2Q3 C.2Q1+Q2<4Q3 D.2Q1+Q2 <2Q3
(II)在体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l/L降到0.8 ml/L。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l/L。则:2min末 B的浓度 、C的物质的量 ,2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v(A) = 。
19.(14分)回答下列问题:
(1)将等物质的量的A和B,混合于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5 min后测得c(D)=0.5 ml·L-1,c(A)∶c(B)=3∶5,C的反应速率是0.1 ml·L-1·min-1。
①A在5 min末的浓度是 。
②v(B)= 。
③x= 。
(2)在25 ℃时,向100 mL含氯化氢14.6 g的盐酸中,放入5.6 g纯铁粉,反应进行到2 min末收集到氢气1.12 L(标准状况),在此后又经过4 min,铁粉完全溶解。若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则:
①前2 min内用FeCl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②后4 min内用HCl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③前2 min与后4 min相比,反应速率 较快,其原因是 。
20.(14分)某温度下CO2加氢制甲醇的的总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在固定容积为2.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8 ml的CO2和2.4 ml的H2,测得CO2和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
请回答:
(1)对于该反应,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的能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要放出的能量。
(2)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 (填序号,下同)。
A.往容器中充入N2 B.往容器充入H2 C.及时分离出CH3OH
D.减小容器体积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3)2 min内CH3OH的反应速率为 ,2 min末时v正 v逆(填“<”“>”或“=”)。
(4)恒温恒容条件下,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CO2(g)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B.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
C.容器中CH3OH浓度与H2O浓度之比为1∶1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H2的生成速率是H2O生成速率的3倍
(5)该反应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
(6)甲醇是优质的清洁燃料,可制作碱性甲醇燃料电池,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6H2O,则电极A的反应式为 。
班级: 姓名: 座位号: 考场号:
····································密·········································封······························线·····························
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
高一年级化学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17.(10分) (1) (2)
(3) 、 (4)
18.(14分)(I) (1) (2) (3) (4)
(II) 、 、
19.(14分)(1) 、 、
(2) 、 、 、
20.(14分)(1) (2) (3) 、
(4) (5) (6)
参考答案:
1.D
【详解】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一般还含有乙烷等烃类,是重要的燃料和化工原料,
故选:D。
2.A
【详解】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性质,温度、 反应物的浓度、催化剂只能一定程度的影响反应速率;
故选A。
3.D
【详解】A.烷烃的沸点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逐渐升高,A错误;
B.在光照条件下,烷烃易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和溴水不反应,B错误;
C.烷烃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C错误;
D.烷烃的取代反应是逐步进行的,且卤代反应很难得到纯净的产物,D正确;
故选D。
4.D
【详解】A.碘的升华是物质状态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碘升华属于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反应,A错误;
B.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该变化有新物质生成,因此该变化为放热反应,B错误;
C.酸、碱发生反应产生盐和水,因此酸与碱反应为中和反应,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C错误;
D.Ba(OH)2•8H2O与NH4Cl晶体混合,反应产生BaCl2和NH3和H2O,该反应发生吸收热量,因此反应属于吸热反应,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5.A
【详解】A.同系物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金刚石和石墨二者均是碳元素组成,两者不是互为同系物,A错误;
B.具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C和C质子数都是6,而中子数分别是6、8,质子相同而中子数不同,两者互为同位素,B正确;
C.C4H10有两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丁烷和异丁烷,C正确;
D.CH3CH2Cl可以看做是-Cl取代了乙烷中的1个H而得来,即可以看做是由-C2H5和-Cl两种基团组成,D正确;
故答案为:A。
6.A
【详解】X、Y、Z、W四种金属分别用导线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X、Y相连时,X为负极,则金属活动性X>Y;Z、W相连时,电子流向为ZW,则金属活动性Z>W;X、Z相连时,Z极上产生大量气泡,则金属活动性X>Z;W、Y相连时,W极发生氧化反应,则金属活动性W>Y。综合以上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X>Z>W>Y;故选A。
7.D
【详解】由经验公式可知,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说明该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快,由题给反应速率可得四种物质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分别为=0.5、=0.4、=0.45、=1.2、则不同情况下v(D)=0.04ml/(L•s)最快,故选D。
8.A
【分析】根据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其它有机物可在此基础上进行共线、共面分析判断,注意单键可以旋转,而碳碳双键和碳碳三键不能旋转。
【详解】A.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乙炔与乙烯所在的平面一定共面,乙烯所在的平面与苯所在的平面可能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A正确;
B.乙炔分子是直线型分子,四个原子在同一条直线上,与碳碳三键连接的苯环上的C原子及苯环对位的C原子在同一直线上,与苯环连接的亚甲基C原子取代苯分子的H原子位置,在该直线上,乙烯是平面型结构,键角是120°,所以共线的原子共有2个,因此除苯环外的C原子不可能共直线,B错误;
C.苯分子是平面分子,乙炔是直线型分子,在苯环平面上;乙烯是平面分子,甲基、亚甲基取代乙烯分子中H原子的位置,因此在乙烯分子的平面上,由于碳碳单键可以旋转,乙烯所在的平面与苯所在的平面可能在同一平面上,因此所有C原子可能共平面,C错误;
D.苯分子是平面型结构,苯环处于对位的C原子及与该原子连接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所以苯分子中共线的原子共有4个,乙炔是直线型结构,共线的原子共有4个,乙烯是平面型结构,共线的原子共有2个,最多只有5个C共直线,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A。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常见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合理分析该有机物分子中最多共平面的原子。
9.A
【分析】该装置为铜锌原电池,锌的活泼性大于铜,锌为负极,铜为正极,铜电极表面产生氢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根据分析,锌为负极,铜为正极,原电池中电子由负极流向正极,则电子经外电路由锌片流向铜片,故A正确;
B.根据分析,锌为负极,铜为正极,故B错误;
C.该装置为原电池,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C错误;
D.根据分析,锌为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铜为正极,铜片上发生还原反应,产生氢气,电极反应为 2H++2e-=H2↑,故D错误;
答案选A。
10.C
【详解】A.从图象分析,达到平衡时B、C物质质量分别较少0.6ml、0.8ml,A、D物质增加1.2 ml、0.4ml,各物质物质的量变量比值是B:C:A:D=3:4:6:2,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B+4C ⇌6A+2D ,A错误;
B.反应进行到1 s时,v(A)= ,v(C)=,不相等,B错误;
C.反应从开始到6 s的时间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C正确;
D.反应进行到6 s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同向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乙烯的加成反应,原子半径大于C、H,该反应不是与氢气发生的加成反应,应该是与卤素单质的反应,生成物为卤代烃,故A错误;
B.该反应中有机物分子的双键两端的碳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该反应为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该反应为烯烃的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C错误;
D.由图可知,该反应中的2个原子半径相同,应该为单质,则为与卤素单质发生加成反应,不是与水发生加成反应,不能生成乙醇,故D错误;
故选:B。
12.A
【详解】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等不变:
A.该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体积没有变化的反应,容器中的压强始终不发生变化,所以不能证明达到了平衡状态,A选;
B. 该容器的体积保持不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反应前后混合气体的质量会变,所以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当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B不选;
C. 当反应向右进行时,混合气体的质量增大,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改变,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不选;
D.反应向右进行,C的物质的量增加,体积不变,则C的浓度增大,所以C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答案选A.
【点睛】
13.B
【详解】A.正戊烷()一氯代物同分异构体有3种:;正己烷( )一氯代物有3种:,A不符合题意;
B.新戊烷()一氯代物有1种: ,一氯代物有2种:,B符合题意;
C.CH4一氯代物有1种:CH3Cl,CH3CH3一氯代物有1种:CH3CH2Cl,C不符合题意;
D.丙烷一氯代物有2种: ,一氯代物有2种:,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D
【详解】A.化学反应A+B→C(吸收能量)的反应,说明反应物A、B的总能量比生成物C的总能量低,图示是反应物A、B的总能量比生成物C的总能量高,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与反应事实不吻合,A错误;
B.化学反应A+B→C(吸收能量)的反应,说明反应物A、B的总能量比生成物C的总能量低,图示是反应物A、B的总能量比生成物C的总能量高,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与反应事实不吻合。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①A+B→X(吸收能量),而图示A、B的总能量比中间产物X的能量高,反应是放热反应,也与反应事实不吻合,B错误;
C.化学反应A+B→C(吸收能量)分两步进行:①A+B→X(吸收能量),而图示显示的反应物A、B的总能量比中间产物X的总能量高,反应是放热反应,与题意不符合,C错误;
D.放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高;吸热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能量低。图像显示反应事实吻合,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15.C
【详解】由气态烷烃和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是同种状况下H2密度的11倍,则M(混合)=11×2g/ml=22g/ml,最简单的烯烃乙烯的摩尔质量最小为28g/ml,则烷烃的摩尔质量应小于22g/ml,所以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甲烷,设烯烃的化学式为CnH2n,标准状况下该混合气体4.48L,溴水增重2.8g,则n(混合)==0.2ml,混合气体质量为0.2ml×22g/ml=4.4g,则甲烷的质量为4.4g-2.8g=1.6g,甲烷的物质的量为,则烯烃的物质的量为0.2ml-0.1ml=0.1ml,所以M(CnH2n)=,12n+2n=28,解得n=2,即烯烃为乙烯,该混合物为甲烷与乙烯;
故选:C。
16.D
【分析】由图可知,石墨I上NO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石墨II上O2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以此分析。
【详解】由图可知,石墨I上NO2发生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石墨II上O2发生还原反应,为正极,电极反应为: ,
A. 电子负极石墨I经负载流向正极石墨II,故A错误;
B.NO中N化合价为+2价,石墨I NO2中N化合价为+4价,此时石墨I上发生还原反应,不符合,故B错误;
C. 石墨I上发生氧化反应,故C错误;
D. 石墨II上的电极反应: ,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17. CH2=CH2 正四面体 加成反应 CH2=CH2+H2OCH3CH2OH D
【分析】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乙烯和溴能发生加成反应,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乙烯在一定条件下与氢气加成生成乙烷,和水加成生成乙醇。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根据以上分析解答相应问题。
18. C A 吸热 C 0.8ml/L 1.2ml 0.1ml·L-1·min-1
【详解】(I) (1)
A.形成化学键一定会释放能量,A不合题意;
B.所由的燃料燃烧都是放热反应,B不合题意;
C.大多数化合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但也有是吸热反应,如C+CO22CO等,C符合题意;
D.炸药爆炸是放出能量的反应,D不合题意;
E.所有的酸碱中和反应均为放热反应,E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已知A和B是同种元素形成的两种单质,A转化为B时需吸收能量,说明B所具有的能量比A高,能量越高越不稳定,则A和B相比,较稳定的是A,故答案为:A;
(3)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为E1,生成物的总能量为E2,且E1
(II)在体积为2 L密闭容器中加入反应物A、B,发生如下反应:A+2B=3C,经2min后,A的浓度从开始时的1.0 ml/L降到0.8 ml/L,已知反应开始时B的浓度是1.2 ml/L,根据三段式分析法:,2min末 B的浓度0.8ml/L,C的物质的量0.6ml/L×2L=1.2ml,2min内,用A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即 (A) =0.1ml·L-1·min-1,故答案为:0.8ml/L ;1.2ml ;0.1ml·L-1·min-1。
19.(1)小于
(2)BDE
(3) 0.1 ml/(L·min) >
(4)ABE
(5)75%
(6)CH3OH-6e−+8OH−=+6H2O
【详解】(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化学键断裂要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的化学键形成要放出的能量;
(2)A.该容器体积不变,往容器中充入N2,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A不选;
B.往容器充入H2可增大反应物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选;
C.及时分离出CH3OH可减少生成物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减慢,C不选;
D.减小容器体积可增大各物质的浓度,加快化学反应速率,D选;
E.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可减小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E选;故选:BDE;
(3)2 min内CH3OH的反应速率为,2 min后反应物CO2的物质的量仍在减少,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则2 min末时v正>v逆;
(4)A.CO2(g)体积分数保持不变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A选;
B.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恒温恒容条件下,压强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容器中气体压强保持不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B选;
C.由图可知,2min时容器中CH3OH浓度与H2O浓度相等即两者之比为1∶1,但反应物仍在减小,说明反应未达平衡状态,C不选;
D. 恒容条件下,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密度一直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不选;
E.H2的生成速率是H2O生成速率的3倍,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E选;
故选:ABE;
(5)该反应平衡时CO2的转化率为;
(6)碱性甲醇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一极为正极,电极B的电极反应式为O2+2 H2O+4e-=4OH−,电极A为负极,用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OH−=2+6H2O减去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可得负极A的反应式为CH3OH-6e−+8OH−=+6H2O。
20. 0.75ml·L-1 0.05ml·L-1·min-1 2 0.25ml·(L·min)-1 0.25ml·(L·min)- 前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随着反应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逐渐减小,因而反应速率随之减小
【详解】(1)① 3A(g)+B(g)xC(g)+2D(g)
起始(浓度): a a 0 0
消耗(浓度): 0.75 0.25 0.5
平衡(浓度):(a-0.75) (a-0.25) 0.5
根据c(A):c(B)=3:5,解得a=1.5ml·L-1,因此反应后c(A)=(1.5-0.75)ml·L-1=0.75ml·L-1;
②根据反应速率的定义,v(B)=0.25÷5 ml/(L·min)=0.05 ml/(L·min);
③根据化学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x=2;
(2)①Fe+2HCl=FeCl2+H2↑,n(FeCl2)=n(H2)=1.12L÷22.4L/ml=0.05ml,v(FeCl2)=0.05/(2×0.1) ml/(L·min)=0.25 ml/(L·min);
②前2min消耗的Fe的物质的量为0.05ml,后4min消耗n(HCl)=2×(0.1-0.05)ml=0.1ml,v(HCl)=0.1/(4×0.1) ml/(L·min)=0.25 ml/(L·min);
③由于其他条件不变,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缓,所以前2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后4min的平均反应速率。
题 号
一
二
总分
得 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 案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无答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十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化学试卷(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将答案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化学反应与方程式相符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这是一份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浙江省金华市曙光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