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含答案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含答案第1页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含答案第2页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和分类含答案,共8页。
    观点与视角
    (1)宏微结合分类观
    (2)衍生视角
    学习常见酸、碱、盐和氧化物的基本性质,结合酸的通性、碱的通性、盐的常见性质和酸性(或碱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以推测大部分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如初中学过CO2的性质,结合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以推测SO2、SO3等酸性氧化物可能具有的性质。
    考点1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物质的组成
    说明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标准
    宏观角度: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等;
    微观角度:物质的构成、结构和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等。
    (2)分类方法
    3.从不同角度对酸、碱、盐及氧化物进行分类
    (1)
    (2)
    (3)
    (4)
    1.易错辨析。
    (1)冰水共存物为纯净物。( √ )
    (2)NH3·H2O为纯净物,氨水为混合物。( √ )
    (3)HCl为纯净物,盐酸为混合物。( √ )
    (4)只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5)H2SO4、SiO2、NaCl、Cu都称为分子式。( ✕ )
    (6)[2022天津]石油和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 )
    2.[物质的分类]易错辨析。
    (1)Li2O2、Na2O2、K2O2、KO2均为碱性氧化物。( ✕ )
    (2)CO2、SO2、NO均为酸性氧化物。( ✕ )
    (3)Al(OH)3、Zn(OH)2均为两性氢氧化物。( √ )
    (4)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反应生成酸。( ✕ )
    (5)酸一定能电离出H+,但能电离出H+的不一定是酸。( √ )
    (6)金刚石、石墨、C60、石墨烯互为同素异形体。( √ )
    (7)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
    (8)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 )
    (9)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 )
    (10)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 ✕ )
    3.按要求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填标号)。
    A.C2H5OH B.Na2CO3 C.Ca(OH)2 D.Cu2(OH)2CO3
    E.NaCl F.KOH G.HNO3 H.CO2
    (1)属于酸的是 G 。
    (2)属于碱的是 CF 。
    (3)属于盐的是 BDE 。
    (4)属于电解质的是 BCDEFG 。
    (5)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 。
    (6)属于氧化物的是 H 。
    4.如图是依据一定的分类标准,对某些物质与水反应情况进行分类。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按要求填空:
    (1)上述第一级分类标准(分成A、B组的依据)是 是否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2)E组物质为 Na 。
    (3)F组物质中,与水反应时,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的物质是 Cl2、Na2O2 (填化学式)。
    (4)若C组和D组均有两种物质,则其分类依据是 与水反应后溶液的酸碱性 。
    研透高考 明确方向
    命题点 物质的组成和分类
    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2022辽宁]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2022河北]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C.[2023辽宁]发现了月壤中的“嫦娥石[(Ca8Y)Fe(PO4)7]”:其成分属于无机盐
    D.[2022重庆]“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使用塑料航天面窗,塑料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解析 塑料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D项错误。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2022全国乙]HB铅笔芯的成分为二氧化铅
    B.[2022全国乙]青铜和黄铜是不同结构的单质铜
    C.[海南高考]MgO和Al2O3都属于两性氧化物
    D.[海南高考改编]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分散质的状态不同
    解析 HB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A项错误;青铜是铜锡合金,黄铜是铜锌合金,二者都属于合金,B项错误;MgO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C项错误;悬浊液的分散质为固态,乳浊液的分散质为液态,D项正确。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NO2、P2O5、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NaH、NaBH4、NaClO均为离子化合物
    C.NH3·H2O是弱碱,所以NH4NO3为弱电解质
    D.磁性氧化铁、水玻璃、液氨均为混合物
    解析 NO2无论与水反应还是与碱反应,化合价都会发生变化,即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NO2不是酸性氧化物,CO既不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不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酸性氧化物,A项错误;硝酸铵属于强电解质,C项错误;磁性氧化铁是四氧化三铁的俗称,液氨是氨的液态存在形式,均属于纯净物,D项错误。
    4.[2023浙江]下列物质中属于耐高温酸性氧化物的是( B )
    A.CO2B.SiO2
    C.MgOD.Na2O
    解析 CO2属于酸性氧化物,但为分子晶体,熔点较低,不耐高温,A项错误;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为共价晶体,熔点高,耐高温,B项正确;MgO、Na2O为碱性氧化物,C、D项错误。
    5.[2022浙江]下列消毒剂的有效成分属于盐的是( A )
    A.高锰酸钾溶液B.过氧乙酸溶液
    C.双氧水D.医用酒精
    解析 高锰酸钾属于盐,A项正确;过氧乙酸属于酸,B项错误;双氧水的有效成分H2O2属于氧化物,C项错误;乙醇属于有机物,不属于盐,D项错误。课标要求
    核心考点
    五年考情
    核心素养对接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同类物质具有相似的性质,一定条件下各类物质可以相互转化。
    3.认识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物质的组
    成和分类
    2023新课标卷,T7;2023山东,T1;2023湖南,T1;2023辽宁,T1;2023年6月浙江,T1;2023年1月浙江,T1;2023广东,T1、T2;2023江苏,T1;2022广东,T1;2022年6月浙江,T1;2022年1月浙江,T4;2021海南,T4;2021重庆,T1;2019海南,T2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物质的宏观特征入手对物质及其反应进行分类和表征;能利用多种分类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知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能从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中提取物质的性质信息,了解常见物质的用途,建立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3.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能列举事实说明化学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主动关心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与环境和谐共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观念
    物质的性
    质与变化
    2023全国甲,T7;2023湖北,T1;2023年6月浙江,T4;2023年1月浙江,T4;2023广东,T3;2022全国甲,T7;2022湖南,T1;2022广东,T6;2022年6月浙江,T6;2022年1月浙江,T8;2022湖北,T1;2021山东,T2;2021湖南,T1;2021辽宁,T3;2021河北,T10;2020全国Ⅰ,T7;2019全国Ⅲ,T7;2019上海,T2;2019天津,T1
    分散系
    胶体
    2023北京,T3;2023广东,T5;2022广东,T12;2021湖北,T5
    命题分析预测
    1.高考对物质的性质、变化及应用考查频率较高,多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1)结合化学与STSE进行命题,体现化学的实用性;(2)以前沿科技为载体进行命题,体现化学的创新性;(3)以古代科技文明、古诗词等为载体进行命题,发扬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2.2025年高考仍会结合与社会热点相关的物质、材料、工艺流程等对物质的性质、应用及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进行考查
    宏观
    视角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①根据组成不同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区分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使化学物质种类丰富起来;根据酸、碱的强弱进行分类,使多样的化学物质得到统一。②根据性质对化学物质进行分类,物质有独特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对于物理性质可以按照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溶解度、光泽度、挥发性等进行分类;对于化学性质可以按照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等进行分类,使得化学知识更加条理化、系统化
    微观
    视角
    根据物质的组成、结构和参加化学反应的粒子等进行分类,如根据化学键的不同,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等
    交叉分类法
    含义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
    特点
    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某一物质的多重性
    举例
    树状分类法
    含义
    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
    特点
    能认识各类物质之间的从属关系
    举例

    相关学案

    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三分散系胶体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化学复习讲义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分类与转化考点三分散系胶体含答案,共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新人教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新人教版,共2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

    这是一份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学案,文件包含湖南师大附中数学附中3次pdf、湖南师大附中数学答案附中3次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